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该篇是《内经》阐述中医学阴阳理论最重要的篇章,所以称“大论”。该篇论述了阴阳对整个自然界万事万物发生发展消亡的重要意义,阴阳水火、精气味形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阴阳偏盛偏衰所造成的疾病以及依照阴阳学说确立的养生原则。“象”指万物之现象。《周易》之八卦即八种象,五行即五种象,而最基本的象就是阴阳之象。该篇又结合五行学说把万象分属于五行,建立了以五方、五脏为核心的天人一体的整体医学宇宙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医学必须明白古人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古人认为天人都由一气所化,遵循共同的生化规律和运动法则,天地万物与人类可以通过气和象联通起来。古人所理解的“象”更重要的是功能之象,所以才能通过“象”把外形不同,但功能相关的事物联系成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内在结构的整体网络系统。这成为古人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

阴阳为天地之道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 之本始,神明 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 ,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 也。

【注释】

①纲纪:有纲领的意思。总的为纲,分支为纪。②变化之父母:“父母”是“子女”的生成根源,“父母”引申有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源、起源的意思。③生:生长。杀:杀伐,消亡。本始:根本。④神明:变化不测谓之神,品物流行谓之明。推动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力量称为神明。⑤本:根源、根本。这里指阴阳。⑥气:这里的气指能力、力量。⑦形:指形体、物质。⑧瞋(chēn)胀:上腹部胀满。瞋,肉胀起。瞋是目胀,瞪大眼睛。二字都从“真”得意,都有胀大的含义,是同源字。⑨逆:病的异常称逆证。从:病的正常称顺证。所谓病之异常是指疾病的发展不合乎该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预后往往不妙;所谓病之正常是指疾病的发展合乎该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往往预后较好。

【细读】

黄帝说:阴阳,是天地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毁灭的根本,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因此,治病必须寻求治本的方法。清阳之气,积聚上升,就成为天;浊阴之气,凝聚下降,就成为地。阴主静,阳主动,阳主发生,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转化生热,热到极点会转化生寒。寒气的凝聚能产生浊阴,热气的升腾可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在下,如不得上升,就会发生飧泄。浊阴之气在上,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这是违反了阴阳运行规律,因此疾病也有顺证和逆证的不同。

本篇是《内经》全面系统论述阴阳的篇章。本节首先对阴阳的概念做出了全面的界定。与形式逻辑要求定义必须揭示概念内涵不同,中国古代的定义更偏重于揭示其功用,从功用角度阐明其内涵。所以严格说来,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没有概念。顾名思义,所谓概念即概括的观念,而概括是对其内在本质的概括,偏重于从“体”的方面理解事物,而与概念相对的中国古代思想中称为范畴更适合。范畴是对具有相同或相似功用事物的归类,偏重于从“用”的方面理解事物。所以阴阳,严格说来属于范畴,囊括了世间一切相对的事物,亦即一切相对事物都可以或归属阴或归属阳。这样就很难从“体”即内在属性的角度来揭示其内涵,而只能从外在功用角度来揭示其共同作用。

本节首先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是天地之道,即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共同认识。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传·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谓“万物之纲纪”,是说万物依赖于阴阳才能存在。“变化之父母”,是说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而变化的根源在于阴阳。变化是中国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易传·系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素问·天元纪大论》:“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朱熹说:“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逐渐的变化为化,显著的变化为变。变化虽多,皆产生于阴阳,所以为“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有一个生成、存续、消亡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古人称为“生杀”。生杀的根据在于阴阳。这以一年四季阴阳变化导致动植物特别是植物的生长收藏的周期变化为典型。冬至以后阳气开始生发,春为阳气之始,夏为阳气之盛,春夏万物开始生长盛大;夏至以后阴气始生,秋为阴始,冬为阴盛,万物开始收藏。这就是阴阳生杀之道。“神明之府”,此为总结语。意为阴阳是欣欣向荣、万千变化的世界的根据。府为藏物之所,神明出于阴阳,故阴阳为神明之府。“治病必求于本”,本为致病之源。上文即已明了阴阳与万物生杀变化的关系,同理可以推知疾病与阴阳的关系。疾病的表现虽然变化万千,但其致病之源则不外阴阳,或本于阴,或本于阳。抓住了阴阳也就抓住了疾病的根本。

接下来论述了阴阳的不同作用和不同属性。阳气累积而成天,阴气累积而成地,即“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气主安静,阳气主躁动。一般的理解是阳气主生长,阴气主收藏。这里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说的。“阳生阴长”是阳中的阳阴。我们常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春夏为阳气主导的生长时期,发生虽然依赖于阳气,同时也需要雨露(阴)的滋润,这就是“阳生阴长”。同样秋冬是收藏的时期,闭藏虽有赖于寒冽之阴,而肃杀依赖于风霜之阳,这就是“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是说阴阳分别有化气和成形的不同功用。“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说阴阳达到极限会发生逆转。以上是阴阳在正常情况下的作用。相反,如果出现“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的病理改变是阴阳的作用发生变异的结果。

天地气交,各有所走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注释】

①上窍:指眼耳口鼻等七窍。②下窍:指前后二阴。

【细读】

在自然界,清阳之气变为天,浊阴之气变成地。地气上升就成为云,天气下降就变成雨。雨虽从天气下降,却是地气所化;云虽形成于地气,却赖天气的蒸发。这些都是由于阴阳相互转化造成的。同样,在人体的变化中,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发散于腠理,浊阴注入于五脏。清阳使四肢得以充实,浊阴使六腑能够相安。

本节先论天地阴阳云雨之气的生成变化,再论人体清阳浊阴在上窍、下窍、腠理、五脏、四肢、六腑的出入升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相应理论的反映。古人认为天人一气、天人一理,天地之道就是人体之道,在天地发生的一切也就是在人体发生的一切,人体的运动生化规律与天地自然的规律是一致的。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性命之理。这种观念在今天接受了现代科学洗礼的头脑看来是荒诞不经,难以理喻的。当然现代科学特别是生物学、生理学揭示了生命所独有的结构和运动规律。这种规律显然只为生命所独有,外部世界并不存在。中医学所描述的人体生命变化图景到目前为止还不能通过现代科学的方法得以呈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中医学的理论都是出于妄想的无稽之谈。因为人的认识总是有限,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有限的认识来否定其他与我们不同的人类认识的真理性。这是其一。其二,中国古人从天人一体的高度来思考人体生命的正常和异常规律,其立场和视野无疑是正确的。人作为天地之气运化的产物,作为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天地或自然界这个大背景怎么能不对人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呢?中医学以天人相应的视域建立的人体生命图景在哲学的角度上应该给予肯定。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有些人看来是如此荒诞不经的理论却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的根源。就是说其中必然蕴含着科学真理或者说其本身就是真理的一种表达形式,不过为今天的人所不易理解而已。

气、味、形、精,互生互化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 ,阴为味 。味归形 ,形归气。气归精 ,精归化 。精食气 ,形食味 。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 。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注释】

