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避寒湿,既要防外感,也要防内生

《黄帝内经》上说:“太阳司天之政,寒湿之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

意思是说,凡是太阳司天之年,寒气湿气相持于气交,人们多生寒湿病。

《黄帝内经》上又说:“数食甘美而多肥者”易生湿。

意思是说,肥甘的食物吃多了,人容易发胖。肥甘之物性质滋腻,不易为脾胃所消化,反易妨碍脾胃的运化,产生湿邪。

寒湿侵人,最钟情5个部位

寒邪伤人由外而入,尤其容易侵袭人体的5个部位。

第一是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突遭雨淋或冬季不戴帽子,寒湿就会侵袭头部,出现头痛、头昏、头部沉重的感觉。晚上洗头后湿着头发睡觉,寒邪也容易侵入,所以一定要将头发擦干、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后再入睡。

第二是肩颈背部

此处受寒日久,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经常按摩大椎穴可振奋阳气。最简便的方法是两掌心搓热焐在大椎穴(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点的凹陷处)上;或者在洗澡时调高水温,用热水冲大椎穴五六分钟。天冷时外出,最好戴上围巾,穿个坎肩。

第三是口鼻

冷饮会把寒气带入胃部,胃寒则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鼻是空气进出的通道,寒气可以随呼吸侵入肺部,导致寒痰咳嗽等症。

第四是前胸和腰腹

前胸有膻中穴,长期寒瘀可致乳腺结节等症;腰部有命门穴,受寒会引起腰痛;腹部有神阙穴(肚脐),女性穿衣露脐会导致腹泻、痛经、不孕等病症。

第五是腿脚

中医常讲,“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一些人喜欢光着腿、穿凉鞋,甚至秋冬还不穿袜子,这样很容易诱发老寒腿、膝关节炎等。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还可以在水中放一些生姜、花椒、干辣椒,以促进腿脚的血液循环。足部特别怕冷的人,睡觉时不妨穿上袜子。

外邪侵体,寒湿生于经络

中医认为,关节炎患者素体虚弱,阳气不固,寒湿之邪乘虚而入,阻滞经络,流注关节、肌肉,致使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又寒湿为阴邪,故四肢疼痛、沉重、乏力。

寒湿气从穴位进入体内

从大椎穴进入的寒湿气: 容易引起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

从膻中穴进入的寒湿气: 容易引起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等。

从神阙穴进入的寒湿气: 容易存积在盆腔,特别是女性,当盆腔内“寒湿气”重时,就容易引起各种妇科疾病,比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经血不畅、痛经并有血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从命门穴进入的寒湿气: 容易引起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从涌泉穴进入的寒湿气: 容易往上流动,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露脐露腿,寒湿伤你没商量

露脐装、低腰裤因其大胆前卫、张扬青春活力而成为许多时尚女性青睐的夏日时装。刚到初夏时节,一些年轻人便急不可耐地穿上了街头,即便到了冬天,一些女性仍是打底裤配短裙。但是,女性在尽情展示魅力的同时,也应注意保暖,因为寒湿侵入人体,会为以后的健康埋下祸根。

肚脐保暖很重要

夏天气温较高,但一般工作、购物、餐饮场所都装有空调,室内外温差较大,穿露脐装的女性出入这些声所时,极易因温差过大造成受凉并导致胃肠不适,所以一定要防止脐部着凉。

早晚或阴雨天最好不要穿过露的服装;电扇、空调不要正对着脐部猛吹;穿露脐装、低腰裤骑摩托车或自行车时车速不宜太快;晚间睡眠时不要让脐部受风,必要时可在腹部盖上薄被或使用护脐带。

注意脐部的卫生,用温热的清水加中性沐浴液清洗积于此的汗液,防止病菌滋生。但不宜用力搓揉,以免弄伤皮肤发生感染。

尽量不要在脐部贴饰图案,甚至文上永久性图饰。因为图饰会妨碍皮肤的排泄功能,有可能引起湿疹、汗疹等皮肤病。

女性挨冻更容易引发尿路感染

一些年轻女孩因迷恋韩剧,在寒冷的冬季,按照韩剧女主角“上身T恤+毛衣+大衣+围巾,下身打底裤露脚踝或直接露腿”的造型打扮,结果寒湿下注,患上了尿路感染。

从人体结构分析,女性尿道比男性短、宽,如果挨了冻,更容易引发或加重尿路感染。也就是说,跟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尿频、尿急、尿痛,受腰部酸痛及头晕等多种症状的困扰。此外,肾炎患者也会因为寒湿引起尿血。

