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公元前5世纪

《山海经》问世

中国历史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到公元前2100年的新石器时代,经历了五六千年之久,这一期间又分为史前时代、传说时代和文明时代。《山海经》作为传说时代的史迹记载,见于司马迁《史记》所载五帝时代这一段历史,时间相当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晚期和龙山文化早中期。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内容虽古奥离奇,但其神秘性中又蕴含有现实性,可为了解上古时代提供许多原始资料。《山海经》全书3万余字,共分18篇,其中《山经》5篇,《海经》9篇,《大荒经》4篇。就地学而言,《山经》价值最大。《山经》共记述400多座山,依山脉走向分为26列,分别介绍山名、水系、动植物、矿产等内容。据考证,《山经》所述区域不仅包括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还包括当今东亚、中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山经》中共记载植物158种,动物277种,矿物12类92种。在《山经》中,矿物被分为金、玉、土、石四大类,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矿物分类体系。此外,《山经》中还提及液态矿物——盐和气体矿物质——天然气,这些都反映了远古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生产实践,丰富了我国科技史的内容。

《山海经》对上古时代的人物往往将之神化,人兽鸟合体、人鱼或人蛇连体比比皆是,形象诡秘。书中赋予历史人物,如黄帝、炎帝、颛顼(Zhuān Xū)、喾(Kù)、尧、舜等以神的形象,这是上古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物我混同”认知,从而产生了“神”的概念。《山海经》所记载的动植物也是千奇百怪,人们将幻想中的动植物与人体结合,同样反映了一种“物我混同”的自然观。

《山海经》以志书的形式出现,内容博大,无论地质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动植物学家、医药学家或气象学家,皆可从该书中找到本学科的原始印迹。因此,《山海经》对我国各门学科史的研究而言,都是重要的资料库。

《山海经》中记载的动物Ⓟ e/2m+Ov/sjwveXapNQGu9tA7XI05SZxVK2TW6y12P7yAYbAMBelzwYNQFoQkKL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