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4 软暴力

——无形的暴力,对孩子是精神上的折磨和心理上的虐待

所谓软暴力,就是区别于肉体暴力的精神暴力,一般指由于语言、表情、情绪的不友善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家庭教育中的软暴力通常是指,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否定性的话,或者常常给孩子脸色看,让孩子总是处于紧张、恐慌、烦躁、压抑等状态。时间一长,孩子不但会心生消极情绪,甚至会产生心理疾病。

近些年来,不知是什么原因,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实施着软暴力,越来越多的孩子脸上不再洋溢童年的快乐,抑郁症、狂躁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也出现低龄化趋势。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现在的父母要求越来越高,还是现在的孩子的确不争气?父母为什么不说一些让孩子轻松的话,而总是要用自己的坏情绪和语言刺激孩子?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软暴力的实施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时,父母就用语言刺激孩子,潜意识里希望孩子还能进一步努力,父母把这种做法称为“激将法”。

第二,父母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自身情绪常常不稳定,又不懂得克制情绪或自我化解,于是就把自己的坏情绪传染给自己的配偶和孩子。

第三,父母从小生活在软暴力的家庭,习惯说讽刺、贬低、埋怨、挑剔的话,自身也没有什么底蕴,常常把情绪肆意喷向孩子。

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点就是父母本身涵养有限、修养不高,自己不知不觉地对孩子实施软暴力。

现在这个时代,遭受软暴力的孩子不在少数。有的孩子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听到父母贬低的语言:“你怎么这么笨啊?人家能考90分,你就不能?”“你怎么回事?我真怀疑你智商够不够!”“你还有脸让我给你买零食,先看看自己考好了没有。”有的孩子莫名其妙地就会遭到父母的语言攻击,听到类似“去去去,走开,我烦着呢!别在这儿烦我!”的话;有的孩子还常常听到父母说“你要是这次考不了90分,看我怎么收拾你”,“你要是再不听话,就别怪我不客气”等威胁的话。

父母请问问自己,有没有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次数多不多?如果这些否定性的语言已经成为父母与孩子交流的主要方式,那么孩子就正在遭受软暴力。而当这些“不中听”的语言频频在孩子耳边响起时,孩子就会得到消极的心理暗示,并把这些评价不加识别地内化到自己的意识里,进而不自觉地表现到行动中。最终,孩子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笨蛋”“弱智”“没出息的人”。

所以,父母要警惕自己的语言和情绪对孩子的伤害,不要用这种软暴力对孩子进行精神折磨和心理虐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学会控制自己的坏情绪

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种种不顺,引发情绪的不稳定。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控制情绪,坏情绪就会立刻传染给别人,而对方也会反射回来更坏的情绪。最后,随着情绪的来回波及形成了矛盾,然后再升级成“战争”,最终导致两败俱伤。所以,父母要做一个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父母的不理智而受伤害。

一位父亲是某大型企业的主管,工作事务繁忙,压力很大。但是,他坚守要给妻儿轻松的家庭生活。所以,每天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他都对自己说:“好了,就把今天的工作留在这吧,明天见!”在开车回家的路上,他会听听轻音乐,并一直保持微笑,在微笑的一瞬间他感觉轻松了很多。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会深深地呼吸一下,暗示自己要给妻儿开心的脸。

每次儿子看到父亲回来,都会高兴地跑向他,他也会一下子把儿子抱起来。有时实在太累,或者有尚未处理完的公务,他就会少陪儿子一会儿,回书房前会对儿子温和地说:“孩子,爸爸今天有点工作还没做完,你先和妈妈玩一会儿吧!”

能温和地对待自己的儿女,说明父母很有涵养,而有涵养的父母一定会养育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生,父母要从控制情绪开始,提升自己的修养。只有掌控情绪,才能掌握未来。掌控的是自己的情绪,掌握的却是自己和孩子甚至家庭的未来,不可不努力认真对待。

要转变自己的语言模式

一位智者曾说:“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智慧;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讽刺显得轻视,尊重增加了解;少说伤害的话,多说关怀的话,伤害形成对立,关怀获得友谊;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商量的话,命令只是接受,商量才是领导;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批评造成隔阂,鼓励激发潜能。”还有人这样说:“太阳能比风更快地脱掉你的大衣,而仁厚和友善的方式比任何暴力更容易改变别人的心意。”这些话都非常有道理。

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帮助孩子改正,而不是时时抱怨,抱怨只会让孩子反感;当父母希望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不是强硬地命令,而是温和地表述,相信孩子一定会更愿意接受;当孩子成绩退步时,父母的激励远比没完没了的批评更能激发孩子的努力之心。

有智慧的父母对孩子说话时,常常会用肯定词代替否定词,比如“红红,来给妈妈帮个忙”,而不是“红红,你不要再玩了,赶紧过来给我帮个忙”。聪明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会“纠正”,而不是“纠错”,会说“莉莉,来,妈妈给你示范一下,这个鞋应该这样洗”,而不是“莉莉,这个鞋不是这样洗的,你怎么连鞋都不会洗”。懂得扶持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后首先会肯定孩子的行动力,而不是立刻挑出不足埋怨孩子一通……

因此,请父母用智慧说出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的语言,这样孩子才不会让父母失望。

教育启示

软暴力往往要比肉体暴力更伤害人,那是直击心灵和精神的武器,会使人变得懦弱、狂躁、无助和自卑。父母如果对孩子实施软暴力,无疑是对孩子的折磨和虐待。父母要尽快提升自己的修养,转变自己的语言模式,让自己的语言和情绪成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工具,而不是让孩子在父母不良的语言和情绪中紧张和彷徨。 3+NQ/ba9oqu/qXJbWsfJC1XiwGYgh90nU8FLZ2jrijfOb+XADhI6U8Hohb/Ttq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