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津液是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并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此三者结合起来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
人体之气的生成有赖于全身各个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可见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更为密切。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如肺主呼吸,有出有入,有宣有降,肺主呼气(出),肾主纳气(入),心火下降,肾水升腾,以及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气是活动能力极强的精微物质,对人体生长发育、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血液的循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均能起激发和推动作用。如果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则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早衰;使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功能减退;或使血液、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滞缓,而发生血虚、血行不利或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
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体温的恒定,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生理活动的进行,都需要气的温煦作用;血和津液在体内不停地运行,也依赖气的温煦和调节,故古人说“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如果体内气虚,温煦作用失常,便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津液凝聚等病变。
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气的防御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而体现的,故《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气具有防止精、血、津液等物质的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相对稳定的作用。如维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均与固摄作用相关。
气通过运动可以使机体产生各种变化,称为气的气化作用。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即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称“原气”。元气主要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并受后天水谷之精气的不断补充和培育。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其生理功能是推动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温煦和激发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气相互结合而生成。宗气聚集于胸中,向上分布于肺与息道,向下贯注于心脉,布散全身。其生理功能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功能,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盛衰有关。临床上亦常以心尖搏动部位(虚里)的搏动状况和脉象来了解宗气的盛衰。
营气又称“荣气”,与卫气相对而言,营气行于脉内而属阴,故又有“营阴”之称。主要来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水谷精微中的精专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主要营养物质。其生理功能是营养人体和化生血液两方面。营气运行于全身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以“营血”并称。
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卫气行于脉外而属阳,又称“卫阳”。卫气由水谷精气中的悍气所化生,运行于脉外。卫气活动力特别强,流动迅速,故不受脉管的约束,可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布散于全身内外上下。其生理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之精气为主要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气守于内而属阴,卫气卫于外而属阳,二者运行有一定规律,且彼此必须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及正常的体温,并保持“昼精而夜寐”,以及正常的防御外邪的能力。反之,若营卫不和,可发生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昼不精而夜不寐”,抗御外邪能力低下等病变。
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四种气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都是元气所派生的,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又是推动和维持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微所化生。由于血液仅存在于脉管之中,所以称“脉为血之府”。血由心所主,藏于肝,统于脾,循行于脉中,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濡养作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1)水谷之精化血:《灵枢·决气》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2)肾精化血: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因而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1)脾胃是血的生化之源:脾胃运化转输饮食水谷精微所产生的营气和津液,是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
(2)心肺对血的生成起重要作用: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血液。
(3)肾藏精,精生髓,髓化生血:肾中精气充足,则血液化生有源;肾精充足,肾气充沛,也可以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助于血的化生。
血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的营养物质。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难经·二十二难》概括为“血主濡之”。《素问·五藏生成》具体指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全身各个部分的生理功能无一不是在血液的濡养作用下才得以正常发挥的。
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血气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说明人体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的濡养,只有物质基础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精神情志活动。血脉调和,其精力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思维敏捷。反之,血液亏耗,血行异常时,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情志方面的病证,如精神疲惫,健忘,失眠,多梦,烦躁,惊悸,甚至神志恍惚、谵妄、昏迷等。
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于全身,运行不息,以供给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需要。血液的正常循行,依靠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的协调平衡。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即全身的血液,汇聚于肺,依赖肺气作用合成宗气,助心行血,分布全身。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而脾主统血和肝之藏血功能,依赖气的固摄作用,使血液运行于脉中而不逸于脉外。
血的特性是“喜温而恶寒”,寒热变化,能影响到血的运行,寒凉能使血行缓慢,过热能使血行加速。脉为血之府,脉道是否通利完整,也是血液运行的重要条件。如温热之邪或痰瘀阻滞脉道,都能造成血运不畅或局部阻塞不通。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如胃液、唾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和液,同属于水液,都来源于饮食,都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一般来说,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则称为液。津和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但在对“伤津”和“脱液”等进行辨证论治时,又须加以区别。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生理机能而生成。胃主受纳腐熟,“游溢精气”,而吸收饮食水谷的部分精微。小肠泌别清浊,将水谷精微和水液大量吸收后并将食物残渣下送大肠。大肠主津,在传导过程中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促使糟粕成形为粪便。
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机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一为脾对津液的输布作用;二为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三为肾为水脏,蒸腾气化水液,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四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畅通,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五为三焦决渎,利水道,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除此之外,呼气和粪便也将带走一些水分。因此,津液的排泄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由于尿液是津液排泄的最主要途径,肾在津液排泄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素问·经脉别论》对此作了简要的概括:“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就是对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的阐释。
津的质地较清稀,布散于体表而滋润皮毛肌肤,输注于孔窍而滋润眼、鼻、口等;液的质地较浓稠,分布于脏腑脑髓而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流入骨节则关节滑利,屈伸自如。
津液不仅流行敷布于脉外,而且能进入脉内,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津液在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各部的代谢废料收集起来,通过脉内(血液)或脉外的途径,运输到有关排泄器官,不断地排出体外,以保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如经皮肤汗孔排出的汗,经肾与膀胱排出的尿,其中除大量的水分外,也包含有许多代谢废物。
(1)气能生血:指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血液的化生以营气、津液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在这些物质本身的生成以及转化为血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脏腑之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这是血生成的动力。因此说,气旺则血足,气虚则血虚。
(2)气能行血:指气能推动和调控血在脉内稳定运行。血的运行有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及肝气的疏泄调畅。所以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3)气能摄血:血在脉中循行而不溢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体现在脾气统血的生理功能之中。如果气虚而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即是“气不摄血”。
(1)血能养气:指气的充盛及功能的发挥均离不开血液的濡养。故血足则气旺,血亏则气少。
(2)血能载气:指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得以存于体内,不致散失,并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大失血的患者,气亦随之发生大量丧失,往往导致气的涣散不收、漂浮无根的气脱病变,称为“气随血脱”。
指津液的生成必须依赖于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津液的生成与脾气散津、胃游溢精气、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等脏腑功能活动有关,气推动着脾胃、大肠、小肠的功能活动,使其能气化水液成为津液。气旺则津生,气虚则津亏。
津液的运行必须依靠气的推动作用,方能输布至全身各处以发挥濡润、滋养作用。故言气行则水行,气虚则水停,气滞则水滞。一旦水液停聚可形成水湿、痰饮、水肿等病变。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必须依靠气的固摄与调节作用,防止其无故流失。具体表现为肾气对二便排泄的固摄,脾胃之气对涎、肠液的固摄与调节,肺卫之气对汗液的固摄作用等,若气虚则易致尿频、尿多、遗尿或尿失禁、流涎、自汗等病证。
津能载气以养气。津液也是气的载体之一,无形之气须依附于有形的津液中,并受津液的滋养才不会散失。《研经言·原营卫》说:“荣行脉中,附丽于血;卫行脉外,附丽于津。”若津液大量流失,则随着津液的丢失,气也会脱失,称为气随津脱,或气随液泄。《金匮要略心典》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血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并可相互化生。津液入于脉中与营气相合而生成血液,血中的水分出于脉外,谓之津,故将血与津液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盛则同盛,衰则俱衰。
病理上,血与津液的病变常相互影响。当失血过多,脉外之津液,可渗注于脉中,以补充脉内血液的不足,则可导致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病变。反之,在津液大量损耗时,脉内血中之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因此,对于失血患者,临床上不宜采用汗法,《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亦不可轻用破血、逐血之峻剂,故《灵枢·营卫生会》又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这是“津血同源”理论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