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守望“中国旅游”

导言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旅游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旅游业发展,出台相关文件;许多地方将旅游业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中国旅游业?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历史方位?

“人在囧途”,中国旅游业有着怎样的发展痛点?

一些地方的旅游产品,高票价为何依然门庭若市?

酸甜苦辣,80万导游群体的心声谁知道?

假期究竟是“宅”在家里,还是外出旅游?

弹性休假的路线图,该从哪开始?

究竟应该采取哪些法律、政策措施,才能加快“旅游社会”的到来?

带着一系列问题,专题小分队深入北京、海南、云南、广西、安徽、湖北、吉林等多个省区市进行调研,寻找答案。

中国快步迈向“旅游社会”

王 蔚 王 敏 周慧敏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从奢侈消费发展为百姓常态化生活选项。新华社记者赴全国多地调研发现,我国正快步迈向“旅游社会”。

对“旅游社会”,业界学界给了4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一是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二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三是居民旅游需求旺盛,旅游成为大众化、常态化生活方式;四是旅游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全社会都是旅游环境,需要按照“大旅游”来管理。

根据国际旅游规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2015年我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楼嘉军认为,我国正处在从必需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过渡的重要阶段,旅游活动既是享受需求,也是发展需求。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5天工作制,全年双休日有104天。1999年起实施黄金周假期,此后经过调整确立法定节假日11天,数量居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此外,还有根据工龄设置的带薪休假制度。专家认为,从总体上说,中国人公共假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从国际上看,衡量一个国家旅游消费普及率的重要指标是国民出游率,中等发达国家居民平均每年出游超过 3次,发达国家居民平均每年出游 8次以上。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突破40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2.98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从国民年人均出游率看,旅游已成为我国百姓常态化的生活选项。游客从过去关注景点,逐渐转向慢游体验城乡生活,与城乡居民共享常态化生活空间。

据统计,目前96%的国内旅游、65%的出境游是散客自助游。专家认为,我国旅游业已基本实现了休闲化、大众化和社会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

旅游正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十二五”以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通过旅游外交,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产业链条长、产品形态多,对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文化、金融、电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旅游业对全国GDP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的4.88%;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曾任国家旅游局局长、现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的李金早提出,我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实现景点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旅游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面临不少问题,全社会对“旅游社会”的认识和管理还远远跟不上。

“不少旅游热门城市外来游客数量超过当地居民人数数倍。旅游将倒逼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变革。”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认为,面对“旅游社会”的到来,城市容量要考虑旅游形成的大客流,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要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戴学锋认为,急需改革创新旅游业和城市管理模式、机制,建立与旅游发展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形成旅游、交通、公安、工商、质检、环保、卫生、文化等部门联动的治理体系,也显得尤为迫切。

旅游业思辨录:当中国站在“旅游社会”大门口

王 敏 王 蔚 张紫赟 鲁 畅 潘 强 周慧敏 赵丹丹 罗 鑫 庞明广

2016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占全国人口比重近1/4。

2015年超过40亿人次国内旅游,相当于全国人均出游3次。

旅游业对全国GDP的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的10.8%,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从北京到海南,从广西到云南,从安徽到湖北,从上海到吉林,新华社记者一路采访、一路追问,对旅游业的认识不断深化:旅游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社会现象;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人们的一种基本权利……中国已经站在“旅游社会”的大门口,只有重新认识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创新管理方式,中国旅游业才能释放更大的潜力,在为经济提供新动能的同时增加人们的获得感,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添砖加瓦”。

小产业,大账本

春节出发前,东北的赵女士为全家赴海南的假日行做了详细的游玩攻略,涉及机票、酒店、包车、餐饮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我都要仔细研究,出了问题就玩不好。”她说。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然而,新华社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全社会对旅游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和影响的认识还远远不足。

在人们的印象中,旅游是小产业,是“闲”出来的产业;在国家统计局多年的统计年鉴中,旅游业的统计口径只代表“旅行社”业的相关数据,直到2015年才针对旅游业开展了一次专项统计,行业统计从小口径向全口径迈出一步;在很多地方,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往往不会考虑旅游业,各部门征询意见时往往忽视旅游业。

“到一个地方,人们通过旅游近距离接触各个行业。然而,人们往往看到房地产、汽车等支柱产业的增长,却忽略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增长潜力。”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说。

据介绍,旅游业的关联产业超过110个,且近年来对相关产业贡献不断凸显,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和商业的贡献率超过40%……“一业兴、百业旺”,更重要的是,旅游业改善着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安徽九华山友谊土菜馆的老板陆军良来说,这个春节过得特别繁忙与充实。随着祈福迎新走俏旅游市场,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了佛教名山九华山。“初五当天山上就来了9万人,我家土菜馆也是人流不断”。他在餐馆内打造了一个怀旧风格的音乐餐吧,和其他农家乐相比有了竞争优势,一年经营收入几十万元。

以农家乐为切入点,乡村旅游、旅游扶贫正风生水起。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的贫困人口脱贫,总数达1000万人。很多农民在开展旅游经营中视野开阔了,市场观念增强了,谋生本领提高了。

据介绍,2015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完成旅游投资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国家旅游局预测,未来3年,我国旅游直接投资累计将超过3万亿元,并将带动15万亿元以上的综合投资。

旅游,是开放的窗口、友谊的纽带。近年来,很多国家争相出台吸引我国游客的政策,要求与我国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合作。2016年春节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招吸引我国游客。通过旅游,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日本东京浅草寺前,仲见步行街悬挂起金猴图案;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演绎着“大圣归来”灯光秀;阿联酋迪拜地标建筑帆船酒店秀出中文书法“猴”和“猴年吉祥”字样……

“旅游业既拉动投资又拉动消费,富民富财政,融合度高、覆盖面广、拉动力强。我们一定要建设好这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李金早表示。

小管理,大社会

三亚,我国南部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很多游客冬季到这里休闲度假。

三亚本地常住人口约70万,2015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是常住人口的20倍;2016年春节7天假期接待游客83.9万人次。