①气:指功能或活动能力。②味:泛指一切食物。③归:生成、滋养。形:指形体,包括脏腑、肌肉、血脉、筋骨、皮毛等。④气归精:真气化生精。⑤精归化:精血充盛,又可化生真气。化,化生。⑥精食(sì)气:精仰赖气化而成。食,动词,取食于……引申为仰求、给养或依赖之意。⑦形食(sì)味:形体有赖食物的营养。味,酸、苦、甘、辛、咸五味,指食物营养。⑧化生精,气生形:气化、生化的作用,促进了精的生成,同时又充养了形体。⑨味伤形,气伤精:味和气也能伤害人体的形和精。⑩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可以化生气,产生功能,饮食五味失调也可以伤气,损伤功能。

【细读】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阳是无形的气,而阴则是有形的味。饮食五味进入身体中的胃腑,胃能够腐熟蒸化出水谷中的清气。清气进入五脏与五脏中的精气结合,而化生人体生命的营养物质。精仰赖水谷清气的补养,形体仰赖饮食五味的补给。饮食经过生化生成精,精气化后来充养形体。饮食不节,也能伤害形体,气偏盛,也能损伤精。精血充足,又能够化而为气,气也能被五味太过所伤害。

本节论述了药食的气、味与人身的形、气、精、化之间错综复杂的转化关系。万物皆属阴阳,而水火是阴阳的代表。万物都是由阴阳水火生成。就药物、食物而言也是如此。我们曾经说过按照古人的理论事物都是形气统一体,具体说来应该是气、味与形的统一体。气属于阳来源于天,气分寒热温凉四气;味属于阴来源于地,味分酸苦甘辛咸五味。五味化生精血而成形,所以“味归形”。药食之气,补充人体之气,即“气归气”,此不待言。形之存亡赖于气之聚散,气聚成形,气散无形,所以形由气统摄,故曰“形归气”。这里的气是统摄人体的元气而不仅是药食之气,药食之气进入人体化为元气的一部分。“气归精”,这里的气指禀受于先天的真气,是生命的源泉和动力。与后天的水谷之气结合而充养周身,人身的精血由先天真气推动而化生,故曰“气归精”,这里的精是后天之精。“精归化”,这里的精是先天之精,为坎水。天一生水,为五行之先。万物之初,其形皆水,精即水。由精化气,由气化神,这就是常说的精、气、神的顺序,所以水为万化之源,故曰“精归化”。精气神特别是精气之间是相互滋生的关系,所以既说“气归精”,又说“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是“气归精”和“味归形”的另一种表达。食是动词,“获取食物于……”之意,如子食母乳之意。“气归精”故“精食气”;“味归形”故“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是“精归化”和“形归气”的另一种表达。万物化生皆从精开始,故“化生精”。二者的区别在于,“精归化”说的是万物没有化生之前,由精开始化生;“化生精”是说万物已经化生后,由化而产生后天之精。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死,故曰“气生形”。以上论述了正常情况下,气、味、形、精、化之间的相互生化关系。相反,在异常情况下也会相害为病。“味伤形”,味既然能充养形体,五味不节就会反伤形体。气既能化生精,气失调反而就会伤精,故“气伤精”。

“精化为气”,即“精归化”。上文说“气归精”就是气生精,这里说“精化为气”,即精生气。表述完全相反,正反映了精气互根的奥妙关系。如同上文所言天地云雨的关系。雨虽然落于地,但不是生于地,而是由天上的云生成;即气归精。云也不是生于天,而地气上升而成,即“精化为气”。人身的精气也是如此。气聚则精盈,精盈则气盛,精气充实,身体自然强壮。

气伤于味。上文说“味伤形”因为形气是统一的,所以伤形必伤气,五味过嗜必伤脏腑之气。如《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之类,都是味伤气。《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饮食过度损伤肠胃之气。

气味所出,其用不同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注释】

①壮火食气:壮火侵蚀、消耗元气。这里的“食”是食用、消耗的意思,引申为侵蚀、消耗。②气食少火:这里的“食”与上面的“食”不同,是“食于……”意思是“取食于……”元气取食于少火,即元气依赖于少火的充养。

【细读】

味属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阳,所以趋向上窍。根据中医药学理论,药物之性包括四气五味。四气源于一年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所以药气分为温、热、凉、寒四大类。五味源于地气,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大类。因四气源于天所以属阳,五味源于地所以属阴。但气味又有厚薄的不同。气厚的为纯阳,味厚的为纯阴,气薄的为阳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五味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于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作用,味薄的有疏通作用。气薄的能够向外发泄邪气,气厚的能助阳发热。壮火就是过于亢盛的阳气(亢阳),这种火实质上已经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病理性的邪火了。亢阳能使元气衰弱。少火就是微少的阳气,这种火属于生理性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微阳能够使元气旺盛。因为亢阳(壮火)会侵蚀元气,而元气有赖于微阳(少火)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气味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阳,酸苦而有涌泄作用的属阴。

本节论述了药食气味阴阳的代谢特点及不同作用,并特别阐明了少火、壮火的概念及不同意义。根据阴降阳升的规律,药食的味属于阴,下降而出下窍;气属于阳,上升而出上窍。味厚为纯阴能泄下,味薄能通利;气厚为纯阳能发热,气薄能疏泄。火为阳气是生命之源,但只有阳和之火才能生物,而亢烈之火反而害物。火太过则生命之气反而衰弱,即“壮火气衰”“壮火食气”“壮火散气”;火平和生命之气才盛壮,即“少火之气壮”“气食少火”“少火生气”。

阴阳偏胜为病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 ,湿胜则濡泻

【注释】

①浮:浮肿。②濡泻:湿泻。濡,湿。

【细读】

阴气偏胜,阳气就会受病。阳气偏胜,阴气也会受病。阳气偏胜会生热,阴气偏胜会生寒。寒到极点,会出现热象;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象。寒邪会损伤人的形体,热邪会损伤人的真气。因为疼痛的感觉由真气主管,真气受伤会产生疼痛;形体是有形可见之物,形体受伤会发生肿胀。凡是先疼后肿的,是因为真气先伤而影响到形体;先肿后痛的,则是形体先伤而影响真气。因为风的性质就是动摇不定,风邪太过,就会发生痉挛动摇;火热具有红热之象,热邪太过,肌肉就会发生红肿;燥邪太过,耗伤津液,津液就会干涸;寒邪太过,阻遏阳气的运行,水液不能运化,就会发生浮肿;湿邪太过,超出了脾的运化能力,就会发生泄泻。本节论述了阴阳寒热为病的性质,气伤、形伤的不同表现及风热燥寒湿为病的特点,为医生认识疾病提供了一个简洁的纲领。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 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注释】

