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键词: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音乐之父”巴赫
1685年~1750年

他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家喻户晓;他一生曲折坎坷,为世人留下了宝贵财富。他就是西欧近代音乐的开山鼻祖——巴赫。他的许多作品在今天仍然是著名音乐学院的必修曲目,后世的史学家甚至称他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不幸的童年

1685年3月21日,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声,一个名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男婴出生在德国中部的爱森纳赫。虽然这只是座人口过千的小城镇,但文化氛围很浓,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还刻有“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迹。巴赫家族是当地的音乐世家,巴赫的祖父辈中有两位是著名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名杰出的小提琴手,他的几位叔叔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音乐家。对于极具音乐天赋的巴赫来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音乐传统真是上天赐予的宝贵财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巴赫9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病逝世了。一年以后,巴赫的父亲也因为悲伤过度而告别了人世,幼小的巴赫只得靠哥哥来抚养。

巴赫全面地继承了欧洲几百年

巴赫的一家

在西方的音乐百科全书中,“巴赫”这个条目代表着数十位音乐家,这是因为巴

小小年纪就成为孤儿,也许只有音乐才能抚慰巴赫心灵上的创伤。可巴赫的哥哥却禁止巴赫踏入音乐的世界半步,还将家族中收集的珍贵乐谱全部锁起来,不让巴赫翻阅。小巴赫只好在夜晚偷偷取出曲谱,然后悄悄地抄写下来。这样持续了半年之久,噩运再次降临到巴赫的头上。一次偶然的机会,巴赫的哥哥发现了巴赫的行为,暴跳如雷的他将巴赫辛苦抄写的手稿全部撕毁。哥哥蛮横的举动深深地刺痛了巴赫幼小的心灵。也许这个残缺的家根本就不是自己停留的港湾,15岁的巴赫离开了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他凭借着自己美妙的歌喉和出色的小提琴、管风琴及古钢琴的演奏技艺,在吕奈堡米夏埃利斯教堂的唱诗班中任职,同时还进入神学院学习。童年的遭遇使巴赫具有极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虽然经济拮据,但是他发奋图强,靠奖学金进入了吕奈堡的圣·米歇尔学校。在校学习期间,他如同一只勤劳的蜜蜂,四处寻找并贪婪地吸取营养,学校的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之中度过了。1702年,巴赫从学校顺利毕业,第二年就在一家室内乐队担任小提琴演奏乐师。在之后的20年中,巴赫多次更换工作,他做过教师、作曲家、乐队指挥等工作,但他最纯熟的音乐技能还是曼妙的风琴演奏。1723年,38岁的巴赫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担任歌咏班领唱,这份职业一直伴随了他27年,直到他离开人世。

生活写照

18世纪的德国贵族们虽然喜爱音乐,也建立了许多宫廷乐队,但音乐艺人却不被世人重视,他们被当作勤杂工、看门人、厨师等仆役一样看待。巴赫虽然是这一时代少有的音乐天才,也难以摆脱这种命运。他并没有像以后的莫扎特和贝多芬那样,在世的时候就享有盛名,而是始终在为填饱一家老小的肚子而努力工作(巴赫是位“高产”的父亲,他一生共有20个子女,其中11个早年夭折),并始终未能遇到懂得欣赏他的音乐的“伯乐”。据说他最后的雇主——莱比锡教会原本希望能够找到一位“一流音乐家”,只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才退而求其次地选择了巴赫。

德国的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说过:“天才如果不是诞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中,就是降临到生活十分艰辛的阶层里。”此话用在巴赫的身上真是恰如其分,坎坷、挫折、打击……这些灰色调的词语缠绕了巴赫的一生。他10岁时就已经父母双亡,35岁时,挚爱的妻子也撒手人寰;60岁时连续失去了6个子女……不过让世人感叹的是,巴赫9个成年的子女中,有4人成为鼎鼎有名的音乐家。巴赫家族的荣光继续传递,音乐仿佛成了这个家族最耀眼的勋章。

2005年,德国柏林展出了巴赫作曲的手稿。

晚年的巴赫为医治眼睛曾做过两次手术,结果不仅未能重见光明,反而摧垮了身体,他于1750年7月28日离开了人世。巴赫在世时创作的作品鲜为人知,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又没有赢得社会的认可。直到他去世后,莫扎特和贝多芬发现了巴赫音乐作品的宝贵价值,至此,巴赫那完美、深刻的音乐才为世人所知。当贝多芬首次看到巴赫的作品时,就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名字的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再晚一些的肖邦、李斯特等人都将巴赫的作品奉为经典,巴赫的价值这才真正地体现出来。 aWUeFPXUZWSxs9dJvmcrOJKLDaqekuCFGgLV6eEfhyfDXUn+AN5gnRtISwZQL2o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