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江月·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题解】

“西江月”词牌据李白《苏台览古》中“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一句制成。双调,上下阕各四句,共50字。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又名“白香”、“步虚词”、“江月令”、“壶天晓”。

词题“井冈山”,是写保卫井冈山的一次战斗。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确定了党的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方针。1927年10月,毛泽东亲率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部会师。8月,趁毛泽东不在,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指挥红军二十八、二十九团向湖南冒进,招致“八月失败”,二十九团全军覆没。毛泽东闻讯,亲率三十一团一个营的兵力迎接二十八团回山。此时,守山部队不足一营。8月30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乘红军主力将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红军凭险抵抗,将敌击溃,这便是此词所定之黄洋界保卫战。

【注释】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周围500多里。中共在此建立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鼓角]古代军中的战鼓与号角。本篇借指军号声。

[岿然不动]形容屹立坚固,攻不可破。岿然,屹立貌。

[众志成城]语本《国语》卷三《周语》伶州鸠引谚语曰:“众心成城。”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此处指军民团结,坚不可摧。

[黄洋界]井冈山“五大哨口”偏于西北的一个哨口名称。此处山峰海拔1342米,右为陡壁,左为深谷,谷左又是峭岩。是永新、宁冈进入井冈山腹地茨坪的必经之地。另四大哨口为:桐木岭、双马石、朱砂冲、八面山。

[遁]逃窜。

【品评】

这是毛泽东第一首直接描写战争的短章。

上阕,写战争中敌我双方态势;下阕,写战争经过和结果。八句词,概括了一场自卫反击战,让人感到无所遗漏,可谓描写生动、叙述凝练!

“山下”二句,描写红军阵势。一上一下,有色有声,此立体防御态势。没有点及“人”,但“人”(红军)的存在却充满了诗人的视觉与听觉。“旌旗”与“鼓角”,不但标明“人”的存在,而且显示了充分的战斗状态。“敌军”二句,一写我,用敌军的多(万千重)与我军的寡(我)相对照,表示红军的“雄姿”与“雄心”。敌我对峙的画面,有动有静。敌动,纷如蚁聚;我静,蓄势待发。借此又进一步展示了红军指战员的成竹在胸,胜券稳操。

下阕,“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二句,是对上阕“岿然不动”的补充与照应。如果说“岿然”句倾向于从战略上藐视敌人,“早已”二句则更倾于从战术上重视敌人。

8月30日,敌人以四个团的兵力,分批猛攻黄洋界山头,从早晨攻到下午,连攻四次,皆被击退。下午,红军从茨坪调来两门迫击炮,连续两发炮弹击中敌人。敌人大叫:“不好啦,我们被红军包围了!”于是,乘黑夜逃退。“宵遁”,即指这种偷偷逃逸。

在艺术表现上,本词重视对比手法的应用。方位对比、声色对比、敌我对比、敌敌对比等,均起到强化意旨之作用。另外,本篇作为“征战词”,它所表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溢于言表,发人振奋。

西江月·井冈山(手迹之一) I0z/NcgVOc97mLg/3rejh/dtsWxk1ULtcG/rf4FLQS1Mz45rs/hsIQJXuJ2MFB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