①五气:五脏之气,由五气而生五志,即喜怒悲忧恐。②厥气:逆行之气。

【细读】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推移、五行的变化,形成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的规律,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人有五脏,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这是四时五行的变化在自然界和人体形成的正常生化现象。但是,人的五种情感和自然界的五种气候过度,就会造成疾病。所以过喜过怒,可以伤气;寒暑外侵,会损伤形体。怒为阴,喜为阳,所以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如果逆气上冲,血脉阻塞,也会神气浮越,离形体而去。因此,不节制喜怒,不调适寒暑,生命就不会稳固。阴气过盛会转化为阳,阳气过盛也会转变为阴。所以说:冬天感受寒气过多,不能及时消除,潜伏体内,到了春天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天感受的风气过多,不能及时消除,潜伏体内,到了夏天就容易发生飧泄;夏天感受暑气过多,不能及时消除,潜伏体内,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天感受湿气过多,不能及时消除,潜伏体内,到了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

本节属于概要性的论述。从天人相应的理论出发,认为万物的生、长、收、藏,寒、暑、燥、湿、风五种气候变化都是源自天的四时五行;同样人的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源自五脏化生的五气。内生的五志和外界的五气会分别伤害人的内气或外形。这是事物阴阳属性决定的,而在伤气或伤形中又有阴阳的分别,疾病发展到极期又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转化。最后从整体观点出发论述了伏邪为病的规律。“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之说,从养生学角度提示人们,不能调节自身的情志,不能适应外界的寒暑是伤害健康的两大因素,善养生者应和喜怒而适寒暑。

论理人形构造,结合四时阴阳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 脏腑;端络经脉 ,会通六合 ,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 ,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注释】

①列别:陈列、分别,分辨。②端络经脉:审察经脉的相互联系。端络,作动词解。端为开端,络为中间的联络;端络意为对从开端到中间的具体联络进行全面审察研究。③六合:四方上下为六合。另外,十二经脉的阴阳配合也称六合。这里包含这两个意思。联系自然界的四方上下六合来排比十二经脉的阴阳六合。④谿谷: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称“谷”。山间的河沟为“谿”,同“溪”。中医借用来指肌肉汇聚之处。因肌肉汇聚处肌腱交迭而形成凹陷似“谿谷”。属骨:骨骼相连之处。

【细读】

黄帝问道:我听说古代圣人,谈论人体的形态,排列辨别脏腑的阴阳;联系会通四方上下六合,来审察十二经脉阴阳六合的起止循行与络属关系;气穴各有它所发的部位和名称;连属于骨骼的“谿谷”,都有它们的起止点;皮部浮络的属阴属阳,为顺为逆,也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变化,有一定规律;外在环境与人体内部的对应关系也都有表有里。真是这样吗?

本节是下文论述“脏腑经脉,四时阴阳,外内相应”理论的概要性说明。“脏腑四时相应”即《生气通天论》所谓的“五脏应四时”理论。这里叙述了古人对人体构造的研究概要,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人体研究与西方古罗马的纯粹解剖学研究有很大区别。古罗马解剖学包括现代的解剖学是对人体构造的结构构成的详尽分解研究,而中国古人则是把人形、脏腑、经脉等与天地六合、四时阴阳按照表里内外一定的条理,相互对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网状动态的整体系统,以作为指导养生和治病的理论基础。其中渗透了天人相应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产物。

脏腑经脉,外内相应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细读】

岐伯回答说:东方属春,阳气上升而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养肝,肝血又能养筋,筋又能养心。肝气上通于目。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风,在地为五行里的木,在人体中为筋,在五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苍,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志中为怒。怒能够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怒;风气能够伤筋,但燥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又能够抑制酸味。

南方属夏,阳气大盛而生热,热能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养心,心能生血,血能养脾,心气上通于舌。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热,在地为五行中的火,在人体中为血脉,在五脏中为心,在五色中为赤,在五音中为徵,在五声中为笑,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忧,在七窍中为舌,在五味中为苦,在情志中为喜。过喜能伤心,但恐可以抑制喜;热能伤气,但寒气可以抑制热;苦味能伤气,但咸味可以抑制苦味。

中央属长夏,蒸发而生湿,湿能使土气生长,土能产生甘味,甘味可滋养脾气,脾气能够滋养肌肉,肌肉健壮能使肺气充实,脾气上通于口。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湿,在地为五行中的土,在人体中为肌肉,在五脏中为脾,在五色中为黄,在五音中为宫,在五声中为歌,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干哕,在七窍中为口,在五味中为甘,在情志中为思。思虑可以伤脾,但怒可以抑制思虑;湿气能伤肌肉,但风气可以抑制湿气;过食甘味能伤肌肉,但酸味可以抑制甘味。

西方属秋,天气劲急而生燥,燥能使金气旺盛,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够直通肺气,肺气能够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能滋生肾水,肺气上通于鼻。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燥,在地为五行中的金,在人体中为皮毛,在五脏中为肺,在五色中为白,在五音中为商,在五声中为哭,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咳,在七窍中为鼻,在五味中为辛,在情志中为忧。忧能伤肺,但喜可抑制忧;热能伤皮毛,但寒可以抑制热;辛味能伤皮毛,但苦味可以抑制辛味。

北方属冬,阴凝而生寒,寒气能使水气旺,水能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气,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充实又能养肝,肾气上通于耳。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寒,在地为五行中的水,在人体中为骨髓,在五脏中为肾,在五色中为黑,在五音中为羽,在五声中为呻吟,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战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中为恐。恐能伤肾,但思可以抑制恐;寒能伤骨,但燥可以抑制寒;咸能伤骨,但甘味可以抑制咸。

这几节论述的脏腑四时相应理论与《生气通天论》的五脏应四时理论略有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由于现实世界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无限事物,作为一种理论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其全部内容囊括其中,只能是根据实际需要,来选取其所需要的内容。但其基本内容五行及其相互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这里为便于读者理解,也依据本文列表如下:

与《生气通天论》只是论列了五方五脏类属的诸多事物不同,本篇还论述了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这是同行之间事物的相生关系。又如“怒伤肝”“风伤筋”“酸伤筋”是同行之间的相克关系。而“悲胜怒”“燥胜风”“辛胜酸”则是不同行之间的相克关系。可见,五行生克关系并不像我们一般理解的那样简单,相克关系并非一定是不同行之间,同行之间也有相克关系。如怒属木,肝属木,怒为肝之志,怒伤肝。风属木,筋属木,风邪入里首先伤筋。而相克也并不是只有消极意义,悲属金,为肺之志,怒属木,为肝之志。“悲胜怒”,就可以用来治疗因怒而生的疾病。同样,属于金的燥气和辛味可以治疗因属木的风气和酸味造成的疾病。大家不要以为这是概念推演的文字游戏,历史上的医家就是根据这一理论来从事养生和治疗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验。这里以“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为例,来揭示五行原理的科学性。历史上很多医家巧妙地运用情志疗法治愈了情志心理疾病,堪称奇绝。大家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多年不中,这一年终于时来运转,中了举人。不料乐极生悲,大喜过度失性傻了。结果被其岳丈一掌又打得清醒过来。大家以为这是故事,其实是符合中医理论的。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过喜会使心神涣散而失性。在五行心属火,而水能制火,五脏中肾属水,恐为肾之志。因为范进平日就惧怕岳丈,所以一掌下去,受了恐吓,肾水制服了涣散的心火,疾病即时而愈。如果大家还是觉得小说家言不足为凭,我们再举些史籍中的记载。《后汉书·方术传》记载,华佗曾写信怒骂一位思虑过度而病的郡守,使其大怒呕出“恶血”(瘀血)而愈。据《冷卢医话》所载,清代名医徐徊溪曾经以死诈状元。江南一考生得中状元过喜而狂,徐告以逾十天将亡,书生受恐吓而病愈。这个例子可以说是范进中举的现实版本。还有清代医家傅青主,曾教一位使妻子郁闷病倒的青年,用文火加水银软石头做药引,青年烧火几天几晚无倦意,妻子见状受感动,最后化恨为爱而疾愈。

