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指藏于体内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是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中医学的“藏”,实际指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络六腑和其他组织器官,在外则通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所形成的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独特的生理病理系统。
“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含义有二:一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病理生理征象;二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五脏主藏精气,以藏为主,藏而不泄;六腑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奇恒之腑,虽名为腑,但其功能却有异于六腑,并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整体性及五脏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五脏系统内外环境相参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明。
(1)心主血脉:指心有推动血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脉和血液循行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的独立系统。在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下,心的正常搏动维持着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保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如果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皆可出现异常的搏动现象。
心主血脉,还包括心生血的作用。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奉心神化赤而形成血液。因此,心的搏动和血液的运行,也有赖于全身血液充盈。如果血液不足,可见心悸、脉数等症。
(2)心主神明:又称心藏神,即心有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心所藏之神,既是广义之神,又包括狭义之神。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机能,但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同时,心具有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和各种刺激并做出反应,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主要依赖于心血、心阴对心神的滋养和心气、心阳的鼓动及振奋作用。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在生理上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
附 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心包的生理功能,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心包受病,称为心包代心受邪。如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所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病证,称之为“热入心包”。
(1)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之阳气能推动心脏搏动,温通全身血脉,兴奋精神,以使生机不息。《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为阳中之太阳。”生理上,心必须保持强大的阳气,才能使心搏动而温运血脉,振奋精神,温煦周身,故曰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2)心主通明:是指心脉以通畅为本,心神以清明为要。心脉畅通和心神清明,是心阳的温煦和推动作用与心阴的凉润和宁静作用相协调的结果。心阳与心阴的作用协调,心脏搏动有力,节律一致,速率适中,脉管舒缩有度,心血才能循脉运行通畅。
(3)心气宜降:心火在心阴的作用下合而化为心气,下行以温肾,维持人体上下协调。
(1)肺主气,司呼吸: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成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故“诸气者,皆属于肺”。
(2)肺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肺通过宣发,排出体内浊气;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肃降、收敛的生理功能。肺通过肃降,吸入自然界清气,下纳于肾;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并将津液下输于肾;清肃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维持呼吸运动、水液代谢正常进行的基础。
(3)肺主通调水道:肺气通过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一是肺气宣发,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同时主司腠理开合,调节汗液排泄。二是肺气肃降,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故又称“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
(4)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同时起到辅心行血的作用。
