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物质奖励

——慎用,否则孩子就变得功利,只会为物质奖励而做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奖励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父母普遍认为,给孩子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既不会花费多少钱,又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有的父母认为,只要能让孩子好好学习,多花点钱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也是值得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个小女孩刚上幼儿园,每当能够按照妈妈的要求做事时,妈妈就会给她一点物质奖励。比如:当她有礼貌地主动向他人问好时,妈妈就会奖励她一个小玩具或者一本书。此时,小女孩就会非常开心,而且下次做得更好。

有个男孩的妈妈也认为对孩子的物质奖励是不可缺少的。当儿子在幼儿园表演节目很棒时,妈妈就会奖励他一个喜欢的小玩具——托马斯小火车。妈妈感觉到这些物质奖励可以迅速、直接地激励孩子做得更好。但是,有一次妈妈叫儿子刷牙,儿子说:“妈妈,我刷牙你就奖励我玩具,好吗?”母亲一愣,说:“不行,因为刷牙是为了保护牙齿,不让牙齿变坏。”

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孩,非常希望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于是和爸爸约定,只要期末考试能得95分以上,爸爸就给她买台电脑。后来,她得了98分,爸爸也给她买了5 000多元的电脑。爸爸认为,物质奖励的确会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而女孩也盘算着,如果下次考好了,该问爸爸要件什么东西呢?

这三个孩子的父母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物质奖励可以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而且事实确实如此。但是,那个幼儿园小女孩的妈妈有没有想过:有礼貌是孩子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需要外界刺激吗?那个男孩作为小演员,在展现自己才能的同时又为班级争光,这不是一个班级成员该尽的义务吗?而努力学习就是一个学生的本分,需要用电脑换取自己的分内之事吗?如果父母认为现在的孩子哪里知道什么义务和本分,那只能怪父母没有把这一基本的人生观传递给孩子。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能会对父母有所启发: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休养,附近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得声音最大就能得到10美分,次之是8美分、5美分、3美分不等。而老人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不同的美分。

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美分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给的数目,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美分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就再也不到老人附近大声吵闹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于是就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老人的做法与著名的德西效应相吻合。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

他随机抽调一些学生单独解一些有趣的智力难题。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无论学生做得如何都没有奖励;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他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就得到一美元的奖励,而另外一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并不获得任何奖励;在实验的第三阶段,他给所有学生一些自由休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研究人员观察学生是否仍在做题,以此作为判断学生对解题兴趣的指标。结果发现,无奖励组的学生比奖励组的学生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解题。这说明:奖励组对解题的兴趣衰减很快,而无奖励组在进入第三阶段后,仍对解题保持了较大的兴趣。

这个结果表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这就是德西效应。在德西看来,中止奖金供应,学生显然不会再积极努力。因为一旦停止奖励计划,学生会比实施计划之前更没有学习动力。

而父母利用物质奖励的做法就是德西效应在生活中的表现。久而久之,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不仅不会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还会使其兴趣一点点减弱。而且,孩子不再会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做事,反而会为了获得物质奖励而做事。

因此,父母不要只看孩子眼前积极性的提高。作为教育者,父母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是看3天,不是看10年,而是要看30年。毕竟孩子的成长是长久的。父母要想到30年以后孩子将是什么样,才会真正提高教育的敏感度。

为了避免孩子把分内的事情作为交易向父母提条件,父母一定要慎用物质奖励。那么,父母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呢?

不给孩子做物质奖励的许诺

当父母明白物质奖励的弊端后,就要避免对孩子说:“如果你能做到……我就给你买……”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在父母以身作则的基础上,通过孩子不断自我约束达到的。之后,孩子都能感受到良好习惯所带来的益处。孩子感受到这些益处,就是最好的自我奖励。好好学习是他应该做到的,何况知识量的扩大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本身就足够让他感受到快乐。

一般情况下,没有父母的提醒,孩子是不会把自己要做的事情与物质奖励联系在一起的。当然,孩子的同学和朋友也许会不断地接受其父母的物质奖励,当孩子主动提出物质奖励的时候,父母首先要问:“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如果孩子坦白告诉父母原因,父母就要让孩子明白以下几点:第一,如果生活上和学习上有什么物质需求,父母一定会视情况满足他,这与他是否做到了分内的事情没有任何关联;第二,学习好是学生的本分,学习能力的提升、老师父母的肯定、同学的赞许就是做到本分后的自然回报,没有条件可言;第三,不要羡慕其他同学获得的物质奖励,父母不同,教育方法也不同,感受成长的快乐才最重要。

重视精神奖励,及时给予孩子这种奖励

除了物质需求,孩子还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如被人尊重、被人爱、被人理解、被社会认可等。因此,父母在选择激励方式的时候,不妨多给孩子一些精神方面的奖励。

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大部分父母绝不会对孩子说:“孩子,如果你现在能跑起来,我就给你100元钱。”这个时候,相信父母都会无条件地为孩子加油。当孩子做到时,父母会毫不吝啬地说:“嗯,你真棒!”孩子一定能感受到父母的鼓励。

对孩子的鼓励可以从物质奖励转化成精神奖励。精神激励的方法有语言和行为两种。除了对孩子及时、有针对性地说“不错,做得很好”,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拥抱、一次有力的握手,或者拍拍孩子的肩、摸摸孩子的头。此时,孩子感受到的奖励一定不比物质奖励弱,甚至更强烈。

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崇高的理想:做有修养、有能力、勤奋好学、令人尊敬的人。这样,孩子更会积极向上地生活和学习,这比为得到一两件物品而劳作要有意义得多。

把物质奖励和礼尚往来区分开

我们不提倡物质奖励,并不是完全杜绝家庭成员间的礼尚往来。礼尚往来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礼物本身无论贵贱都是对一个人的祝福,人人都需要祝福,也会在祝福中感受幸福、感受恩德。因此,当孩子过生日、逢年过节将要远行、走入另一个人生阶段时,父母一定要送上自己的一份祝福。而父母表达祝福的重要媒介就是礼物,礼物不在贵贱,重在一份心意。

一个孩子从小在礼尚往来的家庭中长大,就一定会把这个重要的礼节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此时,周围的人也会因为孩子的祝福而感受到幸福。

教育启示

物质奖励虽然能够暂时提升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一旦使用不当,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任何行为与“功利”挂钩,表现为对父母提条件、做交易。因此,父母要慎用物质奖励,同时学会使用精神奖励,进而把礼尚往来适当地应用于家庭中。这样,孩子不但没有被物质奖励的弊病污染,也会从礼尚往来中学会感恩父母、祝福他人。 NmGbRC/TnZbS0MhJDh9JPF5J+XJvde1XsagN2J9+r2cuviCxuopTsNprD8JCIS1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