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重新认识我们自己 |

助人者通常指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以及社会工作者。我的出身背景是精神科医生,做精神科医生之前做了两年神经科医生,现在在做家庭治疗工作。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加强自己的心理健康建设很重要。我们每天的工作是帮助他人,如果自己被搞得不健康,那就没法开展工作了。

医学教育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心身医学模式,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只把来访者当作客观的研究对象,还要把他跟我们之间形成的关系和系统当作研究对象。有一句古话,“正人者先正己,助人者先自助”,即我们要有办法帮助自己,把自己当做一个需要经常补充、修养和保健的对象。

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正视危机,这既是讲给别人听的话,也是我们自己需要注意的问题。正视危机促使我们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成长。在心理咨询中,我们自己就是治疗工具,所以我们要在人格特点中加上心理技巧,这样才能构成治疗条件,达到特定效果。我们在强调重视来访者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还要明确我们帮助的人和社会对我们自身有着怎样的意义。

从事心理卫生工作,有几点心理素质比较重要。

第一,既有自我意识,又有价值立场 。自我意识涉及哪些问题呢?——我是谁?我跟别人的界限在哪里?我为什么成长为现在的样子?我在多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事情?什么事情对我重要?我做的事情有什么社会性意义?我对别人抱有什么样的信念?这些问题都涉及我们对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助人者先自助,主要涉及我们头脑中的意义系统(meaning system)。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视野和格局,知道我们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从事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对于对、错、好、坏的看法会影响我们对来访者说的话、做的事,如果不搞清楚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好心做坏事,甚至导致医源性损坏——帮助人的时候给人造成困扰和伤害。

自我意识让我们对自己和来访者诚实,避免不道德地利用别人谋取私利;用健康价值观来防止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自己的价值观一厢情愿地投射和强加于人,会影响我们建立正常的医患关系,因为在建立关系中,对别人产生的幻想会影响对方的形象——敌意制造敌人,善意制造友人。

教育心理学中有个重要的实验——罗森塔尔效应,神话学中有个重要的典故——古希腊皮格马利翁的传说,它们都反映出“自我应验的预言”的重要性。如果我们对人性比较悲观和消极,那我们就会经常看到不顺眼的人。

想要增进健康的自我意识,就要有意识地促进心理的适度分化,在情感、认知上跟别人有适当的界限和交集。有一句话叫做“处人于若即若离之间”,这是一个生动的写照。如果我们低分化,没有独立性,不能经常保持中立,有很强的受暗示性,就会很容易受人影响,做任何事都没有主见;如果我们分化过高,就会显得刚愎自用,跟人的感情疏远淡漠,出现社会性的不适切,而这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或者说是高背景文化中(high-context culture),属于不成熟的表现。

怎样获取健康的自我意识呢?

首先,我们要作为求助者去体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找有经验的治疗师来做自我体验,这在精神分析中叫做自我分析。第一,要有督导制度,把自己的案例和问题交给上级治疗师,获得指导;第二,参加同辈小组并且互相讨论;第三,沉思反省,检点自己;第四,提高技能,增加知识;第五,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生活体验。

中德班(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很受大家欢迎,是因为它有很好的传统,即参加培训的人,除了学习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外,还要做自我体验,处理自己的问题。现在,中德班专门为学员开设了团体自我体验的课程,用5个整天的时间让72名学员分为几个小组做自我体验。我在苏州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次,我们的德国老师Liz教授上课时,让学员观察环境里面的物体:“请你们看环境里面那些红色的东西!”然后她又说:“现在闭上眼睛,告诉我,你们看到的蓝色东西是什么。”没有一个学员能回答出蓝色东西,因为提前接收到的指令是只看红色,尽管蓝色就在旁边,但闭上眼睛后根本想不起来。这个例子很有意思,我们平时受到别人的诱导和指示去关注一些东西,而后把这些观察留在脑中,那些没有引进我们脑中的东西就成为盲区,再用的时候就会想不起来。自我体验就是尽可能减少这些盲区,减少头脑中沉睡的、没有用处的经验。

第二,我们要有文化及亚文化经验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社会背景的人会互相往来,每个人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这些文化差别显著的交流对象之间,就需要有文化意识,知道自己跟别人的相似性和差别,知己知彼。简单来说,我们要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经历和价值观。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多元文化的意识,心态宽容,不要少见多怪,不要惊讶于或排斥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要抱着好奇心,虚心地向别人学习。

