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键词:奇琴伊察/圣井/神使

圣井神使传说
12世纪~17世纪

在玛雅人的宗教之中,不只众神得到了供奉与膜拜,有一口井也被看成是圣井,并有着圣井神使的传说。当探险发现印证了传说的真实时,人们发现现实远不是传说中的那种浪漫,而是充满了血腥甚至蒙昧,这是玛雅文化中幽隐的一面,同时也折射出了圣井地区玛雅人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的依赖。

奇琴伊察的圣井

奇琴伊察是玛雅的重要古城遗址之一,若逐字转译,就是“伊扎人的井口”的意思。奇琴伊察地处尤卡坦半岛北部,属于干旱地区,生存的最重要问题是水。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天不下雨,水源主要靠由石灰岩层塌陷而形成的天然井,所以奇琴伊察城市的繁荣依赖大型石灰岩蓄水井。同时也因为缺水,玛雅宗教中的雨神恰克日益受到崇奉。正是因为玛雅人对水、对雨以及对雨神的迫切需要,才使得出现了圣井神使的传说,圣井神使传说正是源于玛雅人对圣井的献祭活动。愈演愈烈的献祭活动规格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了血淋淋的人祭。

奇琴伊察有两个大型的天然井,井口开口呈50米至63米的略不规则的椭圆,井口到水面的距离有二十多米,水面到井底也深二十多米。这两口井对于奇琴伊察人来说性命攸关,因此奇琴伊察人对这两口井倾注了复杂的情感,并把其中的一口奉若神灵,顶礼膜拜。这口井获得了“圣井”“雨神之家”等头衔,这口巨大的养育民众的井让玛雅人对其充满了敬意,甚至将其神化。

为了表达对雨神的崇拜,玛雅人在圣井边用大理石建造了一座宏伟高大的神庙。这座神庙呈金字形,底边长几十米,高30米,在神庙顶部还用大理石盖了一座小庙,并且在神庙与雨神居住的圣井之间,还铺设了一条宽四五米,长四百多米的石墙。神庙两侧的边墙下端各雕刻一座羽蛇神“库库尔坎”的神像。

圣井“吃人”

据传说,玛雅人有这样一种风俗,每逢饥荒、瘟疫、旱灾等情形出现时,就认为雨神发怒了,为了安抚雨神,就要把活人投进井里,玛雅人将此看作是请活人前往“雨神之家”去询问雨神的谕旨。这个神使一般都是十四五岁的美丽少女。每逢祭雨神的那一天,附近城邦的人从各处赶来,聚集到奇琴伊察,为美丽的少女送行。

玛雅圣井

那位被选出来的美丽少女穿上华丽的服装,静候在神庙里。站在她身旁的是一位被选出来的青年勇士。他身着华丽的铠甲,手执金黄色的大刀,头戴插有羽毛的战盔,准备护送少女去往雨神的宫殿。东方既白,祭神的队伍伴随着海螺号声,跟在祭司的后面,从神庙向圣井走去。走完长长的石路,来到圣井旁的祭坛,当晨光初照时,祭司开始向雨神祈祷。

伴随着鼓声,六个祭司一边唱着祭歌,一边抓起少女的手脚左右摇摆起来。鼓声越来越响,频率也越来越高,少女被左右摇摆的弧度也越来越大。当鼓声、笛声和歌声达到高潮时,六个祭司同时松开双手,少女翻转着被高高地抛到空中,然后一头扎入黑洞洞的圣井里,与此同时,少女的卫士也跳入井中,祭祀仪式到此结束。

为了取悦雨神,人们还把自己所认定的一切好东西都投进圣井,不仅有金银玉珠,还有刀斧贝雕等。有一个牧师,在他所著的《尤卡坦半岛记事》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说这个国家有黄金和财宝,不言而喻,都埋藏在这口圣井里。”

生还的神使

玛雅人通常是在清晨把作为人祭的少女投进井里的,如果她摔进水中很快被溺死,那么人们就感到非常失望。他们会哭号着一起向水中投石头,因为神灵已经把不祥的预兆昭示给他们。这种用活人祭水中神灵的做法,可以在不少民族中见到,中国古代为河伯娶妇的故事也无非如此。假如从清晨到中午,井中的人还侥幸活着的话,那么上边的人就会放下一条长绳,把幸存者拉上来。当然,被作为祭品的不只是少女,有时候男人也会成为神使。在玛雅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从圣井中生还的神使,他就是男人,名叫亨纳克·塞尔,生还后备受崇敬。

