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生气,即生命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天,包括地,指整个自然界。中医认为,人体生命之气时时与自然相通,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人体内的五味、五气等都取之于自然界;而五味、五气失于正常,又能伤害人体。本篇具体讨论了这些问题,故以《生气通天论》名篇。本篇提出的重要思想有: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成为后世重视阳气的温补学派的理论渊薮。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阐明了阴阳的平秘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成为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的最高原理和养生治疗的最高价值追求。

生气通天为生命之本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 之内,其气九州 、九窍 、五藏、十二节 ,皆通乎天气。其生五 ,其气三 。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注释】

①六合:四方上下为六合。②九州:古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壅为九州。③九窍:上七窍:耳二、目二、口一、鼻孔二;下窍二:前阴、后阴,共计九窍。④十二节:四肢各有三大关节,上肢:腕、肘、肩;下肢:踝、膝、髋,共计十二节。⑤其生五:其指天之阴阳,五指金、木、水、火、土五行。⑥其气三:指阴阳之气各有三,即三阴三阳。

【细读】

黄帝说:自古以来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就是息息相通的,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在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无论是地之九州,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之气相通。天之阴阳化生地之五行之气,地之五行又上应天之三阴三阳。如果经常违反阴阳变化的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所以说阴阳是寿命的根本。

本节开宗明义地指出,无论是人类还是动植物的生命都以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为存在的前提。这是天地间自生命现象产生直到生命现象消失永远存在的规律。这里的关键词是“通天”“生之本”和“阴阳”。说明生命是开放的系统,必须时时刻刻与天地之气保持相通关系才能存在。这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阴阳。大家都知道,中医有句名言:不通则痛。其实也可以说“不通则病”。任何疾病都是由于“通”出现了问题所致。《周易》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通的意义。《泰·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睽·彖》曰:“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这是从正面说明“通”的意义,而《否·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不能交流沟通无论是万物还是邦国的存在都会成问题的。《系辞上》给“通”下了个定义:“往来不穷谓之通。”就是说事物之间永远处于相互往来交流之中就是通。只有通才能保证事物的恒久存在,《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所以无论是养生还是治病到得以保持“通”的状态为目标。通既包括人与天地之气的交流畅通,也包括自身脏腑经络之间气血的交流畅通,还包括自我心灵与他人心灵的畅通交流等。谭嗣同甚至以“通”释“仁”,说:“仁以通为第一义。”可见“通”之重要。

通,不仅是人体生理的正常状态,也是社会系统的正常状态。古人认为国君与民众的关系如同人的心与身的关系。只有身心之间畅通,心才能自由地支配身,身才能随着心的指挥而行动。否则身心之间不能畅通,人就失去了灵活统一的行为能力。如半身不遂就是心不能自由地支配身的表现。要保持心身统一,君民一致,必须在二者之间保持信息的畅通,下情上达,上命下行。如果信息不通,上下阻隔,国家就会出现问题。古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收集民情民意,《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当时民情民意的反映。根据民情民意来调整政令而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西周的厉王暴虐,国人对他多有抱怨批评。邵公警告他说:“百姓不堪忍受了!”厉王大怒,找来了卫国的神巫去监视指责自己的人,发现了就杀头。国人都不敢发声了。厉王高兴地说:“我能让指责我的人闭嘴,没有人敢再说了。”邵公说:“您这是堵百姓的嘴啊,这比堵塞江河还严重。堵塞河水,河水壅堵而一旦溃决,伤害的人一定很多;堵百姓的嘴也是一样的。所以,治理河流的人是疏导河道,治理百姓应该让民众把想说的话宣泄出来。”结果厉王不听,国内没有人敢说话了。仅仅三年人们就把厉王赶走了。到了他的儿子幽王更加昏庸,西周就灭亡了。厉王作为反面的镜子,应该时刻警醒为政者。

天、天气,即乾元,是万物产生的根基。《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自古所有的生命都与乾元之气相通,以此为自身生存之基。而乾元之气也就是阴阳,所以阴阳是生命的根本。整个天地之气,外到九州,内而九窍,五脏十二节,精神气血的动静升降都依赖于天气,都与天气相通。

