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内经》在自然观、价值观上接受了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的道德是一个退生活最合乎理想的时期,那时的人类完赋百年寿命,而当世的人们因违背了养生之道,难获天赋之年。号召人们遵循道家自然无为的态度,合乎养生之道去的形神统一状态。“天真”即天赋与人的保养天真的重要意义,故以《上古天真论》名篇。本篇还依据女七、男八的自指导养生实践。最后,论述了真人、至境界。本篇名言:“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

古今年寿不同的原因

昔在黄帝 ,生而神灵 ,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长而敦敏 ,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 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 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注释】

①黄帝:传说中的五帝之首。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古代许多文献,常冠以“黄帝”字样,以示学有根本。《淮南子·修务训》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②神灵:聪明而智慧。③徇齐:此指思维敏捷,理解事物迅速。徇,迅疾。徇,通“睿”。齐,敏捷。《荀子·修身》:“齐给便利,即节之以动止。”④敦敏:敦厚,勤勉。⑤天师:道家把天道(道)看成天地万物创生的根本,通晓天道的人称为天师。后来的道教中有天师道一派。这里的天师是黄帝对岐伯的尊称。《内经》主要是以黄帝、岐伯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中国传统医学不仅仅是治病养生的实用技术,其背后还有一套以道家天道论为主要背景的哲学理念的指导。⑥春秋:古人最早把一年分为春秋两季,所以春秋指年,一个春秋即一年。古代各诸侯国的编年史也称《春秋》。后来用春秋指称人的年龄。

【细读】

黄帝,据《史记》记载为传说中的五帝之首,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据说在黄帝时代,天下大乱,诸侯纷争,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轩辕黄帝善于用兵打仗,以征讨那些不按时祭祀天地鬼神的部落,讨伐那些作乱的诸侯。最后诸侯归顺宾服,黄帝建立了太平世界。黄帝不但建立了伟大的事业,而且还是一位擅长医药和养生之道,最后成仙得道的帝王。《素问》王冰注说:黄帝“铸鼎于湖山,鼎成而白日升天,群臣葬衣冠于桥山,墓今犹在”。意思是黄帝肉体成仙而去,所以只能葬其衣冠为念。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是特别重视研究自然和生命,倡导养生,追求“长生久视”的学派,所以追认黄帝为道家始祖之一。在汉代初年,黄老学派盛行就是证明。在《庄子》书中多次提到黄帝事迹,其中论养生最有名的是广成子和黄帝关于养生之道的对话。广成子训导黄帝说:“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中医学作为养生保健、祛疾愈病的实用技术,其价值追求与道家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和道家一样把黄帝作为自己学派的始祖崇拜,古代有关养生保健的著述多冠以黄帝之名,《内经》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的轩辕黄帝,生来就异常聪明,小时候就善于言辞,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长大后,敦厚朴实而又勤勉努力,到了成年就登上了天子位。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刚到五十岁,动作就显得衰老了。这是时代的不同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的缘故呢?

黄帝不仅是一位善于平定天下、治理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而且是一位关心百姓个人生活幸福的慈悲仁者。因此,在治国理政之余,不辞辛劳与岐伯等通晓医道的大臣探讨医学和养生之道,为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帮助。

黄帝发现他的时代的人刚刚年过半百就行动不便,身体衰老了;可是听说上古时代的人都能寿享百年而行动自由。黄帝没有认为当时的人半百衰老是理当如此的,而是探求其中的原因。经过思考,黄帝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时代社会变化了,人的生理与寿命的长短也改变了;另一种可能就是人自身生活起居的失误造成的。对此,黄帝不能做出判断而提出来向岐伯询问。

由此可见,黄帝不仅满足于在宏观层面上把社会治理好,而且关心百姓的生活特别是身心健康问题。黄帝勤于思考从古今对比中发现问题,并思考出现问题的原因。黄帝作为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种勤政爱民的精神值得今天的社会管理者思考学习。作为社会管理者不能仅仅满足社会安定的表象,还应该有更高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追求。不仅满足于社会正常运转,而且思考如何使人民在物质、精神、身心各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满足。

知道、守道是长寿的根据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 者,法 于阴阳,知于术数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注释】

①知道:懂得养生的道理。②法:这里作动词,取法、效法。③术数:古代称各种技术为术数,包括类似于今天的科学技术及各种技艺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在“术”中有“数”的规定,故称“术数”。如在弹琴的技艺中就要掌握一定的数量的关系。这里指调养精气的养生方法。④形与神俱:形体与精神活动一致。形神是中国哲学及中国医学的重要范畴。古人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形体来源于地的阴气,精神来源于天的阳气,二者结合化生为人,二者的分离就是人的死亡。因此,养生的要义就是要保证形与神的统一。⑤天年:人的自然寿命。天赋予人的寿命,故称天年。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其个体应然的寿命应该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及自身调养的差异,个体寿命的长短差异是很大的。但能够达到天年的人是比较少的。

