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键词:自然力量/太阳神/玉米神/破坏之神

从自然崇拜到多神崇拜
公元前2世纪~17世纪

人类文明从萌生到发展,总是与宗教崇拜相关联。从最早的自然崇拜发展到后来的多神崇拜,也是大多数人类文明共有的轨迹。在玛雅文明的发展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神,这些神有的是保护之神,有的是破坏之神,但无论是哪一种神,所折射出的都是玛雅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以及现实环境给他们的发展造成的困境。众神的发现,表达了玛雅人对于和谐安乐生活的由衷向往。

原始的自然崇拜

玛雅宗教最初可能像其他先民一样只是简单的自然崇拜,将能够影响甚至破坏他们生活的自然力量人格化。太阳、月亮、大地、山川、风雨、雷电、飓风、森林、河流等,这些自然力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玛雅人,这些自然环境或力量交互作用构成了玛雅人渔猎生活的背景。

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拜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成型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祭司阶层来阐释自然力量的作用,也没有一套固定的和精心设计的祭祀礼仪来实现人与自然力量之间的沟通,也无须选定特别的地点来用于自然崇拜。在一切地方,比如庙宇甚至某一家庭都可对自然力量进行敬拜,这时每个一家之主都可以理所当然地成为支持自然崇拜的祭司。当时的家庭或庙宇无非是临时的茅草屋,只需在祭拜之前打扫干净。这种情形直到现代,还能在某些偏远的玛雅部族中看到。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玛雅居民有了固定的居所和较多的闲暇,宗教意识也开始日益发展。玛雅人的原始崇拜日益体系化,万物有灵的泛神崇拜向较为固定的一些神转变。同时,肩负向普通居民传达并诠释神的意愿等事务的祭司也发展起来,一种对更加像样的宗教场所如宏大的庙宇的需求增加起来。

宗教逐渐发展成为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事务。定居生活使得较为固定的仪式中心逐渐建成,玛雅人也开始有时间、有能力去建筑和修饰那些需要花费长期艰苦劳动的圣地,并发展出更加精细复杂的宗教仪式。许多个世纪,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流逝了。在这段时间里,玛雅宗教无疑缓慢变化,个性化的神祇日益成型,祭司集团也在形成,繁复的宗教仪式和精致的宗教圣地逐渐确立。

太阳神

玛雅人结束了自然崇拜阶段,走入了众神崇拜阶段,但由于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神灵的数量也蔚为可观。玛雅各种级别、各种法力的神灵非常多,在这庞大的神族谱系里,被人经常祭拜、祈求的神灵并不太多,大致只有十来个神祇在大多数崇拜仪式中被供奉,而其他神灵只在特殊的场合或极为特殊需要时才被求助。

君主陵墓中的赤陶香炉,其形

在乌斯玛尔的雕刻中,雨神恰克的假面是一个

在玛雅宗教中,胡纳伯·库是创世神,但这位造物主由于对人的现实生活影响不大,或是太遥远、太抽象,人们对他的关注不多。玛雅人倒是对这位造物主的儿子——造人的天神也即太阳神伊扎姆纳特别崇拜。太阳神伊扎姆纳似乎是位上了年纪的男性,没有牙齿,古铜色的脸,长着引人注目的古怪的鼻子,间或有胡须,玛雅建筑浮雕上经常单刻他的头。后据学者分析,太阳神造型的基础是鬣蜥,一种在玛雅低地常见的大型陆栖蜥蜴,玛雅人可能觉得其凶残的性格和粗粝的外貌不同寻常。但是太阳神造型也有淡水鳄鱼或者中美洲产的大鳄鱼的外貌特征,偶尔还会出现鹿蹄和鹿角。太阳神是昼夜的主宰,同时也被认为是玛雅文字的发明者,历法和编年方法的发明者。由于伊扎姆纳还常常对付灾荒病害,因而他也以药神的面目出现。总之,他对待人们是非常友善的,他像慈爱的父亲,在天上照看着玛雅人。

月亮女神伊克斯切尔通常被视为太阳神的妻子,关于她的不贞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个讲的是她和鹰王私奔,于是太阳神披上鹿皮,躺在地上装死,并派一只绿头苍蝇去告诉鹰们哪里有腐肉。太阳神抓住第一只来吃腐肉的鹰并强迫它带他去鹰王的宫殿,在那里太阳神重新得到了自己误入歧途的妻子。这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早期传说,在许多古典期晚段的彩绘和雕刻容器上都有描绘。