地之五行之气,天之三阴三阳之气都由天之阴阳之气化生,养生之关键就是顺从五行和三阴三阳之气的规律,这就是“知于术数”。如果违背这一规律,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这是生命的根本。

清净则贼邪不害

苍天 之气,清净则志意治 ,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 ,弗能害也。故圣人传 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 肌肉,卫气 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注释】

①苍天:天空,天气。苍,青色。天色青,故称苍天。②治:平和调畅。治,本意为治理水患,治理的结果是水患平复。引申有安定、平和之意。③贼邪:贼风邪气,泛指外界致病因素。④传:通“抟”(tuán),专一,集中。⑤服天气:即《上古天真论》之“呼吸精气”,吸取天地之气。神明:指阴阳的变化。⑥壅:阻塞。⑦卫气:属于阳气的一种,如同保卫于人体最外层的藩篱,所以称卫气。

【细读】

自然界的天气清净,人的意志就平和,顺应这个道理,阳气就固密。即使有贼风邪气,也不能侵害人体。所以善于养生的圣人,能够聚集精神,呼吸天地精气,而与天地阴阳的神明变化相统一。如果违背这个道理,在内会使九窍不通,在外会使肌肉壅阻,卫阳之气耗散,这是自己造成的伤害,而使阳气受到削弱。

人生存于天地之间,天人相应,人的生命之气依赖于天气。天地之气是什么样的状态最宜于养生呢?本文认为:“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四气调神大论》说:“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气清净是万物生化的前提。因此,清净是养生的根本。清净,也作“清静”。《至真要大论》云:“必清必静。”虽然净指干净,静指安静,但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只有静才能净。在一定意义上清净可以与清静通释。清静是道家的核心观念,《内经》养生的清净思想概源于道家。老子认为创生并衣养万物的道是无为清静的。他说:“静为躁君”,“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意思是清静是躁动的根本,是世界的本性。君王治国也以清静为本,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这里老子把静和不欲联系起来,作为治世的根本方法。同样清静也是养生的根本方法。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这是说世界的表象虽然是万物并作,千姿百态,但终究以清静为根本,最终要回归虚静的本根。致虚守静既是认识的方法也是养生的方法。保持内心的虚静安宁是长寿的根本。《内经》发展了老子的养生思想,把清静和志意联系起来,认为“清净则志意治”,清静是志意治的条件。我们知道《内经》非常重视志或者说志意对养生的意义。在《四气调神大论》中,四时养生都有养志的内容,志意要随着四时阴阳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志意养生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清净,内心的清静安宁。这是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有的状态。

上文云:“生之本,本于阴阳。”这里又提出阳气的问题,生命之气与天气相通,生命以阳气为本,阳气固而不衰,阴气必顺从阳气,不失天和,而长有天命。所以本文特别强调阳气在养生中的意义,“顺之则阳气固”。

本文提出了保养精气神的方法,“传精神,服天气”,就能达到“通神明”的境界。即《上古天真论》的“呼吸精气”。古人认为天地之间充满着精气,此精气既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也是个体生命健康长寿的根本。所以通过汲取天地精气的修炼方法就可以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老子也提出了这样的修炼方法:“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老子的“专气”即本文的“传精神,服天气”。

我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事件的发生都与自我有莫大的关系,自己是主要的责任者。《周易·需卦》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意思是外在的灾害是自我招致的,只有敬慎小心才能避免。《系辞上》:“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一般人往往把被盗责之于强盗,而孔子认为被盗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招致的。一个小人背负着财宝,乘坐着君子的华丽轩车,强盗就会想着抢夺了。所以孔子总结说:不把财宝收藏好就是教诲偷盗,女子妖冶的打扮就是教诲淫乱。孔子的这种观点人们一时可能难以接受,但仔细想来是有深刻道理的。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我们自己都负有主要的责任。我们自己不同的作为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吕氏春秋》说:“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肥肉厚酒虽然是烂肠之食但没有人强迫你,是你自己要吃;靡曼皓齿,郑、卫之音虽然是伐性之斧也是你自己要追求。又说:“故败莫大于愚。愚之患,在必自用。”所以,自己的责任不能不深思。正如《商书·太甲》中的名言:“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灵枢·五变》说:“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中医学虽然认为疾病的发生有外部的原因,但发病的关键还在于自我。强调自我在疾病的发生和养生保健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中医学的伟大之处。