“家里只有一两张空桌,可是来了三四桌甚至更多的客人,该怎么办?”这是三亚管理者经常要思考的难题。

过去,进入一个城市,游客活动在左边,是景区、购物点、大巴车等;当地居民在右边,是超市、菜场、百货店等。如今,游客关注度已从景区景点转向社会生活,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

交通管理、食品卫生、服务质量、电力供应、污水排放、垃圾处理……“他们既是游客,又是市民,包括公共服务出现的各种问题,都督促着社会管理的提升。”三亚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郑聪辉说。

不仅是三亚,很多旅游热门城市外来的游客数量超过当地居民数倍。广西桂林阳朔县30多万人口,每年接待游客约1300万人次;云南西双版纳110多万人口,每年接待游客约2000万人次。

这样的挑战越来越多。伴随着居民“有钱有闲”,有旺盛的旅游需求,旅游正渗透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业界学界指出,从多种指标看,我国站在了“旅游社会”的大门口,急需重视、应对。

“一直以来城市管理主要面向生产、生活,旅游带来的流动性与开放性,提出了新的挑战。”石培华认为,要探索管理方法和体制机制的新方式,投入相应的资源。

目前,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将旅游业列入战略性支柱产业,85%以上的城市、80%以上的区县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然而,记者了解到,多地未对此给予相应的规划。

在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普遍没有考虑旅游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主要考虑常住人口,缺乏对外来游客需求的全面考虑。多地旅游部门反映,他们做的旅游规划往往是自弹自唱,“说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

李金早指出,我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要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

“青岛大虾”“哈尔滨天价鱼”闹得沸沸扬扬,背后反映出工商、物价、旅游等多头管理,未形成合力的体制现状。旅游行政执法手段分割,已经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和旅游业综合发展需求。

“旅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指望旅游部门一家来管,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在云南,西双版纳成立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发改委、公安、工商、质监、卫生、文化等11个部门联合建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综合协调机构。截至2016年,全国已有10个省区市实现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三亚、桂林、厦门等地率先设立旅游警察。上海、三亚、张家界等地设立了旅游巡回法庭。

2016年2月19日,国办印发通知,强调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进一步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等突出问题。

小休闲,大课题

“出门找厕所”关键时刻急煞人。针对这项最基础、最紧迫的需求,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颇具声势的“厕所革命”。截至2015年12月底,各地已完工的厕所22009座,占全年总计划的104.67%。

“如厕非小事,政府要下决心解决此类问题。”李金早表示。

从身边具体事出发,政府、学界、业界越来越关注旅游业大课题。

做好旅游统计工作。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旅游业统计是一个世界难题,目前我国多部门对旅游的统计远远不足。家底不清,家境不明,如果有一本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就业、税收、结构调整的明晰账,规划部门制订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会更加科学。

为此,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12月成立了数据中心,负责旅游行业统计和经济核算工作,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旅游统计严重滞后于国家旅游发展战略的局面。据悉,各地也将相应建立地方旅游数据中心。

力促旅游消费转型升级。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达1.2亿人次,出境人次和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

记者在三亚免税店发现,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很高,但由于限制购买品种、次数、金额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购买需求。专家指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旅游购物的税收政策,采取综合手段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加大旅游业创新驱动。

“旅游既是典型意义上的新消费,更是再生意义的新生产。这种新生产是对人的活力进行再造,必须加强旅游业的创新。”中青旅董事长康国明指出。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到景区建设,小到旅游商品生产,目前雷同、低质现象突出。时任三亚市政协副主席郑钢说,必须加强创新,创造更丰富多彩、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提升全民文明旅游素质、更加科学合理的休假制度安排、推进旅游管理改革创新……

2016年,我国与联合国旅游组织共同主办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在意中国、审视中国。中国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李金早说,我们要不断总结、与时俱进,深化对新常态下旅游业地位和功能的认识,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旅游社会”呼唤旅游业加速转型

罗 鑫 王 敏

我国快步迈向“旅游社会”。应对“旅游社会”大考,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旅游管理创新,以旅游业加速转型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

旅游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对于这个综合性与系统性很强的市场,仅靠某个部门来进行监管,可谓独木难支。受到持续关注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折射出我国旅游市场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对“旅游社会”大考,急需完善配套规章制度,推进综合整治和联合执法,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形成监管合力。

新旅游法已出台,但“依法治旅”的力度仍显不够。一些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淡薄,存在“一锤子买卖”心理,只顾眼前利益,枉顾长远发展,对游客“宰一个算一个”,破坏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因此,应对“旅游社会”大考,还需提高违法成本,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在旅游行业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风尚。

进入“旅游社会”,旅游业的形象越来越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不少旅游热门城市外来游客数量会超过当地居民人数数倍,如果城市容量不考虑旅游高峰形成的大客流,从交通、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前瞻性规划和管理,就会造成人满为患的尴尬。因此,应对“旅游社会”大考,应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中充分考虑外来游客的需求。

在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的过程中,游客既是旅游休假的享受者,也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游客的行为关乎国家的文明形象。因此,应对“旅游社会”大考,游客也应避免不文明旅游行为,以良好的旅游行为展现文明风采。只有政府部门、景区、经营者、游客多方各负其责,一个具有高品质休闲氛围的旅游强国才能早日建成。

六大痛点透视:“人在囧途”,谁之痛

周慧敏 王 敏 潘 强 王 蔚 鲁 畅 张紫赟 赵丹丹 罗 鑫 庞明广

2016年春节黄金周,我国超3亿人次出门旅游,然而人在旅途,却常常成了“人在囧途”。

被寄予厚望的我国旅游业究竟面临哪些痛点?新华社记者日前赴海南、吉林、北京、云南、广西等多个省区市调研,剖析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痛点,探索跨入“旅游社会”的应对之策。

时间之痛:逃离黄山能否逃出“黄金粥”