保护之神

玉米神卡虚在玛雅宗教中也相当重要,因为种植玉米是玛雅人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玛雅人对太空中的金星既畏且敬,因为它既显示黎明破晓,又显示夜幕降临,玛雅人认为金星冰冷的光线会危害生命和庄稼。为避免金星或其他危险的伤害,玉米有自己的保护神,或者可以说玉米自己就是一种神祇。玉米神的形象年轻清秀,通常用玉米作头饰,或者在头部长出玉米叶,仿佛头部就是玉米籽粒。科潘遗址发现的玉米神雕像极为精致,他一只手上抬,手掌张开,另一只手抬得略低一些,双唇张开,表情宁静安详。从他梳向脑后的头发后面长出玉米,他戴着华丽的珠宝首饰——耳饰、手镯和面具垂饰,可能都是玉石的象征。这样,玛雅人认为玉石意味着珍贵的观念及其与正在生长着的玉米的联系就全都在这件和谐的雕塑象征物上表现出来了。

古玛雅的艺术珍品数不胜数,这些传世之作造型各异,形神兼备,生动异常。

玉米神是个勤俭的神,有时又是森林之神。他有不少敌人,这大概也是玉米生产时常遭遇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在观念中的反映。他出现的场合也千变万化,和雨神在一起时象征着受到庇佑,而与死神同在时象征着斗争很激烈。

风神在玛雅后古典时期出现,是一个部族强人被神化的结果。他与雨神一同出现,为雨神扫清道路。雨神恰克是一位后来居上的保护神,在玛雅后古典时期地位得到提升,他的形象颇为特别,长着尖长鼻子,弯曲的长獠牙一前一后伸出来,头饰是打结的箍带。雨神同时也是风神、雷电神、丰产神,代表着生长。那个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红黄黑白四个大缸里取水行雨的善神就是恰克。由于与玛雅人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他受到了尊敬。

破坏之神

死神阿普切的形象比较可怕,骷髅头、无肉的肋骨、多刺的脊柱。假如他穿上衣服,则用黑圈来代表腐烂。他是第九层地狱的主宰,一个十足的坏神。他总和战神、人牲的符号一同出现,或者与猫头鹰一起出现,被认为与罪恶凶兆为伴。他在病人房前徘徊,为的是猎获可怜的人。

有一位水灾之神,她是一个怒气冲冲的老太婆,她的小瓶子里盛满洪水,她一发怒,就向大地倾倒洪水,对人类进行惩罚。她被画得充满敌意,头上有一条扭曲盘绕的毒蛇,她的裙衩上有交叉骨头的恐怖图案,她的手和脚又像凶猛动物的利爪。

玛雅人常常提到自杀女神伊希塔布,她的性别特征极为鲜明,夸张地描绘了她的胸乳。她的双眼紧闭,意味着死亡;脸颊上的黑点,代表着腐烂。尸身死亡了,但她的灵魂却被天堂上垂下来的绞索接走了。

黑战神曲瓦是黑色形象,黑色代表战争。他的下唇肥大下垂,嘴外圈是红棕色,他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作为恶神,他手持利矛,在洪水灾难和残酷战斗、杀俘活动中出现,他还总是与死神有关,在那些献祭场面中,他与死神一同出现。作为战争之神,他一手执火炬烧房子,一手用剑拆房子。作为好神,他像个背着货物游走各地的商旅,大约古代玛雅贸易是武装贩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保护着可可树的种植。

巴布卡神

还有一类颇为奇异的神祇,叫作巴布卡神。巴布卡神共有四个,他们两个一对,在奇琴伊察的一座庙宇门洞的上方相向而坐。第一个背上有贝壳,第二个背上有蜘蛛网,第三个背上有龟壳,第四个背上有螺状壳。他们腰里缠着飘逸的布带,模仿蜜蜂的翅膀,他们是养蜂业的保护神。巴布卡神也以建筑之神的形象出现,反映出他们作为天空支撑者的功能。有时他们还驮负着新年之神。巴布卡神连同风神以及其他神祇,都反映了天、地、日、月、风、雨等自然现象的特征和威力。

玛雅神灵的象征意味包罗万象。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种种关于神灵的说法,无非都是关于人类自己生存境况的叙述。玛雅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欢乐与苦恼,他们试图寻求某种超自然、非现实的信仰力量来支撑自己。到后古典期,玛雅人对羽蛇神的崇拜极为盛行,羽蛇神的地位甚至超越了之前一切主神的地位,就是因为人们对于雨水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少雨的情况给玛雅的诸多城邦带来了现实的困境,所以玛雅人将羽蛇神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中美洲阿兹特克神话:龙舌兰 kKb4iP9emFlOM4gemEAxvLRsI59EeeiPQYsd6K+y8Vx+D+Dcpt1r3V5m3Nynpj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