肺主治节,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津液的机能。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治理调节呼吸运动;二是治理调节一身之气的运动;三是治理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肺主治节,是对肺的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1)肺为娇脏:肺为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天气直接相通,故六淫等外邪侵袭机体,无论从口鼻还是从皮毛而入,均易犯肺而致病。此外,肺居高位,为华盖而覆盖诸脏,又为百脉之所朝,凡其他脏腑的病变,易上及于肺。又因肺不耐寒热,易受邪侵,无论外感、内伤或是他脏病变,多侵袭或累及于肺而为病,故称之为“娇脏”。
(2)肺气以降为顺:肺为阳中之阴脏,通于秋气,其性收敛下降;肺居位高以覆诸脏,称之为华盖;肺气以降为顺,顺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顺,故有“肺为脏之长”之说。肺气降,则一身气血津液上升至肺,必归于升已而降,与下焦肾气之降已而升遥相呼应,构成气血津液升降相因的循行模式。
(3)肺喜润恶燥:肺为清虚之体,性喜清润而恶燥。在病理上,燥邪易灼伤肺津,甚化火耗阴,肺失滋润,致肃降无权,故喜润恶燥是肺的特性。
(1)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的功能两个方面。运化水谷精微,是脾对饮食物的消化,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布散的作用。饮食物由胃受纳腐熟,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转输到心肺,布散于全身,从而使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足的营养,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运化水液,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
(2)脾主统血: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脾统血的机理,是与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气血充盈,固摄作用正常,则能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脉内,不逸出脉外。
(3)脾主升:一是指升清,指脾气将精微上输心肺、头目,以化生气血,滋养清窍,营养周身。脾不升清,精微失于上输,气血生成不足,则清窍失于滋养,可见面色无华、头目眩晕;清阳不升,水谷并走大肠,则见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二是指升举,脾气上升对内脏起着升托作用,使其恒定在相应位置。如果脾气虚损升托作用减退,易致下坠感或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也称为阴挺)和直肠脱垂(也称为脱肛)等症,此称之为“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
(1)脾宜升则健:脾的气机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胃居中,脾气宜升,胃气宜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对维持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整体协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脾能升清,则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气血生化有源,故说“脾宜升则健”(《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2)脾喜燥恶湿:脾胃在五行中属土,根据阴阳属性分类,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脾主运化水液,以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虚不运则易生湿,而湿邪过多又最易困脾。如《临证指南医案》说:“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故称脾“喜燥恶湿”。
(1)肝主疏泄: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调畅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及情志活动等作用,其中心环节是调畅全身气机。
1)促进血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代谢:机体脏腑、经络等的生理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的运行通利,既能使血行通畅和利,又能通利三焦,疏通水道,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
2)促进脾胃的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肝的疏泄功能,对脾胃的消化起着协助作用。既能调畅脾胃气机,使脾胃之气维持其升清与降浊的特点,从而保证正常的消化吸收,肝又能分泌与排泄胆汁,胆汁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如果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肝气犯脾或肝气犯胃,统称为“木旺乘土”。
3)调畅情志:情志活动以气机调畅、气血调和为重要条件。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平,则心情舒畅,情志活动正常。疏泄功能障碍,气机失于调畅,则会导致精神情志活动的异常,如易于抑郁、善怒等。
4)通调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和月经:肝气畅达,血脉流通,可促进男子精液的正常施泄以及女子的按时排卵,从而促进生殖功能。由于妇女月经及生育与肝的功能关系密切,所以古人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