“人山人海”“挤得疲惫不堪”“进退无路”……春节黄金周,一位游客用《黄山逃亡记》记录下期待已久的黄山之旅如何变成“痛苦之旅”“逃亡之旅”。

不只是黄山,全国各地景区“爆棚”无一幸免;不只是春节,每年的“十一”黄金周、“五一”小长假,“人堵、车堵、心堵”成为人们出游的真实写照。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缓解黄金周旅游高峰带来的种种弊端,需要旅游、交通等部门未雨绸缪,需要旅游企业及时合理疏导,但最根本的措施还是落实带薪休假,实施弹性休假制度。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表示,旅游是综合性消费,除了金钱,还有时间。当前主要问题在于休假制度根本不能满足大众需求。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只有科学调配,错开高峰、避开人流,才能保证休假和出行的基本舒适度。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张吉林说,由于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人们旅游主要靠公共假期,加剧了出行拥堵和景区拥挤。“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应该出台弹性休假和错峰休假制度,具体怎么实施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而定。”

前不久,国家旅游局提出,要推动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在保证每周法定40小时工作制、不影响群众办事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员工错峰休假、弹性休息,探索夏季“2.5天休假模式”。业内人士指出,只有把休假的时间交给个人“私人定制”,黄金周人山人海、拥堵不堪的局面才能破解。

市场之痛:“一盘大虾”谁来管

出门,中国人讲究的是“穷家富路”,然而,旅途中的一些花费,却让人生了几分惧怕。

2015年10月,一盘“青岛大虾”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春节期间,“哈尔滨天价鱼”事件炒得沸沸扬扬。在旅途中遭遇“黑店”,到底该找谁投诉?旅游、工商还是物价部门?谁该为此负责?当遭遇相关职能部门“踢皮球”,人生地不熟的游客又该怎么办?

李金早直言,“青岛大虾”事件反映的是工商、物价、旅游等多头管理,未形成合力的体制现状。今天的旅游管理体制、旅游行政执法手段分割,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和旅游业综合发展需求。

“当旅游成为老百姓生活的常态化选项,游客进入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时,各级党委与政府部门、旅游监管部门要适应旅游开放与共享的需求,打破过去封闭、部门分割的状况,创新旅游监管职能。”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针对“多头管理”现状,一些地方加强了探索和尝试。2015年10月,三亚成立了我国首支旅游警察队伍,综合协调处理旅游纠纷;国家旅游局也正谋划在全国推广“工商旅游分局”,把工商的专属职能因地制宜融入旅游市场监管中。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要求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进一步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等突出问题。

消费之痛:购物狂潮为何留不在本土

中国人过一次春节,受到世界的普遍欢迎:中国游客涌入日本免税店“爆买”,购物就像周末逛超市;中国游客大举赴韩扫货,韩国百货店销售额最高增长70%……据统计,2016年春节中国出境游人次约600万,出境花费或达900亿元。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中国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 13%。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境外旅游消费继续位列世界第一。

“这实际暴露出我国旅游业供给侧出了问题。”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说,在当前百姓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国内产品供给不足,尤其是新产品、新业态结构性短缺,缺少精致的生活用品,整体质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如何引导巨额消费回流值得思考。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月亮说,海南离岛免税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和探索。在限品种、限额度的情况下,三亚免税店2015年免税销售额达40多亿元,增长势头非常好。这证明我国消费需求确实旺盛,免税购物大有潜力可挖。

中国旅游智库主任魏礼群认为,应适应居民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其中,应大力开发旅游购物,新增进境口岸免税店,吸引出境购物回流。

竞争之痛:游客缘何被“卖来卖去”

目前,96%的国内游、65%的出境游都是散客自助游。散客时代给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加上在线旅游企业的竞争压力,旅行社低价恶性竞争愈演愈烈。

2015年以来,几起“恶导游”事件引发公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低价恶性竞争带来的是强制购物,云南等地比较典型,购物店返佣高达70%,旅行社完全靠购物来“赌团”。

记者调研发现,在低价旅游团中,游客往往被“层层转卖”。在热门旅游目的地,地接社为了招揽游客形成恶性削价竞争,以低价从组团社手中“买”团,然后再将整个行程“卖”给导游,甚至将行程分段“卖”给不同的导游。导游“买”团后自然承担很大压力,只能通过让游客大量购物来收回成本,赚取利润。

不仅国内游如此,出境游也不例外。“五六年前,跟团去美国旅游的价格是 2万~3万元,现在3999元就能去。”一名导游表示,当前很多旅行社都要求导游接团出行前缴纳“人头费”,靠什么把这些钱“赚回来”,是导游在行程中考虑的首要问题。

价格战表面看来是给了游客实惠,而实际上,不管对旅行社、导游还是游客,背后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这颗“毒瘤”不除,旅游行业永远不会风清气正。

业内人士认为,政府应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应提高旅行社准入门槛,改革导游管理体制,加强行业自律,还要引导游客形成成熟的消费心理,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素质之痛:文明出行何时蔚然成风

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黄金周集中出行也使游客素质得到集中体现。随着我国出境游客越来越多,文明出游也成为对国家形象的一个重大考验。

为了遏制不文明行为,2015年以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4批“黑名单”,共计16名游客上榜,其中12人涉及扰乱航空秩序。

国家旅游局表示,长期以来对游客文明旅游主要以宣传引导为主,出台游客“黑名单”制度,目的是希望通过公布不文明游客起到震慑作用。

针对不文明行为,多个部门也开始了联合行动。2016年2月初,国航等5家航空公司表示,将建立“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对不文明旅客采取一定的限制服务措施。“黑名单是‘长牙齿’的,进入黑名单的游客将要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买单。”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收益之痛:景区何时摆脱“门票依赖”

大年初一,来自河南的两家7口人意图逃票进入云台山景区,结果被困在悬崖峭壁之上,经连夜救援终于被安全救出。一些网友表示,说到底还是因为票太贵,如果门票便宜,谁还冒着风险去逃票呢?