【细读】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生之道,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懂得保养精气,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一,享尽自然的寿命,度过百岁才离开世间。

“古今”原本是一对时间范畴,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一对价值范畴。人是追求理想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追求理想皆因为现实之不尽如人意,现实即“今”。今天的人类往往把理想投射到未来,而中国古人则相反,大多数的学派把理想投射于过去,即“古”。所以,我们阅读古籍,见到古人崇古的话语不能简单地认为古人都是复古主义者。古者,即理想的状态或标准之意。

《内经》认为人的天年,即自然赋予人的寿命之限应该是百岁,而当时的普遍情形是“半百而动作皆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时代变化所致,还是人事之失呢?岐伯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时代变化的原因,而是自身养生失当造成的。这里岐伯提出了养生必须遵守的几条基本原则。“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做到了这些就叫作“知道者”,即懂得养生之道的人。

“知道”这个词,是我们每个人几乎天天都用的词,人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深意,仅仅是表示自己明白别人所说的道理或者要求自己所做的事情等。可是在古代一般人绝不敢自称是“知道者”。“知道(dào)”在现代汉语是一个词,是从古汉语的词组“知道(dào)”发展而来。古汉语“知道(dào)”是动宾词组,“知”是动词,了解、明白;“道”是“知”的内容。而现代汉语的“知道(dào)”一词中,道实际上已经虚化了,意思只是“知”而已。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睡觉”,睡是入睡,觉是醒来,在现代汉语中,“觉”虚化了。再如,“休息”,休是修养,息是生息,意思正相反,修养是生息的条件。在现代汉语中,“息”实际上也虚化了。这是我们阅读古籍必须了解的;否则,就不能准确理解。

那么“知道”的“道”是什么?这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人们常说“千言万语说不尽一个道”。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关于“道”的文化。说到“道”人们往往想起道家、道教,似乎只有道家、道教谈道。其实,整个中国文化都谈道。儒有儒道,佛有佛道,兵有兵道,商有商道,医有医道,等等。《内经》就把医称为“道”或“医道”,而不是像现在称为“医学”。道,从造字来说是由“首”即头和辵(chuò,急行)构成。《说文》云:“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之谓道。”道的本意就是行走,是动词。世界上原本没有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道就由动词演变为名词,意指道路。但前人走出来之后,后人就可以跟从,而不需要再去开道,因为这样最节约人们做事的成本,所以道又有规则、法则、准则,以至规律等意思。古人发现世界上普遍存在着道,其大概曰:天道、地道、人道。

到了老子概括出“道”这个最普遍的概念,作为其哲学的起点和最高范畴。在老子哲学中,道有两个基本意思:第一,创生宇宙万物的本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第二,宇宙万物所遵循的基本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内经》中的道是从老子继承发展而来,主要指天地自然之道和养生之道。《素问·气交变大论》:“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所以,“知道者”绝不是一般人所敢承当的,在《内经》看来,“知道者”就是圣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虽然完全的“知道”“行道”难以实现,但我们总可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这就是我们学习《内经》养生之道的意义所在吧!只要我们“知道”“行道”,于我们的生命就会有所获益。

下面分析“知道者”所遵循的几条基本养生原则。“法于阴阳”,可以说是古人生活、行动的根本准则,也是中医学养生防病的根本原则。法,作动词,是取法、效法之意。“阴阳”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最核心的范畴之一。阴阳的本意指背阴和向阳,引申后上升为哲学范畴。可以标志世界上一切相互对立或对待的事物或现象,是分类和认识事物的最基本范畴。从本源论或本体论来说,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或气化生而来。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到了宋代的周敦颐更提出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具体模式。道、无极、太极这些概念如果不做学术上的详细辨析,简单地都可以理解为“气”或者“元气”。在古人看来,宇宙中的根本存在是气或元气,气或元气由于自身具有的动静本性分化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分化成五行之气,五行化生出万物。这其中阴阳、五行是非常重要的,阴阳、五行作为气化生万物的中间状态决定着万物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内经》也是把阴阳五行看成化生世界万物的前提,并把阴阳五行模式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阴阳对应着世界万物的万象,在自然界最主要的表现为从一天的昼夜到一年的四季寒热温凉等的阴阳转化。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气化阴阳的产物,其生命过程及规律必然是和天地阴阳一致的,必然要顺应这一规律,这是人类生存和养生的基本规律,不可违逆,否则必将受到惩罚。这应该是“法于阴阳”的基本内涵。张介宾《类经》云:“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荣养一身。阴阳之道,顺之则生,逆之则死。故知道者,必法则于天地。”

