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8世纪下半叶
布丰《自然史》出版

18世纪是各种观念相互碰撞的年代,尤其是神学与新兴自然科学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冲突。有些人苦苦思索如何用《圣经》中的内容来解释科学实验,但另一些人则选择了冲破宗教思想的桎梏。布丰就是这样一位先驱者。

《自然史》封面Ⓦ

1707年,法国数学家、博物学家布丰生于法国科尔多省蒙巴尔的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他从小就对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数学。23岁时,布丰游历了法国及意大利,并在旅行过程中积累博物学知识。

布丰优越的家境和良好的教养让他能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并且拥有广博的见闻和敢于藐视教会的胆识。他在1749至1788年间陆续推出36卷的巨著《自然史》,将其所有的生物学新理论尽收其中。布丰摒弃了神创论,认为环境对物种形成有很大影响。他提出,不同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特有的动植物物种。这成为生物地理学的头号原理。布丰还认为,所有的四足动物都是由少数几种四足动物演化而来的。他甚至提出猿和人的差别仅在于灵魂,所以两者应当具有共同的祖先,但他们之间不是进化的关系,猿可能是退化的人。这种完全颠覆人类中心论的想法,挑战了宗教的权威,让教会大为不满。

1749年,《自然史》前三卷出版,反响巨大,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布丰“离经叛道”,要求给予其“宗教制裁”。迫于压力,布丰写信声明自己“无意‘反驳’圣经”,并保证将来出版《自然史》第四卷时把这封信刊登在卷首。在之后出版的《自然史》中,布丰学会了假借上帝之名来避免与神学家发生冲突,但私下仍然坚持自己的科学观点,他说:“只要把这名字换成自然力就成了。”

布丰Ⓦ

《自然史》中的犀牛Ⓦ

《自然史》中的猕猴Ⓟ

《自然史》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博物志,内容涵盖了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布丰通过四十年如一日的博物学研究,结合事实的材料,对各种自然现象提出了精确、细致、科学的描述和解释,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评论。《自然史》同时也是一部文笔生动的文学巨作,布丰认为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着重文章的思想。他用充满感情的笔触描述各种事物,歌颂人类在征服自然、发展科学中的伟大智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而他对动物的描写尤为突出,在他的笔下,动物拥有了人的性格:松鼠乖巧可爱,大象敦厚温和,马儿豪迈犷野。他那些活泼形象的描写至今仍为人们喜爱和颂扬。

虽然布丰有不少观点在今天看来是离奇和错误的,他甚至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进化论者,但他是用科学的眼光开始探讨关于进化的种种问题的第一人,其思想也影响了后世许多生物学家。 dGcOOOeQq0/7oapYtqWzBF2wAynZoE9TscquptFexhJ4mQrSVTuJ3obBKNccAo8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