阴阳内外,相辅相成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 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 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 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注释】

①血气之男女:这里的“之”不是助词“的”的意思,而是“之与”的意思,即阴阳就像血和气与男和女一样。借用男女气血来说明阴阳的相对关系。②“左右者”两句:古人认为,阴气右行,阳气左行。③征兆:即象征。④能(tāi)始:变化生成之开始。能,“胎”的通假字,胎即胚胎为生命之始。

【细读】

所以说:天地上下是覆载万物的区宇;阴阳是化生气血,形成雌雄生命体的动源;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而水火则是阴阳的表现。总之,阴阳的变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原始。再进一步说:阴阳是相互为用的。阴在内,有阳作为它的卫外;阳在外,有阴作为它的辅助。

本节承上文总结了天地、阴阳、水火、上下,对于万物、男女的重要意义。特别指出了阴阳之间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的滋生互助的互根关系。

阳胜、阴胜之病

帝曰:法 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 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 ,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 也。

【注释】

①法:动词,取法,运用。②能(nài):音义同“耐”。③清:同“凊”(qìng),寒。④能:通“态”。态的繁体字作“態”,能是態的古字。

【细读】

黄帝说:人的疾病取法于阴阳的表现是什么情况呢?岐伯回答说:阳热太过,身体就会发热,腠理紧闭,喘息急迫,呼吸困难,身体俯仰摆动。汗出不来并且发热,牙齿干燥,并且心里烦闷,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患这种疾病的人,能耐受冬天,而不能耐受夏天。阴寒太过,身体就会恶寒,出汗,身上时常觉冷,甚或时常打寒战,寒重就会出现手足厥冷,手足厥冷之后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患这种疾病的人,能耐受夏天,而不能耐受冬天。这就是阴阳偏胜,所引起疾病的症状。本节揭示了阴阳失调发病的典型表现。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 ,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 ,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注释】

①七损:女子月事贵在时下。因女性以七年为生命节律变化周期。八益:男子精气贵在充满。因男性以八年为生命节律变化周期。②阴痿:即阳痿。生殖器是隐私之物,故称“阴器”;而男子属阳,男子生殖器又称“阳具”。所以,男子生殖器萎软无力,既可以称为“阴痿”,也可以称为“阳痿”。可见,阴阳的划分是相对的。③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聪明人在未病之时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发病之后才知道调养。“同”指健康无病。“异”指疾病衰老。

【细读】

黄帝问:怎样调和阴阳呢?岐伯回答说:能够知道七损八益的道理,就可以调和阴阳;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早衰。人到四十岁,阴气已经消耗一半了,起居动作显得衰老了;到五十岁,身体笨重,耳不聪,目不明;到六十岁,阳痿,气大衰,九窍功能减退,下虚上实,流鼻涕、淌眼泪等衰老现象都出现了。所以说: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强健,不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因此,同时出生来到世上生活,最后的结果名称却不相同。聪明人,在没病时,就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在发病时,才知道调养。愚蠢的人,常感到体力不足,聪明的人却感到精力有余。精力有余,就会耳聪目明,身体轻捷强健,即使年老了,还显得健壮,强壮的人就更加强健了。所以明达事理的人,顺乎自然而不做无益于养生的事,以恬静的心情为快乐,持守虚无之道,追寻心志的快乐与自由,因此,他的寿命无穷尽,与天地长存。这就是圣人的养生方法。

本节是《内经》论养生之道的重要章节。其中的“七损八益”说是历代医家争论颇多的话题。王冰注:“用,房色也。女子以七七为天癸之终,丈夫以八八为天癸之极。然知八可益,知七可损,则各随气分,修养天真,终其天年,以度百岁。《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泄。然阴七可损,则海满而血自下;阳八宜益,交会而泄精。由此则七损八益,理可知矣。”王冰的观点是从房事与养生的角度来理解“七损八益”,遭到了张介宾的批评。张介宾说:“按启玄子注此,谓女为阴七可损,则海满而血自下;男为阳八宜益,交会而精泄,以用字解为房事。然精血宜调,非可言损,交会精泄,何以言益?”认为王氏之说从文字上就讲不通。而张介宾自己是从一般的阴阳与生命的关系角度来理解“七损八益”的。他说:“七为少阳之数,八为少阴之数。七损者言阳消之渐,八益者言阴长之由也。夫阴阳者,生杀之本始也。生从乎阳,阳不宜消也;死从乎阴,阴不宜长也。使能知七损八益之道,而得其消长之几,则阴阳之柄,把握在我,故二者可调,否则未央而衰。”张介宾从其重视阳气对生命作用的角度来理解“七损八益”,强调顾护阳气对生命的绝对意义。并在按语中说:“死生之本,全在阳气。故《周易》三百八十四爻,皆卷卷于扶阳抑阴者,盖恐其自消而剥,自剥而尽,而生道不几乎息矣。”

对于经典文本后人常常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见解,我们不应该责怪经典语义不清。这是学术发展的正常现象,甚至可以说是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对经典文本的不同解读,学术才能向前发展。应该说任何文本在写作之时其内涵一定是确定的,不能存在多种甚至不同的意义。但是后人在解读时却可能产生多种甚至矛盾的解读,这是经典的开放性所致,正是经典的意义所在。我们不能确定某种理解的独尊地位而排斥其他合理的解读,不同的解读是学术深化发展的体现。无论王冰从房事养生角度还是张介宾从顾护阳气角度来理解“七损八益”,都是对这一思想的深化和发展。要说明的是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天下至道谈》中出现了“七损八益”。并且有具体内涵的说明,从内容看确实是与房事有关。可见,王冰的注释确实符合《内经》原意。这里我们接着王冰的话题继续探讨房事与养生的关系问题。《内经》非常重视房事与养生和疾病的关系,虽然没有对这一问题的专篇论述,但散见于各篇的论述很多,对房事过度所致疾病和发病机理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为中医房事养生和治疗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食色,性也。”饮食男女是人的两大欲求。房事是人的生理本能和生殖繁衍的基础,没有房事活动人的繁衍就无从谈起,人类也就消亡了,所以房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当的房事不但会败德更会伤身,所以必须对房事或性形成科学合理的观念,并以此指导房事活动。

