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一

走出“成功学”的泥淖

冉云飞|作家,学者

对于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来讲,要解决的是望子成龙的急迫思想和畸形扭曲的成功学的毒害。这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这涉及我们对自身所处环境,以及拥有的价值观的判断与持守。吾国当今价值观比较单一,这单一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不错的物质拥有力,以及在不平等的社会位阶上处于比较有利的上层,这当然会造就望子成龙的急迫心理,有助于不择手段的成功学的泛滥。剪刀加糨糊的成功学和励志书籍泛滥到令人惊骇的地步,而且还特别在机场这样比较有购买力的地方畅销——常乘飞机这样的交通工具本身就反映出乘机者的收入水平——这透露了许多人包括很多父母面对生活的不安全感而产生的竞争焦虑,而这种不安全感和竞争焦虑自然会殃及正在读书的子女。

不安全感和竞争焦虑的普遍存在,自然会影响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不正常除过少部分家庭能理性化解外,大部分会越加恶化,甚至变成难以愈合的终身伤害,这就是为什么韩国心理学家金俊基的《电影疗伤心理学》——他通过电影来分析诸种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关系等的伤害——值得重视的原因。电影《闪亮的风采》就是他分析的一个个案。一个钢琴天才戴维在父亲彼得的逼迫下学钢琴,真是中国父母逼迫子女不停课外补习的翻版。彼得是个在二战时被迫害的犹太人,其悲惨遭遇给他留下了永久不能治愈的心理创伤,致使他对“强者才配生存”有着变态的认同,给儿子灌输的是不仅要赢而且要一直赢,由此导致儿子最终与他决裂且疯掉。彼得对儿子教育之疯狂,从他要求儿子“像没有明天一样去演奏”可见一斑。把这句话搬到“虎妈”和“狼爸”十分受欢迎的中国,就相当于不少父母要孩子们“像没有明天一样去学习”。但是很少有父母问一问,如果明天都没有了,还学习干什么?

幸好有美国人对教育的热情和反省,使我们在不幸之中,只要睁开眼睛看一看,就会得到一个强烈而敏锐的对比。《纽约时报杂志》的编辑、教育学者保罗·图赫的《品格的力量》一书,虽然说的是美国教育的问题,却是对当下中国“有毒的成功学”对症性的针砭。当下中国的教育一如电影《飞越疯人院》里的一句台词:“你一直抱怨你所在的那个环境,可你却一直没有勇气走出这里。”因为对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都不知“娜拉”如何“出走”,更不知“娜拉出走”后如何打理自己已经不能自立的生活。教育固然是老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爱的传递,但更在于形成一种家长和学生充满好奇心、不懈尝试的自我教育,这在只注重标准乃至唯一答案的中国教育模式下,近乎天方夜谭。

图赫说:“高质量的母亲本身就可以为孩子构建起一道强大的缓冲器,抵御不利环境给孩子压力反应体系带来的伤害。”可惜的是,很多中国父母认为孩子交到学校手里就万事大吉了。他们不知给孩子“根”亦即爱与安全感为何物,也不知给孩子“翅膀”亦即“自由”为何意。当学校和教师无故伤害自己孩子的时候,他们不与孩子仔细探讨,不与学校认真沟通,只是一味压制孩子的思想,先将孩子打入“另册”再说。事实上,很多美国的学者与教师正在研究和完善美国中学里的学习方式、心理问题、人格问题等,挑各种现存教育之弊和尝试新的学校治理办法。与之不同,我们的教育研究却严重脱节,学校管理一味地在控制而非激发学生之潜能上下功夫。官僚化严重的学校教育,只要不出娄子就行。至于说有无教学上的创新,那根本就不是学校考虑的事情,因为及格率、合格率、升学率这“三率”已经成为证明学校成功与否的不二法门。“三率”非常方便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但在学生心理健康、人格的形成、良性价值观的认知这些更重要的方面,却根本起不到作用。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在《品格的力量》里有很好的体现。现实有很强大的惯性和保守性,也有些不容易更改的规则乃至潜规则,但是否就该以适应现实作为我们教育的目的呢?图赫及其书中所述诸位老师与研究者,都对此有着否定的回答。所谓否定的回答,并不是他们忽视现实,而是说他们让现实为学生的人格成长、心理健康、智力发育服务。我们都知道要成就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并让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成为事业的一部分,而非仅仅是维持生计的工具。我们要有所成有所得,“持之以恒”恐怕是必不可少的。以我们对历史的观察和教育的了解,世界上伟大的天才,未闻有不“持之以恒”而能成其事,体会创造探险之至乐者。“持之以恒”四个字,稍有点文化的人都认识,但能做到的为何如此稀少呢?这不是一个智力问题,而是图赫在本书中所竭力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说来也真是卑之无甚高论,就是自制力和尽责心而已。

人类的生存能力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这并不表明人类的生活能力得到了同步的增长。为生存而挣扎的人,固然令人同情而扼腕。但有的人生存并不成为问题,甚至不缺乏巨大的物质以及金钱获取能力,但却令人遗憾地终生只会生存,而不会生活。请注意存而不活的“死人”、奢靡无度的物质存在者是何其多也,你就会知道许多中国人一辈子都只是在生存。哪怕他拥有万贯家财,也只不过在生存而已。生活就是生而活,活者活络、活泛、活得有趣之谓也。可是把读书学习只当作求生之手段,而不是将其当作生命的一部分的人,他们把竞争的所谓胜利、不择手段的胜负奉为圭臬,没有生命当有的质量。这种势利的教育遍及中国所有学校教育的课程之中,从来没有享受过罗素意义上的“对知识的纯然热爱”。把受教的目的矮化为生存,才会出现众多的“狼爸”“虎妈”,也才会出现众多学生自相残害的案件。在他们看来:我不能胜利,你也休想胜利;我过得不好,你也休想过得好,已经成为许多人浃髓沦肌的生存哲学。

图赫综合诸家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非常令人震撼:“改善儿童境遇最有效的渠道,并非学校、教堂或是就业中心,而是家庭。”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父母常常把人生当作是一场残酷的竞赛,而非漫长的需要观赏的风景。他们的不安和焦虑是如此强烈,到了一种不可克服的本能状态,这才会驱使孩子去学习那没完没了的“课业”,使他们生下来不久就成为负轭前行的驴子。奇怪的是,这样的人也常说爱自己的孩子,如此行为及手段,却想要达到爱的目的,且并不觉得自己精神分裂,这真是拜势如破竹的变态成功学之赐啊。图赫这本书当然不是给你提供一劳永逸的教育成功的范本,世上没有如此便宜的事。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去看,那么我们只不过是落入“洋成功学”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4EsPqrdVBVAoE+/SiX+S7qQVJHxM3jU2PT8wvl63pl2Od7TtksrEw5sEcra+nkM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