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正确的方法究竟是什么稍后再说,这里先说说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如果做的事情是错误的,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果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效率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做一点是一点,多收获一点,多进步一点,动力就会更强一点,进而更容易持续地做下去。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如果我们把成功朴素地定义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地完成”的话,那么,大多数所谓的“时间管理技巧”实际上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只不过是花拳绣腿。真正有用的往往是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例如“现实只能接受”。

接受现实不容易。有一个例子可供参考。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这个世界上的资源并非平均分布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有一种数学曲线能够比较好地数学一直是心智相对发达的人类所特有的、不断进步发展的、描述这个世界最为精确的工具—甚至不应该在后面加上“之一”。

呈现这种分布情况,它就是正态分布曲线。

正态分布曲线:Normal Distribution Curve。参见goo.gl/SO0R8。

正态分布是概率论中最重要的分布。大量的实践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大多数随机变量均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如测量的误差、学生的成绩、人类的身高和体重、产品的质量数据、投资的收益率等。

img

可以用一个相对简单的例子解释一下正态分布: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放在这个坐标系里,其横轴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的总量,纵轴表示与横轴所对应的总人数(可以想象为占有资源量相当的人在横轴的一个点上“叠罗汉”),据此勾画出的曲线应该非常接近正态分布曲线。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只有极少数人在资源上极端贫困,也只有极少数人在资源上极端富有,绝大多数人属于中等水平。

这种资源分布上自然的“不均匀”,看上去简单易懂,但古今中外却有很多人拒绝理解和接受它。他们甚至拒绝使用“不均匀”这个词,而是用“不公平”取而代之。历史上有无数次战争、无数次掠夺,但从本质上看,不过是因为把“均匀”理解成“公平”造成的。把“不均匀”理解成“不公平”,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打着“公平正义”的旗号为所欲为。

资源原本是有限的,经济学里将这种现象描述为“资源稀缺”。在整体上资源稀缺的前提下,“资源并非均匀分布”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直接的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因如此,人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

资源稀缺:Scarcity。

苏格拉底:希腊文∑ωκράτης,拉丁文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参见维基百科goo.gl/edORr。

理解这种现象貌似不难,但在清楚地理解之后还能平静地接受就不那么容易了。无法接受这种现象的人到今天还随处可见。对那些无法接受现实的人来说,其实只剩下一个选择—逃避。和苏格拉底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第欧根尼,在意识到资源稀缺的时候选择了逃避,而他采取的逃避方式是限制自己的主观愿望。第欧根尼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那我不消费了。我没有欲望总可以了吧?”所以,他主张清心寡欲,累了随便找个木桶住下,饿了到垃圾堆里找点剩饭。他也喜欢享受,但是他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进而只享受真正零成本的所谓“消费”—例如晒太阳。在这种情况下,他曾对专程来拜访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非常不耐烦:“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尽管亚历山大大帝曾允诺,会满足他的一个愿望。

第欧根尼:希腊文Διoγένηςὁ∑ινωπεύς,英文Diogenes of Sinope,前412年—前323年,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参见维基百科goo.gl/fXPuw。

亚历山大大帝:希腊文Mέγαςλέξανδρoς,英文Alexander the Great,前356年—前323年,即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他被认为是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家之一。参见维基百科goo.gl/kxXn7。

img

2 000多年后,卡尔·马克思选择了另外一种形式的逃避,即使用幻想。他注意到了资源的“分配不公”(准确地讲应该是“分配不均”),但无法接受“资源分配与人性并无关系”这个事实。他认为,“资源的配置应该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在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解释自己对世界的观察之后,他开始幻想,对这个世界说:“你不是资源稀缺吗?没关系。别看现在是这样的,但是,早晚有一天,物质会极端丰富。到那个时候,人们就可以各取所需了!”事实上,在马克思去世100多年之后的今天,物质和他作出以上论述时比,已经相对极端丰富,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物质依然稀缺且依然分配不均,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卡尔·马克思:德文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1883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参见维基百科goo.gl/Zllzq。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1790年,英国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参见维基百科goo.gl/FM8d6。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年—1823年,英国政治经济学家,对经济学作出了系统的贡献。参见维基百科goo.gl/cDvb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年—1946,英国经济学家。他在宏观经济学上的贡献最为卓越。参见维基百科goo.gl/m4Bov。

现代西方经济学缘起亚当·斯密的学说,经过大卫·李嘉图的补充,直至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才算是彻底正视资源的稀缺性,明确经济学的根本目的—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换言之,要在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用”。

平静并理性地接受“资源稀缺”这个现实,其困难程度超乎想象,以至从人类整体来看,理解并接受这个现实花费了将近2 500年—从第欧根尼到凯恩斯。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最好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你会和所有这样做过的人一样,发现自己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一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这就是差别。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么不现实。之前提到的“既勤奋又懒惰”的人群,基本上都是把这些现实当作老生常谈的道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不记录、从不反省,才常常作出荒唐的决定,最终堕落到那分田地。

百分之百地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要醒悟—没有其他的办法。正如凤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一样。

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vQVcE5WcoAL4Mpngaz7xCmS9OCDzu/mH9yFIem+xV3l293d2SY86clqVE1jQPz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