中国传统生命观认为精、气、神为人之三宝。人的生命活动由气来推动,神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而气则由精所化生。上文说过“精化为气”,所以精是生命活动的根源,精对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物质。所以人应该保护自己的精,而不能随意消耗。但有时候也不得不消耗一些,这就是为了繁衍后代不得不排出“精”,只有父“精”与母“血”和合才能孕育新生命。《本神》:“生之来谓之精。”《经脉》:“人始生,先成精。”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当然合乎天地之道的适度的房事活动对身体是不会有伤害的。顺应天道的房事活动是造化万物的天地赋予给人的能力。这叫“顺天者,昌”。相反,违逆天道的房事活动,则会败德伤身。这叫“逆天者,亡”。这听起来很玄,什么叫“顺天”,什么叫“逆天”?其中的内容很多,我们择要说明。

其一,生殖能力不是人终身具有的,上天或者说自然把生殖力放在人的身体机能最强盛的青壮年时期,所以如果在少年或老年时有房事活动就是违逆天道。孔子说过:“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礼记》有男子“三十曰壮,有室”和女子“二十而嫁”之说。人在少年时期虽然具有性意识和性冲动,但生理机能并没有完全成熟,所谓“血气未定”,如果勉强从事房事活动或者误犯手淫,过早伤精,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终身的不良影响。人到老年身体机能衰弱,生殖力也随之衰弱,已经不是最佳的生殖年龄,所以就应该禁绝房事了。有人会反驳说年老的人依然能生孩子,甚至孩子更聪明。确实有这种情况,但这终究是个别情况。我们看蔬果,最后结的果子大多数无论形状还是品质都是不好的,而最好的一般是中间结的。所以古人主张男子到六十岁应该“闭房”即禁绝房事。

其二,生殖期内,也不能恣意妄为。否则就是违逆天道。有人可能还会反驳说按照你的说法少年和老人就应该绝对没有性能力。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逐渐的过程,不可能突然产生和消失。就人的生殖能力来说其存续的时间是比较长的,这可以说是上天对人的恩赐或眷顾或者说是自然的功能。试想如果上天赋予人的生殖力的时间比较短,很多人就可能没有自己的后代,而整个人类就可能灭绝了。虽然上天给予人充分的生殖时间,但不等于说人在生殖期内就可以恣意妄为。按照古人的观点房事活动的次数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二十到三十,四日一次;三十到四十,八日一次;四十到五十,十六日一次;五十到六十二十日一次。六十以上者应该“闭精”。这只是大概要求,应该因人、因时、因地而变化,但总的原则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房事,否则就是违逆天道。

其三,按照古人的观点,房事的次数还应该随着四季而变化。古人主张“春一秋二夏三冬无”。这是顺应阳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而来的。另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应该禁绝房事。如朱丹溪说:“夫夏月火土之旺,冬月火气之伏,此论一年之虚耳。若上弦前下弦后,月廓月空亦为一月之虚。大风大雾,虹霓飞电,暴寒暴热,日月薄蚀,忧愁愤怒,惊恐悲哀,醉饱劳倦,谋虑勤动,又皆为一日之虚。若病患初退,疮痍正作,尤不止于一日之虚。……善摄生者,于此五个月(指四、五、六、十一、十二五个月)出居于外,苟值一月之虚,亦宜暂远帷幕,各自珍重,保全天和,期无负敬身之教,幸甚。”《内经》也认为醉饱后不宜房事。违背以上要求,也是违逆天道。

人的生命活动依赖于精、气、神而展开维持,精显然处于最基础的位置,是气和神的来源。我们的日常生活、思虑营为依赖于气,表现为神,而气和神都由精所化生。也就是说生命活动最终依赖于精,由精转化而来。生命活动不能不消耗精,没有精的消耗就没有生命;同时,由于精对于生命是如此之重要,所以必须保养好精,尽可能减少对精的消耗,以保持生命的恒久和健康。精的消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日常的工作生活,另一个是房事中生殖之精的排泄。古人对这两个方面都提出了养精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有度,注意休息,以养精蓄锐。平时消耗精较多的是思虑和目见。所以老子要求“致虚守静”,陆九渊说“无事常闭目,亦佳。”因为睁眼看世界,神光外泄,会消耗大量精神。失眠的人都知道,即使睡不着,也得把眼睛闭上,睁着眼睛,无论如何是受不了的,就是说闭目可以养神。在房事活动中的养精就是减少精的排泄,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慎房事”“节房事”。这里要说明一下,现在一般人理解的精就是男子的精液。这固然不错,但精液只是狭义的精。中医学所讲的精是广义的,指的是供给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其中包括精液。或者可以说精液是从广义之精化生而来。在中医学的话语系统中,水、阴及血是同等程度的范畴。所以有“精血”“阴精”等说法。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一讲到生殖或房事就会想到肾。有这方面疾病的人也会说自己“肾虚”什么的。为什么会这样?按照中医理论,肾居北方,主水。《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也就是说虽然五脏六腑都藏精,但肾是藏精的最主要的脏腑,肾是藏精之总司。而我们知道,人的阳气,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最终依赖于精,那么肾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作为生殖之精的精液和供给一切生命活动的精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能把精仅仅理解为精液,与广义的精没有关系。只有这样理解,我们才能明白“慎房事”“宝精气”对于健康长寿的重要意义。

有人可能有疑问,您是不是在这里危言耸听啊?现代科学化验分析发现精液无非是些蛋白质之类的东西,吃两个鸡蛋就补上了。问题并非那么简单。大家仔细想想,我们身体的排泄物中只有精液是用来创造生命的精华,其他尿、便、汗等都是代谢的废物,这些必须排泄掉,否则就会影响甚至危及生命。也就是说精液是为了创造新生命不得不排泄的,而其他排泄物是为了维持生命不能不排泄的。前者是主动的排泄,后者是自发的排泄。精液的排泄是为了新生命的诞生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我们通过例子就能明了精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雄性个体在交配后就死亡了。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个物种就是这种性质,这是生命的传递过程。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个雄性个体不交配,它还是可以活一段时间的。由此可见精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详地在此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当下的现实社会中,很多人在房事问题上的观念是错误的,由此导致房事活动悖逆天道,违背自然规律,给自己及家人和社会带来消极影响,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而有些人竟浑然不知,良可哀也!有人认为精液仅仅是些蛋白质,损失点没关系,很快就能补上;手淫无害健康。有人追求房事活动中的性快感,认为是人的乐事,甚至是人生的主要目的之一,没有性生活就等于白活。发展婚外情,甚至和多个异性有染。这样做实际上是伤风败德,危害社会,害人害己。

