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日本的核心消费人群是“单身贵族”

安倍首相将经济当作最优先课题放在弓弦上,并相继放出几支箭,但日本的经济却丝毫没有好转。这是因为安倍经济学仍然在沿用20世纪的经济政策,想通过利率和货币发行量来调控经济,完全无视日本的现状。

若是日本的经济学家仔细调查并分析一下日本现在发生的现象,就会立刻明白,如今的日本经济问题是20世纪的经济政策解决不了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日本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对微观经济,也就是说对现在的消费者心理和实际情况的研究不足。

据日本2016年国情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一共有5184万户家庭,其中独自成家的户数有1679万,占比32.4%,而夫妇与孩子共同组建家庭的户数是1444万,占比27.9%,显然独自成家的家庭已经占了大部分。以2016年为节点,日本一个人生活的家庭比例达到史上最高值。而且这是每一代人都会发生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不结婚、晚婚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离婚和另一半去世的家庭也在增加。

之前“适婚年龄”这个词经常听到,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为,和异性相处很麻烦,而且结婚又费钱,不用特意去办也无所谓。此外,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希望自己因为怀孕而中断职业生涯,这也是未婚、晚婚人群比例增加的一个原因。

据日本政府通过的2015年版《少子化社会对策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日本国民平均首次结婚年龄,男性为30.9岁(比前年推迟了0.1岁),女性为29.3岁(比前年推迟了0.1岁),显然日本的晚婚趋势在逐年加剧。而1980年的日本国民平均首次结婚年龄,男性为27.8岁,女性为25.2岁。短短30年,日本国民平均初婚年龄,男性和女性分别推迟了3.1岁和4.1岁。

此外,最近在中老年人中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那就是选择离婚独自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很多女性认为,一直以来自己在家里都像保姆一样任劳任怨,所以面对退休后没有工资的丈夫,她们会认真考虑后提出离婚。她们想着与丈夫分完存款、退休金、年金后赶紧离婚,然后再享受一次单身生活。对于那些没走到离婚那一步的女性,她们最后也还是会独自生活的,因为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高于男性。

如今,日本NHK的主播在播节目的时候还是习惯性地说“电视机前的全国家庭们”。然而,事实上他们以为的那种以家庭为单位观看电视节目的方式早已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人看电视。而且即使是一个大家庭,大家也不是都看同一个节目,每个人都随意看自己想看的节目。如今的电视节目已经不是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看了。

说到这儿,最近好像连美食节目也不像以前那样教观众做四人份、五人份了,而是在做四人份料理的时候,将四人份改说成“四次量”。

越来越多的人独自成立家庭,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还体现在各种地方。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餐馆。本来家庭餐馆是每到周末专供一家人轻松用餐的餐馆,可如今全家人一起用餐的情况显著减少,所以现在很多店铺也逐渐改为接待团体顾客。即使想呼吁大家庭前来用餐,也早已没有大家庭了,所以店铺为了生存不得不调整方向。

GMS(大型综合超市)冷清的原因也在于此。一般这种商店都是一些家里有三四个孩子的家庭开车前往,若是这些家庭不把汽车后备厢装满,这种百货商店就很难生存。

如今的日本,即使是一起生活的大家庭或夫妇,购物也都是单独出行,这种现象已经十分常见。

因此,如今日本的核心消费人群是“单身贵族”,但是以单身人群为目标消费者的市场却没有打开。例如,超市、餐厅或居酒屋,这些地方到现在还是以两人以上到店为前提来备餐、陈列店内桌椅和摆设等,因为这些地方都将消费者定位在亲子、夫妇、情侣或是朋友。因此,单身人士吃晚饭的时候,就会选择在便利店或是商场的地下菜市场买一份便当,然后回家边看电视边吃,或者在附近的牛肉饭小店或定食店,一边玩着手机,一边默默地往嘴里扒饭。单身人群的选择只有这几个地方,也真是寂寞。

