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恒星的命名,可上溯到殷商时代。到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的天文著作。如公元前4世纪中叶,魏国天文学家石申(一名石申夫)所著《天文》八卷。
《石氏星经簿赞》(日本若杉家藏中国天文古籍)Ⓞ
为了便于辨认和描述,中国古人将群星划分成组,每一组称为一个“星官”,其含义与“星座”相仿,各星官中所包含的星数参差不一。石申在书中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星官体系。西汉后期,这部书被尊称为《石氏星经》。后来,《石氏星经》失传,只是在《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等汉代史籍中引用了它的零星片段。汉、魏以后,石氏学派的著述也常冠以“石氏”字样,如《石氏星经簿赞》等,但大多也已失传。
唐代的《开元占经》一书中,辑录了《石氏星经》的大量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标有“石氏曰”的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如今留存的《开元占经》版本中,却只剩下了6个星官的记载)。经过后人详细论证,查明其中有一部分坐标值可能是汉代的测量数据,另一部分则确实同公元前4世纪石氏所处的时代相符。《石氏星经》是世界公认最早的星表之一,其中所载的数据是中国古代许多天体测量工作的基础。它的星数虽然不如古希腊的依巴谷星表那么多,但时间却早了2个世纪。为了纪念石申,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1970年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石申环形山”。
再说在中国古代,起先不同的学派对星官的划分往往互有差异,这就对记录和研究造成相当的不便。到了三国时代,在公元270年前后,吴国的太史令陈卓综合了先秦以来甘德、石申和巫咸三个学派所观测的恒星,总结成一个规范化的星官体系,列成一份标准的星表。此表共含283个星官、1464颗恒星,并绘制成星图。这份星图虽然早已失传,但仍可从唐中宗时期约于公元705—710年间绘制的敦煌星图上知其概貌。
月球背面图“石申环形山”位于图中上方。Ⓑ
敦煌星图是世界现存古星图中星数较多、又较为古老的一种,图上绘出约1350颗星,用圆圈、黑点、圆圈涂黄三种方式区别不同来源。由两颗以上恒星组成的星官,每颗星都有编号。例如,星官“天津”共包括9颗恒星,“天津四”(即天鹅座α)就是其中的第4颗星。敦煌星图共含13幅分图,其画法是按照每月太阳的位置,大致沿黄道和赤道带分12段画出紫微垣以南的恒星,最后再将紫微垣画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圆形平面投影上。绘制敦煌星图采用的投影方法,同欧洲人直到1596年才发明的麦卡托投影法非常相似。陈卓的星官体系对后世影响巨大,沿用了1000多年,直到明末以后才有较显著的发展和变化。
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发现于敦煌经卷中,20世纪初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