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罗马颁行儒略历

古罗马人起先采用阴历,后来逐渐向阳历过渡,但由于设置闰月太随意,造成了历法的极大混乱。难怪18世纪的法国学者伏尔泰要说:“罗马人经常打胜仗,却不知道是在哪一天打胜的。”公元前59年儒略·恺撒执政时,采纳希腊天文学家索西泽尼的建议,于公元前46年颁行新的历法,世称儒略历。

儒略历是一种纯粹的阳历,将冬至之后10日定为岁首,也就是元旦;每年12个月,单数月为大月,含31天,双数月为小月,含30天,但2月只有29天,全年共365天。儒略历规定“每间隔三年置闰一次”,也就是每4年中设一个闰年,在2月末加上1天,所以在历史上是曾经出现过“2月30日”的。这样,1年平均就有365.25天了,与回归年的实际长度365.2422日相当接近。

儒略历的每个月份都有自己专门的名字,例如1月叫Januarius。恺撒把他自己出生的那个月——7月重新命名为Julius(即“儒略”)。两年后,恺撒遇刺身亡,执行历法的僧侣们把“每间隔三年置闰一次”误解为“每三年置闰一次”,这样就使得公元前42年—前9年期间比原来的规定多设置了3个闰年。

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

恺撒的继承者奥古斯都发现僧侣们置闰有误后,就下令规定从公元前8年至公元4年这12年不再置闰,来抵消早先多设置的3个闰年。从公元8年起恢复每四年置闰一次的法则。他还把自己出生的8月份改称为Augustus(即奥古斯都),并从30天改为31天。同时又从2月份再减去1天,使得平年的2月只有28天,闰年也只29天。8月改为大月后,奥古斯都又将9月和11月改为小月,10月和12月改为大月。所有这些变动,在现行的公历中全都保留了下来。

早先,古罗马人把春分日(昼夜长度相等的那一天)作为全年的第一天。儒略历改为以Januarius的第一天作为岁首,即1月1日。公元325年,欧洲的基督教国家在尼斯城召开宗教大会,决定共同采用儒略历,并规定置闰必须确保春分日为3月21日。 W5Klczem+kqo/aR/m+FUCi52Egw4a+1JwdqbEEQ+L/tsicSe1Xi9yx3BQwn8RLA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