“知于术数”则是“法于阴阳”的具体化。上面我们说过,古人认为阴阳五行是世界万物的普遍规律,在自然界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中蕴含着数量的规律,人们可以根据此规律来制订或创造具体的养生保健方法。至于“术数”的具体内涵,待我们遇到时再阐释。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看起来很简单的三句话,其实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人的生存是以从食物和水中获得营养物质为前提的,断绝食饮的供给经过一定时间人就会死亡。这是一个普遍的真理。《灵枢·平人绝谷》云:“人绝水谷七日死。”但是另一方面,过量的饮食也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饮食过量致病并不少见,如节日亲人朋友聚餐往往因暴饮暴食而致病,或者遇到自己特别喜爱的东西贪多而致病。过食致死的,如长期饥饿的人突然得到食物,暴食而亡;或者身体有宿疾,因过食而引致旧疾发作而亡。当然,上面的情况发病较明显,一般人能够注意,在人群中总体上说并不多见。还有一种情况则是更为隐蔽,而且危害更大,又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人长期饮食过量,由于这种过量达不到暴饮暴食的程度,不易引起本人的注意,但长期过食,超过了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多余的物质不能排出,导致肥胖。从中医角度来说,浊气积聚体内,清浊相干,影响气血对人体的温煦濡养功能而最终致病。人的生存一方面要以食饮为基础,另一方面食饮又要适度,既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度,这就是“食饮有节”。“食饮有节”就是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在养生上的体现。孔子认为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过”和“不及”,“过”和“不及”虽然表面上完全相反,但在实质上都违反了中道,所以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即“过犹不及”。因此,只有“中庸”才是最高的“至德”。《内经》也认为“有余”和“不足”都是病态,只有中道才是最好的。在食饮上,我们特别要注意不能过度。因为食饮的不足往往是食物来源受限,是客观条件造成的,与人的主观因素关系不大;而由于人自身的贪欲,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往往容易过度,所以,《内经》特别要求人们要“食饮有节”。正如《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起居有常”,“起”指劳作活动,“居”指安居休息,人的日常起居必须遵循一定的常规。起居是人生的两种相反状态,“起”属于阳,“居”属于阴。自然界的阴阳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交替转化的;同样,人的起居也必须有常规。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是依赖于气血及精气神发挥正常的功能活动来保证的,而气血及精气神有着自身的阴阳变化节律,人有规律的起居才能使气血及精气神得到涵养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气血及精、气、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发挥功用。俗话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这与古语“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说的是一个道理。“起居有常”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实行起来,特别是长期坚持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在当今,人们很难做到像古人那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多人习惯于晚睡晚起,这是非常不好的,日久于健康有很大的损害。因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其生命节律与自然的节律是一致的,人不能违逆自然规律,长期违逆的结果只能是损害健康,所以聪明人应该“知道”并且循道而行,人应该听自然的话。

一方面人类是天之骄子,万物之灵;另一方面只有人类需要通过劳作才能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但劳作也要有常规,任意妄为也会损害精气神,所以《内经》要求人们“不妄作劳”。

《内经》认为做到了“法于阴阳,知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与神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形神分离则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所以养生就是要维护形与神,具体说是形与精、气、神的和谐统一状态。这样才能“终天年”“尽百岁”。在古人看来,百岁是上天赋予给人的寿限,能够活到百岁的人才是合格的人,才是“天地”这一大父母的肖子。古人认为人是天地之气化生,天地是人的大父母。父母赐予我们的宝贵生命,不能好好保护,就像败家子一样,能是好孩子吗?!所以人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像爱护眼睛一样保养好自己的身体,百年之后才有颜面回到天地大父母的怀抱中。

今时之人,背道伤生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不时御神 ,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注释】

①精:精气。《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精气论自然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由精气所化生,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真精。《老子·二十一章》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中有精,其精甚真。”②真:真气。③御神:控制精神过度思虑,以免过度消耗精气。御,驾驭、控制。

【细读】

现在的人与上古之人不同了,把浓酒当作甘泉般地豪饮,把任意妄为当作生活的常态,醉后还勉强行房,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竭,真气耗散。不懂得保持精气的盈满,不明白节省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违背了生命的真正乐趣,起居没有规律,所以五十岁左右就衰老了。