(2)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一是肝为血海,能贮存一定的血量,以制约肝的阳气升腾,以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二是调节血量。当机体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肝就把所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输布,提供给机体活动的需要;在人体安静、休息或情绪稳定时,机体外周血液需要量相对减少,部分血液回流于肝而藏之。三是防止出血。肝的调节血量功能,是以贮藏血液为前提的,只有血量的储备充足,才能有效地进行调节。四是濡养肝及筋目。肝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濡养肝脏及其形体官窍,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五是为经血之源。肝贮藏充足的血液,为女子月经来潮的重要保证。肝藏血而称为血海,冲脉起于胞中而通于肝,与女子月经来潮密切相关,也称为“血海”。女子以血为本,肝藏血充足,冲脉血液充盛,是其月经按时来潮的重要保证。
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相互为用,相辅相成。肝内贮藏充足的血液,可涵养肝气,维持肝气的冲和条达,以保证疏泄机能的正常发挥。
(1)体阴而用阳:肝“体阴”,一是肝与肾同居下焦,故属阴;二是肝藏血,血属阴。肝为刚脏,非柔润而不和调,必赖阴血之滋养方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肝“用阳”,一是肝主疏泄,其气主升主动,性喜条达,内寄相火,其性属阳;二是肝阳易亢,肝风易动而形成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临床表现为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症状。故曰肝“体阴而用阳”。
(2)肝为刚脏:肝为将军之官,是指肝内寄相火,其性刚烈,具有易亢、易逆、好动的特点。肝之体阴常不足,肝主疏泄阳易亢。病理上肝气易逆,肝阳易亢,化火生风,常见眩晕、头胀、头痛甚抽搐、震颤等症。
(3)肝主升发: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春天阳气始发,内蕴生升之机,推动自然万物的生长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气内应于肝,内藏生升之气。肝之病变以升发太过为多见,临床多见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4)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属木气,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冲和之象,才能维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暴怒可致肝气亢奋,出现面红目赤、头胀头痛、心烦易怒等症,思虑抑郁则可致肝气郁结,出现郁郁寡欢、多疑善虑甚或悲伤欲哭等。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藏精,是指肾对精气具有封藏作用。肾所藏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繁衍后代的基本功能,称为“先天之精”。也包括水谷之精气和五脏六腑之精,水谷之精来源于饮食物,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之精气,其分布于脏腑而成为五脏六腑之精,以发挥滋养濡润作用,称为“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不同,但同藏于肾而构成肾中精气。
肾藏精的生理效应:一是主生长、发育。肾中精气的盛衰,主导着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如幼年期,肾中精气始充,人体生长发育迅速;青壮年时期,肾中精气逐步旺盛,精神饱满,筋骨劲强,肌肉强壮;老年期,肾中精气衰减,人体逐渐衰老,发鬓斑白,牙齿动摇,耳聋失聪,面憔无华。二是主生殖。其一,肾藏先天之精,其携带遗传物质,促进人体胚胎发育,是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其二,肾精能化生“天癸”。所谓“天癸”,随着肾中精气不断充盈,所产生的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作用的精微物质。随“天癸”的发生、发展和衰减,人体的生殖器官和生殖功能出现发育、成熟及衰退的同步变化。
肾精还具有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作用。肾精化生肾气,肾气包括肾阴、肾阳。肾阴、肾阳又称为元阴和元阳、真阴和真阳。肾阴,对机体各脏腑起着滋养和濡润作用;肾阳,对机体各脏腑起着温煦和推动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着脏腑阴阳的相对平衡,是各脏阴阳的根本,推动和调控着脏腑气化。
(2)肾主水:指肾的气化功能,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肾阳蒸腾气化,使水液中清者上升,即含有营养物质的津液,在肾阳的蒸腾作用下,经三焦水道而上升,复归于肺,布散周身;浊者下降,即经过代谢后多余的水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注于膀胱而为尿。尿液的生成和排泄,为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吸入之气必须由肾摄纳,肾的精气充沛,才能保证呼吸均匀和调。
(1)肾为封藏之本:肾的封藏、固摄作用,可以防止精、气、血、津液的过量排泄与亡失。《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同时,还可以维持呼吸运动的平稳和深沉。若肾的封藏、固摄功能失常,则表现为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过多、滑胎,或表现为尿频,小便清长,遗尿,尿失禁,或表现为大便滑脱不禁,或表现为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病理变化。此外,肾的封藏与肝的疏泄具有相反相成的关系,肝的疏泄可防止精气的排泄不畅或壅滞不通,肾的封藏作用可防止精气的过度丢失。