我们经常对别的文化、民族、地方以及人群抱有刻板印象和偏见,这些偏见来源于文化屏障,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本民族的根源、优势和缺陷,也不去了解别的民族,那么我们就很容易对人产生偏见。

所以,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包容度,就要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了解自己的社会性质和性别角色。比如,我们初次跟来访者接触时,要注意他的邻里关系、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对人性好坏的定义、自然秩序、社会关系、价值观以及时间维度上对过去、现在、将来的看法等,这样可以避免形成自我中心的思想。

DSM[《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非常强调文化因素在诊断、治疗中的影响,提出“文化构成”(Cultural Formulation)概念,即在面对我们的记录、分析,以及总结来访者的个人史与临床问题的关系时,要十分关注与文化相关的多方面内容。

第三,我们要有分析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学会如何调控情绪。 帮助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引起情感反应的过程,有时候会有积极情绪,例如满意、惊喜、好奇以及治疗效果好的时候的得意;但大多数情况下,来访者因为痛苦前来咨询,所以我们体会更多的是消极情绪,即紧张、焦虑、困惑、无助、厌倦、受挫折、厌恶、克制、压抑等;有时候分不清楚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比如受到诱惑时。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控,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很好的情感品质,也就是高情商。事实上,情感反应跟职业倦怠和职业枯竭密切相关。

哪些因素影响我们的情感反应呢?

第一,除了我们的内在个性和价值观外,从事助人职业的动机会影响我们的情感反应。我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经常要问学生喜欢精神科的原因。我常常听到的回答是,觉得心理学很好玩,可以探索人心灵的奥秘,或者小时候被寄养在姥姥家,跟爸妈相处不好,所以想了解亲子关系的真相和奥秘,等等。所以,不同的学生选择专业的动机很不同。同样是从事助人行业,有些人是因为家里有人遭受痛苦;有些人是自己有心理问题,希望通过学习和培训来帮助自己和他人;有些人是为了盈利;有些人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有些人为了获得优越感……

第二,工作的应激程度和强度。超负荷的劳动常常让我们情绪不好;过于频繁的生活、职业方面的变化以及高强度的劳动对我们心情都有影响。

第三,所在机构的背景和声望。大多数人都喜欢到有名望的机构工作,这会增加自己的自豪感和声誉,感觉到被人尊重,不容易感觉到自卑或不受欢迎。

第四,职业优越感,即对职业有没有很强的认同。例如,有些人当医生,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而是父母觉得这个职业好而促使其选择。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很多医生压力大,收入不乐观,这会助长职业倦怠的产生。

第五,个人能力。有能力的人不容易受挫,自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而且学习能力和各方面业务能力都很强,更容易自信、自由并且满足。

第六,经济状况,即赚钱能力。如果太穷,做事情总是没有回报,基本生活都有问题,那工作动机可能就不够积极。

第七,如何看待权力。有些人喜欢掌权,喜欢控制人、帮助人,这样会有一种powerful的感觉。

第八,人际关系方面,特别是自己的婚姻家庭是否有问题。我身边有些同事的家庭关系处理不好,便带着消极情绪工作,对病人态度恶劣。

第九,内心冲突。大家都学过冲突理论,有时候祸不单行(双避冲突),有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趋避冲突)。正如你想摘鲜花,可避免不了被刺扎到的危险。

这些因素常常影响情绪状态,有些人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将职业中的不良因素带到家庭里面,甚至下班回家就把爱人和孩子当成出气筒。由此可见,情绪调控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要学会过普通人的生活,适当远离社交网络,发展体育文化兴趣和幽默感,多跟家庭成员相处,少抽烟、少喝酒。我们医务人员是产生瘾君子的很大群体,如果自己问题较大,不能处理,就要寻求其他专业心理卫生人员的帮助。

现在,有一些心理督导师提供自我体验,如果不愿意找国内督导师处理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参加中美精神分析联盟(简称CAPA)找国外老师做自我体验,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

第四,榜样的影响。 无论是好榜样还是坏榜样,都会对别人产生很大影响,身为心理专业人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行为举止会成为求助者所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所以,如果你达不到别人的期望,就是在做坏榜样。榜样的力量表现在文明礼仪、社会成熟度、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上。我们把自己认同为什么样的人,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观感。人们在跟领导、法官、慈善家、传道士、艺术家、商人、公务员这些人打交道时,风格都会不同。所以,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要有专业人员的形象。

我曾批评过我的一个同事,有一段时间他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我跟他说:“一个患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人做治疗,如果看到你邋遢、‘苦大仇深’的样子,他会想死。”一个人的形象会影响别人对他的期待;个人卫生不好,不讲文明礼貌,会让人觉得没有正面仿效的作用,来访者会很失望。

