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 中医认为肝的功能是什么

中医理论认为,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

主藏血的含义包括:①调节血量。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体处于休息或情绪稳定时,部分血液回肝而藏之,当人体处于活动状态时,肝就排出其所储藏的血液,运送至全身,以供养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故有“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之说。若肝藏血功能失调,则会引起血虚或出血的症状,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于目,则两目干涩昏花,或为夜盲;若不能藏血,则可出现呕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出血性疾病。②养阴制阳。肝脏要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其自身需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保持肝体柔和。另一方面,血属阴,可制约肝的阳气,使之勿升动太过。只有肝之藏血充沛,阴血不亏,方可使肝的升动之性既冲和条达,又不至于亢逆为害,从而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否则,肝的阴血不足,不能制约肝的阳气升动,则易导致肝用太过出现由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引起的眩晕眼花、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等症状。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为:①疏调气血。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升降适宜。而“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所以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功能正常。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出现胸胁、两乳或少腹等某些局部的胀痛不适,以及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②调畅情志。肝属木,喜条达舒畅,恶抑郁,忌精神刺激,《素问·举痛论》所说的“百病生于气也”就是对情志所伤影响气机的调畅而言的。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血液运行,进而发挥调节情志的作用。故肝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人的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若肝失疏泄则肝不舒,气机不畅,精神抑郁,出现郁闷不乐,抑郁难解,或开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出现心烦易怒等。反之,过度的精神刺激,又常常是导致肝失疏泄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怒伤肝”及“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的论述。③疏泄胆汁。胆汁的形成是“借肝之余气,溢入于胆,积聚而成”,所以肝主疏泄促消化的作用也表现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上。若肝失疏泄,胆道不利,则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与排泄,出现胁痛、食少、口苦、呕吐黄水或黄疸等症。 uYIUjPh1FosLOFstTnbNftST6v3y3VtBGaE1fV46CgcHlpF3jNAQ+FzkikeUOC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