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淘气的汤姆

名师导读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希德一起接受波莉姨妈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而就是这样的调皮鬼汤姆,将会经历怎样的冒险经历呢?

“汤姆!”

没人应答。

“汤姆!”

还是没人答应。

“这孩子到底在干吗,我真搞不懂。你这个汤姆!”

又没有人答应。

这老太太拉低眼镜从镜片上方朝房间四处看了看,然后又抬高眼镜从镜片下面看。这副眼镜是很考究的,也是她的骄傲。她配这副眼镜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使自己看起来更“漂亮”。她看东西时,即使戴上两片炉子盖也照样看得一清二楚。她茫然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会儿,然后用高得让每个角落都能听见的嗓门喊道:

“好,我发誓如果我抓住你,我就……”

这里描写了老太太戴眼镜的原因。

这里说明了原来是汤姆偷吃了她的蜜饯。

她话没有说完,因为这时她正弯腰用扫把往床下猛捣,每捣一下,她就要停下来换口气。结果,只捣出来一只猫。

“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令人头大的孩子!”

她走到门口,站在那里朝满园子的西红柿藤和吉普逊草丛中看,想找到汤姆,可没有找到。于是她亮开嗓子朝远处高声喊道:

“汤姆呀,汤姆!”

这时从她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声,她转身一把抓住了汤姆的短外套的衣角,他想跑都跑不掉了。

“嘿!我早该想到那个壁橱,你躲在那里干什么?”

“没干什么。”

“没干什么?!瞧你那双手,再看你那张嘴,还有你身上都是什么?”

“我不知道,姨妈。”

“哎,我知道了,那是蜜饯,对,就是。我已跟你讲过多少遍了,不要动我的蜜饯,否则我就扒你的皮。把鞭子递给我。”

鞭子在空中晃悠,情况万分紧急。

“不得了!瞧你身后是什么,姨妈!”

老太太以为有危险,急忙转过身朝后看去。汤姆趁机拔腿就逃,很快他爬过高高的木栅栏,一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波莉姨妈站在那儿先是一愣,随后突然轻声笑了起来。

“这个调皮的汤姆,我怎么老是上当呢?和我开这样的玩笑,也不知开过多少次了。难道我不该有所提防吗?人老了,糊涂才是最大的笨蛋。俗话说得好,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可是天知道,他耍的鬼把戏里从来没有两天一样的,谁能猜出他下个鬼主意是什么?他似乎知道他能折磨我多长时间,我才会大动肝火。而且他也知道他只要想个法哄哄我,惹我大笑一场,就会万事大吉,我也不会揍他一顿。我对他是敢怒不能揍。我对那孩子没尽到责任,上帝知道那是真的。我太溺爱那孩子,我也知道这对我俩都不好。但他是我那死去的亲姐姐的儿子,可怜的孩子,我怎么也不忍心揍他。每一次饶了他,我良心都受谴责;可是每一回打他,我都有点于心不忍。今天下午他要是再逃学,明天我就想法让他干点活,惩罚惩罚他。星期六让他干活,似乎确实苛刻了点。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放了假,他又恨透了干活,比恨什么都厉害。可是我不得不对他尽到做姨妈的责任,否则我会把这个孩子给毁了。”

汤姆真的没去上课,而是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场。他回家时正好赶上帮家里小黑孩吉姆的忙,汤姆帮他在晚饭前锯第二天用的木头,劈引火用的柴。至少他及时赶到那儿,把他所干的事讲给吉姆听,而吉姆差不多干了四分之三的活儿。汤姆的弟弟(确切地说是同父异母的弟弟)希德已干完了他分内的活(捡碎木块)。希德是个不声不响的孩子,从不干什么冒险的事,也不惹什么麻烦。

汤姆吃晚饭的时候,总是瞅机会偷糖吃,波莉姨妈总是在这时问他话,话里充满了玄机,而且非常巧妙——因为她要设点圈套,套出他的实话来。跟其他许多头脑简单的人一样,她很自负,并且相信自己很有点子,会耍弄诡秘狡猾的手腕,把自己极易被人识破的诡计当作最高明的计策。今天她又开始对汤姆问话了,她说:

“汤姆,学校里挺热的,对吧?”

“是挺热的,姨妈。”

“热得厉害,对不对?”

这里交代了汤姆是她亲姐姐的儿子。

这里交代了波莉姨妈总是在吃饭的时候设圈套套汤姆的话。

这里说明了汤姆感到很不安,充满了疑虑。

这里描写了她两种不同的感受。

“是的,姨妈。”

“你是不是想去游泳来着,汤姆?”