女性要想有好身体,就得在寒冷季节注意增添衣物,多喝热水,多上厕所,保持手脚温暖。女性在冬季须保护好泌尿系统,除了穿得暖和些,还要记住不要憋尿,憋久了也可能引起尿路感染与肾炎等相关疾病。

日韩女性为什么不怕冷

一些冬天喜欢穿裙子的姑娘很费解:在日本、韩国,女性冬天都穿着短裙出门,腿上只穿薄薄的袜子,难道她们就不怕冻出病吗?原来,在日韩国家,小学生除一年四季穿短裤、短裙上学外,还特别注重耐寒锻炼,冬天里经常可以看见小孩穿短裤打雪仗,这使女性从小就适应较低的气温,身体耐寒性好。相比之下,我国的绝大多数女性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锻炼。

酷暑季节,防寒湿更甚于防中暑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性黏腻、秽浊,影响体内阳气运行,使人体产生“沉重”、“困倦”感觉。所以,要驱除夏季不适感,既要养阳,又要除湿。有些人夏季追求清凉,恣食生冷而损伤脾胃之气。另外,切勿过度使用空调、电扇,否则会使人感受风寒,给身体带来健康的危害。

起居规律,谨防寒湿

夏季人体心火旺,肺气衰,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时,晚些入睡,以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在体育锻炼时,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晩天气较凉爽、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尤其是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否则大汗淋漓,汗出太过,损伤阴气,也易损阳气。

出行莫过于避热趋凉

《养老奉亲书》指出:“夏月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在衣着方面,由于夏天天热多汗,衣服要薄一些,衣衫要勤洗勤换,久穿湿衣、汗衣,刺激皮肤,会引起多种疾病。

夏天暑热湿盛,宜防暴晒,降室温,但不可只图一时之快,过于避热趋凉,切不可在室外露宿,卧居潮湿之处及坐冷石冷地。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如果不注意调摄,人体气血虚弱,再遇外邪侵袭,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面瘫等病。

饮食清淡,切勿过寒

夏季饮食宜多辛温,少苦寒,节冷饮。《养生镜》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悦精神之时,此时心旺,液化为水,不问老少,皆宜食暖物,独宿调养。”此时“心旺肾衰”,是指阳气旺而阴气弱,食暖物,以助阳气,而顾护阴气。酷暑盛夏,因出汗过多,常感口渴,所以适当用些冷饮而不过量,可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水分、盐类与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但切忌因贪凉而暴食冷饮、冰块、凉粉、冷粥及生冷瓜果等。

另外,还要吃一些既能祛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食物,如薏米粥、藿香茶、绿豆粥、凉拌马齿苋,以清化湿热,清热解毒。

适当出汗,茶饮祛秽

夏至以后,气候炎热,雨水多。外界环境湿度加大,湿热交蒸,一则潮湿闷热影响人体舒适感,二则人体内部水湿不运,阻遏气机,影响阳气升发,两湿相加,容易感受暑湿之邪而患病。

夏季人体开泄而汗出,此时不要遏制汗液外出散发,否则湿热瘀于体内,人体就会出现四肢酸痛僵硬、身体困倦、精神萎靡不振等症状。其治疗主要是以芳香悦脾,辟秽化湿为原则。

秋冬渐冷,送你祛寒三字经

秋冬阴盛,天气渐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体。

顺时令

多吃时令蔬果,如苹果、萝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规律,早餐重营养,午餐要吃好、吃饱,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晒太阳

“寒从脚下起”,常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多是阳虚体质,这种情况不妨多晒晒脚,以驱走体内的寒气。有老寒腿的患者,在夏天可以把腿在阳光下晒一晒,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预防骨质疏松。晒腿要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将双腿裸露在阳光下,每次至少晒半小时。晒时,可配合按摩小腿部位的足三里穴,对健脾胃、祛寒湿大有好处。

迈开腿

“动则生阳”,阳气足,寒湿就容易排出。秋冬季节可以选择天气暖和的时候到公园慢跑、散步、骑车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

