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中的六淫邪气,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其中,寒、湿皆为阴邪,易伤阳气。《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万物便不得生存。人体若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一片黑暗,这样,生命就要停止。这充分说明人体的阳气具有维持生命机能、保卫机体和抗御外邪的作用。
寒邪
内寒: 贪吃寒凉、冰镇的食物。
外寒: 淋雨涉水、汗出当风、贪凉露宿、穿衣露腰腹、光脚等。
特性
寒性凝滞: 寒邪侵入人体,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易使气血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特征。
寒性收引: 收引,指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湿邪
内湿: 长期吃生冷、油腻的食物,思虑、焦虑、生气等精神因素。
外湿: 气候潮湿,涉水淋浴,居住环境潮湿、不通风等。
特性
重浊黏腻: 重浊是指沉重的意思。一般来说,感受了湿邪,患者常可见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症状。黏腻是指秽浊不清,黏滞不爽。湿气重的人,舌苔腻,会出现大便溏稀、小便短黄或混浊,白带过多。湿邪的这些特性让其不易清除,在致病的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寒邪与湿邪结伴,更伤身体。就比如我们把一块木头放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方,过不多久,这块木头就会变质,发霉,长真菌(蘑菇),等等,而这些发生在人身上就是病变、生病。
皮肤病: 如湿疹、黄褐斑、银屑病、青春痘等,都需要从寒湿、湿热去论治,找到治疗的奇方。
脾胃病: 最常见的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等,究其原因,与寒湿脱不了干系,治疗也以祛除寒湿为主。
肺病: 肺炎、胸腔积液等。
肾病: 寒湿伤及肾阳,阳虚不能化阴利水,形成水肿身重、尿少身冷的肾阳虚证,表现为肾性水肿、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下焦病变。
妇科病: 当盆腔内的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各种妇科病,比如白带异常、盆腔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骨科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骨质疏松症、坐骨神经痛等,如风湿性关节痛的主要祸因就是寒湿。
现代文明病: 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