不过最近倒是出现了一种专供单人用的卡拉OK。可见单身人群的消费市场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领域。

“尽可能不负债”的心理让日本年轻人逐渐“草食化”

一系列措施都无法刺激到日本经济,其最大的原因在于日本国民没有消费的欲望。日本已经进入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低欲望社会。

低欲望化最明显的人群是年轻人,他们本应该是最有消费欲望的消费核心人群。这些年轻人的低欲望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Mild Yankee、AEONIST和LaLaporter。

第一个关键词是“Mild Yankee”,是指那些社交活动半径仅为从自己家向外五公里以内的日本年轻人,他们成年后的朋友依然是自己初中和高中时期的朋友。

第二个关键词是“AEONIST”,即“永旺人”,指那些几乎生活在永旺商城(AEON) 里的年轻人。因为永旺商城里有ABC-MART、优衣库、NITORI等专卖店,在这里年轻人花一半的收入就能买齐所有生活必需品。而且,他们不仅仅在这里购物,就连与老友叙旧也选择在永旺商城里的咖啡厅或居酒屋。此外,永旺商城里还有各种补习班,还能提供结婚场地或是新婚旅行筹划等服务。永旺并不只是年轻人的天地,因为场地费用低,最近很多人连葬礼都在那里办。

第三个关键词是“LaLaporter”,是指那些生活完全围绕三井购物广场LaLaport 展开的人们。“LaLaporter”自认为比“永旺人”更高级,所以会有一种优越感。而事实上,他们日复一日的生活都在一个地方就完成了,在这一点上他们两者并没有大的差别。日本时尚周刊WWD JAPAN在2014年5月19日发行的“SC新时代”特刊上详细介绍了这两类人,引起了国民的广泛讨论。

我们那个时代,正如小田实的游记《什么都去看一看》(讲谈社,1961年出版)中记述的那样,年轻人背着一个旅行包游历世界、开阔眼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当时,在日本的北海道一带还有很多年轻人经常背着像蟹壳形状的登山包到各处游历,因而被称为“螃蟹一族”。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全然没有那种精神了。

此外,在那个年代,像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等这些勇敢走向世界并取得成功的经营者,是所有人都崇拜的成功者。

现在的日本,像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等成功人士都应该是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然而日本的年轻人好像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眼里,这些成功人士都是异类,与自己本来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日本年轻人从一开始就画好一条线将自己与这些成功人士分隔开来,“不越雷池一步”。可以看出,几十年间日本年轻人的基因完全变了。

我经常与那些二三十岁的商务人士聊天,发现他们大部分都觉得自己不需要车,也不想买房,不想结婚。我认为这些想法的背后是一种“尽可能不负债”的心理。

我们年轻的时候比现在的年轻一代要穷得多。我记得在结婚时,我的工资还不到6万日元,即便那样,我们也没有因为没钱而选择不结婚。我记得在盖房子时,住房贷款的利率超过了5%,所以还完全部贷款后,算下来利息比本金还要多得多。即便如此,那个年代的我们觉得能够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主人是很高兴的事情,即使上班需要一个多小时也不嫌麻烦。在那个年代,可以说负债并不是亏损,反而是努力生存下去的动力。

未来是不确定的,这一点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改变。但是,我们那代人即使贷款借钱也要买车买房,而现在的年轻人不会为了买车买房负债,认为努力攒钱才是明智的选择。

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永旺或LaLaport这样的购物商场以及周边狭窄的生活圈就能满足他们。他们成年后也不离开故乡,既不买房买车,也不结婚。一群欲望如此衰退的人们,纵观全球也就只有日本才有了。可以说,这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首次出现这种状况。国民对汇率变动、货币供应量没有任何反应,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 HCsMzHKmK9Eiw8LRHrohpwerCir7/cn+JxP8qAFko4YEsaQf75Nqli+D1zErzr5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