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节

五谷丰登

前面我们讲了“农时三季”,讲了“力”“历”“利”等字词,这一节我们继续讲农耕文化,讲五谷丰登。

上一节我们讲过,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农民们用刀去收割田里成熟的禾谷,这就称为“利”。所以,“利”字是由“刀”字(甲骨文字形为 )和“禾”字二者共同组合而成的。字形规范以后,“刀”字变体成了“刂”。大凡做过农活的人都知道,禾谷收割完了之后,由于脱粒的需要,禾谷不能放在田地里,必须拿回家去进行再加工。为了方便搬运,人们就一束一束地用草绳把禾谷纠结成捆,这称为“收”。

我们看这个“收”字,它的左边是“丩”,表示用绳子捆缚;它的右边是“攵”,它的本字是“攴(pū)”,字形规范以后变体为“攵”,表示动手的意思。这两个字组合起来,表示捕猎时用绳子将猎物捆缚住。不过这里捆缚的可不是猎物,不是野兽,而是成熟的禾谷,这叫什么?这叫“收成”。

人们把禾谷捆缚好以后,就搬运到打谷场上去脱粒。脱粒的时候,禾谷下面放上箩筐,金灿灿的谷粒就像雨点般地洒落下来,下面的箩筐洒满了以后,谷粒就向外溢,这就像盆子里面装满了水一样,当水满了的时候,水就开始从盆里面往外溢。这个有“氵”的“溢”字,是利益的“益”字的本义,它表示容器满了以后,里面的水就往外漫出来。不过,打谷场上漫出来的可不是水,而是谷粒,所以就称为“益”。如果是水的话,那就是“溢”。

禾谷成熟了,农民见到了自己辛勤劳动的果实,心里非常喜悦。人们把收割与脱粒时的情景和喜悦结合起来,称为“利益”。相反,如果不是益,而是害呢?那就称为“利害”。“利益”与“利害”是一对反义词。

人们为什么把秋收所得到的利益,又称为“丰收”,称为“五谷丰登”呢?在古代,人们把庄稼和粮食统称为“谷”,也叫百谷。又把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这五种主要的农作物,合起来称为“五谷”。在中国北方,黍又称为黄米。稷呢?又称为小米,也有的地方把高粱称为稷。而菽呢?实际上就是豆类作物。这就是五谷。

实际上这个“谷”字,原本是指两山之间的夹道或者流水道,所以“谷”也叫作“山谷”。而作为农作物总称的“谷”字,在简化之前是个繁体字——“穀”。所以,“五谷”应为“五穀”。有个成语叫“五谷不分”,意思是说,由于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所以分不清稻、黍、稷、麦、菽这五种农作物。

当然,今天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里,与过去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农村的情况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分不清五谷也就很正常了。但是在古代,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的情况,尤其是在农村,五谷不分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现在我们再来看丰收的“丰”字,它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下“丰”字甲骨文字形—— ,它看起来就像一棵树。“丰”字的本义,在古代是指种植在国界线上的树,这种树也叫作社树,并以此社树作为分界,所以称为丰。在周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分封制度。秦代以后,这种分封制的政治传统并没有沿袭下来,而是实行了郡县制,所以这个“丰”字便作为“豐”字的简化字,于是“豐收”就变成了“丰收”。“豐”字的下面是个“豆”字,这个“豆”字和“豋”字一样,在古代都是指一种盛食物的器皿。这个“豋”字,我们现在用的是它的异体字形——“登”。

甲骨文“丰”字

在古代,当人们开始祭祀的时候,就用“豆”或者“登”盛满五谷,又在五谷当中插上各种禾谷,这就是“登”上有 (丰),所以叫五谷丰登。这种五谷丰登的盛大景象,人们称为“盛景”,实际上就是指器皿(豆、登)里面盛满了各种成熟的谷穗。相应地,主人盛满饭菜热情地招待客人呢?就称为“盛情”。年年秋收,年年丰收,就称为“丰盛”。事业兴旺发达呢?就叫“兴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时代呢?就称为“盛世”。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一节讲了“利”“收”“益”“谷”“丰”和“登”等字,还讲了“收成”“利益”“五谷”“丰收”“丰盛”“盛景”“兴盛”和“盛世”等词语。通过回顾,我们就可以温故而知新了。 7rZYTHAq+3GNsMZympcoeLex7AjoAa1BDG48DVprCTBeNhTv7mOHrHg4UHVUpcS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