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87年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出世吧,于是一切豁然开朗。”这是300多年前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蒲柏所写的诗句,镌刻在大科学家牛顿的墓碑上。

牛顿出生地Ⓞ

按照儒略历算,牛顿在1642年12月25日圣诞节那天出生在英国林肯郡的伍尔索普。他是遗腹子,又是早产儿。3岁时母亲改嫁,把他留给了外祖父母。在学校里,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但看起来并不是很聪明。十来岁时,他在学习上好像还很迟钝,但后来明显成了学校里最好的学生。1650年代后期,家里叫他到母亲的农场去帮忙。他的舅舅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发现了牛顿的学识,主张送他去剑桥大学读书。1660年,牛顿来到剑桥,4年后取得学士学位,成绩不算很突出。为了躲避伦敦的瘟疫,他再次回到母亲的农场。就在这里,牛顿开始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思考了很多问题,并在短短一年间做出了数项伟大的发现。

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

从古代到中世纪,人们普遍信奉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认为天体和地上的万物遵循着不同的自然法则,与运动有关的法则更是如此。但牛顿认为,控制月球运动与控制自由落体的应该是同一种力,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大胆的设想。关于这一点,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牛顿在自家的花园里的苹果树下思考的时候,被一只落下的苹果砸中了脑袋,才使得牛顿恍然大悟。

1689年的牛顿Ⓦ

在母亲的农场,牛顿推导出物体自由掉落的加速度与重力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大小则与物体到地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牛顿据此算出的月球的加速度只是实际观测值的7/8左右,这使他大失所望。然后,这个问题被搁置了18年。

1667年,牛顿回到剑桥,在那里一住就是30年。1669年,他的数学老师巴罗辞职,27岁的牛顿补缺,当上了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教授——此职以出资设立者卢卡斯冠名。牛顿一年大约只需作8次讲演,其余时间就用来研究和思考。

1684年,英国皇家学会主席克里斯托弗雷恩悬赏寻解天体运动规律问题。天文学家哈雷带着问题去问他的好友牛顿,天体之间若有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行星将会如何运动?牛顿脱口而出:“按椭圆轨道运动。”他讲起自己在1666年所做的理论推测,哈雷不禁大喜,建议牛顿继续尝试。牛顿重新进行了18年前的计算,越算越感到前景美妙。据说这使他激动得无法再继续往下算了,只好请一位朋友代劳。

在哈雷的敦促和资助下,牛顿用拉丁文写了一本书,详尽地阐述所有这一切,于1687年出版。这部不朽的著作就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常简称《原理》。尽管牛顿当时已经发明了微积分,《原理》却是史上最后一本用古希腊风格写就的科学巨著,始终用老式的几何方法证明命题。该书从各种运动现象出发,探究了各种自然现象。开头和第1篇首先定义了物质的量、时间、空间、向心力等概念,然后介绍了力学的3个基本运动定律,即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以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第2篇讨论了物体在阻尼介质中的运动情况,提出阻力大小与物体速度的一次及二次方成正比的公式,还研究了气体的弹性和可压缩性以及空气中的声速问题。第3篇论宇宙体系,讨论了太阳系的行星、行星的卫星和彗星的运行以及海洋潮汐的产生,涉及多体问题中的摄动。《原理》第一次把使天体运行的力与使物体落地的重力统一了起来,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为纪念牛顿,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门前种了一棵

牛顿保存的第一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其中手写体是

《原理》初版只印了2500册,但其价值立即被许多科学家所认同,它标志着由哥白尼开创的科学革命达到了顶峰。牛顿展示的宇宙体系比任何古代学者设想的都更为优美。牛顿的体系是从极少数简单的设想开始,通过极清晰的数学论证构筑起来的。欧洲大陆的学者们对《原理》的作者肃然起敬,例如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便专程前往英国拜见牛顿。

《原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划时代著作,奠定了经典力学和近代科学的基础,被誉为“17世纪物理学、数学的百科全书”,其影响遍及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原理》一书达到的理论高度前所未有,其后也不多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至今还没有可能用一个同样无所不包的统一概念,来代替牛顿关于宇宙的统一概念。而要是没有牛顿明晰的体系,我们到现在为止所取得的收获就会成为不可能。”

太阳系八大行星Ⓨ

哈雷曾问牛顿,为什么他能有那么多的发现,而别人却做不到。牛顿答道,他解决问题不是靠灵机一动,而是靠持久的苦苦思索,直到解决为止。仿佛自己做的事情还不够多似的,牛顿晚年花了大量时间徒劳地寻找将贱金属变成黄金的诀窍,还写了50万言的化学著作,但价值不大。他没完没了地思索神学问题,并对《圣经》中那些最玄虚的章节写了150万字的考证文章。

1689年,牛顿当选国会议员,但他开会从不发言。1696年,牛顿被委任造币局总监,1699年又晋升为局长,这在当时被视为很大的荣誉,而且薪俸优厚。牛顿辞去教授职务,全力投身新职,改善了造币工艺。1703年,牛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以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1705年,英国女王册封牛顿为爵士。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牛顿30岁头发开始花白,但到80岁时仍耳聪目明,一生只掉过一颗牙,记忆力也很好。他在世时备受人们尊崇,逝世后8天入葬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英国的王公大臣、文人学士纷纷前往吊唁。法国大文豪伏尔泰曾羡慕地评论:英国给予一位数学家的荣耀宛如其他国家给予一位国王那样隆重。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牛顿之墓Ⓦ

牛顿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我好像只是一个在海滨嬉戏的孩子,不时为找到一块更光滑的卵石或一只更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而我面前浩瀚的真理之海,却还完全是个谜。”耐人寻味的是,其他科学家同样也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在同一个海滨嬉戏,却唯独牛顿能看得更远,捡到最美丽的贝壳。 r//PlhgBsp6c2t3uw0I8kS+FhTa6uJQOxNA8xf0QJLW/pXm3xUWWEm7b3WHZV/j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