汤姆忽然感到有点儿慌张——一丝不安和疑惑掠过心头。他偷偷用眼观察波莉姨妈的脸色,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于是他说:

“没有啊,姨妈——呃,没怎么想去。”

老太太伸出手摸了摸汤姆的衬衣,说道:

“可是你现在却并不怎么热,是吧?”她发现衬衣是干的,却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真正用意,为此她感到很得意。而汤姆已经猜透了她的心思,所以他为防老太太的下一招来了个先发制人。

“有人往大家头上泼水,您瞧,我的头发都被弄湿了呢!”

波莉姨妈很懊恼,她居然没注意到这么明显的一个细节,以致错过了一次机会。可接着她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汤姆,你往头上浇水的时候,不必拆掉我给你衬衫上缝的领子吧?把上衣的纽扣解开!”

汤姆解开上衣,衬衣的领子还是缝得好好的。

“真是怪事。得,算了吧!我猜你八成旷课去游泳了!”

她一面为自己的计谋落空而难过,一面又为汤姆这一次竟能如此温顺听话而欣慰。

可是希德却说:

“哼,我记得你给他缝领子时用的是白线,可现在怎么变成黑线了呢?”

“嘿,我的确用白线缝的!汤姆!”

可汤姆没等听完话就走了。他走出门口的时候说:

“希德,为这我可要狠狠揍你一顿。”

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汤姆仔细检查了别在上衣翻领上的两根大针,针上还穿着线,一根绕着白线,另一根绕着黑线。

他说:

“如果不是希德,她是永远不会注意到这个的。真讨厌!有时她用白线缝,有时又用黑线。不过,我发誓非揍希德一顿不可,我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汤姆不是村里的模范男孩,但他对希德这个模范男孩非常熟悉,并且很讨厌他。

不到两分钟,甚至更短,他已将全部烦恼给忘记了。就像大人们的烦恼也是烦恼一样,他忘记烦恼并不是因为他的烦恼对他不怎么沉重和难受,而是因为一种新的、更强烈的兴趣暂时压倒并驱散了他心中的烦闷——就像大人们在新奇感受的兴奋之时,也会暂时忘却自己的不幸一样。

这种被汤姆新发现的趣事就是一种新的吹口哨方法,它很有价值,是汤姆刚从一个黑人那学到的,现在他正要一心练习练习,又不想被别人打扰。这声音很特别,像小鸟的叫声,一种流畅而委婉的音调。汤姆练得很专心,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要领。汤姆沿街大步流星地走着,吹着口哨,心里乐滋滋的。那股乐劲如同天文学家发现了新行星时一般,而且此时的汤姆绝对比天文学家还要兴奋。

夏天的下午很长,这时天还没有黑。汤姆的口哨声忽然停住了,因为在他面前出现了一个陌生人,一个比他大一点的男孩。

这里用打比方的方法介绍了他是怎么很快忘记烦恼的。

这里描述了这个男孩的穿着打扮。

在圣彼得堡这个贫穷、破落的小村子里,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老的还是少的,只要是新来的,就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汤姆面前的这个男孩穿得非常讲究。在平常工作日竟穿戴如此整齐,仅这就让汤姆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帽子很精致,蓝色的上衣扣得紧紧的,又新又整洁,他的裤子也是一样。最令汤姆吃惊的是他竟然还穿着鞋——要知道,今天可是星期五!他甚至还打了条领带,那是条颜色鲜亮的丝质领带。这个男孩摆出一副城里人的架势,汤姆对此感到很不自在。汤姆盯着他那套漂亮的衣服,鼻子翘得高高的,以显示他的不屑一顾。可是他越看越是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很寒酸破旧。两个人都一声不吭,一个挪动一步,另一个也挪一步,可都是斜着步子兜圈子。他俩面对面、眼对眼这样相持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汤姆先开了腔:

“不自在”说明两个人都很尴尬。

“我能打得过你!”

“我倒想见识见识。”

“那好,我就打给你看。”

“得了,你不行。”

“我行。”

“你就是不行。”

“我就是行。”

两个人都不自在地停了下来。接着汤姆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这你管不着!”

“哼,我就管得着!”

“好,那你就管管看。”

“要是你再啰唆,我就管给你看。”

“啰唆,啰唆,偏要啰唆,看你能怎么样?”

“哎,你认为你自己很了不起,是不是?如果我想打倒你的话,一只手背在后面就能打过你。”

“好啊,你说你能打过我,那你为什么不动手啊?”

“如果你再嘴硬的话,我就真动手了。”

“嘿,你这种人我见得多了,总说大话!”

“哈!你自以为是个人物呢!瞧你那帽子!”

“你要是看不顺眼你就把它摘下来呀。如果你敢碰,我就揍扁你!”

“你吹牛。”

“你也是吹牛。”

“你就会讲大话,不敢动手。”

“噢,滚蛋吧!”