对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这样的病变,本文没有归责于外界的贼风邪气,而是说“此谓自伤,气之削也”,是因为阳气被消耗,自我伤害所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的结果。虽然邪气是致病的原因,但邪气能否致病则取决于正气的强弱。正气强则可抗邪外出,而不病;正气不足,不能抗邪,则发病。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中医学的这一观点,一方面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现代科学证明,医学对于健康的贡献只有8%。人之所以能够在充满细菌病毒的世界中安然无恙地生存关键在于自身的免疫力,如果自身免疫力缺失,什么灵丹妙药也是无济于事的。我们都熟知的例子就是艾滋病。医学上叫作获得性免疫缺陷症,也就是说这种病人丧失了免疫力,所以预后不佳。另一方面中医学重视自我正气在疾病和养生中的意义,就为治未病奠定了理论基础,使治未病成为可能。既然疾病发生的最终根据决定于正气的强弱,那么时时保护正气就是治未病,就是最佳的养生之道。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自然界异常的气候、自己的七情六欲、饮食、劳倦等方面,而这些致病因素都是自我可以控制的,所以治未病和养生保健是可能的。中医学认为除了意外伤害导致的疾病,大部分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中医学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养生保健和治未病上面,这是非常伟大的医学思想。请大家记住:健康靠自己,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那些迷信医药的人应该醒悟了。

阳气如天,护卫于外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 而不彰 。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注释】

①折寿:短寿。②不彰:不明。彰,明、著。

【细读】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太阳不能在其轨道上正常运行,万物就不能生存;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运行于人体,就会缩短寿命而不能使生命成长壮大。所以天体运行不息,是借着太阳的光明,同理人体健康无病,是依赖阳气的轻清上浮保卫于体表。

这里明确指出阳气是生命的根本,是长寿的根基。阳气就如同天上的太阳,是万物生存的根据。所以养生的关键在于保养阳气。这一观点成为明清温补学派的理论依据。张介宾说:“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内经》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义,此其最要者,不可不详察之!”

现在很多人不懂得阳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也不知道保养阳气,反而是经常地伤害阳气。特别是在夏天炎热的季节里,贪凉饮冷,逞一时之快,这样会损伤胃肠功能。按照中医学的理论天人相应,人应该顺应自然去生活。夏天阳气盛大,万物隆盛,人的气血也如夏天的河水远大于秋冬,这样才能向周围布散,以滋润庄稼和植物。夏天出汗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现在很多人贪图凉爽,整天躲在空调房中,隔绝了与自然界的联系,长此以往,会损伤阳气,对健康不利。

寒、暑、湿、气之疾

因于寒,欲如运枢 ,起居如惊 ,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体若燔炭,汗出乃散。因于湿,首如裹 ,湿热不攘 ,大筋 红短 ,小筋弛 长, 短为拘 ,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 相代,阳气乃竭。

【注释】

①运枢:因天寒,当深居周密,如枢纽之内动,不应烦扰筋骨,使阳气发泄于皮肤,而为寒邪所伤。②惊:妄动。③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指阳证热证的一种表现。“喝”是指喘促而发出的一种声音。④首如裹:头部沉重不爽,如有物蒙裹。⑤攘:排除。⑥ (ruǎn)短:收缩。⑦弛:松懈。⑧拘:踡缩不伸而拘挛。⑨四维:古人认为天由四柱支撑,称作“四维”。这里指人的四肢。

【细读】

人感受了寒邪,阳气就会像门户的开阖一样相应抗拒,起居不宁;如果起居妄动,神气浮越,阳气就不能固密了。这是告诫人们在天气寒冷之时应该深居于周密的房屋之中,不应该扰动筋骨,使阳气发泄于皮肤,而伤于寒气。因为天寒之时阳气潜藏于内。如果起居急促,烦劳多动,阳气就会浮越而不得安宁了。