(2)肾为水火之宅:肾为五脏六腑之本,主一身阴阳,为水火之宅,寓真阴(命门之水)而含真阳(命门之火)。五脏六腑之阴,非肾阴不能滋养;五脏六腑之阳,非肾阳不能温煦。肾阴,为人体阴液之根本,谓之命门之水;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谓之命门之火。肾阴与肾阳,同居肾中,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生理上的动态平衡,故称肾为水火之宅。
(3)肾恶燥:《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所恶……肾恶燥。”肾之所以恶燥,因为肾为水脏,主藏阴精,司津液之气化,燥邪易伤津液,久则肾精耗损,甚则骨髓枯竭,所以说肾恶燥。
主要表现在心主血与肺主气,即心主行血与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肺主气,具有助心行血之作用。肺气正常则是血液正常循行的必要条件。心主血,推动血液循行,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故有“呼出心与肺”之说。连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方面。脾运化水谷精微,以生化血液。脾气旺盛,则血之生化功能正常,血液充盛,则心有所主。心主血,营气和津液化赤为血。心之阳气可以温养脾土,使脾阳不衰,保证了脾生化血液之正常。另外,心气推动血液循环,脾气统摄血液行于脉中,推动力和固摄力的协调平衡,从而维持血液正常循行。
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神志方面的依存与协同。血液贮藏于肝,通过心气推动作用而运行于全身。心行血功能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故“心肝血虚”常同时出现。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故心、肝病变均可表现为神志活动的异常。
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水火既济与心血肾精之间的依存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助肾阳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助心阴以濡心阳,使心火不亢。如此维持心肾阴阳水火协调平衡,称“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组成宗气。肺呼吸功能和脾运化功能的强健,是气强盛的基础。另外,肺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功能,有助脾运化水液的功能,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散精于肺,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营养。
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现咳逆上气,甚则咯血等病理表现,称之为“肝火犯肺”。
主要表现于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肾为主水之脏,具有气化功能,升清降浊,主持水液的蒸腾气化,维持津液代谢的正常。肺为水之上源,具有宣发肃降功能,能使水道通调,可使上焦之水液下输于肾,变为尿液排出体外。另外,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在肺气肃降的作用下,下归于肾,由肾摄纳,才能为人体所用。若肾中精气充盛,摄纳功能正常,则可见呼吸深沉平稳。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此外,肺肾之阴液亦相互资生,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对各脏腑之阴液具有滋养作用。肺阴虚可损及肾阴,反之,肾阴虚无以上滋肺阴,可形成肺肾阴虚证。
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生成、贮藏及循行方面。肝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饮食消化正常。脾气健运,水谷之精微化源充盛,肝木得养,疏泄功能则能正常。另外,肝主疏泄而维持血行,藏血而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脾生血、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又称“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主要表现于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肝藏血,肾藏精。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血同源于水谷精微,又互生互化,称为“精血同源”。
肝气疏泄可使肾气开阖有度,肾气闭藏可防止精气妄泻。疏泄与封藏调节着女子的排卵、月经来潮和男子的排精功能。
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则肝阳不亢;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可防肝脉寒滞。肾阴不足常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为“水不涵木”;如肝阴不足,亦可导致肾阴亏虚,从而导致相火上亢。另外,肝火太盛亦可下劫肾阴,从而形成肾阴不足病证。
主要表现于先天后天相辅相成和津液代谢方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促后天,后天养先天,相互资助和相互促进。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有赖于肾中阳气的温煦,而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盈和成熟,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另外,脾主运化,肾主蒸腾气化,脾肾两脏密切配合,方能使津液代谢正常进行。
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即心主血脉。若心气旺盛,则血脉充盈;心的阳气虚损,脉沉迟无力;心血虚少,可见脉细弱;心血瘀阻,脉弦涩或结代等。
一是肺具有宣发卫气和津液以营养滋润皮肤毫毛的作用;二是汗孔排泄汗液有协助肺排泄废物的作用。汗孔排泄汗液,可以调节体温,排出部分代谢废物;又宣散肺气,以调节呼吸,故《内经》把汗孔称作“玄府”,又叫“气门”。皮肤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与体温,以及辅助呼吸的作用,故称“肺合皮毛”。