少熬夜

熬夜内耗气血,寒邪会趁虚入侵人体,导致经络阻塞。因此,冬季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伤身。建议作息调整为“早卧晚起”,如果时间允许,躺到阳光照耀时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阳气受到扰动。

晒太阳可以温煦体内的阳气,驱除体内的寒气,是养生必不可少的手段。

洗澡不注意,寒湿找上门

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理一身之阳气,而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都在大椎穴处交汇。针灸推拿这一要穴,能达到调节全身阳气的目的,对头痛、发热、咳嗽、气喘、颈椎病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热疗是生活中最简便实用的祛邪扶正方法之一。传统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临床中,医生常给颈椎病、腰椎病,甚至感冒、寒性胃病的患者进行湿热物理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怎么洗热水浴祛寒湿

热水浴以盆浴效果最佳,将全身泡在热水中,可以促进全身气血运行,调节五脏六腑之精气。每次热水浴之后,我们都会感觉全身舒畅。在淋浴时,将淋浴头对着大椎穴冲洗,在温、热的双重作用下,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病祛邪具有一定的功效。

热水浴每次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体弱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还应酌情缩短时间。热疗的温度,一般在45摄氏度左右为宜,温度太低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温度太高则容易造成烫伤。

凉水澡,越洗越热

很多人热天喜欢冲凉。其实凉水澡会使皮肤毛孔收缩,反而会越洗越热。最好用温水洗澡,能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如果要洗凉水澡,不要在出汗后立刻冲冷水,应先用温水慢慢擦身,然后再用凉水洗。

不宜用冷水洗澡的人群

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病人接触冷水会使血压更高;

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病人;

婴幼儿及60岁以上的老人;

经期、孕期女性;

长期加班或生病导致免疫力较差的人。

拔火罐后洗澡容易着凉

拔火罐后,皮肤处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非常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洗凉水澡的话,由于皮肤毛孔张开,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空调舒适,吹不好就生寒病

空调送来冷气的同时也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干燥、污浊的空气容易造成眼睛干涩不适,长期如此容易造成干眼症、眼表感染,严重的会损伤眼角膜。当盛夏热浪袭来时,空调启动,“空调病”也会随之而来。

骤冷骤热最易惹病

夏天人们从炎热的室外进入空调室,这时呼吸道受刺激易发生痉挛,引起咳嗽、流涕、发热。而且,从炎热的户外走到冷气大开的室内,因为出汗时汗孔、毛细血管都处于张开状态,突然遇冷会急剧收缩,很容易感冒。反之,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毛孔处于收缩状态,突然来到闷热的房间或户外,毛孔不能及时打开,也容易生病。

爱心提示:从户外回到空调房时,最好将空调先调到较高的温度而后逐渐调低,让身体慢慢适应,空调温度最好跟外面温度相差不超过5摄氏度。不要在大汗淋漓时立即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有汗时要进入空调房先换掉湿衣、擦干汗水,不要贪图一时痛快而站在空调出风口处。外出时,出门前半个小时就应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以适应室内外温度变化。

盖被吹空调防冻不防病

为了睡觉时凉爽又不着凉,不少人盖着被子吹空调。这样其实更易患上空调病,并使呼吸道受到损伤。使用空调时,室内空气几乎与外界隔绝,室内氧气消耗得不到补充,人在这样的环境待时间长了会导致人体器官不能正常工作,而睡觉时人的新陈代谢放慢,更易被病菌侵袭。而且,盖被子只能防冻不能防病,冷空气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睡醒后轻则口鼻发干、头痛,重则打喷嚏、流鼻涕,甚至会患上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因此,与其盖上被子吹空调,不如打开门窗让空气自然流通。

爱心提示:如果在办公室里座位距离空调近,不妨给脖子搭条丝巾,减少颈背部受寒。

对于久坐空调房的女性来说,丝巾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装饰物,更是不可或缺的保暖佳物。

久坐生寒和瘀,寒湿不找你找谁

体弱的人更易遭受寒湿的侵袭,尤其是久坐不动的上班族,容易出现寒和瘀的双重特征。寒气引起气血瘀滞过久,则形成有形的肿块,表现为肿瘤。

久坐埋健康隐患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身材走形的同时,坐式生活正在透支健康,很多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其实都是久坐引起的。长时间的低头坐姿,使颈腰部的肌肉韧带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人体的背部汇聚着全身的阳气,有督脉和6条阳经循行。人体长期保持坐姿,本来直直的通路变得拐弯抹角,经络在运行气血、维持身体运作时,会消耗过多的阳气。经络气血受压迫不畅,就容易出现各种局部和全身性问题,引起颈肩酸痛、头晕目眩、腰酸腿痛等问题,肩背的肌肉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利用一切机会站起来