这是个极端的例子,但我国的景区,尤其是5A级景区门票太贵却是不争的事实。黄山门票230元,九寨沟门票220元,武当山门票243元……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经迈入“百元时代”,有的甚至超过300元,拖家带口出游仅门票费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大好河山、老祖宗留下的历史遗产本属于公共资源,理应全民共享。然而大部分景区收入主要靠门票,而不愿意深入挖掘景区内涵,拉长产业链。

“现在一些旅游景点的高票价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相背离。”李金早表示,要改变我国旅游过度依赖门票收入的局面,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要实行分类改革,公益性景区要低价或免费开放,市场性投资开发的景区门票价格也要限高,坚决遏制景区门票上涨过快势头,打击乱涨价和价格欺诈行为。

国内也有一些地方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2015年 9月,三峡大坝景区率先对中国游客实行门票免费。“与其利用垄断性资源圈地收费,不如做好服务让游客心甘情愿为你掏钱。”时任宜昌市旅游局局长孔磊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改变“门票依赖”现象,地方政府要树立公益观念,破除利益藩篱。

酸甜苦辣,80万导游群体心声谁知

鲁 畅 潘 强 庞明广

“干着教授的活,拿着农民工的工资,担负着全团保姆和心理医生职责,随时面临各种危险……”这是业界对导游的评价。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2月,全国持有导游证的人数约80万,但4万亿的旅游市场规模分给导游群体的寥寥无几。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导游生存状态急剧恶化,“三无问题”(无合同、无工资、无社保)、“两黑一差”(黑导购、黑购物点、服务差)时时困扰着他们,他们的酸甜苦辣迫切需要社会的倾听、关注。

行业有潜规则:“我也是受害者”

2016年春节前夕,一则西双版纳地接导游因购物问题斥责游客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白吃白喝白住,你们问心无愧?”视频中,大声咆哮的女导游和大巴车上沉默的游客形成鲜明对比。

2月1日,当地旅游部门对事件作出处理,涉事导游何某被吊销导游证,组团的旅行社被吊销经营许可证。

按照规定,自处罚之日起,何某3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她告诉记者,自己从1999年开始做导游,做了17年,没有一起投诉,还被评过西双版纳的优秀导游。

“旅游产品有很多种,游客既然选择了低价团,也应支持我的工作。”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何某表示并没有强迫游客购物,行程结束后也没有对她进行投诉。“导游的工作是承上启下,游客住什么酒店,用什么餐,我们没有决定权。我只是一个小导游,也是个受害者。”

“现在的旅游有自己的游戏规则,若不是先搭钱进去,没有哪个导游会去计较那几百块钱。”调研过程中,多位导游、领队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业者越来越多,加之在线旅游通过“烧钱”抢占市场,低价竞争在所难免。

“组团社用低价吸引游客,再按人头卖给地接社,地接社有‘赌团’的性质,先垫付交通、酒店和餐饮费用,通常这笔钱就要由导游先垫付。”从事出境游近10年的导游王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欧洲30人团为例,出发前导游就要先垫付人头费、当地酒店税费等近4万元。“不交这笔钱就领不到活儿,能不能挣回来、赚多少,全靠导游的‘本事’了。”

规定难执行: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交保险、纳社保

4年辗转3家旅行社,胡伟还是在第3个“本命年”到来之前提交了辞呈。从业十几年来,胡伟始终坚信会“干不动导游了”再离开,但兜兜转转,起起伏伏,“这几年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游首当其冲,一切的负面结果仿佛都要由我们买单。”他说。

胡伟是导游专科出身,在他的印象里,导游要学的是历史、文化、外语,以及如何通俗有趣地为游客讲解。“入行后才发现,导游要学的是怎么‘忽悠’游客买东西、收回扣,别‘白忙乎’好几天,最后让同行、司机都看不起。”

采访中,胡伟用手机刷着朋友圈:“这个2015年离职了,那个也准备不干了,都说活儿难接……”这几年他看到很多为导游呼吁工资、社保的文章,旅游法也规定“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规定都有,但很难执行。”他有些无奈。

记者在多地调研时发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遇到法律规定的情况,一些旅行社反倒要求导游自缴一大笔钱,成了“自己给自己发工资、交保险、纳社保”。“导游只能个人缴纳33%的养老保险,这反而加重了导游的负担。”在云南省腾冲县,当地旅游局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很多旅行社都采用弹性用工制度,平时有三四个导游,一到旺季就通过签订临时的劳务合同吸纳二三十名导游。很显然,这些导游的薪资、福利等基本保障难以实现。”北京市旅游委副主任王粤认为,导游行业难以转变为“幸福行业”,带来很多问题。

行业中挣扎:诚信相伴、阳光导游

入职13年来,桂林导游刘萌刚于2015年站在了全国十位“最美导游”之列,他曾接待了近2万名国内外游客,无一例投诉,还赢得了包括多国政要在内的客人的赞誉。

刘萌刚还担任了桂林导游协会会长。早在2005年,他倡议全市导游拒接花钱买团的“填坑团”。“如果带零负团,肯定是想尽一切方法使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用心服务于游客。不接‘填坑团’,是从源头上消灭诱导客人消费的心理需求。”他举例说,“我不喝酒,自然无酒驾!我不出门,哪来闯红灯?”

