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 赚钱养家

——再忙也要陪孩子,千万别让赚钱养家成为借口

从新婚夫妇组建家庭开始,经济就成为这个家庭正常运转的核心。在当今社会,一个家庭的正常开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房贷,车贷,水、电、燃气支出,衣食住行的保障和人际往来都需要用钱。于是,夫妻俩不得不疲于奔命,赚钱养家。如果再有一个小宝宝,他的基本生活和教育项目又是一大笔开支。父母就像被套上缰绳的马匹,家庭的支出就像一个皮鞭,父母只有不断地奔跑,家庭经济才不至于捉襟见肘。

这是不是父母不能陪伴孩子的原因?那些持有“因为要赚钱养家,所以没时间陪孩子”观点的父母都会这样认为:如果把时间用来陪伴孩子,就没有时间赚钱,家庭运转就会出问题,甚至濒临破裂,这样又何谈对孩子的教育?所以,赚钱比陪孩子更重要。

真的是这样吗?陈先生有一个10岁的女儿,他和妻子都认为经济是家庭运转和子女教育的基础。白天夫妻俩工作,孩子上学。晚上陈先生一般在外陪客户;妻子在网上开着小店,忙着打理生意;孩子有写不完的作业。每天,一家三口待在一起的时间很短,更别说互相陪伴或交流了。

但是,真正走进陈先生家你会发现,夫妻俩往往不是为家庭的必要开支赚钱,很多时候是为多余开支奔波。为什么?除去应还的房贷和车贷,大家都没有节俭意识。只要家里有人,走廊里的灯总是开着,各自房间也都开着大灯。妻子每天晚上都开动洗衣机,而不是把衣服积攒几天,然后分类清洗。家人洗漱时一直开着很大的水龙头。餐桌上的袋装食品几乎一半是已过期准备扔掉的,而新食品还在不断增加。陈先生经常陪客户吃饭,妻子也经常带着女儿在外面吃大餐,因为嫌在家做饭麻烦。周末,女儿要用一天半的时间上三种课外班,其中两个班是孩子不感兴趣的。同时,陈先生要利用周六加班,而妻子一般会去超市和商场购物,但是购买回来的物品有2/3属于不必要消费品……

陈先生和妻子的确是在赚钱养家,没时间陪孩子也“实属无奈”。如果陈先生一家换一种生活方式,比如,一家人都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在外用餐的次数,购买食品和商品时减少非必要消费品的数量,暂停孩子不感兴趣的两个课外班,家庭开支就会大大减少,陈先生不用在周末加班,孩子也不用在周末上课。一家人可以去公园,去博物馆,去野营,去享受难得的三人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会比上课外班收获更多,更有意义。

在中国,有类似生活方式的家庭太多太多,不是孩子或家庭给父母套上了缰绳,而是父母自己亲手把缰绳套在了脖子上。只要换个思路、换种生活方式,父母一定有陪孩子的时间。所以,重点还看父母如何选择。

当然,有的父母是为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而赚钱。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很多钱,孩子以后上大学、出国留学、找工作、创业、结婚、买房等事项都不能顺利进行。为了家人和孩子能够过上舒适的生活,一定要赚钱再赚钱。有这种思路的父母完全是本末倒置。其实,在满足必要的物质需求后,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的因素是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

丈夫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主管,郑女士自己经营一家服装店,两人的经济状况很好。夫妻俩从年轻时就都各忙各的事业,疏于对儿子的陪伴和管教。儿子从小不喜欢读书,初中时就辍学在家,后来有过几次打工的经历,但直至22岁也未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如今,儿子走到哪里都自卑,父母走到哪里都不愿提起儿子。而儿子这几年的折腾让郑女士和丈夫清楚地认识到当初的失职。再想亡羊补牢,真的为时已晚。

当今社会,这样的家庭有很多。父母因为忙所谓的事业,疏于对孩子的管教,长大后孩子逐渐暴露出性格和习惯上的各种缺陷,辍学在家的还是乖孩子,惹是生非、游手好闲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当初父母赚了大把的钱,但是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如今孩子花掉大把的钱,同时用自己的现状折磨父母,以“回报”父母曾经的忽略。这是有果必有因。

父母在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要花大量的时间陪伴他、教育他,在无助的时候引导他、鼓励他,在感兴趣的方面培养他、支持他。这样孩子长大后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而且会像父母曾给予他的一样,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温暖和安慰。一家人始终互相支持,互相关怀,其乐融融。这同样是有果必有因。父母想要哪种结果呢?想要好结果,就种下好因;想要坏结果,就种下……

以赚钱养家作为无法陪伴孩子借口的父母赶紧醒醒吧,别再犯迷糊了,否则后悔莫及!赚钱养家与陪伴孩子在本质上不冲突,如果一定要说哪个更重要,当然是教育孩子更重要!那么,为人父母该如何做呢?