1.能站着就不坐着。很多细节的改变,可以帮我们养成站立的习惯。比如,尽量少开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坐地铁或公交别“抢座”,尽量多站一会儿;站起来接电话,如果是移动电话还可以到走廊里边走边接;用小容量的杯子喝水,增加站起去接水的次数;下午如果感到困倦,可以用站立、走动代替喝咖啡;晚饭最好吃完立刻刷碗,以免窝在沙发里长出小肚腩;晚饭后站着看电视,或给花浇浇水,给鱼喂个食,做做家务,开窗眺望一会儿,都能让你远离沙发。

2.把握好午餐时间。午餐是上班族站起来活动的最佳机会,一定要把握好。最好拒绝外卖,能出去吃就尽量出去吃,否则一整天都在办公桌前度过了。老年人午餐后也不要马上午休,最好在屋里溜达10分钟,或站一会儿再休息。

3.想方设法走“远一点”。下班回家不妨提前一站下车走回家,既锻炼身体,又能看看沿路景色,缓解整日的疲劳;开车外出办事,可以把车稍微停远一些,增加走路的机会;能走楼梯就不要坐电梯。

午餐后半小时,上班族尽量散散步,既可以缓解困倦感,又能促进气血循环,为下午的工作带来活力。

寒凉之品生寒,少吃为好

养生保健要从保护人体的阳气入手。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不当,是导致人体阳气损伤的第一因素。阳气是温热之气,性质寒冷的食物,均会导致人体阳气的损伤。

冷饮,请敬而远之

首先是冷饮。尤其到了夏季,很多人为了消热避暑,会饮用大量的冷饮,男性会大量地饮用冰镇啤酒,女孩则嗜食冰激凌、喝冰镇饮料,一般人又都有吃冰镇西瓜等习惯。为了对抗这些寒气对人体的损伤,人体就要耗伤大量的阳气。

海鲜,请食有节制

除了冷饮这种直接能感受到的低温寒凉之品,还有很多食品、饮品,虽然感觉上温度并不低,但是按照中医药属性的划分,也属于寒凉之性,如海鲜类。在海鲜类产品中,除鱼、虾、鲍鱼等极少数属于温热之性外,大部分均是寒凉的,像螃蟹、蛤蜊、生蚝等。所以,像螃蟹类的海鲜,一是不能吃太多(每次食用不超过500克),二是吃的时候一定要蘸着姜汁食用才行,用姜汁的温热制约它的寒凉之气。有的人一吃螃蟹,就会出现胃痛,原因就是螃蟹的寒凉之性,损伤了胃阳。

绿茶,饮用有度

同样是茶,红茶的性质偏温热,而绿茶的性质偏寒凉。绿茶有清热去火的作用,适度饮用可以使人的咽喉、口腔、头目等清爽舒适。但凡事就怕过度,绿茶喝得太多,就会削伐人体的阳气,导致阳气的不足。这种饮茶方式,弊大于利。红茶适宜夏季饮用,每日1~2杯即可。

水果并非吃越多越好

水果大多是属于凉性的,诸如西瓜、梨、脐橙等,很多减肥的女孩子,常常不吃主食,而以水果、蔬菜为主要食物,日久同样会出现阳虚寒盛的诸多症状。如痛经、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甚至闭经的情况,就是因为不食谷物、肉食等,而且大量食用水果、蔬菜造成的。没有五谷、肉类补充阳气,人体的阳气得不到补充,而且大量的水果、蔬菜又会不断损伤人体的阳气,最后发生阳虚寒盛,这种寒邪留滞于子宫内,形成“宫寒”,出现一系列月经失调的病症。因此,水果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也要有节制地食用,空腹时不宜食用,最好在饭后吃。每日水果食用量宜控制在200~350克。 Y6NTa9xnW5rqsz9f4/PT5bP1XSsH4T2R23i/mMyOk5poWrLY/UvzDsDsoBs2Rj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