关于精液的重要性,上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笔者在年轻时受当时思想的影响也认为中医把房事看得太重了。记得我们学习中医《内科学》时,很多疾病的病因,书上都说是房事不节。和很多同学一样觉得可笑,甚至嗤之以鼻。现在看来,当时幼稚无知,看问题只局限于很狭窄的范围。为什么很多看来和房事无关的疾病古人都认为和房事不节有关呢?房事不节虽然不是造成当下疾病的直接原因,却是其根本原因之一。上面我们已经分析过,精液和广义的人体之精是一体的,如果长期房事不节,过量消耗精液导致整体的人体之精不足,不能化生供给生命活动的气,也不能化神,而导致整体生命力下降,出现各种变症。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变化过程,房事不节与发生的疾病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直接的,不易发现,所以很多人认识不到,甚至不承认。

房事过度,耗伤精液所造成的伤害是广泛而严重的。可以涉及所有的五脏六腑及组织器官。这里,仅以《内经》中的记载为例说明之。

1. 伤及肾脏本身及脊骨。《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肾主骨,肾精被伤,不能充养骨髓,故“高骨乃坏”。

2. 伤及肝脏,出现筋痿即阳痿。《痿论》:“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肝,使内也。”《经筋》:“足厥阴之筋……其病……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肾藏精,肝藏血,肝肾同源,肝木依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被伤,累积肝血不足,肝主筋,肝脏经络绕阴器,故病筋痿、阳痿。

3. 感受寒热且醉酒行房,病肺痹。《五脏生成》:“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房事不当,还可以伤脾、伤肾。《百病始生》:“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邪气脏腑病形》:“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

回到本节。如果根据《天下至道谈》和王冰的观点,“七损八益”指的是房事养生,那么“不知用此,则早衰也”就是不懂得房事养生是早衰的根源。下面论列的是具体的表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所以总结说:“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提出了养生名言“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意思是聪明人懂得在自己和别人一样的时候即从青年时期就养生,而愚蠢者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即由于不懂得养生而早衰才发现。所以就有不同的结果“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所以提倡一种道家的精神养生方法:“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道家哲学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道产生,道虽然创生天地万物,但并不主宰、控制天地万物,而是任由其本性自然地发展,也就是说道的本性是自然无为,正是因为无为才能无不为。天地万物虽然纷繁复杂,变化万千,但因为其为道所生,所以其本性依然是自然无为的。人应该取法于道,不能为外物所干扰,执迷于表象。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虚静为万物的根本。“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在老子看来,芸芸万物,荣耀的地位,君临天下等都没有绝对的价值,得道者明白在重与轻、静与躁、身与天下等一系列对待的事物中只有前者才是根本,前者具有绝对价值,后者只有相对价值,必须以前者统摄后者,这样才合乎道的本性,是人生的正确选择。所以老子把“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作为最高的精神价值。庄子也说:“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在宥》)本节对“无为”“恬淡”“虚无”的追求显然是道家式的精神养生。最后要达到的目的是虚静、超然,“寿命无穷,与天地终”与道合一的境界。

阴阳不均,为病亦异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 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 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注释】

①并:聚合。②便:便利,灵巧,自如。

【细读】

天气在西北方不足,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与天气相应,右边的耳目也就不如左边的聪明。地气在东南方是不满的,所以东南方属阳,人左边的手足也就不如右边的灵活。黄帝问:这是什么道理?岐伯说:东方属阳,阳气的精华聚合在上部,聚合在上部,上部就旺盛了,而下部就必然虚弱了,所以会出现耳聪目明,而手足不便利的情况。西方属阴,阴气的精华聚合在下部,聚合在下部,下部就旺盛,上部就必然虚弱了。所以就会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而手足却便利的情况。所以,同样感受外邪,如果在上部,那么身体右侧严重,如果在下部,那么身体左侧严重,这是由于天地阴阳之气的分布不均衡,而在人身也是如此,身体阴阳之气偏虚的地方,就是邪气滞留的所在。

本节论述了天地阴阳之气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衡,而导致人体阴阳上下分布的不均衡,邪气容易从阴阳之气分布不足之处侵入为害。中国的自然地理是西北高东南低。按照古人的观点天为阳,地为阴。西北为阴,阴气盛,东南为阳,阳气盛。说明阴阳之气在天地间的分布不是绝对均匀的。

根据天人相应的道理,人体阴阳之气的分布也不是绝对均匀的。所以人右侧耳目的视听能力不如左侧的好(明)。这是因为人在面南背北站立时,右侧对应的西北方。西北方阴气盛,阳气不足;而耳目在上为阳,需要阳气的滋养。右侧阳气不足自然耳目视听能力不如左侧好。相反,人的左侧手足对应的是东南方,而东南方属阳,阳气盛,阴气不足。手足相对于耳目在下属阴,需要阴气滋养,左侧阴气不足,自然左侧手足的活力不如右侧的强。人的左右耳目的视听是否有差异,在直接的经验方面没有太多的证据。

从哲学的道理上看,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因为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事物,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人的左右手足、耳目的大小是有差异的。左右耳目功能的差异或许由于比较细微而不容易直接观察到,而左右手足的差异是尽人皆知的。道理何在,现代科学并没有解释。古人是从阴阳二气分布的不均匀性给以解释的。民间也有“男左女右”之说,意思是某些疾病,男子容易发生在左侧,女子容易发生在右侧。再如“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是说男子下肢浮肿和女子头面部浮肿,预后不好。因为男为阳,而下肢属阴,阴邪胜阳气,病情严重;而女为阴,头面属阳,阳邪胜阴气,病情严重。古人的这些说法虽然没有科学的证据,但毕竟是长期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天人相应,治法天地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 ,地有五里 。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 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 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 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 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注释】

①八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大节气。纪,是丝的头绪,引申有要领、关键之意。八纪就是八个关键的节气。②五里:指东、南、西、北、中央五方。③人事:日常饮食和情志。④嗌(yì):喉下之食管处,即咽。⑤谷气:两山之间通水的道路称“谷”。人体肌肉与肌肉之间也称“谷”。张志聪:“谷气,山谷之通气也。”⑥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气血运行的道路。张介宾:“三阴三阳也。同流气血,故为人之川。”即指十二经脉。⑦暴气:愤怒暴躁之气。⑧逆气象阳:比喻气之有升无降,有阳无阴。

【细读】

本节论述的是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的一致性,养生治疗应该取法于天地之道。古人认为天是由无形之气形成,地是由有形之体形成,所以说天有精气,地有形质。人的生命有机体也是精气与形质结合而成。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天有八节的气候顺序,地有五方的空间布局。因此,天地能成为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和舞台。

