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键词: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

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41年

汉朝立国之初,就确立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经过十数年的发展,汉朝建立初期凋敝的经济,在吕后执政期间逐渐恢复起来。到汉文帝、景帝在位时,西汉朝廷又推行了一系列轻徭薄赋、奖励生产的政策,整个社会经济开始走向繁荣,百姓出现了安居乐业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经济恢复

秦朝15年的残酷统治和秦末战争的巨大破坏,造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瘫痪,汉朝建立之初面临的是一个内外交困的局面:全国人口死亡大半;农民大量逃离乡里成为流民或者奴婢,土地多数抛荒;粮食供应短缺,每石粮食要卖到四五千钱,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食人”的惨景;社会财富极其缺乏,连天子出行的马车,都配不齐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就定下十五税一的轻税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刘邦死后吕后执政,虽然高层斗争激烈,但普通百姓并没受到影响,在黄老无为之治思想的指导下,天下安然无事,社会经济继续恢复。到公元前179年文帝即位时,整个社会经济已经基本从秦末战乱中恢复过来,这一切为文景时代经济的繁荣打下了良好基础。

双层九子漆奁·西汉

奁是中国古代妇女用来梳妆的镜匣,这件双层漆奁上层用来

文帝是汉高祖的庶子,因为不受父亲宠爱被安排到北方偏远的代地(今河北西北部、山西东北部)边境为王。汉高祖死后,吕后不断找借口诛杀刘氏诸侯王,以便把刘氏诸侯王的封国封给吕氏亲属,代国因为偏远荒凉,没有受到吕氏觊觎,文帝也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和封地。吕后死后,大臣陈平、周勃起兵诛灭吕氏,废掉吕氏所立的少帝,迎立文帝即位。在偏远荒凉的代国当了16年国王,文帝才得以回到长安,他深知皇位得之不易,因此即位之后一直兢兢业业,力行仁政,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汉文帝前元年(前179)三月起,文帝连续下诏督促地方官员劝课农桑,告诫他们减轻农民负担。公元前178年春耕时节,文帝又亲自到京城的籍田上举行耕田仪式,向天下表示发展农业的决心。在朝廷的大力鼓励下,粮食问题逐渐解决了,粮价大大降低,最低的时候一石只需要十余钱,仅是西汉开国时候的几百分之一。粮食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财政收入的大增,在公家仓库存满粮食的情况下,汉文帝于公元前168年下诏减免全国田赋。

汉景帝像·清

汉景帝在西汉历

文帝一生俭约,他在位23年间,全国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唯一不变的是文帝的享受品,无论宫室、苑囿、车马、服御等都没有丝毫增加。文帝有一次计划修一个露台,找工匠来计算开销,只需要一百两黄金,但文帝认为这已经是十户中等人家全部的家产,结果还是没舍得修建。文帝对锦衣华服也是避而远之,平日里只穿着一身黑色粗厚布衣而已,他所宠爱的慎夫人身穿的长裙裙裾短得都拖不到地上,这在以长裙为美的汉代极为不易。

盛世景象

文帝去世后,景帝即位。景帝的自律远不如文帝,他大造苑囿,多养厩马,宫殿、列观、车马等也大量增修起来。不过,景帝对待百姓还坚持文帝时的轻徭薄赋方针,不失为守成之主。景帝将农田税率进一步减少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代定制,农民的负担比秦代明显减轻。此外,景帝还多次下诏,要求官吏们不得购买黄金珠玉等奢侈品,违者以盗窃论罪。至于贪污渎职的大小官吏,一律严加治罪。

伏生授经图·明

此图描绘的是伏胜(世

在边患问题上,景帝在位时,匈奴的威胁有所缓解。景帝连续三次与匈奴和亲通好,匈奴虽然也多次入侵雁门,但双方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使得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没有受战乱影响。汉景帝前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等诸侯王发动了“七国之乱”。尽管景帝采纳了大臣袁盎的建议,处死了提议削藩的晁错,但叛军仍然不肯罢休,继续进攻。无奈之下,景帝命太尉周亚夫率军平叛,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将叛军消灭,整个国家的政局趋向稳定,出现了一片升平景象。当时社会安定,老百姓人人丰足,地方粮仓里的粮食都堆得满满的,少府仓库还有许多布帛等货材。京城积聚的钱币千千万万,长期搁置得不到动用,以至穿钱的绳子都朽烂了,无法计数。太仓中的粮食大囤小囤如兵阵相连,有的露积在外,以至腐烂不能食用。从前公卿都未必能拥有的马匹现在已经走入了普通市民的家庭,田野中的马匹更是成群结队,以至骑年轻母马的人都被看不起,不被允许参加高级聚会。

《帝鉴图说》之屈尊劳将·明

当时汉朝以道家思想治国,刑罚极轻,百姓们也都知道自爱,崇尚行义,整个社会出现了无为而治的景象。但经济上放任自流的政策也使农村土地兼并严重,各地出现了一批大地主、大商人,欺压百姓,称霸一方,地方官员很难节制。这一切都在文景时代的盛世景象中埋下了变数。 rsY754slt/NSE9LuxnpUsa9aRmqKUO4tDNodiXMZT5Y7Jjl1cIRa9sO2F2xmgT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