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而后动,性之害也 ① ;物至而神应,知之动也 ② ;知与物接,而好憎生焉 ③ 。好憎成形,而知诱于外,不能反己,而天理灭矣 ④ 。故达于道者,不以人易天。外与物化,而内不失其情 ⑤ 。
①“害”:俞樾《诸子平议》云:“害”乃“容”字之误。《史记·乐书》:“性之颂也。”徐广曰:“颂音容。”“容”亦“动”也。②物:事物。知:通“智”。智慧。③接:交接。好憎:指情欲。④形:显现。诱:诱惑。灭:衰灭。以上数句,化自《礼记·乐书》,《史记·乐书》略同。⑤物化:与物变化。
人性问题,是一个至今人类尚未厘清的复杂问题。《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又说:“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这就是同属儒家阵营的“性善”“性恶”说。以《淮南子》为代表的黄老道家,主张人性自然,即“性静”说。但是强调和重视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则是各家共同的理念。《淮南子》中认为:
人生下来就是安静的,这是人的天性。受了外物感化而后有活动,它是天性的外部表现。外物到来而精神上有了反应,这是智慧的活动。智慧与外物互相接触,而好憎之情便产生了。好憎化成形迹显露出来,而智慧被外物所诱惑,不能返回到人的本性上去,那么天性便要衰灭了。因此通达大道的人,不因为人欲来改变天性。表面和外物一起变化,但内心却不会改变他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