《内经》在正面提出了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后,对当时的人们背离养生之道,不能“尽天年”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内经》的批判之声虽然发自两千多年前,但今天听起来依然铿锵有力,击中时弊。看来,古往今来,人性的弱点没有变,这就更加彰显了《内经》震烁千古的批判之声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在这里《内经》主要提到了导致“半百而衰”的主要原因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和“起居无节”几个方面。“以酒为浆”是说过量饮酒没有节制。在中医看来,酒是水谷之悍气,性热伤阴,酒能乱性,所以酒不能像水浆一样大量饮用。孔子对酒的态度是“唯酒无量”,但紧接着一句“不及乱”。所以并非真的“唯酒无量”,而是以不乱性为前提。孔子常说“不为酒困”。所以古代制定了“酒礼”,目的就是一方面发挥酒对人在生理上的益处和沟通人心、联系情感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又避免醉酒带来的伤害。“以妄为常”是“不妄作劳”的反面,是行为没有常规。这是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常常易犯的毛病。这里说的行为没有常规不是违背了社会规范,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相反主要是指违背了养生之道的自然规律。“醉以入房”是说过度的房事伤害健康。对于房事与健康的关系问题传统中医学是非常重视的。从生物学意义说房事是生殖的前提。而生殖在中医学看来是父母精血结合的结果。精血是人体极其宝贵的物质,过度的外泄会使真精元气耗伤而损害健康,所以古人对房事有严格的要求。现代人受西方纵欲主义思想影响,追求房事中的感官享受,认为性交中精液的排泄仅仅是损失了点蛋白质,于健康没有什么影响。这种思想正确与否,后面我们详细讨论。传统中医学把房事过度看成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养生应该注意的大问题。这里把醉酒和房事并提是因为古人平时一般能够注意节制房事,而在醉酒后往往把持不住,所以传统中酒色并提,对于沉迷于此者称为“酒色之徒”,以警示世人节制。《内经》告诫世人要懂得保养精气使之盈满,时时驾驭自己的精神,而不能只知道追求感官的快乐,以致半百而衰。

《内经》于两千年之前发出的告诫在今天依然具有警示意义。今天物质的发达程度远非古代能比,物欲的诱惑时时出现于人们面前。

一方面,是物质财富本身对人的诱惑力。人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财富,相对而言,占有的物质财富越多生活就越富足、滋润。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另一方面,经常有人以物质利益来诱惑你,以期获得非法的利益。被物欲诱惑,从养生角度看也是错误的。

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个体,人的物质需要是有限的,是应该有节制的。在生活上不要有过分的奢求,能够满足我们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如果缺乏自制能力,放纵欲望,虽然会得到短暂的满足,但终究会毁坏自己的身体和健康。如果再违法乱纪更要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这样,就把自己美好的而且是唯一的人生毁坏了。实在是不值得啊!

古人养生的法则与功效

夫上古圣人 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惔虚无 ,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注释】

①圣人:古代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各个学派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认为圣人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与天合德的人;而道家关于道德修养成就的说法比儒家多,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不同说法,而且圣人也不是最高的修养境界。《内经》在这方面继承了道家的说法,见下面所论养生成就的四种人格。②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虚邪,中医把一切致病因素称为邪。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气虚而侵入致病,故称“虚邪”。贼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因邪风伤人,就像盗贼偷抢财物一般,故称“贼风”。《灵枢》有《贼风》篇。③恬惔(dàn)虚无:清静安闲,无欲无求。语源《庄子·刻意》。

【细读】

上古时期,对通晓养生之道的圣人的教诲,人们都能遵守。对于四时不正之气,能够及时回避,思想上清静安闲,无欲无求,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这样,疾病怎么会发生呢?所以他们心志闲淑,私欲很少,心情安宁,没有恐惧,形体虽然劳动,但不过分疲倦。真气从容和顺,每个人的希望和要求,都能满足。

这里提出了养生外避虚邪、内守精神的两大准则。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天地四时之气是人生活的基本条件,但是不正常的四时之气又是造成人类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养生首要的就是避免虚邪贼风的侵入。同时,还要保持内心的安静,精神持守于内,这是身体健康,不为疾病困扰的根本。在中医学看来,养生保健需要我们在方方面面都加以注意,其中重要的有避免外邪侵袭、饮食有节、房事有度等,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调养情志,安宁心灵,修养精神。

人们常说人之三宝精、气、神。精、气、神是传统生命科学和中医学解释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主要概念。精,本意是精加工的细米、精米,引申指生成人类及动物生命及供给其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精相对而言属阴主静,有形可见,如生殖之精。而气则是由精转化而来,气属阳主动,无形可见,气是生命活动的直接动力。因为精与气之间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精”“气”联用称“精气”。而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指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显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神是气的表现,或者说气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就是神。神也是气,故《内经》常用“神气”一词。从逻辑上说精、气、神存在着由精而气而神的转换关系,即精→气→神。当然,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并非单向的,同时还存在神→气→精的关系。特别是神对于气和精有驾驭能力。传统文化认为“神”具有两种基本能力,一方面感知认识周围的环境和外部世界,这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之一;同时,还有调控精气运转,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功能。这两种功能虽然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但同时也是矛盾的。如果过度地与外部环境交流,使精神外弛,就会耗伤精气。因为神是由精气转化而来,是精气功能的外部表现;同时异常的神志活动又会干扰体内精气的正常运转。所以传统文化中多主张使精神内敛,老子就主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庄子·刻意》的“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惔之至也”意思与老子相同,指排除与外界的交流,不使外物干扰精神。又说:“夫恬惔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惔矣。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其德全而神不亏。”可见,“恬惔虚无”是“德全而神不亏”的前提。所以本篇认为,只有“恬惔虚无”才能“真气从之”;这样“精神内守”,疾病从哪里来呢?这是养生的根本。这里的“精神”是“精”与“神”,不是今天作为精神意识的精神,与之相当的只是“神”。