在刘萌刚看来,导游行业是“外交名片”。他曾接待一对来自毛里求斯的母子。他们在桂林购买了约两吨重的石狮子,把3000美元交给刘萌刚,请他帮忙把这对石狮子运回毛里求斯。

刘萌刚依诺将石狮子寄出之后,联系对方要退回剩余的钱。对方来信说服他将余钱作为小费。女主人在信中写道:“非常幸运认识你,因为你的真诚,使我们很放心让你把物品托运回来。非常感谢你,并期待你有时间来游玩,我们可以当你的向导。”

采访中,这样的“阳光导游”不在少数,他们坦言,旅游正逐渐从奢侈品成为大众消费品,但“服务”的价值不能被低估:“东方之星”事件,人们关注导游漂流了10小时最终获救,却没人听到他说“客人已经睡觉,他还没有忙完,才得以在船沉的第一时间迅速逃离的细节”……

改变管理体制:自由执业、公开竞争

数据显示,旅行社组织或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虽逐年增加,但其市场比重却在逐年下降,2010—2014年,其占比分别为5.71%、5.19%、4.87%、3.95%和2.8%,自助游、散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李金早表示,2016年导游管理体制将从行政化、非流动、封闭式管理向市场化、自由化、法制化管理转变,并取消“导游必须经旅行社委派”的政策规定。

中青旅质监合规部总监李广说,导游自由执业从供给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旅游服务和产品,不仅能满足当前的消费需求,也能进一步挖掘更多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有利于激发市场潜力。

业内人士认为,放开导游自由执业,相当于允许导游干个体户,这实质上是让导游有权与旅行社公开竞争,直接提升了导游与旅行社之间的议价权,倒逼旅行社保障导游的收入。

三亚导游李某认为,导游、游客与旅行社是个平衡的三角关系。导游可以选择游客,游客也能挑选导游。这意味着导游要想揽到更多的活儿,就必须追求口碑效应,提高服务水平。

对话5A级景区掌门人

潘 强 赵丹丹 鲁 畅

截至2016年2月,我国有约200个5A级旅游景区,它们犹如“皇冠上的明珠”,是旅游业的金字招牌。然而,近年来一些5A级景区的门票价格“节节高”,服务质量却下滑,一些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警告或取消资质。

5A级景区如何发展,能否走出“门票依赖”怪圈?新华社记者与多家5A级景区掌门人面对面,回应民生关切。

如何应对“黄金周”

问题:黄金周人多、车多成为常态,5A级景区如何有效应对?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总裁关鹏:南山是目前海南最受欢迎、客流量最大的 5A级景区。2016年除夕夜至大年初一,入园游客达到5.6万人次,全年旺季平均日入园游客1.4万人次。黄金周期间景区全员上岗,除夕至初一24小时营业,景区制定的安全预案包括了各种专项保障措施。

长影世纪城总经理赵鹏辉:长影世纪城是我国首家电影制片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电影主题公园。根据园区的接待能力,当购票人数超过8000人时开始预警,当购票人数达到1.3万人时则停止销售。同时,我们加大了智慧化旅游景区建设。如通过无纸化入园,减少因购票排队等候的时间;游客通过园区 App即可知道各个项目的运行时间和状况,合理安排游览。

门票贵不贵?何时摆脱“门票依赖”

问题:我国 5A级景区平均票价已经迈入“百元时代”。这些景区目前门票状况如何?

关鹏:以南山景区的规模和承载量,从2005年开始执行了10多年的100多元的门票价格是适宜的。目前门票收入占景区收入的46.5%。我们正在以佛教文化等为切入点,着力打造一批诸如禅修体验类的高品质休闲项目,给游客更加丰富的体验,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丰富南山的产品内涵。

时任桂林市委常委、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书记周卫:漓江是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门票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景区财政收入逐年下滑。经市政府批准的游船游览线路游客量也呈严重下滑态势。漓江现行票价是2004年确定的,10多年来成本上升,游船企业普遍亏损,旅游品质直线下滑。由于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滞后,国家旅游局在2011年对漓江5A级景区进行了黄牌警告和通报批评。改善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大量投入,漓江景区门票价格还要进行重新核定。

赵鹏辉:门票收入依然占景区收入的最大份额。2005年开园伊始,门票价格就定为每人 240元,10多年过去了,门票还是保持原价。随着游客量不断增加,收益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我们一直不断对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进行改造升级。在开园初期的14个主要景点中,有5个景点进行了改造升级,还增加了两处室内场馆、两处户外景点。此外,投资3.5亿元的二期工程将于2016年上半年开园迎客。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015年故宫接待1506万余人次,对于越来越多的开放面积、观众、保护任务和日趋复杂的设施维护来说,故宫不能单一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近年来故宫在“数字故宫社区”等文创相关产业不断加大投入,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文创产品收益可以补充事业经费的不足,改善开放和工作条件。

旅游资源开发如何惠及当地百姓

问题:200多家5A级景区中,自然风景区超过一半,且大部分风景区有相当数量的居民存在,这些原住民大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景区在开发中,与当地百姓主要存在哪些矛盾?如何解决?

周卫:近年来,漓江沿线原住民参与旅游开发的数量不断增加。百姓“靠山吃山”造就了独特的景区文化;另外,百姓生产生活对景区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以漓江为例,仅仅是小竹筏,2015年就超过了3000艘,大部分是不正规运营的。随着游客不断增多,涉及小竹筏的安全事故有所增多,小竹筏产生的水污染也不断加重。

原住民理应享受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利益,政府应加大补偿力度。漓江在门票价格改革过程前期,到沿线群众中走访调研,听取群众的声音,为统筹利益分配改革提供依据。对于门票收入,已经初步决定市财政非税收入的分成占70%,县区分成占30%,其中对县区转移支付总额的50%将用于统筹漓江景区内村民利益补偿的转移支付。此外,有关方面还将小竹筏缩减至1000艘,进行公司化规范管理,聘用当地持证运营人员。

高票价为何依然门庭若市

潘 强 鲁 畅 周慧敏

老百姓对旅游究竟愿意花多少钱?新华社记者在 2016年年初的旅游业调研中发现,一些旅游产品价格虽然贵,但因其有特色、附加值高,仍然受到热捧,甚至“一票难求”。这些产品既是供给侧改革的样本,也是未来旅游的潜力和发展方向所在。

“一票难求”的背后

“1500元一天,不仅可以享受射箭、单车、攀岩、瑜伽等多个项目,还可以品尝世界美食,欣赏雕塑作品。”桂林地中海度假村,来自北京的徐国林和家人不久前在这里度过了5天时光。

