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定力,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持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在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主要表现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决与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行为作斗争,能够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价值尺度,不仅在于他的能力,更在于不为风浪所动的定力,保持政治定力是提升领导干部个人修养和从政能力的首要课题。
政治定力的提出过程。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讲话时首次提出“政治定力”。他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以此来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以此来提高抵御各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能力。
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和平建设时期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
2013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增强政治定力”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政治定力源于信仰。政治定力强不强首先要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领导干部增强政治定力要在精神上“补钙”,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之成为坚定理想的“主心骨”、牢固信念的“压舱石”,真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政治定力说到底是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他同时指出:“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如果规矩不能立起来、严起来,很多问题就会慢慢衍生出来。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党规党纪以及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要从党性品格修起,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始终与党同心同德。要从执行制度规矩严起,一切按原则按制度按程序履职尽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让制度、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真正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行有所止。
政治定力是严以律己的内心自觉。党员、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一定要增强抵御诱惑、守住底线、廉洁自律的定力。要树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坚定的政治立场,模范遵守党章,坚决维护纪律,在政治上讲忠诚、在组织上讲纪律、在行动上讲原则,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守规矩的带头人、清正廉洁的干净人。要保持涵养心态,用平和、淡泊、知足和敬畏之心对待“名、利、位、权”,用珍惜、感恩和进取之心对事业、对组织、对群众,始终保持心境淡定、心态平和。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严起,做到慎细微、慎独处、慎身边,净化朋友圈、生活圈,管好家人、身边人,不存私心、不谋私利、不徇私情,做一名组织放心、群众称心、自己安心的好党员、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