合乎养生之道的表现有四个:“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志闲而少欲”和“心安而不惧”是精神层面的良好状态。心之所之为志,即现在所谓的意志、志向,是内心持久的追求,这种持久的追求往往导致内心的“紧张”。大多数人皆有“志”,无志则是浑浑噩噩之人;“志”还有高尚与卑下之别,应该有高尚之志。养生之道要求要有高尚之志,但即便高尚之志也会造成内心紧张,所以要求“志闲”。“欲”既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生存的前提,但是多欲又是养生和社会安定的大敌,所以古代思想家都对“欲”做了限制。老子主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使民无知、无欲”,“少私寡欲”。孟子主张:“养心莫善于寡欲。”而荀子则主张“节欲”和“导欲”。《内经》接受老子思想主张“少欲”。反之“多欲”则不满,所谓欲壑难填,不满则内心不得安宁,因患得患失而忧愁恐惧,是养生的大患,所以要“心安而不惧”。

“形劳而不倦”和“气从以顺”则是生理层面的良好状态。无论是为求生存还是为养生,人都要“劳动”。“劳动”古意为劳作和运动。但劳动不能过度,即“不倦”。《庄子·刻意》解释说:“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华佗也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前面讲过,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而气机的顺从是气发挥生命活动动力的前提,所以“气从以顺”既是修志、修心、修形的结果,又是身心健康的前提,在养生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古人养生,各守本分

故美其食 ,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自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 ,不惧于物 ,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故也。

【注释】

①美其食:以下五句,语源《老子·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②不肖:不像。③不惧于物:即“不攫于物”,不追求酒色等外物。

【细读】

所以,古人无论吃什么都觉得甜美,穿什么都觉得漂亮,喜欢社会习俗,互相之间也不羡慕地位的高低,人们都自然朴实。所以过度的嗜好,不会干扰他的视听,淫乱邪说也不会惑乱他的心志。无论愚笨、聪明、有能力、无能力的,都不追求酒色等身外之物,所以合于养生之道。因而他们都能够度过百岁而动作不衰老,这是因为他们的养生之道完备而无偏颇的缘故。

上面一节讨论的是在养生当中人们所遵循的共同规律,是对每个人的共同要求。此外,因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处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地位,处于不同的境遇,个人有个人的特点,在这些方面也提出了养生要求。“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是说每个人顺从自己的欲望,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盲目地和他人攀比,与自己的饮食、服饰、风俗相调试,无论高下彼此不羡慕,这是保持健康快乐的前提。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固然有为社会不公、人的际遇的不平等辩护的成分,但从养生思想看又具有真理性。因为追求绝对同质化的“平等”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人类即使建立了完全合理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世界的本性,也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前提。因此,就是在绝对合理性的社会中仍然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差异的问题。青年人羡慕老年人的智慧,老年人羡慕青年人的健壮,这本身就是不应该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反对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但更看重自身本性的完美发展。这也是养生学的内在要求,人生快乐的源泉。国王有国王的苦恼,穷光蛋有穷光蛋的快乐,明白了这个道理,人就可以从现实世界中超拔出来,嗜欲淫邪不能劳伤困惑心目,无论愚智贵贱都能摆脱外物的困扰,他们的行为都顺应了天道,禀受了完全的天德。其外在的表征就是长命百岁而动作不衰,《内经》把这一点作为实现养生之道的重要标志。

“各守本分”“安分守己”,过去是贬义词,常常被人们误解,认为是暮鼓晨钟,不思进取的代名词。其实,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特别的身份、职分。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一部复杂的机器,每个人就都是机器上的零部件,都有自己独特作用。只有每个零部件都正常发挥作用,整个机器才能有效运行工作。作为有自觉的思想意识的人,都应该清楚自己在家庭、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和自己的职责。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而又不去干涉别人的责任,家庭和社会生活才能和谐进行。相反,自己该尽的责任不尽,反而去干涉、指责他人,家庭和社会生活必然陷入混乱。古人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儒家倡导“名教”,即因名设教。根据人的不同名分规定不同的职责。在家庭中要做到:夫唱妇随,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社会上要做到:君义臣忠、朋友有信。

法家也非常看重各守其责的问题。韩非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韩昭侯醉酒睡着了。管帽子的人(“典冠”)怕他受凉,就在他身上盖了件衣服。韩昭侯酒醒后很高兴,就问:“是谁给我盖的衣服?”身边的人说:“是管帽子的人。”韩昭侯听后就把管衣服的人(“典衣”)治罪,把管帽子的人杀了。韩昭侯的做法一般人可能很难理解,有人好心给自己盖衣服,免受了可能的伤风之苦,为什么好心不得好报,反而被杀?