徐国林所说的度假村占地约5.3平方千米,是法国地中海俱乐部在我国开发的第一个全年开放的度假村。以“文化+运动+山水风光”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据介绍,2015年7月以来,这里每天的入住率都达到95%以上,2016年春节和2015年暑假,330间客房“一房难求”。

“中国游客远超境外游客,这是没想到的。”桂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调研员庞铁坚说,每天700多名客人只有1/5是境外游客。

江南水乡乌镇,“小桥流水、桨声舟影、白墙黛瓦”,岁月静好的千年古地,吸引了万千游客。蓝印花布、三白酒等传统工艺品与食品作坊,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香市”等民间节日,高竿船、箍桶、皮影戏、花鼓戏……生活中感受不到的美丽、惊喜在这里都可以找到。

“乌镇是中青旅等共同开发的,当时就想打造一个高端旅游产品,让四海宾客在这里体验水乡文化、传统文化。事实证明,乌镇得到大家的欢迎,并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国明说。

如今“印象派”的歌舞表演非常流行,但越来越难满足挑剔的游客。

在三亚,宋城演艺打造了一种“文化体验旅游”模式,以“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形式再现了当地千年的历史文化与传奇。游客既可观赏演出,又能亲身体验传统的黎族婚俗等。据统计,201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三亚千古情景区共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其中散客占87%,共上演《三亚千古情》30场。

高品质缘何赢得青睐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追求高端旅游产品的人群逐渐扩大,这些产品既让旅游变得更容易、更方便,又更加倾向差异化或富有内涵的体验和服务。

个性化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2014年接待游客超过 2200万,2015年超过2780万……近年来,长隆旅游度假区在主题公园领域多项指标上连续超越香港迪士尼。

“长隆度假区非常适合带着孩子前往。”2016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民孙佳一家三口“南下”广州,在长隆酒店的亲子房里,孙佳看到了专门为小朋友准备的牙具、杯子、拖鞋和浴袍。“不管是游览还是住宿体验,度假区都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孩子们也很喜欢。”

高附加值的旅游伴随文化延伸。登上长城学八段锦、在古北水镇学打太极拳、在中医院学做秋梨膏、敷中药面膜……这些充满文化特色的活动,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在北京体验一把养生之旅。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中青旅等5家旅行社的13条中医养生文化旅游线路接受游客报名,且报名踊跃。

稀缺性让产品更“诱人”。不少游客将眼光投向遥远和神秘的南极。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发布的2014—2015年度数据显示,中国年度赴南极游客人数为3042人,仅次于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是南极第四大客源国。同程旅游网也宣布开启2016年南极邮轮之旅,将在两年内包船服务2个航次800人。

专题化和专业化。海边看日出,来一场海景婚礼,到海底餐厅共进烛光晚餐……海南三亚海棠湾十几家酒店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服务。

海棠湾旅游文体局局长叶凯中介绍,海棠湾的旅游酒店已进入了3.0版本,打造的“旅游+购物”“旅游+会展”“旅游+健康”产业等已日臻形成并凸显光彩。2015年酒店接待量超过200万人次,涉旅业态总销售额超过60亿元。

高品质休闲游助推产业结构性改革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旅游+”是未来中国旅游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作为新业态,高品质一站式旅游、文化体验旅游正为旅游转型提供了改革样本。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说,我国旅游在硬件方面出现结构性失衡,传统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新型供给的变化。一方面,现有硬件设施严重过剩,如传统景区、饭店业等;另一方面,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市场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选择。

记者也发现,重要的是,旅游产品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牌。一名游客坦言,作为一个童话梦想的“彼岸”,迪士尼就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品牌。

“旅游转型升级不能再走低端路线,需要朝着品质旅游的方向发展。”时任三亚市政协副主席郑钢说,“以海南为例,留给海南的时间只有10~15年。如果不加强改革,不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游客就将转移到泰国、印尼等地,转型就难以成功。要多多挖掘有特色的旅游资源,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休闲品牌。”

康国明说,我国旅游业已经步入黄金发展期、结构调整期和矛盾凸显期,只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开发新模式,开创新业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才能全面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助推产业结构性改革。

“中国旅游”遭遇“时间”尴尬

张紫赟 罗 鑫 王 敏 赵丹丹 周慧敏 王 蔚 潘 强 鲁 畅 庞明广

假期究竟是“宅”在家里还是外出旅游?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休假出门旅游一趟容易吗?这些问题都让人纠结。

新华社记者于2016年年初赴京、沪、皖、琼等地调研发现,当百姓有钱有出游冲动后,时间却成为拦阻百姓出游脚步的重要因素。现实条件下,带薪休假该如何保障?弹性休假的路线图又该从哪开始?

休假之难:我的时间我做不了主

每个黄金周,出门旅游的人一堆牢骚,宅在家里的人等着“看热闹”。

据某地图大数据显示,2016年春节期间,游客人数最多的景区为杭州西湖,309万人次涌进西湖景区。“断桥真快被挤断了!可年假难休,明知道会暴堵,也只能硬着头皮举家出游。”湖北游客郝轩边说边抱怨,自己工作10年从未休过年假。

郝轩的经历是当前国人出游普遍缺少时间的缩影。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状况调查报告(2014)》显示,目前带薪年休假普及率低,全国只惠及大约50%的职工。这意味着有一半在岗职工难以休假。年假难休的另一面是,国人年休假时间明显少于制度安排时间。按照在职职工工龄分析,我国人均带薪年休假约为10天。而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人均享受带薪年休假天数仅为6.29天,民营企业职工甚至不足4天,超72%未完整享受过休假。

“较之国有企业,中小民营企业、个体户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带薪休假落实情况更差。”时任湖北省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赵芝斌告诉记者。

记者走访发现,别说带薪休假,对于一些民营企业的职工而言,法定的双休日、节假日都难以保证。某房地产公司职工倪某吐苦水称:“公司规定,工作前3年禁止休假,并且周末只给休一天,也没加班工资。只有春节,是我全年唯一能休的完整假期。”