清阳轻清上升于天,浊阴厚重下降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和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决定的。因而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永不休止。只有圣贤之人,对上与天气相配合来养护头;对下与地气相顺来养护足;居中,则依傍人事来养护五脏。这是因为古人把在上的天、在下的地和在天地之间的人看成三种有才干的事物。人的构造是效法天地人三才而来的。所以必须效法三才之道来养护头足和五脏。自然界的清气通过口鼻进入肺,所以说天气与肺相通;地上的五谷之气,通过口舌进入胃中,所以说地气与咽相通;自然界的风具有疏通流畅之性,而人的肝属木,也具有疏泄气血津液的功能,所以说风气与肝相通;雷鸣电闪,光明外现,心属火有光明之象,所以说雷气与心相通;山谷之间通导水气,脾主运化人体的水湿,所以说谷气与脾相通;雨水是天地之间水的动态循环,而肾也是主持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所以说雨气与肾相通。运行气血的六经好像是地上的大河,肠胃储存食物好像自然界的大海,九窍排泄身体的代谢物好像水流。如果以天地的阴阳比喻人身的阴阳,那么人出的汗,就好像天地间的雨;人的呼吸之气,就好像天地间的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就好像雷霆;人的逆气,就好像久晴不雨。可见,人体的所有脏腑及其功能无不是与天地相应的。所以养生不取法于天地之理,那么疾病灾害就要发生了。

本节论述了天地精气分布运动,因此而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养生治病应该取法于天地阴阳的自然之道,否则就会产生灾害。本节对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与自然现象的类比是天人相应理念的具体体现。对于今人可能难以理解,我们先不要急于否定。先接受下来,验之于生活实践,慢慢就会理解了。

取皮毛,治未病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细读】

外界邪风侵袭人体,迅猛得如疾风暴雨,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在病邪刚侵入皮毛时,就给以治疗;医术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治疗;更差的,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最差的,在病邪侵入到五脏时才治疗。病邪侵入到五脏,治愈的希望与死亡的可能各占一半。如果感受了天的邪气,就会伤害五脏;如果感受了饮食的或寒或热,就会伤害六腑;如果感受了地的湿气,就会伤害皮肉筋脉。本节论述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以及不同邪气伤害人体不同部位的规律。

看到这段原文,我们很容易想起扁鹊见齐桓侯(有说是蔡桓侯)的故事。扁鹊来到齐国,齐桓侯很客气地招待他。扁鹊说:“您有病的皮肤腠理,不治的话,将会深入。”桓侯说:“我没有病。”过了五天,扁鹊又说:“您有病,已经到血脉了,不治恐怕会更加深入。”桓侯还是说:“我没有病。”桓侯很不高兴。过了五天,扁鹊又说:“您有病已经到肠胃了,不治会更重。”桓侯更不高兴了。又过了五天,扁鹊远远看见桓侯就跑了。桓侯派人问其中的缘故。扁鹊说:“病在皮肤腠理,可以汤熨治疗;在血脉,可以针刺治疗;在肠胃,可以药酒治疗,到了骨髓,就是阎王爷也没有办法了啊!”又过了五天,桓侯生病了,派人去找扁鹊,扁鹊逃走了。最后,桓侯死了。

这显然是个寓言故事,怎么会这么巧,扁鹊刚到齐国,齐桓侯就生病了呢?不过,这个寓言故事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应该时刻关心自己的身体,注意细微的变化,及时检查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很多疾病有一个缓慢的发病过程,而且在发病之前会有一些征兆出现。对于像癌症这类恶性疾病医学上主张早期发现。这个道理是对的,但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病是生在患者身上,医生难以发现。虽然现在有健康体检,但是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医学知识,关心自己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及时发现病情,早日治疗。这段原文可以说是扁鹊见齐桓侯的理论版。

左右互治,以表知里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注释】

①以我知彼:用正常人与病人比较,来推测病变情况。我,指正常人;彼,指病人。

【细读】

所以善于运用针刺的人,有时要从阴引阳,就是取阴经的腧穴,来治疗阳经的疾病。有时要从阳引阴,就是取阳经的腧穴,来治疗阴经的疾病。这是因为人体的阴阳经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取患病经脉的腧穴不方便或者效果不明显,就可以取与之相应的阴经或阳经的腧穴,往往有很好的疗效。取右边的腧穴来治疗左边的疾病,取左边的腧穴来治疗右边的疾病。这也是因为人体左右上下的经脉是相互络属联系的。

用自己的正常状态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疾病的症状都是生命活动的异常状态,如何判断这种异常的状态必须有比较的标准,也就是正常人的状态。医生自己就是无病的正常人,就是最切近的标准。比如正常人的脉动次数是一呼一吸四次。以此为标准,如果病人的呼吸不及四次,就是迟脉;超过四次就是数脉。

从在表的症状去了解在里的病变。除了直接长在体表的疾病如外伤、疮痈、皮肤病等外,多数疾病是发生在人体内部的。一般人又没有透视的能力,如何了解内里的病情呢?中医和中国哲学都认为内里的改变在外部一定会有所表现。这就叫“有诸内,必形诸外”。所以,就可以通过外表的变化而了解内里的情况,达到对疾病本质的认识。

这是为了观察病人的太过和不及产生的道理。过、不及与中是事物普遍存在的三种状态。中属于正常,过与不及则属于异常。如人的智力有聪明、中等和愚笨三种;人的财富有富有、中等和贫穷三等……孔子就曾经把人分为中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三类。在医学里中就是健康状态,而过和不及都是疾病状态。过的表现是亢盛的实证,而不及的表现是衰弱的虚证。发现病人的细微变化,就能够诊断疾病,用来指导治疗实践就不会有危险了。这句里的“过”兼有“不及”的意思,表示疾病。

本节从阴阳、左右、彼我、表里相对的角度论述了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学的系统整体的诊疗理念。特别提示医家要“见微得过”即必须注意对微细征兆的诊察,才能及时发现隐匿的重大病患。

全面诊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 ,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注释】

①喘息:指呼吸的气息和动态。②尺:尺肤。寸:寸口。

【细读】

善于治病的医生,看病人的面色,按病人脉象,首先要辨别疾病属阴还是属阳。中医学诊察疾病的方法有四种:望、闻、问、切。望是用眼睛观察病人的面色以及身体出现的疾病变化。闻是用耳听鼻嗅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改变。问是通过询问了解病人的主观感受。切是通过用手触摸病人的脉搏及体表的变化了解病情。《内经》尤其重视脉诊和色诊,往往以色脉指代望、闻、问、切四诊。阴阳是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疾病的总纲,所以对色脉的诊察,首先也是判别色脉的阴阳属性,从而确定疾病的阴阳属性。如面色红赤,脉象急数,就属于阳;而面色恍白,脉象迟缓,就属于阴。

审察浮络的五色清浊,从而知道何经发病。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上下表里,纵横交错,内外贯通的网络系统。其中,纵行的主干称为“经”,从“经”分出的横行的分支称为“络”,而由“络”再分出的称为“孙络”。当然,经络系统并不仅仅是“经”“络”“孙络”三级,“孙络”实际上还可以再分出“孙络”。从人的认识和实践需要看,就没有必要再去细分了。在体表可见的“络脉”称为“浮络”。中医学认为青、赤、黄、白、黑五色分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色的异常变化能够反映五脏的病变,而五脏与经脉又有络属(联系)关系。因此,通过对“浮络”的青、赤、黄、白、黑五色之或清或浊的审查,可以知道疾病发生在哪个经脉。这里的“部分”指的是经脉的部位分属,即属于何经何脉。看病人喘息的情况,听病人发出的声音,从而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中医学认为不同的脏腑发病会出现不同的气息、声音方面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的不同性质,就可以判定疾病所属的脏腑经脉。