“告诉你,要是你再骂我的话,我就用石头砸碎你的脑袋。”

“那好,你就来砸啊!”

“我肯定会的。”

“那你为什么不来试试?你老是吹牛不敢动手。哦,我知道,你肯定害怕了。”

“我不怕!”

“你就是怕!”

两个人暂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眼对眼,侧着身子兜着圈子走了几步。忽然两个人肩抵着肩。汤姆说:

“你从这滚吧!”

“你滚吧!”

“我不滚。”

“我也不滚。”

于是他俩站在那儿,用尽力气想把对手往后推,两个人都愤恨地瞪着对方。可是谁都没占优势。他们一直坚持到满脸通红,然后两人稍稍放松,却都小心谨慎地提防着对方。

这时,汤姆又说:“你是个胆小鬼。我要向我大哥哥告你的状,他只要动动小指头就能把你捏碎,我会让他揍你的。”

“我可不怕你的什么大哥哥。我有一个比你大哥还大的大哥哥,而且我大哥哥毫不费力就能把你的大哥哥从那堵篱笆围墙扔过去。”

(两个人所谓的大哥哥都是虚构的。)

这里描写了两个人的动作神态。

这句话说明了事情的真相。

这里描写了汤姆和那个新来的男孩打斗时的情景。

“你说谎。”

“你才撒谎呢。”

汤姆用大脚趾头往地上的灰土上画了一道线,说:

“你要是敢跨过这道线,我就把你打趴在地上,让你站不起来。谁敢,谁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新来的男孩毫不示弱地跨过那道线,说:

“你不是说你敢打我吗,现在来看看你用什么样的打法。”

“你不要逼我!你最好还是当心点。”

“哎,你不是说要打我吗?你为什么不动手啊?”

“得了,你要是肯给我两个分币,我就动手。”

新来的男孩果真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两个分币,嘲弄地摊开手掌。汤姆一把将钱打翻在地。两个人立刻像两只争食的猫一样,在地上的尘土里滚打起来,撕扯起来,紧接着又是扯头发,又是揪衣领,拼命地捶打对方的鼻子,抓对方的脸。最后谁胜谁败逐渐见了分晓,汤姆从尘土中爬起来,骑在那个男孩的身上,攥紧拳头使劲地挥向那个男孩。

“挨够了吗?求饶吧!”他说。

那个男孩拼命想挣脱出来,气得号啕大哭。

汤姆还在不停地捶打,边打边说:“求饶吧!”

那男孩只好从嘴里挤出几个字:“饶了我!”

汤姆让他站起来,对他说:

“现在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以后最好给我小心点,看你还敢不敢嘴硬。”

这位新来的男孩拍拍身上的尘土,哭哭啼啼地走开了。他边走边回过头来,摇晃着脑袋,试图挽回点面子,吓唬汤姆说:

“下次要是抓住你,我就,我就……”

汤姆对此不屑一顾,趾高气扬地走开了。他的背刚一转过去,那男孩子就抓起一块石头朝他砸过来,正打在汤姆的背上。接着那个男孩就夹着尾巴,像羚羊似的飞快地跑掉了。汤姆穷追不舍,直追到他家。汤姆就站在人家大门口,嚷着叫那男孩出来较量,可是那个对手只是在窗子里朝他挤眉弄眼,拒不出来迎战。最后那对手的妈妈出来了,咒骂汤姆是个邪恶下流、没有家教的坏孩子,呵斥他赶快滚开。汤姆不得已就走了,不过,他临走时说还要寻机再教训教训那浑小子一顿。

那天晚上,他回到家时已经很迟了。当他小心翼翼地从窗户往里爬时,波莉姨妈发现他把衣服弄成那副样子,原来就打算让汤姆在星期六休息日干活的决心现在就更加坚定了。

词海拾贝

“夹着尾巴”“像羚羊似的”,说明他也感到有点儿害怕,跑得很快。

号啕大哭:号啕,大声哭。表示放声大哭的样子。

阅读鉴赏

谁拥有一个灿烂的童年,谁就拥有了世界,并可以让我们流连忘返。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一个聪明爱动的孩子。他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村庄,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鬼心眼儿多,可自己又不由自主地喜欢他;在孩子们看来,他却是一个英明的领导者,是个英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影子:聪明、勇敢、正直、乐观。

知识拓展
西红柿

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也可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番茄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美国、意大利和中国为主要生产国。在中国、日本和欧洲、美洲的一些国家有大面积温室、塑料大棚及其他保护地设施栽培。中国各地普遍种植,栽培面积仍在继续扩大。青色的如果吃了可能会中毒。 SBRJ3fTYTuyf/2febKF1z/TzQL8vgQxRBT5pGT0M0yX84NIzrdMXxiMZgt3qJ1g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