带薪休假遭遇“不能休”之痛,公共假日的集中休假则加剧了供给矛盾。湖北省旅游局政法处调研员陈同月说:“据测算,清明节等小长假,游客量比双休日高3~4倍,春节、国庆长假,游客量是小长假的5倍以上。”

假日里,景区人满为患、旅游价格飞涨……令人“不敢休”。“中国式集中出游,不仅使游客体验大打折扣,也迫使旅游资源在短期内承担巨大压力,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北京市民周某已连续两年在长假期间选择“家里蹲”。

备受期待的弹性休假,在一些基层工作人员看来“真难休”。中部一省份旅游局2015年向该省政府报送了《关于优化休假安排激发旅游消费需求的指导意见》,倡导落实带薪休假,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等,然而迟迟未获通过。

时间之痛:为何不能“说走就走”

“年假难休,长假太堵,弹性休假迟迟没有实质进展。看起来假日不少,却不能‘说走就走’。”工作3年从未休过年假的安徽合肥一国企职工顾某无奈地说。

专家认为,“时间之痛”反映出社会还没有把旅游休闲看成公民的基本权利。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关于带薪休假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明确,违规成本低且处罚执行难。因此,不少企业缺乏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的自觉性,规模越小的企业越是如此。

即使被督查发现了,真正按要求限期改正、支付赔偿金的很少。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中77%的未享受带薪年休假人员未得到应有补偿,其中66%的未休假者没有享受到任何补偿。

同时,职工自身更看重加班工资兑现、社保参保等权益,不敢或不想主动提出带薪休假。“专项检查之外,劳动监察局就较少收到专门的带薪休假投诉。”赵芝斌说。

为缓解“时间难题”,2015年8月,国办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鼓励弹性作息。随之江西、湖南等地出台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措施。

然而,新浪网此前一项调查显示,高达60.7%的网友对这一弹性休假的落实并不乐观,认为实现“两天半小长假”的难度很大。

在走访中,游客、导游普遍反映,实施弹性休假缺少环境基础。一方面周五下午的4个小时从哪里挪。如果从工作日中挪取,周一至周四要每天工作9个小时,可操作性差。如果从带薪年假中挪取,相当于将长假打散,也不妥当。

能不能恢复“五一”黄金周来解公众的“长假饥渴症”?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在带薪休假难以短期内实现的背景下,当务之急便是恢复“五一”黄金周,还可以在8月上旬增加3个法定假日,通过前挪后借,增设一个避暑黄金周。但也有专家对此提出异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黄金周设立带来集中排浪式消费,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弊端。他建议,甚至应该取消“十一”黄金周,增加小长假,以促进旅游波峰波谷间大致平衡。

多省旅游局负责人坦言,取消“十一”或者重设“五一”假日,不仅仅是旅游行业的事情,更牵动着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业界的存废之争恰恰折射出假期安排的现实困境。

供给之变:落实带薪休假 探索“弹性工作制”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戴学锋指出,当前国内1/3的旅游需求没有被释放,加大并优化时间供给,将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国明表示,是否增加假期,需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民众需求综合考虑,既要纵向考虑我国法定节假日逐步增多的情况,也要横向比较与我国处于相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情况,更需要平衡好经济发展同公民休闲娱乐需求的关系。

专家认为,我国法定节假日为11天,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时间之痛”的根源在于,时间管理的制度性安排太强,不利于个性化发展,需要加快实行时间供给侧改革:一是重视并保护公民的“时间权利”,不打折扣保障带薪休假、双休等法定假日权利;二是更加灵活,给予地方放假权力;三是还给个人假日安排权利。

多地旅游、劳动监察部门相关负责人普遍认为,需要制定更严格的约束制度。安徽省旅游局监管处处长杨龙建议,可建立带薪休假落实情况的定期公示与披露制度,要求单位对落实不力情况进行说明,倒逼一些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仅仅保障带薪休假制度还不够,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魏翔副教授认为,可借鉴美国和欧洲的经验,增加地方政府安排假日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业内人士认为,由国家负责规定全体公民假日,除春节、国庆长假使用的天数外,全国法定假期的余量可由地方自主安排,缓解集中出游之痛。同时,给予地方增设1~2天地方假期的自由裁量权,用于设立地方新节日,或者与原有节日结合形成组合效应。目前,已有10个省份提出了增设地方节假日的意见,主要基于民族民俗、纪念日和适宜旅游出行等三方面考虑。

那么,2.5天假等弹性休假的时间从哪来?

魏翔认为,必须先试点“弹性工作制”。“美国等早已实行,如时间银行、在家办公、工作分享制等弹性工作方式。这样在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给予个人安排时间的权利,才能真正形成差异化的弹性休假。”

专家认为,在确保工作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发挥地方与个人的自主决定与安排假期的差异性,既能将更多旅游消费的需求转化成现实,又有助于推动中国步入休闲经济时代。

以法治刚性保障公民休假权利

张紫赟 潘 强

每逢假日,百姓既盼旅游散心,却又怕出门,“堵得慌”“涨价潮”……事事烦心。若要改变集中出行引发的“假日病”,必须优化公民的休假时间,加快探索更合理的假日制度安排,以法治刚性保障公民休假权利。

旅游景区集中爆棚,既有我国人多的国情因素,还有公民难休的假期因素。由于带薪休假难落实,迫使不少公众把长途旅游挪至国庆与春节黄金周这两个长假,一时间,旅游人数井喷式增长,旅游市场因供需严重失衡,产生拥堵、价格飞涨等诸多问题。这不仅让集中出游的人们的旅游体验大打折扣,也因拥挤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我国虽然对带薪年休假制度作了相关要求,但在现实中落实难,究其原因在于监管不力与执法不严。按照条例要求,地方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有责任主动监督检查,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少明确的约束机制与处罚机制,不少地方的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往往是职工投诉一起处理一起,能将处罚“落地”的更少。

