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5章飞毛腿跑腿

陆行回来时,天已经很晚了,农村的人睡得早,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熄了灯火,他走进院子的时候,里面留了一盏灯。

“回来了。”孟青穿着单薄的衣裳坐在院中石桌上,头发披散来开,脸上的面纱也早就揭下,丑陋的疤痕在一头青丝遮挡下若隐若现。

陆行点点头。

“准备回去了吗?”孟青又问。

对方走路的脚步顿了一下:“你希望我回去?”

“……”

希望吗?

好像不希望的。

一开始她确实不怎么情愿,因为他来路不明,怕他给家里带来灾祸。但是,不知不觉似乎已经习惯了。

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不过,孟青不是古代需要依靠男人的女子,她知道,陆行不是个普通人。

他有他的大事和抱负。

而她,只想好好过日子,菜米油盐外加一个弟弟足以。

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有些话不适合挑明。

所以,到最后那句不希望也没有说出来。

“我先去洗漱了。”沉默已经足以说明一切,陆行很识相的跳过了这个话题。

孟青点点头,把灯给了陆行,起身回房间。

第二天,两人的对话就像没有发生过一样,新开辟的菜地里菜种已经开始发芽了,孟青去施了一次肥除了一次草,又把已经长大了不少的小鸡小鸭放出去找吃的,零零散散的事情做下来,一天就过去了。

昨天的事情让大伯一家成为村里的笑话,平时泼辣的大伯母被关了起来,一点都不敢闹。听说大伯按照秦峥给的方子去城里抓药,一副药花了五两银子,回来后悔的要死,但大伯死要面子,硬是忍着肉疼买了两副药,煎给姨娘吃,总算是把肚子里的孩子保住了。

又过了一天,孟青与小乞丐约定的时间到了,她早早出门进了城去找小乞丐。

城东头废弃的破庙里,大多数乞丐都出门乞讨了,剩下的大多是些老弱病残,狗子等人知道孟青要来,便没有出去。

孟青一进去就看到了他们。

生病的二蛋好了不少,人也清醒了,见到孟青,怯生生叫了句姐姐。

“恩人。”狗子带着几个小乞丐,噗通一声跪在孟青面前,“你要我们当牛做马,我们绝不会有半句怨言。”

“起来吧,不要你们当牛做马,你们跟我来。”孟青将几个小乞丐扶起来,带着他们走出破庙。

孟青将他们带到了小河边,又给他们每个人都拿了一套干净的衣服:“你们先洗洗,把衣服换上。”

小乞丐们身上脏透了,衣服也破破烂烂的,自然不好带出去。

于是,除了生病的二蛋,孟青让所有人都去洗了个澡,年纪小的二蛋则只是洗了个脸,换了一身衣服。

“恩人,衣服上写的是什么呀?”小孩子穿上衣服之后,显得精神了很多,他们一眼就看到衣服上写的字,觉得稀奇,便叽叽喳喳开口问。

“飞毛腿跑腿。”孟青照着上面的字念了一遍,这身衣服是她特地定制的,选用的是鲜艳的黄色,上面的字用的也是鲜艳的红色,一看非常惹人注目,“以后,你们几个就是飞毛腿跑腿的第一批员工,跑腿的费用,你们拿一半,交一半给我就可以。”

说好的报答竟然是给他们安排事做?

几个小乞丐惊喜不已,看孟青的眼神都在闪闪发光。

恩人真是个大好人。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培训。”

接下来的时间,孟青给几个小乞丐详细讲解了一下帮别人跑腿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重点强调了准时和服务态度问题,几个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因为身世凄苦,各个都是人精,心智成熟的很,这也是孟青找到他们的原因。

古代的物流行业虽然不会像现代这么发达,但还是有一定需求的,比如古代的镖局,大多数镖局押送的都是大件物品,一般小跑腿,镖局是不会接的。

很多店铺或者个人都有忙过来的时候,花点小钱找个人跑腿,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种事情还需要找一个比较靠谱的地方做担保,孟青觉得万花楼就很不错,万花楼与她有长期合作关系,老鸨人也不错,想必做个小生意的担保还是很愿意的。

培训的这两三天内,孟青与万花楼的老鸨商量了一下,对方果然很爽快地答应了,甚至还很好心地帮着宣传了一波。

跑腿业务正式上线了。

孟青在几个小乞丐的衣服上都插了一个旗帜,跑动的时候,旗帜跟着飘,看起来更加显眼。因为人数少,一开始他们只找了比较繁华的地方,每个人负责一个小区域,来回跑,为了省力,孟青还给他们做了滑板,速度也快了不少。

很多人觉得新鲜,尝试性的叫了一两次,发现服务态度好,跑腿速度也快,下一次便又接着叫,慢慢的飞毛腿跑腿已经被文湖县的人熟知,每次看到穿黄色飞毛腿工作服的,手里头有需要跑腿的就会交给他们。

教会了几个小乞丐之后,孟青就退居二线了,狗子他们把一些关系比较好的乞丐,都被拉了过来,一个一个培训,跑腿队伍的人也越来越多。

也不是没有人想模仿,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一来,那些人没有现代物流管理的经验,并不知道内部是怎么运转的,操作起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二来,这个跑腿还没有做大,在别人看来,每一单的利润并不大,吸引力不够。

结合种种原因,最后只有飞毛腿存活下来。当然,同样风靡一时的,还有这些小乞丐脚下踩的滑板,很多小孩子看着眼馋,都想买来玩,孟青干脆和城里有名的木匠合作了一回,共同卖滑板,又赚了一笔。

时间过得飞快,天慢慢热起来,田里的庄稼长大了不少,原本各自找活干的村里人又开始专注于田地。

孟青在田里花的时间不长,但是她的庄稼却是长得最好的,让村里人羡慕不已,大伯一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大家慢慢也习惯了。

然而,有一天孟青回来,却发现村里的人各个都愁眉不展。 bIbY49T1QtsyAc2YqNkCcSMO6VMQcb1o+3CcC2+cXdzsnPpOqyecYZEc/xYD3sq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