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

1.唯物史观的创立

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曼彻斯特回国的途中,在巴黎第二次会见了马克思。在实现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彻底转变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了创立崭新世界观科学体系的进程。

1844年9月至1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开始了他们创立唯物史观的新时期。1845年春天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虽然在他们生前未能出版,但它在科学社会主义创立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说明,决定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并不是历史唯心主义所宣扬的什么绝对精神,也不是什么天才人物的思想动机,而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总是经常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而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会激化起来。在阶级社会中,这种矛盾激化的结果,就会引起激烈的阶级斗争,就会引起革命,从而引起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社会的上层建筑必定要或快或慢地变革。至此,一种社会形态就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

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运动规律,为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对共产主义的论证,已经使他们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他们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尖锐对立,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此导致了阶级斗争的空前激化,这样社会革命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这种科学认识使马克思和恩格斯与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划清了原则界限。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从这一唯物史观出发,科学地说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哲学基础。

与唯物史观的发现相比,剩余价值的发现稍晚一些。在写于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和同年为工人群众所做的题为《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讲中,马克思已初步提出了剩余价值思想。

在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为批判小资产阶级思想家蒲鲁东而写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以及同年12月所做的题为《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说等,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在这部著作和这个演说中,虽然还没有完全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也没有把“劳动”和“劳动力”、“价值”和“交换价值”等概念完全区别开来,但已经“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已经非常清楚地知道它是 怎样 ‘产生’的” 。正是由于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取得了如此重要的进展,他的社会政治理论获得了更加科学的基础。正如他后来回顾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时说的:“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商品,但它并不向来是商品,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才成为商品。用于购买这一商品的资本是直接劳动的创造物,决定劳动力商品价格的是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性,独特之处在于它能使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家获得额外收入,即在劳动过程中增加的超过劳动者工资的余额,这个余额被马克思称为“劳动剩余”。马克思用统计数据说明,“劳动剩余”客观存在,劳动者的劳动是这一剩余产生的唯一原因。劳动剩余就是剩余价值。发现剩余价值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了客观事实根据,有了基于当下社会生活现实的经验基础。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更根本和更重要的是发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质。空想社会主义只把无产阶级看作受苦受难的阶级,认为它要摆脱自己的苦难境况只能盼望统治者发善心或空想社会主义者提供的救世良方。马克思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者看不到无产阶级能够推翻旧社会的革命性的一面,认为无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的一面,生活境况、社会地位和自身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决定了它要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是革命。

2.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欧洲各国出现了一些具有政治性质的工人群众组织。这些组织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种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和控制,不能适应工人运动发展的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于1846年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他们开展了反对魏特林空想社会主义、反对“真正社会主义”、反对蒲鲁东改良主义的斗争,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在组织上和理论上做准备,并使他们已经形成的新世界观和社会斗争学说成为国际性工人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的指导思想。

1847年1月,正义者同盟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并改组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欣然同意。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恩格斯参加了大会。大会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使用了新的战斗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恩格斯受托制定同盟纲领,他以当时工人团体容易接受的教义问答形式写出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会后共产主义者同盟各支部对《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进行了大讨论。1847年11月,恩格斯又写出《共产主义原理》,以此为同盟的新纲领草案。1847年11月底,共产主义者同盟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席了会议,并在关于纲领的讨论中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受大会委托,他们会后以《共产主义原理》为基础,起草了《共产党宣言》,从而完成了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定纲领的任务。《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发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是第一个国际性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马克思和恩格斯(素描)

3.《共产党宣言》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这部光辉著作中,通过运用他们在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科学等领域里获得的新认识,运用他们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研究并总结了工人运动的新经验,从而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深刻地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论证了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作用,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论证了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深刻地批判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真正地树立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旗帜。

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第1版

第一,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共产党宣言》运用唯物史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它指出,在一切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各个对立阶级之间不断地进行有时隐蔽的、有时公开的斗争,正是这种斗争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并提出了“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的著名原理。

【链接】

《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第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证明资本主义灭亡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链接】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几十年来的工业和商业的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重复中越来越危及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生存的商业危机就够了。在商业危机期间,总是不仅有很大一部分制成的产品被毁灭掉,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仿佛是一次饥荒、一场普遍的毁灭性战争,使社会失去了全部生活资料;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办法呢?这不过是资产阶级准备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机的办法,不过是使防止危机的手段越来越少的办法。

第三,埋葬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分析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深入论证了无产阶级充当资产阶级掘墓人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受剥削压迫最深重,这决定了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受压迫的劳苦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新社会。

【链接】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我们已经看到,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成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存下去了,就是说,它的生存不再同社会相容了。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第四,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道路。《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伟大使命,必须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治统治的思想。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进行社会革命,是无产阶级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获得解放的根本道路。

【链接】

《共产党宣言》: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道路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第五,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第一次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思想,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特点,并且为它规定了任务和策略原则,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由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代表整个工人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在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斗争的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党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国际主义原则,制定正确的策略,团结一切民主政党,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革命运动。

【链接】

《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

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此外,《共产党宣言》还驳斥了资产阶级对共产党人的攻击和诽谤,论证了共产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批判了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并对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做了科学的评价,分析了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阶级实质、产生条件及历史作用;提出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等等。最后,《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充满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伟大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对五种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第一种是“封建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封建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眼睛向后看,理论的实质“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第二种是“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严苛猛烈的批判,但标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反动的,同时又是空想的” 因为它的主张是回复到旧社会中去。第三种是“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是德国历史发育程度低和哲学思维发达的产物。它不是基于历史和现实,而是把英、法两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翻译为抽象难解的哲学概念,实际的社会历史性内容“被完全阉割”,剩下的是“哲学幻想”。 第四种是“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实质是不触动资产阶级的根本制度,在极度狭小的范围内搞一些小打小闹的改良,蒲鲁东《贫困的哲学》可做例证。 第五种是“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空想性质与其产生时社会历史条件不成熟有直接关系,但其批判性内容极有价值,因而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直接思想资源。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形成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上的最高成就。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共产党宣言》又是一部开创历史新时代的著作。列宁在谈到《共产党宣言》时指出:“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理论和策略为新的时代增添了光辉。列宁在1895年评价《共产党宣言》时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ErHaIfp0koiX+I4RseKRF6GgKD35cOtmf4lBsKlu9UpMK7oCwJW+76MpECru7H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