韩昭侯这样做的根据就是“审合形名”。担任某一职责(“名”),就有与之相应的“实”(也叫“形”)。“典衣”的职责就是给君主穿衣服;“典冠”的职责就是给君主戴帽子,他们各自完成自己的职责,就是名实相符,就该受赏。否则就要受罚。如果都不守本分,去做超出本分的事,就会乱套。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是去越俎代庖。在养生实践中也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

论女子七七之生理规律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 尽邪?将天数 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实,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 通,太冲脉 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 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 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 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

【注释】

①材力:精力、筋力。《说文》:“材,木梃也。从木,才声。”又释:“才,草木之初也。从丨(gǔn)上贯一,将生枝叶一地也。”所以,才、材都有力量、勇力的意思。这里释为精力、筋力都与生殖力有关。肾藏精,精力即肾气,肾主生殖。肝主筋,“厥阳脉循阴器而络于肝”。男子生殖器的勃起决定于肝气的充足与否。肾属水,肝属木。肝木有赖于肾水的滋养,所以生殖力以肾为根本,直接表现为肝的机能。②天数,天赋之数,即天癸之数。指自然的生理变化规律。中医认为人的生殖能力取决于肾,肾在五行属水。十天干中壬癸属水。壬为阳干;癸为阴干。肾为脏,属阴,故肾与癸相配。天癸即产生于肾的先天之水,为生殖之精。天癸一般是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时产生。天癸产生后,人的生殖功能形成,能生育子女了。③任脉:奇经八脉之一,循行路线为人体前正中线,从百会穴至会阴穴。在女子主调月经,妊育胎儿。任是接受的意思,受纳经络之气血,任脉受纳一身阴经之气血,故名任脉。④太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主月经。冲脉之“冲”大概源于老子。《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又云:“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冲意为虚。气无形,其性虚,故称“冲气”。中医认为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气血大聚于此,故称冲脉。⑤真牙:智齿。⑥阳明脉:指十二经脉中的手阳明、足阳明经脉,这两条经脉上行于头面发际,如果经气衰退,则不能营于头面而致面焦发脱。⑦三阳脉:指会于头部的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六条经脉。⑧地道不通:指女子断经。女子属阴、属地,所以女性的生理功能称为“地道”。

【细读】

黄帝问道:人年老了,就不能再生育子女,是精力不足呢?还是自然的生理变化规律就是这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开始充实,牙齿更换,毛发生长。到了十四岁时,天癸发育成熟,任脉畅通,冲脉旺盛,月经按时而来,所以能够孕育子女。到了二十一岁,肾气平和,智齿生长,身高长到最高点。到了二十八岁,筋骨坚强,毛发长到了极点,身体非常强壮。到了三十五岁,阳明经脉开始衰微,面部开始枯槁,头发也开始脱落。到了四十二岁,三阳经脉之气从头部开始都衰退了,面部枯槁,头发变白。到了四十九岁,任脉空虚,太冲脉衰微,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不能再生育儿女了。

本节论述了女子以七年为生理变化周期的生命节律变化规律,讨论了生殖能力的产生与消失的根源在于天癸的产生和枯竭。不仅生殖能力,人的生命活力的盛衰实际上也是取决于天癸的盛衰,并与此同步。天癸,古人理解为调控生命机能的先天之水。从今天科学的角度看,应该与以性激素为首的各种激素的水平和作用相关。从养生学的角度说,妇女的养生应该结合妇女的生理特点及各个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方法,人的活动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如在妇女月经期,夫妻房事是绝对禁止的。

论男子八八之生理规律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 ,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则齿发去,形体皆极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脏腑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注释】

①阴阳和:此处阴阳指男女。“和”是和合,交媾。②形体皆极:形体衰弱至极。

【细读】

男子八岁时,肾气开始充实,头发长长,牙齿更换。到了十六岁时,肾气盛满,天癸发育成熟,精气充满,如男女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了。到了二十四岁,肾气平和,筋骨强劲,智齿生长,身高也长到最高了。到了三十二岁,筋骨粗壮,肌肉充实。到了四十岁肾气开始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干枯。到了四十八岁,人体上部阳明经气衰竭了,面色憔悴,发鬓斑白。到了五十六岁,肝气衰,筋脉迟滞,手足运动不灵活了。到了六十四岁,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身体感到为病所苦。人体的肾脏主水,它接受五脏六腑的精华以后贮存在里面,所以脏腑旺盛,肾脏才有精气排泄。现在年龄大了,五脏皆衰,筋骨无力,天癸竭尽,所以发鬓斑白,身体沉重,走路不稳,不能再生育子女了。