保障公民休假权利,最迫切的便是以法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既要完善现有的带薪休假法律法规,弥补制度缺口,也要探索建立定期公示与披露制度等,以强有力的监管、执行力度,打消一些用人单位的侥幸心理。长期来看,还需增加地方政府与公民个人安排假日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形成更加科学的公民休闲权利体系。

公民休假权利的实现程度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有句名言说,“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国人有了“说走就走”“看看世界”的冲动,愿更多的带薪休假权利能从一纸规定变成群众能够享有的实惠。

放眼看世界:旅游业的“他山之石”是什么样的

鲁 畅 赵丹丹 潘 强

2016年春节,600万中国游客赴海外“过年”,“刷”出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首尔、东京、曼谷、巴黎、伦敦、纽约,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市场报告勾勒出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游热衷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0%和16.7%……

除了游客们“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情怀”和随收入增长渐渐鼓起的“腰包”,目的地国家的服务体系、文化魅力和新兴旅游项目等都成为其吸引海外游客的“闪光点”。旅游业发展的“他山之石”究竟什么样?记者进行了梳理。

韩国——不止于“韩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赴韩旅游。受“韩流”影响,许多中国游客把首次出国游的目的地定为在影视剧中常看到的韩国。在济州岛和板门店等著名景点,中国游客有时达到拥挤程度;在首尔的明洞、南大门及大型商场的免税店,操着各地口音的中国游客络绎不绝……

据了解,韩国把“整容观光”和“保健观光”开辟为招揽游客的新名目。根据其1999年制定的《韩国保健产业振兴法》,政府把保健产业打造成国家经济的战略性产业。

赴韩就医是一种高附加值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机会,又能带动旅游业发展。据悉,韩国政府正在实施一个“国际关爱方案”,争取在2020年吸引100万海外游客到韩享受“医疗观光”。

日本——观光立国

2002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制定《全球观光战略》,就国家发展战略而言,旅游业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继“科学技术”之后第二个以法律形式被置于“立国”高度的产业。促进旅游购物,获得经济效益是日本推进“观光立国”战略的重要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关键是提供优质的服务。

外国游客到日本,会感受到各种细节:入境前会有海关职员维持秩序,检查入境游客是否填写了入境卡;取行李处,有职员负责把行李排列整齐;游客在街上问路会得到热情答复;饭店里服务生毕恭毕敬……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日本零售业在2013年成立了日本购物旅游协会,该团体有100家企业加盟,与国土交通省、观光厅及经济产业省、地方政府等合作,建立“全日本体制”,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民间企业合作;民间企业超越竞争关系及行业界限合作;大城市和小地方发展超越地区合作。

据统计,2014年日本入境游客达到1341万人次,在世界旅游组织2015年《旅游竞争力》报告中,日本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世界排名第九。

美国——业内“各司其职” 经营管理规范领先

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2015全球旅游报告》显示,在2014年国际游客到访量和旅游收入方面,法国、美国、西班牙和中国继续居全球前列,其中美国接待外国游客7480万人次。2012年,奥巴马政府认识到旅游服务业给美经济带来了巨大利益,设定了2021年吸引1亿人次国际游客的宏大目标。

在经营管理方面,美国旅游业经验丰富。美国具有多个国际权威的行业协会,各协会针对特殊领域管理旅游资源、协调企业利益。例如,美国酒店与住宿业协会在美国50个州设有分会,对新会员进行入门培训,介绍成员经营情况,维系美国酒店住宿业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高标准。

美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700万人。虽然看似美国政府对旅行社和导游的监管非常宽松,但美国旅游业在导游服务、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消费购物、景区服务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标准,旅游市场也较成熟、规范,导游素质相对较高。

法国——保护人文景观 守住旅游业“灵魂”

法国长期保持着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2014年法国接待外国游客8370万人次,排名世界首位。法国旅游业持续发展壮大与法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是分不开的。

法国政府一贯重视历史文物古迹保护,把保护人文景观当作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法国政府还特别注意避免为了开发旅游而造成文化景观的过度商业化。

在文物保护方面,法国不仅注重某个特定文物古迹的保护,而且关注维护和保存这个特定文物所处的整体环境,避免出现“一个古老的教堂深陷在现代化高楼大厦中”的尴尬景象。

以里昂为例,这个城市依然完整保留着一个12—16世纪建筑的老城古街区,保护区内有 250栋被保护的建筑。19世纪以后的建筑则在风格上与古建筑十分协调。法国政府对这个保护区内的居民作了特殊安排,在保留民居外貌的同时增修现代化厨房和卫生设施,留住了原来的居民。老城区只允许当地居民车辆进入,从而减少保护区内的交通流量,这个老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西班牙——改革驱动旅游业重振

同法国一样,西班牙也走在世界旅游发展前列,早在20世纪60年代,旅游业就已经发展成为西班牙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14年西班牙接待入境外国游客65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三。

在旅游业发展中,西班牙政府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且在不断强化。在政府出台的多项政策中,《2012—2015全国一体化旅游计划》是 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班牙推出的最为重要的发展计划,要求西班牙旅游业必须以创新为基础,对旅游业重新规划。

“去西班牙”是该计划提出的应对策略,即吸引外国游客到西班牙旅游,把西班牙的文化、自然和企业等所有资源和公共服务都用于为游客服务。这个包含了28项措施的“一篮子”计划主要涉及:以最快速度发放旅游签证、支持成熟景区改革,为旅游基础设施提供贷款额度、让私营部门进入旅游决策和融资领域、实施旅游创新从业人员计划等。

这个4年计划的全面实施使西班牙旅游业发生了重大结构性变化。西班牙政府预计,2020年该国入境游客将达到1.4亿人次,2030年达到1.8亿人次。 FLROzoHZnAo0T3D8YJAKU8EanbpAhuoYnkNYIH01JkoK9fpMM8JNqnw4D0q8ZO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