诊察四时不同的脉象,从而知道疾病在哪一脏腑。权衡规矩本来是古代的度量和制作工具,引申指制度规范。这里指四时不同脉象。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四时脉象随着天地阴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春脉如琴弦,合乎规;夏脉洪大,合乎矩;秋脉上浮如毫毛,合乎衡;冬脉沉降如石,合乎权。权,本意为秤砣,秤砣称物时下沉,有下沉之性,比喻冬天沉降的脉象。衡,本意为秤杆,秤杆称物时上扬,有上浮之性,比喻秋天如毫毛般上浮的脉象。规,本意为画圆的圆规,有圆滑之象,比喻春天如琴弦般的脉象。矩,画方的矩尺,有方正宏大之象,比喻夏天盛大如洪水般的脉象。以上所述还是脉象随着四时更替而出现的正常变化,属于生理学范畴。如果出现了与季节不符的脉象就预示着疾病了。如春天的脉象本来应该柔和而略显弦象;如果没有柔和之象而如拉紧的弓一般紧急,就是肝脏有病了。

切按尺肤和寸口,了解脉象浮沉滑涩,从而知道疾病所在部位。这样,在治疗上,就可以没有过失;在诊断上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尺肤是前臂内侧从肘到腕的皮肤。尺肤诊是中医古代的一种诊法。主要是观察尺肤的寒热滑涩,来确定疾病的寒热及津液的盈亏。现在,这种诊法临床上应用的不多了,但对某些疾病,特别是温热病,还是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的。

寸口,就是掌后桡动脉,是中医诊脉的主要部位。从桡骨茎突,中医称掌后高骨到掌后的腕横纹正好是本人的一横指。这一横指就是同身寸的一寸。所谓“同身寸”是中医学根据医学特点创造的度量人体的尺寸标准。大家知道,人的身高不仅大人小孩相差巨大,就是成人之间也有差距。因此,在针刺取穴度量尺寸时使用统一公共的标准显然是不行的。因此,中医学规定:人的大拇指的一横指的长度为本人的一寸。这样,同身寸的长度是随着本人的身高变化而变化的。

本节承上节继续论述诊病以阴阳为总纲,从清浊、喘息、音声、权衡规矩及尺寸多方面诊察才能确保正确诊断疾病。

因势而治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 ,因其重而减之 ,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 者,因而越之 ;其下 者,引而竭之 ;中满 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注释】

①轻而扬之:“轻”,病邪轻浅,病在表。“扬”,用轻宣疏散方法驱邪外泄。②重而减之:重,病邪重深,病在里。减之,减是减少,使之衰减之意。即以攻泻方法祛除病邪。③衰而彰之:衰,正气衰弱。彰之,彰是彰显、彰明,增加之意。即给予补益之剂来补益正气的衰弱。④高:上。病位在胸膈之上。⑤越之:使用涌吐方法。越,发越,上越。引申指吐法。⑥下:病位在下焦肠胃。⑦引而竭之:使用通便方法。引,向下拉弓。引申指泄下的通便法。⑧中满:胸腹胀满。中,内的意思,指胸腹。⑨渍(zì)形以为汗:渍,泡、沤、淹。古代用汤液(药液)浸泡发汗的方法,相当于后世的药浴。⑩其慓悍者,按而收之:性情急躁的,可以用按摩的方法使之收敛。 柔刚:柔刚是古人认识事物的基本范畴之一。《易传》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这里的“柔刚”与“阴阳”的含义相同。使用“柔刚”以避免重复,使语言生动。还指柔剂、刚剂,即药性平和或骏猛的药剂。

【细读】

所以说:疾病刚发生时,用针刺就可治愈。中医学认为外邪为病,首先侵入皮肤腠理,这时可以针刺腧穴,驱邪外出。若邪气盛时,必须等到邪气稍退时再去治疗。中医学虽然强调疾病应该及早治疗,但不主张在疾病剧烈发作时处理。这就如同两军作战,敌人气势正盛不宜正面迎敌,恐怕要两败俱伤。应该等敌军气势衰弱时攻击。《孙子兵法》说:“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一思想被引入了中医治疗学。《灵枢·逆顺》云:“《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如疟疾在发作时的症状是突然高烧畏热而后有寒战畏寒。古代中医治疗疟疾,不是在其发作之时而是待其缓解后。

所以治病要根据病情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它轻的时候,要加以宣泄。这里的“轻”除了病情轻外,还指病位在上、在表,所以在治疗上因势利导,用轻扬宣泄的方法。在它重的时候,要加以攻泻。同样,这里的“重”除了病情重之外,也指病位在下在里,所以在治疗上因势利导,用攻泻的方法使之衰减。在病邪衰退正气也虚的时候,要以补益正气为主。中医的治疗原则是疾病初期病邪亢盛,相对正气也比较充足,属于实证,用祛除邪气的泻法;待邪气衰退,正气也相对虚弱时,属于虚证,用补益正气的补法。

病人形体羸弱的,应用气厚之品补之;精不足的,应用味厚之品补之。“形”指形体肌肉。根据前文“形归气”“气生于形”的形气关系理论,可知“气”可以补益“形”。所以形体虚弱的可以用气醇厚的药物补养。“精”指五脏阴精。五脏藏精,五味入口,各归其经,津液各走其道,所以阴精不足的,可以用味厚的药物补养。

如病在胸膈之上,可用涌吐之法;病在下焦肠道,可用通泻大便之法;胸腹胀满的,可用攻泻之法;如感受风邪的,可用辛凉发汗法;如邪在皮毛的,可用辛温发汗法;性情急躁的,可以用按摩的方法使之收敛;病情属于实证的,可用散法和泻法。以上都属于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治法的因势利导法。

观察疾病属阴属阳,来决定应当用柔剂还是用刚剂。病在阳的,也可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治其阳。前面说过治疗疾病可以“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因为人体的阴阳之间存在着互生互用,相反相成的关系。辨明疾病在气分还是在血分,使它互不紊乱。“乡”,乡里,方所。这里指疾病在气还是在血。血瘀成实的就用疏通泻血法,正气虚弱的就用提升补益法。

本节论述了治疗疾病应该依据发病的不同阶段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法,体现了中国文化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伟大思想,是中医学取得良好疗效的哲学根据。这同时也提示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这就是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认识原则和思想方法。 ordooPEO9QEKv+xFVZtMnlo1/ChY5zqYG1u4E0Hp+ew7tO+TZEVss0TG7AJkL3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