以上两节原文以“人年老而无子”这一现象发问,探讨了与生殖能力相关的男女生理机能发育问题。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古人发现伴随着生殖能力的产生、发展和衰退甚至消逝存在着女七男八的自然节律,即女子以七年为一个周期、男子以八年为一个周期。到周期之极即女子七七四十九岁,男子八八六十四岁,一般生殖力就消逝了。为什么有这样的周期规律呢?现代科学并没有给出解释,或者没有注意到或者认为没有意义。而古人根据阴阳学说及数理哲学做出了说明。根据数理哲学一至十这十个自然数分为阴阳两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这样九为老阳之数,七为少阳之数;十为老阴之数,八为少阴之数。事物的发生都是从少至老,所以取少阳之数七和少阴之数八。问题是男为阳,女为阴,为什么女配少阳之数七,男配少阴之数八呢?古人认为万物生生之道,不过阴阳二气,阴阳相合,不能分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根,所以女子虽然属于阴,却配以少阳之数;男子虽然属于阳,却配以少阴之数。

古人认为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分化为五行之气,五行之气化生万物。结合数理哲学,古人认为五行的生成过程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五生土,天十成之。这是说五行是由一至十的十个自然数根据阴阳两两相合,由小到大渐次生成的。最早生成的是水,由一和六生成。水为阴,就是说万物的发生都是始于阴性的水,水是生成万物的最基础的物质。所谓“天癸”就是天一之水。癸即十天干中壬癸的癸,在五行属于水。水既然为生成万物最基础的物质,也就是人类生殖的原始物质,所以古人认为人之所以具有生殖能力是由于决定生殖能力的原初物质——天癸产生了。天癸相当于现代科学理解的决定人类生殖能力的物质或某种机能。伴随着天癸的到来无论男女,身体机能发生了周期性的变化。最重要的改变是女子的任脉开始畅通,太冲脉盛满,出现了月经,具有了生育能力;而男子则出现精满自溢的现象,可以生育子女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肾气”。中医学认为“肾气”的盛衰决定身体机能及生殖机能的盛衰。这是因为在中医学看来,肾在五行属于水。前面说过,五行中最先产生的是水,水是产生五行及万物的基础物质。所以储藏在肾中的水也是人体生命及生殖机能的物质基础。五行的先天之水也就是“精”,“精”能化“气”。肾气是肾精或肾水所化。因为肾气是人体生命机能及生殖机能的直接推动者,所以,这里不言“肾水”或“肾精”而言“肾气”。所以,“肾气”与“天癸”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是先天之水的显现。天癸与肾气在内影响着任脉、太冲脉、三阳脉以及肝气等,在外影响着齿发、筋骨、肌肉的盛衰,以及女子月经的有无、男子精气的多少。“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脏腑盛,乃能泻。”肾作为藏精主水之脏决定着身体及生殖机能,也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所在。

论常人生育之极与道者百岁有子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 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 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注释】

①天寿:先天禀赋,即上文之“天年”。②天地: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所以这里用天地代指男女。

【细读】

黄帝问道:有人年纪已很大,还能生育子女,是什么道理?岐伯说:这是因为他的先天禀赋超过了常人,气血经脉还畅通而肾气有余。虽然能够生育,但在一般情况下,男子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超过四十九岁,到这个岁数男女的精气都穷尽了。黄帝问:养生有成的人,年纪都达百岁,能不能生育呢?岐伯说:善于养生的人,能够推迟衰老,保全身体如壮年,所以即使年寿很高,仍然能生育。

在《内经》看来,只要肾水充足,“肾气有余”即使年老也还能生子,虽然对于一般人来说,以男不过八八,女不过七七为大限,但对于得道者,即使百岁仍然能够生子。因为养生得道者能够养护好肾水,天癸不竭,生育能力就不会衰竭。本篇开始黄帝就提出了上古之人,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的问题。显然,《内经》相信“百岁”是遵循养生之道的人应有的寿数,对养生之道的效验充满了十足的信心,同时也就暗含了对不能“知道”和“行道”之人的批判。

虽然通过对人的生理节律的长期观察,古人发现并确定了女子以七数,男子以八数的生命周期节律。但黄帝及岐伯相信,通过养生实践,人是可以突破一定的生理限制,获得更理想的生命时间和生命质量的。我们说,人作为一个物种是有其自然的生命长度极限的,任何人也不能超出这个生命的极限。这就是《吕氏春秋·尽数》篇说的,尽数不过是穷尽了自然的天数,并不是本来是短的,再增加一些。但是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破坏,实际上,人的寿命是大大缩水,打了折扣了。因此,采取顺应生命本性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养生的方式是可以获得超出常人的寿命和质量的。这也提示我们,在工作中经过努力可能获得超出一般认为的不可能的结果。这是因为用常规的工作方法并没有使所有的因素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人们还没有发现的潜能,并使其成为现实,获得更大的收益。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内经》对人的生命周期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即本篇,从生殖机能的角度,以女七男八为节律。另一种是《灵枢·天年》篇,从出生到百岁,以十年为节律,以外在机能变化为根据的分类。这两种分类各有不同的根据,适用于不同方面,并不矛盾。

