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元266—282年

王叔和著《脉经》

脉诊,又称切诊,民间俗称把脉,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有“脉为医门之先”的说法。

脉诊Ⓞ

在我国,脉诊有悠久的历史,《周礼》上就有“切脉以察脏腑病变”的记载。战国时扁鹊擅长脉诊。《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著作中也有相当丰富的脉学内容。

至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更将脉象与症状、治疗的关系作了论述,这是脉学的一大进步。脉学虽不断发展,但缺少系统总结,这就使丰富的脉学资料显得繁杂而零乱,如何正确判断脉象并用于临床诊断,就成为当时甚至今天人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王叔和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王叔和,名熙,高平(今山东微山县)人。生于汉末,卒于晋初,距张仲景年代不远。他早年四处行医,后来因为医技精湛被选为太医令。因此他既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理论修养,又得职务之便而阅读到更多医书。王叔和深感脉学之难,就对脉学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于公元266—282年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奠定了脉理与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

《脉经》共10卷,98篇,约10万字,分述了脉诊、脉形、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的分辨,以及妇人脉、小儿脉的辨识等。其主要成就包括:(1)确立“寸口脉法”,成为后世脉诊的规范;(2)归纳了浮、洪、滑、数、促、弦、紧、沉等24种脉象,简明清楚,易于掌握,使脉名和脉象特点达到了统一和标准化;(3)阐述了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将脉与证统一起来。书中对不同脉象的主病作了大量论述,其中有很多可贵的认识,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王叔和虽然极重脉诊,但绝不以偏概全,他反对孤立地以脉断证,强调脉象与症状相结合,全面进行辨证施治,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学风范。

《脉经》作为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脉学成就,不仅影响着我国医学,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脉经》在隋唐时期传到朝鲜、日本后,均被视为医者必读之书,以后又经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国家。11世纪时,有“医学之王”之称的阿维森纳在其所著的《医典》中,就吸取了《脉经》的部分内容。14世纪,波斯的一部百科全书也引述了《脉经》及其作者王叔和。

由于脉学渊远流长,影响巨大,“把脉”一词也深入人心。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把脉”一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诊脉”,指中医为病患诊断的手段,即是这个词最初的涵义。二是在原意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比喻对某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并作出分析判断”,如专家对某事把脉等。

《脉经》Ⓖ

“把脉”意 qM/AjQaaAXtPshKA/E5Dlf7eTGrJFgII5MBOdNo7qSROtNZbksHgqdTXZZi+uJJ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