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地理学是研究现代动物的生活、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由动物学和地理学交叉形成。它的创立者是英国博物学家、探险家华莱士。
华莱士Ⓦ
华莱士1823年出生于英国蒙茅斯郡的阿斯克,由于家境不佳,他并未接受太多的正规教育,14岁就辍学当起了土地测量员的助手,也由此学会了绘图,游历了各地。华莱士通过采集植物标本,学到了一些植物学知识,后来结识了英国昆虫学家贝茨,受其影响,又开始对蝴蝶和甲虫产生了兴趣。1848年起,他和贝茨一同到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采集热带动植物标本。此后,华莱士成了一个职业的博物采集者,靠出售标本为生。
在一次又一次采集中,华莱士有旅行札记集结成书的收获,也有大量收集品沉没大海的损失,他对考察探险的热情始终不减。1854年,他到马来群岛采集考察,次年发表了《论控制新物种发生的规律》的论文,解释了物种的灭绝、产生、更替和进化,明确反对“生物神创”。1858年2月,他发表《论变种不断偏离原始类型的趋势》一文,阐述了他的物种进化观点:生物大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由于食物、天敌、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大量个体死亡,才保持了生物体间的一定比例。他认为,环境的变化会让那些在结构、习性、“能力”上产生“有益变异”的个体在生存竞争中占优势并趋于增多,而产生“有害变异”的个体则趋于减少或消失。最终,占优势的变种将取代原始物种,这种“不断地偏离原始类型的前进趋势”就是生物的进化。
华莱士和他的兄弟设计的房子Ⓦ
华莱士书中的马来群岛上的蛙Ⓦ
华莱士将这篇论文寄给了达尔文征求意见,达尔文发现华莱士的观点竟同自己的“自然选择”不谋而合,这也促使了他加快了自己《物种起源》的写作进度。华莱士的这篇论文和达尔文之前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一起被糅合成一篇联名论文,于1858年7月1日在林奈学会的总部被宣读,并发表在同年的《林奈学会会报》上。这就是著名的有关自然选择学说的“联合论文”,它奠定了科学进化论的基础,向“神创论”发起了新一轮的宣战。
对于动物地理分布,华莱士也有着重要贡献。1854—1862年,他在马来群岛研究岛屿上的动物时注意到,东部岛屿与西部岛屿上的动物种群全然不同,就好像有一条看不见的分界线将两边的物种分成了两派,以西的生物与东南亚的种群相似,而以东的则接近新几内亚的种群。为纪念他的发现,科学界将划分这两区的界线称为华莱士线。他的《马来群岛》也成为19世纪最畅销的游记之一。
在积累了大量的实地考察经验后,华莱士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昆虫的分布,把全球划分为6个区。1868年他又对岛屿动物的分布进行了详细分类,将其分成3种:孤立的、很久之前同大陆分开的、近期同大陆分开的。这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动物在环境隔离后各自分化的趋势,同样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辅相成。
六大动物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