养生四境界——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 者,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呼吸精气 ,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 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 。调于四时 ,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 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 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 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 。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注释】

①真人:至真之人。谓养生修养最高的一种人。《内经》依养生成就之高低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此种说法大概来源于《庄子》。②提挈天地:把握住自然的变化规律。“提挈”与下文的“把握”从字面上看是难以理解的,个体的人怎能提挈无限的天地空间和无限的阴阳时间呢?其实这是古人对气功导引实践中有限个体与无限天地阴阳合一的功夫体验境界的描述。《庄子·天道》:“静而阴同德,动而阳同波。”意与此同。③呼吸精气:吐故纳新,汲取天地精气的导引方法。④至人:指修养高,次于真人的人。⑤和于阴阳:符合阴阳变化之道。⑥调于四时:调整身心,适应四时气候的往来。⑦八风: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方之风。⑧恚(huì)嗔(chēn):生气。⑨恬愉:清静愉悦。⑩逆从阴阳:顺从阴阳升降的变化。逆从,偏义复词,意偏于从。

【细读】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真人,他能与天地阴阳自然消长变化的规律同步,自由地呼吸天地之间的精气,来保守精神,身体与精神合而为一。所以寿命就与天地相当,没有终了之时。这就是因得道而长生。中古时代有至人,他道德淳朴完美,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气候的变迁,避开世俗的喧闹。聚精会神,悠游于天地之间,所见所闻,能够广及八方荒远之外。这是能够延长寿命,身体强健的人。这种人也属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能够安居平和的天地之间,顺从八风的变化规律,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从来不生气。行为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仿效世俗而保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外不使身体为事务所劳,在内不使思想有过重负担。以清静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所以形体毫不衰老,精神也不耗散。年寿也可以达到百岁。其次有贤人,能效法天地的变化,取象日月的升降。分辨星辰的运行,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以求合于养生之道,这样,也可以延长寿命而接近自然的天寿。

这几节论述养生的四种境界: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几节承接了前文论“寿”的思想,突出长寿是养生的目的和标志。真人是“寿敝天地,无有终时”,至人是“益其性命而强者也”,圣人是“可以百数”,贤人是“可使益寿而有极时”。从文中对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描述看,他们达到的境界类似于今天所说的特异功能或气功,这些我们不去管它。在他们的修炼功夫中蕴含一个核心思想,即精气神的修炼。对此,我们略作分梳。

文中说到,真人“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至人“积精全神”;圣人“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精、气、神是中国生命科学及中医学用来说明生命现象以及指导生命修炼及养生治疗的基本概念。精、气、神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及。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古人有不同的说法。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省言箴》里说:“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必清必静,御之以道,可以为天人矣,有道者能之。余何人哉?切宜省言而已。此言养生之道,以养气为本也。”这里的关系是:气→精→神,而以气为最重要。似乎与一般讲的精→气→神不同。实际上是讲问题的角度不同。张介宾认为:“气义有二:曰先天气,后天气。先天者,真一之气,气化于虚,因气化形,此气自虚无中来;后天者,血气之气,气化于谷,因形化气,此气自调摄中来。此一形字,即精字也。盖精为天一所生,有形之祖。”可见,一般说的精→气→神是人体后天生命的化生过程,而气→精→神是宇宙先天的化生过程。先天之气,气化为精,后天之气,精化为气,精气之间是相互化生的关系。精气充足,神的功能自然旺盛。神虽然为精气所化生,神又有驾驭精气、主导生命活动的作用。神藏于心,称心神。如果心神妄动,则气随心散,气散不聚,精也就随气而亡了。所以在养生中,修养心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求“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故修心养性,调养情志是养生之首务。

这里提出了养生的四种境界,每一种境界的所得和感受是不一样的。人生应该是一个在各个方面不断提升境界的过程。孔子描述其人生境界的不断提升过程时说过一段有名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孔子说自己十五岁立志向学;三十岁自己的思想学术就基本确立起来了;四十岁时就不会再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以致没有定见而困惑了;五十岁时已经明白了天道运行的规律与个人的命运是怎么回事了;六十岁时达到了完全与外界、与环境、与他人的高度和谐,无论什么话语听起来都感到耳顺而不刺耳了;七十岁就达到了自由自在而又合乎规矩的最高境界了。

人的生命应该是一个不断攀升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一个下降的过程。人的生理生命是一个由出生而成长而壮大而衰老而终结的自然过程,但是人的精神生命不应该是这样的自然过程。人到中年之后不能随着身体精力的下降而在精神上也走下坡路,仍然应该像青年人一样不断提升自我,达到一生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这才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rwTQ91Hum2ogZYfsoYvkibUiWGGHaRkW84rMPMxyuAls+bccHk/dZO6Q4fppxC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