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行等首次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地球上,通过南北两极的大圆都称为子午线,也叫经度圈。从地球的赤道算起,沿着子午线向南北各走90°,就到了南北极。只要测量出子午线每1°相当于多少千米,也就可以得到整个地球的周长了。世界上的第一次子午线实测工作,是在中国唐代进行的。

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的一行石像Ⓟ

唐代有不少学识渊博的高僧,其中不仅有西天取经的玄奘,有东渡日本的鉴真,还有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一行原名张遂,是魏州昌乐(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人,生于公元683年。他的曾祖父张公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但在武则天执政时代,张氏家族已因政治缘故而衰落。张遂从小聪颖敏慧,记忆力惊人,勤奋读书,对于天文历法尤其感兴趣,青年时代已成为长安城中的知名学者。约公元705年,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钦慕张遂的学问和品行,欲与一行结交。但一行不屑于同这个专横跋扈的当朝权贵为伍,只好弃家出逃,削发为僧,出家于嵩山寺,法名一行。一行翻译过多种印度佛经,后来成为佛教中的一派——“密宗”的一位领袖。日本京都府教王护国寺至今还珍藏着唐人李真绘画的一行像原作,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

武则天退位后,唐王朝曾多次召一行进京,都被他拒绝了。公元717年,唐玄宗李隆基特命一行的叔父张洽到当阳山请一行出山。这具有强迫命令的性质,一行又有碍于叔侄之情,才于35岁时回到长安。一行的一生,对天文学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成就遍及历法、天文仪器、大地测量等许多方面。

公元724年,一行发起并领导一次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共有13个测点,北起铁勒(今贝加尔湖附近),南达林邑国(今越南中部)。测量项目包括当地北天极的地平高度(相当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时的日晷影长,以及冬至和夏至的昼夜时间长度。其中,在河南平原地区大致处于同一经度上的滑县、开封、扶沟和上蔡4个测点的一组观测最为重要。当时唐代政府执掌天文的职官称为太史丞,在河南的那组观测就由太史丞南宫说负责,并且实测了上述4个测点间的距离。

1955年发行的纪念邮票“纪33(4—3)

全部测量结果由一行统一汇总,分析计算。他最后得出,南北两地相距351里80步,北极高度就差一度(唐代将圆周等分为365 度,而不是360°,故其“一度”有别于今之1°)。因为唐代的1里为300步,1步相当于今天的1.514米,所以一行的结果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子午线1°的实际弧长为131.11千米。

这个结果并不十分精确,约比现代准确数值大20%,但它却是世界历史上首次实测子午线的长度。在没有现代化精密仪器的时代,完成如此复杂的测量和计算,实在是难能可贵的。727年,一行与世长辞,年仅44岁。其他国家首次实测子午线是在841年,由回教王阿尔马蒙领导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进行。那已经是在一行去世86年之后了。

如今全球经度从通过英国格林 4XinCShsfaSnms7sx2miWUbUE+JM4PLcelgtyPWjztENNLO3TFsbzfaLhSw2nrw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