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裔法国作家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的《俄罗斯芭蕾秘史》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由于书的材料源于与相关芭蕾舞演员私下的聊天,所以该书不只是介绍俄罗斯芭蕾舞的发展情况,还有着很多关于芭蕾经典人物的八卦,这是我之前在很多书上看不到的。比如佳吉列夫与尼金斯基、与马辛、与里法尔,努里耶夫与芳婷,马辛与萨维拉,尼金斯基与罗莫拉,斯特拉文斯基与夏奈尔,毕加索与奥尔嘉,等等。这当中既有同性恋,也有老少恋、姐弟恋,读起来石破天惊也活色生香。
我原来以为芭蕾舞是属于俄罗斯的,看过这书才发现孤陋寡闻——芭蕾舞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不久传到了法国。法国大革命前,芭蕾舞在巴黎一度很红火。不过那时候的芭蕾舞并不高雅,它最初的状况,估计跟康康舞以及旧时代的黄梅小调什么的差不多,属于市井小剧场跳一跳乐一乐。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由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酷爱芭蕾,法国芭蕾舞艺术家们纷纷逃往俄国,芭蕾的火种在俄国熊熊燃烧起来。当然,芭蕾舞在俄国同样经历了一个从被人瞧不起到受人尊重的过程:一开始,圣彼得堡的芭蕾学校被看作是个伤风败俗的地方,地位跟中国的妓院差不多。有很多俄国人看不懂芭蕾,他们打着哈欠,等待台上的人开口说话。柴可夫斯基最初用交响曲的方式给芭蕾舞配曲之时,俄罗斯最有影响的记者之一拉洛什曾对柴老师说:“您不应该把舞蹈那么理想化。芭蕾是为了刺激阳痿的老人而创造出来的。”这话说得损到家了!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佩蒂帕、柴可夫斯基等人的努力,芭蕾在俄国得到了发扬光大,慢慢成为成熟高妙的艺术;之后,随着佳吉列夫带领尼金斯基、马辛、里法尔等一帮人在法国成立了俄罗斯芭蕾舞剧院,芭蕾“回家”大获成功,一跃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受欢迎的舞蹈,也成为一门集文学、音乐、舞蹈和美术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这本书,更多写到的是俄罗斯芭蕾舞团负责人佳吉列夫对芭蕾的贡献。佳吉列夫是一个奇才——他学的是法律,却爱上了芭蕾,为芭蕾奉献了他的一生。他用全部心血培养他的男一号,又占有他的男一号,将艺术的激情与情欲的热情一起浇灌在他的身上。佳吉列夫让他们成名,奉献自己的感情,也掠夺对方的感情。他成功地爱上了他的“创造物”,不过艺术才是这种爱情的最终目的。佳吉列夫是这样一个怪人,他既多情又无情——当他猎艳般看好自己的学生时,他疯狂地爱上他,打造他;而当他的学生达到艺术的巅峰,再也不会更上一层楼时,他就像抛弃一个年老色衰的情人一样,去寻找下一个。他似乎爱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种美学理想,一种超越人生与时间的永不满足的追求……这样的人,是很难用道德或者什么来衡量的。他的存在,只是芭蕾舞的幸运。
尼金斯基是一个奇才。这位舞蹈神童在14岁的时候,就被大众发现他出类拔萃的天赋。他身材高,两腿肌肉丰满,脸色青灰,颧骨高,眼睛微斜,被许多人看成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主角:气概不凡的白痴,美时令人惊艳,丑时让人吃惊,思想爱钻牛角尖。尼金斯基给人最大的惊奇在于,在芭蕾中男步可以跳得与最雅致、最轻盈、最飘忽的女步同样精美绝伦。在描述尼金斯基与佳吉列夫的关系时,书中写道:这两个男人的关系充满矛盾的感情,爱、恨、诚挚的友谊与艺术利益夹杂其间,形成一个怪异的共生物。的确是这样,在复杂的社会以及复杂的人性的背景下,那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用清晰的文字表达的。
读完这本书,我将书橱中的《尼金斯基手记》抽出来再读。尼金斯基写道:他之所以让佳吉列夫玩弄,是因为他需要钱,否则他和母亲将会陷入饥饿和绝境,而他根本就不喜欢佳吉列夫这个人。尼金斯基还说,佳吉列夫纯粹是个恶棍,他专门喜欢男孩子。我们无论如何必须阻止他们做那些事。尼金斯基写这段话的时候是在瑞士圣·莫里兹。一个星期日的上午,一个当地人告诉他的妻子罗莫娜,尼金斯基正站在村中的一条路上,身上挂着一个十字架,问每一个路过的人有没有上教堂。那人小时候见过尼采,他接着说:“尼采先生在被带走之前,也经常是这样的。”这个时候,其他一些征兆也出现在这个天才的身上——尼金斯基在房间里挂满了自己的画,全部用红色和黑色画成,“像染满了血的停尸房”。“它们是死掉的兵士的脸。”他对罗莫娜说,“那是战争!”不久,30岁的尼金斯基开始生活在疯人院里,直至30年后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是尼金斯基将疯未疯时的作品,文中充满了胡思乱想和精神焦虑,像一个顽童眼中扭曲而透明的世界,比如这段尼金斯基突然谈论飞机:
飞机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我乘坐一架飞机时,我哭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但是我觉得飞机毁了鸟,而所有的鸟一看到飞机就自行粉碎了。飞机是一种好的发明,所以不能夸张地加以滥用。飞机是神创造的东西,所以我很喜欢。但是我们不应该把飞机拿来作战争用。飞机应该用在善的地方。我喜欢飞机,所以我愿意在没有鸟儿的地方乘飞机。我喜欢鸟,我不想惊吓它们。一位著名的飞行员在瑞士飞行时撞到了一只鹰。鹰是一种很大的鸟。鹰是一种凶猛的生物,它不喜欢而且也不像其他的鸟,但我们不应杀死它,是神给了它生命。
读这段话,你有没有一种乘着滑翔机飘在空中的感觉,也仿佛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天空中胡乱地翱翔一气?
《秘史》中还有一些其他八卦,比如有一段提到了康斯坦丁大公夫人的一段言语很有意思:俄罗斯女人通常很美丽,但是她们的爱情不够细腻;法国女人非常有想象力,但是她们太贪求肉欲,会教大公们做出不太妥当的事情;西班牙女人那么奔放,会弄得她们的伙伴不能举起;意大利女人太嫉妒,她们的爱情是危险的;德国女人太冷太感情用事了。那么还有谁呢?波兰女人吧。只有她们知道在美丽、细腻、肉欲、感情这些事情上掌握恰当的分寸……我查了一下,这个康斯坦丁大公,应是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吧——他的祖母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大帝,他的哥哥是沙皇亚历山大大帝。在俄国吞并了波兰之后,康斯坦丁大公成了波兰王国的实际统治者。由他夫人的这段话,就会明白,为什么康斯坦丁大公会放弃俄国皇位的继承权,也放弃20年的结发妻子,娶了这个波兰女人。这个波兰女伯爵乔安娜·格鲁德津斯卡哪里是说波兰女人呢,她分明就是得意扬扬地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