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并非凭空产生。它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客观的社会历史需要,经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加革命实践和进行艰苦卓绝的理论创造而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矛盾激化的产物。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在英、法等欧洲国家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日益显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当时突出的表现,就是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社会瘟疫”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1836年再次爆发经济过剩的危机并波及美国。1847年的经济危机则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链接】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

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经济变革,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剧烈变动,伴随着经济危机而来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加剧。恩格斯指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的阶级,但是也创造了一个人数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的阶级。随着工业革命逐步波及各个工业部门,这个阶级在人数上不断增加;随着人数的增加,它的力量也增强了。”

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人阶级,也给工人阶级带来了苦难。在工厂里,工人只是机器的简单的附属品,完全失去了人的尊严和自由,失去了劳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大量的妇女和儿童被卷进劳动力市场,破产的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无产者的行业,庞大的失业大军形成,工人的工资被压得很低,居住条件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工人阶级所遭受的无法忍受的苦难,迫使其走上反抗的道路。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也日趋尖锐,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转化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在政治斗争中已经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的同盟军,成长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而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继封建主阶级和资产阶级之后第三个争夺统治权的斗士。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历了从产业革命初期破坏机器的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过程。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的工人阶级思想中,逐步有了关于阶级斗争、大罢工、摆脱议会民主幻想等新因素,开始发展到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政治罢工和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1836—1848年英国工人掀起的宪章运动、1844年6月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和工人运动虽然都失败了,但却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它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代表它的利益、反映它的主张的新的革命的理论。

2.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源虽然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之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应该说,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则是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它的主要代表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辩证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整个世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矛盾是发展的内在根源。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但是,在黑格尔哲学中,辩证运动的主体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是“绝对精神”。他的辩证法是为论证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服务的。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不依赖于任何精神而独立存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人的意识和思想不过是物质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这种唯物主义观点是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但他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在解释社会历史现象时,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合理部分,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和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及其唯心史观,创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经济分析,马克思曾指出:“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 这里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指的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由威廉·配第创立,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完成。“他们代表着一个还在同封建社会的残余进行斗争、力图清洗经济关系上的封建污垢、提高生产力、使工商业获得新的发展的资产阶级。” 他们最积极的成果是提出并论证了劳动价值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说明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量(时间)决定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地租和利润的源泉,这为人们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状况提供了有益的材料。虽然他们没有形成“剩余价值”的概念,但对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所做的详细探讨,为研究剩余价值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不能科学地说明资本家利润的真正来源,错误地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工人和资本家共同创造的,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马克思在他们的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思想成果,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成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中最突出、最精彩、最有生命力的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的学说称为“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他们的主张和预测尽管在当时很不现实,但显示了他们天才的智慧和远大的眼光,预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后来“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他们的批判,对于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对于提高工人的思想觉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空想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初级形态,是人类思想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它在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以前,在无产阶级进入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以前,是无产阶级的“征兆、表现和先声”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在客观上做了理论准备。

此外,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在用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观点解释历史时,用阶级斗争观点撰写的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著作,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的前提。

总之,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杰出思想构成了19世纪上半叶欧洲特殊的理论环境。它们在理论上取得的成就和所犯的错误、已经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都成为孕育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沃土。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实践

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作为资本主义初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时候的理论表现,空想社会主义不能起到这种指导作用。它认识不到工人阶级的革命性和历史使命,也不能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为无产阶级锻造新的理论武器和提供科学指导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上。

马克思(1818—1883)出身于颇有名望的律师家庭,受到了很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抒发了自己的这种理想信念:“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到大学毕业时,他的哲学世界观是唯心主义,政治立场则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马克思(1866年)

马克思大学毕业后到《莱茵报》工作,有机会接触普鲁士的社会现实。封建统治者对贫苦农民的仇视态度使他们陷入悲惨的生活境地,这样的事实深深触动了马克思,他奋不顾身地为贫苦农民申辩。由于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不可调和,马克思被迫退出了《莱茵报》。

后来,马克思流亡巴黎,与他人合办《德法年鉴》。马克思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两篇论文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这两篇论文既是马克思完成立场转变的标志,又是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开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观点,而这一观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一点。马克思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人的“解放的 头脑 哲学 ,它的 心脏 无产阶级 。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 。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

与马克思相比,恩格斯哲学立场和阶级立场的转变具有自己的特点。他中学尚未毕业就遵从父命到商行当实习生,后来到英国的曼彻斯特从事商务工作。这里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迫因贪婪、残酷和刻薄而屡遭后世诟病。这样的客观情势对年轻的恩格斯深有触动,促使他的哲学世界观和阶级立场发生急剧的变化。加上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影响,恩格斯很快便能以哲学唯物主义立场看待英国的社会历史现实,这在他此时写作的系列论文《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明显地表现出来。生活的国度和工作性质使然,恩格斯较早地以批判的态度接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写出了第一篇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的政治经济学文献《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这对马克思转向经济学研究有很大启发。恩格斯还实地调查英国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写出了被马克思一再称赞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这部著作的独特价值在于,结论基于客观的经验事实而来,有偏见的资产阶级学者难以辩驳,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经验事实基础凸显出来。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842年至1844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革命的实践中,各自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tTCRRMS9FiQpBhrgtDqIdztQfkZyYSST39F08toQZkiTPL4MgtfkUEyLH1FOJXO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