12世纪后期,这位名叫亨纳克·塞尔的男子因投井不死而被奉为神使。他甚至做了玛雅潘的最高掌权者。亨纳克·塞尔经过验证的神使身份,使他成为玛雅政治史上不可多见的显赫人物。他把玛雅潘变成了尤卡坦半岛上最强大的城邦国家,而且他的帝国化努力也有了初步成果。1194年,亨纳克·塞尔的玛雅潘武装攻占了奇琴伊察城,血腥地镇压了当地居民的反抗。接着,他又征服了另一重要城市乌希马尔。玛雅奴隶制政治实体的雏形已经呼之欲出,甚至今天我们把几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称为玛雅地区,把共有同一类型文明的这些人称为玛雅人,都应归为神使亨纳克·塞尔给玛雅潘这个城市奠定的重要地位。

这位圣井中来的神使由于自己并非贵族出身,所以给玛雅潘添加了世俗的色彩。除了建造高大的祭祀坛庙之外,他还全力修建世俗权力人物的豪华宫殿,其中包括复杂的立柱厅房,众多舒适的房间,装饰华美,设施齐全,以宫殿命名。这种世俗性的大型建筑在玛雅地区的众多遗址中是较少见到的。玛雅潘的统治大权落到了非世袭的世俗军事新贵手中,这使玛雅社会的组织体系、社会性质发生了微妙的质变。或许可以做这样的猜想,玛雅潘的政治领袖亨纳克·塞尔其实并没有那一段神奇的经历。所谓从奇琴伊察圣井中死里逃生的故事,是他编造出来的,用以证明他统治的合法性。这是不难想见的惯用伎俩,古今中外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玛雅人的神秘宗教文化需要这样的神话,他们的人民甚至会自觉自愿或下意识地为他们的军事政治强人编织一段神使的传说也说不定。

玛雅的金字塔群

望着玛雅潘遗址宏伟厚实的城墙以及6个带城楼的城门,还有城墙内大大小小近4000个建筑的遗存,人们不禁要问它们的缔造者亨纳克·塞尔,究竟是因为来自圣井才有资格和力量开创出这个大局面,还是由于开创了玛雅历史空前的规模才被视为神使呢?到了后古典期,玛雅统治阶层的地位变得不太稳固,原本天经地义的君权世袭体制受到质疑。社会上暴富的新强人也开始染指最高权力。由于与历来的传统不合,这种做法就需要加以修饰,编造政治神话以争取大众的支持也就变得天经地义了。

被证实的圣井传说

16世纪中叶,尤卡坦半岛被西班牙人科尔特斯率领的军队占领,玛雅帝国也随之灭亡,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搞祭神活动了。圣井附近也逐渐萧条起来,最后完全被荒野丛林淹没。后来有一个人,相信了那位牧师的话,确信圣井里一定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并且准备对圣井进行探险。这个人就是从1885年开始,连续25年任美国驻尤卡坦半岛的领事爱德华·汤普逊。

他对玛雅遗迹的研究有着40年的历史。他从朋友那里借了一大笔钱,买了一台掘泥机,还学会了潜水术,就这样挖掘起圣井来了。最初几天,挖掘出来的都是污泥,后来终于发现了金盘子和玉器,最后挖掘出许多青年男女的骨骸。这就是那些少女和勇士们的尸骨。汤普逊把圣井里的污泥挖干净以后,穿上潜水衣潜入井底,他发了横财,把挖掘出来的东西收集到一起,足足装了十几筐。其中有5个黄金制成的金钵和金杯、20枚金戒指,还有几桶金器等。1903年,汤普逊把从玛雅人神庙和圣井里发掘出来的宝藏公布于世。1967年至1968年,墨西哥考察队又从圣井中捞出一些人工制品珍宝,现收藏于墨西哥各地的博物馆里。神使的生还故事虽然传说的意味很浓,但汤普逊等人的探险发现用事实证明,玛雅人向圣井进行人祭并投入财宝是确真无疑的,这将玛雅文化幽隐的一面展现给了世人。

玛雅奇琴伊察观象台

奇琴伊察观象台是玛雅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座,塔高12.5米,圆顶观象台建 T6x9CamjNym1vmxNTutM2K7kf8S/QOplOksQQN0S1ERin1ycHIgy8DVkFtwChgV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