第五,利他主义。 最直接的意思就是乐于助人,有爱的动机,对人的兴趣大于对物的兴趣,能从帮助人中感到快乐。帮助人不是满足低层次的需要,也不是追求奖赏或怕惩罚,而是发自内心。

第六,道德感和伦理意识。 心理健康工作人员要有很强的道德感、伦理意识,但我们在这方面训练太少,伦理意识薄弱。伦理意识和道德感的核心是不损坏求助者的利益,不应该有反社会行为。

现在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发达到已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伦理面临很多新问题。有一次,我们用三个流派进行了三个小时访谈的直播,这种行为在专业领域里面有不同的看法,别人对我们的行为既担忧又批评,认为我们没有尊重来访者,触犯了伦理道德。我对此非常理解。其实,我们访谈的来访者并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非常熟悉我们专业的扮演者。这是艺术的创造,是一种表演。伦理是规范我们做好事情的原则,规定在一个特定情境下面,我们应该做什么;伦理也体现了价值观体系,可以用来判断事情的对错。

伦理跟法律有区别,伦理主要涉及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依赖于理性的权衡和判断,是谴责批评的级别;而法律是禁止哪些事情不该做,有严格的底线规定,有强制性和刚性,是处罚和制裁。

伦理在临床医学上有四大原则。第一,不伤害,在医疗过程中,我们不能让病人身心受到伤害;第二,行善,为病人谋取最大的利益;第三,自主性原则,尊重病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第四,公平原则,用公平和合理的态度对待病人和家属,老少无欺,不能因为病人的背景进行区别性对待。

第七,责任感。 我们做心理治疗,除了要知道我们能做什么之外,还要知道我们不能做什么。

很多人不注重责任感,不清楚自己干预别人事务的界限在哪里、自己的权力或能力的局限性在哪里,对自己工作要求太高,造成负担过重,这样会非常累,甚至会把自己搞垮,不利于身心健康。

我们真正的责任感是,要在助人的过程中慢慢让求助者负起自己的责任,助人者的角色要逐步淡化。最好的治疗就是不治疗。我在治疗中应用的是积极心理学的资源取向——不把来访者说的问题当成天大的问题。而在实际的咨询中,我也会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让来访者规划三年里做十桩可以表明自己与过去的不幸、内心纠结告别的事情)。

第八,权力意识。 我们不能过分看重权威感,权威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威严魅力,它不代表权力的滥用。

对于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同仁,在与来访者的关系上,我要提倡以下四点。

第一,谦卑、宽容、慎用权力和权威。

第二,摒弃技术至上的观点,不要认为自己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就什么都不在话下,常常表现出说话不留余地的样子。

第三,不要总是强调弱势地位。在医患关系中,不要带着敌对心态跟人打交道,交流时不要充满敌意,而是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这样别人才会尊重你。

第四,把患者当人看。我们不要把患者当成坏掉的机器,也不要把他们当成敌人和对手。当然,我们也不提倡把患者当成亲人,这样也会不专业。我们需要专业地处理跟患者的关系。从伦理道德方面来讲,很多时候要求我们把患者当亲人来对待,但这存在问题——如果我跟服务对象变成亲人关系,患者对医生会有对亲人一般的期待,互动关系就会没有界限,医生就不能坚守专业原则,以致产生纠纷。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劳斯·多讷(Klaus Dörner)写了一本书——《疯狂是人之常情》(Irren ist menschlich),在这本书中,他给每一大类的病都起了一个名字,例如,神经官能症——烦自己也烦别人的人。所以作为医生,从生物性层面上,我们可以发现病人的病理机制,但在心理社会层面上,我们要把他们当成平常人。

我的导师何慕陶说,精神科病人有一定危险,因为他们在病理性精神症状支配下会攻击人。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在病好之后攻击人。这种情况就提示我们,如果平时对待病人不好,他们在病好后可能会寻求报复。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虐待病人。

我的德国老师海尔姆·史第尔林读过两个博士学位。他读第二个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的方向是历史上医生的权威和权力与他们受到暴力攻击的关系。我看过这篇博士论文的概要,结论是:历史上医生权力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们最容易受到攻击的时候。这个结论对中国医生也有启发,即在某些方面,我们是不是无意中忽略了对患者权利的尊重。 IhDi6CLrpmiJirCwoRZGXbDjQxBuAGYPhNsCf4OmvWC+gYMT7Uuyh+CwvJNJ7t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