在思想上明确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父亲是孩子的天,母亲是孩子的地。当父母常常陪在孩子身边时,孩子就有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安全感。安全感对于孩子的成长实在是太重要了!试想,一个人身处不安全的环境中,会用什么眼光看待周围的人?还能不能勇敢自然地去做事?愿不愿意与他人沟通?没有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则时刻生活在没有安全感的世界里。孩子内心是害怕和多疑的,他自卑、反叛。如果从小心灵就不健康,那孩子很难体验到幸福感。因为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他都会认为那是坏人、坏事。如此这般,人生何谈快乐!

相反,一个有父母关爱和陪伴的孩子,很少会有不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往往敢说、敢做、敢想、敢尝试,自信、大胆、敢于创新、敢于面对。这样的孩子会积极面对生活、学习、工作。即使人生有风雨,对他而言也是短暂的,因为内心的阳光会照耀他的人生。

因此,从孩子身心发展和终身幸福的角度来讲,父母陪伴孩子是绝对重要的事情。而从父母的感受来说,只有常常陪伴孩子,父母才能谈及了解和关爱孩子。而孩子小时候感受父母的爱,是父母年老后感受孩子的爱、接受孩子的孝的前提条件。如果父母希望自己轻松而幸福地度过中老年生活,就一定要在年轻时种下陪伴孩子的种子。

适度降低物质享受,把赚钱的时间还给孩子

当今社会,为吃饱穿暖而赚钱的父母已经不多了。父母之所以拼命赚钱,大部分是为了满足自己和家人的物质享受。正如前述事例中陈先生一家一样,看似他们没有享受,但是,在他们看来,开大灯一定比开小灯亮堂,洗漱时出水量大一定比出水量小舒服,在饭店吃饭一定比在家吃饭省事,常常有零食吃、常常有新衣服穿肯定是好事。享受是无底洞,欲是深渊,人的福分就在生活的点滴浪费中不知不觉地折损掉了。

再者,如果父母明白物质享受是短暂的、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最长久,就不会为了追求高标准的物质生活,而用赚钱换取陪伴孩子成长。因此,父母完全可以降低物质标准,在生活中厉行节俭,多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把赚钱的时间省下来去陪伴孩子成长。这才是人生的大事与正事。

一人主外,一人主内,经济与教育两不误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是“男主外,女主内”,也就是父亲在外赚钱,用经济支撑家庭的物质需求;母亲在家教育孩子,为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兴旺打下基础。今天虽然跟古代不一样了,男女都需要外出工作,但在某种意义上,男女所扮演的个人角色还是没有太大变化,赚钱打拼的重任一般落在男士身上,而相夫教子的重任则由女士担起。而且,在当今,确实有一些女士是在家专心陪伴教育孩子的,如此男士也可以专心在外打拼而不必太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这并不是父亲不陪伴、不教育孩子的理由。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专门讲述。

经济和教育是家庭中的两件大事,经济是硬件,教育是软件,缺一不可。即使是“男主外,女主内”,也不存在两个人谁赚钱养活谁的问题,因为虽然彼此的分工不同,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互相支持、互相辅助的关系。只要夫妻双方分配好各自的职责,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家庭兴旺就是必然的结果。

教育启示

古人常说“至要莫若教子”,对于父母而言,教育好下一代是最重要的事情。而父母常常以赚钱养家为借口,忽视了这个重要的责任——陪伴孩子。其实,赚钱养家和陪伴孩子是夫妻共同承担的家庭职责,可以分工,也可以通力合作。完美合作的成果是: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孝顺恭敬、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用的人才。 ccYqvFDz9gVEafQ1OJ3GBC2yxb99Q28upMH9eqc2//rj2KDYIOvYJAHZ3/im6IQ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