脾主肌肉,是指肌肉的营养来自脾所吸收转输的水谷精微。四肢肌肉丰富,故脾又主四肢。若脾失健运,四肢的营养不足,可见四肢倦怠无力,甚则痿弱不用,治疗时常从脾胃着手,称为“治痿独取阳明”。
筋有赖于肝血的充分滋养,才能强健有力,活动自如。
是说骨的生长发育及功能的发挥,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齿为骨之余”,牙齿是全身最硬的骨组织,牙齿的生长与脱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所以牙齿与骨同属肾所主。肾精亏虚,则骨失所养而痿弱,易于骨折,牙齿松动,而易脱落。
髓,分为骨髓和脑髓。中医认为,脑为髓聚之处,故称“脑为髓之海”。肾精充足,髓海满盈,则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精神饱满。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脑失所养,在小儿可见智力低下,甚则痴呆,在成人可见思维缓慢,记忆衰减,耳聋目花。
舌为心之外候,又称“舌为心之苗”。心的经脉上通于舌,舌的功能要靠心的气血之充养才能维持。从舌质的色泽可直接察知气血与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肺司呼吸,其气与鼻、喉息息相通,故肺之气阴充足,肺气通利,喉之发音正常,鼻之嗅觉灵敏。肺的功能失常,常引发鼻与喉的病变,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喉痒、喉痛、音哑或失音等。
脾运强健,则口味正常,食欲良好,脾失健运,则不仅可见食欲不振,还可见到口味异常,如口淡、口腻、口甜、口臭等。
结构上,肝的经脉联系于目。肝藏血与疏泄功能,与目的视觉生理密切相关。如肝火上炎,则两目红肿热痛;肝阴虚而阳亢,则头目眩晕。
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肾中精气充盈,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人到老年,肾中精气逐渐衰减,髓海空虚,每多见耳鸣、耳聋。前阴与排尿和生殖功能有关,后阴与排便功能有关。二便的排泄,有赖肾的气化才能完成,故“肾开窍于二阴”,“肾主二便”。
正常情况下,喜乐愉悦,属于良性的刺激。喜乐过度,可使心神受伤,神志涣散,不能集中或内守。
肺主气,过度悲伤致病,消耗肺气。反之,肺气虚弱,则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易于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思虑过度,可导致气滞与气结,使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而出现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症。
怒可致肝疏泄失常,表现为情绪不宁,烦躁易怒。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惊为不自知,事出意外而受惊吓;恐为自知,俗称胆怯。过度恐惧,导致“恐伤肾”“恐则气下”等病理变化,出现二便失禁,甚则遗精、滑精等症。
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均为水谷精气所化生,因此有“血汗同源”之说。心主血,故又称“汗为心之液”。心气虚损,则可见自汗;心的阳气暴脱,即可见大汗淋漓等。汗出过多,也可损伤心的阳气。
鼻涕由肺津所化,并有赖于肺气的宣发。肺津、肺气充足,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如风寒犯肺,则鼻流清涕;风热犯肺,则鼻流黄稠涕;燥邪伤肺,则鼻干而无涕。
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出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可导致涎液分泌的急剧增加,出现口涎自出等现象。
肝开窍于目,病理情况下,可见泪的分泌异常。如肝的阴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肝经风热,则两目红赤,羞光流泪;肝经湿热,则目眵增多等。
唾为肾精所化,是唾液中较黏稠的部分,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若唾多或久唾,则易耗伤肾中精气。所以,养生家以舌抵上腭,待津唾满口后,咽之以养肾精,称此法为“饮玉浆”。
心主血脉,人体面部的血脉分布比较丰富,因此,心脏气血的盛衰可从面部的颜色与光泽上反映于外。
皮肤是一身之表,称为“皮毛”,具有防御外邪、调节津液代谢与体温和辅助呼吸的作用。肺与皮毛之间有相互为用关系,故称“肺合皮毛”。
口唇为肌肉组织,脾运化功能的盛衰,可反映于口唇。如脾运强健,口唇见色泽红润;脾运失健,口唇见萎黄不泽。
爪为筋之余,爪甲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足,爪甲坚韧明亮,红润光泽;肝血不足,爪甲软薄,甚则变形脆裂。
肾精生血,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发为血之余”,其生机根于肾。青壮年肾精充盈,则发长而光泽;老年人肾精虚弱,头发花白或脱落。临床上对于头发枯槁或过早花白脱落,中医往往责之于肾,从肾论治。
强调了肝气升发、调畅之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春季阳气始生,有利于肝气疏泄。但如春季风气太盛,也可对肝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强调了心为阳脏而主阳气的特性。夏气阳气旺盛,由于同气相求,故心的阳气在夏季亦最为旺盛。一般来说,心脏疾患,特别是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
强调了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燥恶湿之性。长夏湿气太过,易困其脾,致运化失常,故长夏季节用药,往住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品。
强调了肺气敛降之性,燥为秋令主气,内应于肺。病理上,燥邪易伤肺津,引起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痰少而黏的肺燥病变。
强调了肾主潜藏之性。冬季万物蛰伏,有利于肾的封藏。因此,冬季更应注意保肾固精,防止肾中精气的过度耗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