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趾末端开始,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经第1跖趾关节后,向上经内踝前边,再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向上经过膝股部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于脾,络于胃,通过膈肌,从两侧经过食管旁,到达舌根,散布舌下。
太阴脾起足大趾,
上循内侧白肉际。
核骨之后内踝前,
上腨循 经膝里,
股内前廉入腹中,
属脾络胃与膈通,
夹喉连舌散舌下,
支络从胃注心中。
足太阴脾由足踇,
隐白先从内侧起,
大都太白继公孙,
商丘直上三阴交,
漏谷地机阴陵泉,
血海箕门冲门前,
府舍腹结大横上,
腹哀食窦天溪连,
胸乡周荣大包尽,
二十一穴太阴全。
大趾内侧端隐白,
节后陷中求大都。
太白内侧核骨下,
节后一寸公孙呼。
商丘内踝微前陷,
踝上三寸三阴交。
再上三寸漏谷是,
阴陵下三地机朝。
膝下内侧阴陵泉,
血海膝膑上内廉。
箕门穴在鱼腹上,
动脉应手越筋间。
冲门横骨旁三五,
府舍上行七分看。
腹结上行三寸入,
大横上行一寸三。
腹哀上行三寸整,
中庭旁下食窦穴。
天溪上行一寸六,
胸乡周荣亦同然。
外斜腋下六寸许,
大包九肋季胁端。
胃肠病、妇科病、男性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此经气盛而血衰,
是动其病气所为。
食入即吐胃脘痛,
更兼身体重难移。
腹胀善噫舌本强,
得后与气快然衰。
所生病者舌亦痛,
体重不食亦如之。
烦心心下仍急痛,
泄水溏瘕寒疟随。
不卧强立股膝肿,
疸发身黄大指痿。
【快速取穴】 位于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功效与主治】 调经统血,健脾回阳。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小儿惊风、昏厥、消化道出血、腹膜炎、急性胃肠炎、尿血等病症。
隐白主治心脾痛,
筑宾能医气疝疼。
【快速取穴】 正坐垂足或仰卧,足内侧赤白肉际,第1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
【功效与主治】 泻热止痛,健脾和中。适用于胃炎、胃痉挛、腹胀腹痛、急慢性肠炎、足趾痛等病症。
大都主治温热病,
伤寒厥逆呕闷烦。
胎产百日内禁灸,
千金主灸大便难。
【快速取穴】 正坐垂足或仰卧,足内侧赤白肉际,第1跖趾关节后方凹陷处。
【功效与主治】 健脾和胃,清热化湿。适用于胃痉挛、胃炎、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肠炎、痔疮、腰痛、下肢麻痹或疼痛等病症。
太白主治痔漏疾,
一切腹痛大便难。
痞疸寒疟商丘主,
兼治呕吐泻痢痊。
【快速取穴】 正坐垂足或仰卧,在足内侧后方,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功效与主治】 健脾胃。适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子宫内膜炎,月经不调等病症。
公孙主治痰壅膈,
肠风下血积块疴。
兼治妇人气蛊病,
先补后泻自然瘥。
【快速取穴】 正坐垂足或仰卧,内踝前缘直线与内踝下缘横线之交点。
【功效与主治】 健脾化湿,通调肠胃。适用于胃炎、肠炎、消化不良、便秘、痔疮、黄疸、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小儿惊厥、百日咳、水肿等病症。
商丘化湿痔瘤败,
癫狂嗜睡痛足踝。
【快速取穴】 位于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与主治】 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适用于急慢性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肾炎、泌尿系感染、月经失调、痛经、带下、阴道炎、糖尿病等病症。
三阴交治痞满坚,
痼冷疝气脚气缠。
兼治不孕及难产,
遗精带下淋漓痊。
【快速取穴】 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效与主治】 健脾和胃,利尿除湿。适用于急慢性肠胃炎、肠鸣音亢进、消化不良、肩胛部疼痛、下肢麻痹、泌尿系感染等病症。
【快速取穴】 位于小腿内侧,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 寸。
【功效与主治】 健脾利湿,调经止带。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腰痛、遗精、乳腺炎、下肢痿痹等病症。
地机健脾调月经,
女子经带男遗精。
小便不利及水肿,
腹痛呕吐泄痢停。
【快速取穴】 位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功效与主治】 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适用于遗尿、肾炎、遗精、消化不良等病症。
阴陵泉治胁腹满,
刺中下部尽皆松。
【快速取穴】 正坐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中点处。
【功效与主治】 调经统血,健脾化湿。适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湿疹、荨麻疹等病症。
血海主治诸血疾,
兼治诸疮病自轻。
【快速取穴】 在大腿内侧,在血海、冲门之间的连线上,由血海向上量取6寸处,即为箕门。
【功效与主治】 健脾利湿,通利下焦。适用于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睾丸炎、腹股沟淋巴结炎、阴囊湿疹等病症。
【快速取穴】 仰卧,在腹股沟外侧可摸到搏动,在搏动处外侧按压有酸胀感的地方即为冲门穴。
【功效与主治】 健脾化湿,理气解痉。适用于尿潴留、子宫内膜炎、乳腺炎、胃肠痉挛等病症。
【快速取穴】 在肚脐中央下4寸,旁开4寸,冲门穴上方0.7寸处,即为府舍穴。
【功效与主治】 健脾理气,散结止痛。适用于肠炎、阑尾炎、脾肿大、便秘、腹股沟淋巴结炎、附件炎等病症。
【快速取穴】 位于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功效与主治】 健脾温中,宣通降逆。适用于肠炎、痢疾、支气管炎、疝气等病症。
【快速取穴】 位于腹中部,距脐中4寸。脐中(神阙)旁开4寸。
【功效与主治】 温中散寒,调理肠胃。适用于肠炎、习惯性便秘、久痢、肠麻痹、肠寄生虫病、四肢痉挛、流行性感冒等病症。
大横调肠通腑气,
腹痛便秘止痢疾。
【快速取穴】 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下1寸,旁开中线4寸。
【功效与主治】 健脾和胃。适用于绕脐痛、痢疾、胃溃疡、胃痉挛、消化不良等病症。
【快速取穴】 乳中旁开2寸,向下1肋,当第5肋间隙处。
【功效与主治】 宣肺平喘,健脾和中,利水消肿。适用于气管炎、肺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炎等病症。
【快速取穴】 乳中旁开2寸,当第4肋间隙处。
【功效与主治】 宽胸理气,止咳通乳。适用于肺炎、支气管炎、哮喘、乳汁分泌不足、肋间神经痛等病症。
【快速取穴】 乳中旁开2 寸,向上1 肋,当第3 肋间隙处。
【功效与主治】 宣肺止咳,理气止痛。适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等病症。
【快速取穴】 从乳头向外量3横指,再向上2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周荣穴。
【功效与主治】 宣肺平喘,理气化痰。适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病症。
【快速取穴】 沿腋中线向下到第6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大包穴。
【功效与主治】 行气止痛,止咳平喘。适用于哮喘、胸膜炎、心内膜炎、肋间神经痛、全身疼痛、无力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