如果感受暑邪,就会多汗、烦躁,甚至喘促,喝喝有声;及至暑邪伤气,即使不烦喘时,也会多言多语,身体发热如炭烧,必须出汗,热才能退。这是接着“因于寒”说的。天气寒冷时,不能深居静处而被寒气所伤,到了夏天就会变成暑病。这是因为寒气具有收紧的性质,会阻碍阳气向外宣发布散,阳气不能正常宣泄,被遏阻于内,就会出现高烧如炭等一系列症状,应该用发汗的方法,使阳气随汗液发出。

如果伤于湿邪,头部就会沉重,如同裹着东西,如果湿热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出现大筋收缩不伸,小筋弛缓无力。大筋收缩不伸叫拘,小筋弛缓无力叫瘘。湿邪本来属于阴邪,阴邪为病一般发生在下部,湿邪下行到尽头就会向上发展,侵犯阳气,影响头脑,致头部昏沉。阳气的作用是“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句的意思要倒过来理解:阳气养神则精,养筋则柔。养神则头脑清明,养筋则筋脉柔软。现在湿邪伤了阳气,所以出现头脑昏沉,在下部的筋脉,大筋拘急,小筋迟缓。

如果阳气被风邪所缚,发为气肿,四肢交替肿痛不休,这是阳气已衰竭了。这是总结上文而言,外邪伤害阳气而发为肿痛。因为阳气受伤,不能运行,导致营血津液涩滞瘀积而肿。中医认为四肢为诸阳之本,外邪伤阳,四肢得不到阳气的滋养而肿痛萎废。由上述可见,阳气不固,四时邪气,皆可伤人为病。可知阳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了,养生实践以保养阳气为首务。

煎厥、薄厥、偏枯、痤疿诸疾

阳气者,烦劳则张 ,精绝 ,辟积 于夏,使人煎厥 。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 若坏都 ,汩汩乎 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 ,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高梁 之变,足生大疽,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 ,郁乃痤。

【注释】

①张:本意是拉弓,引申有扩张、张扬等意思。中医指气机亢盛而外越。②精绝:是指水谷精气衰竭。因阳气亢盛而导致阴精伤耗。③辟积:病久积累。辟,通“襞”,裙褶。这里引申为累积。④煎厥:病名。因这种厥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有其一定的原因,如物之煎熬而然,因此称煎厥。临床表现为耳鸣、目盲,突然昏厥。⑤溃溃:溃决。⑥都:水泽所聚之处。⑦汩(gǔ)汩:象声词,形容水势汹涌而不可遏止。⑧血菀(yùn)于上:血瘀于头部。菀,蕴瘀。⑨薄厥:即“暴厥”,发病急骤之厥证。症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⑩不容:肢体不能随意运动。 汗出偏沮(jù):汗出偏于身体半侧。沮,湿润。 偏枯:半身不遂。枯,树木枯萎。中风半身不遂,日久肢体枯萎,如干枯之树木,故称偏枯。 痤(cuó):小疮疖。疿(fèi):汗疹。 高:同“膏”,本意是肥肉、脂肪。引申指肥甘之味。梁:同“粱”,即细粮、精米。 皶(zhā):粉刺。渣,是物体使用或提炼后的残余部分。粉刺也是不该长的多余的东西。所以,这两个字都从“查”,是同源字。粉刺长在脸上故从“皮”。

【细读】

人体的阳气,由于过度烦劳,就会亢盛外越,导致阴精耗竭,病拖延到了夏天,就容易使人发生煎厥病。主要症状是眼睛昏蒙看不清东西、耳朵闭塞听不见声音,病势危急,就像河水溃决,流速迅急,不可遏止。人体的阳气,大怒时会造成形与气隔绝,血瘀积头部,使人发生暴厥。大怒之后不发暴厥之证的,那就会伤筋。筋受伤,会弛缓不收,肢体行动不自由。半身汗出的,会发生偏枯病。汗出以后感受湿邪,会发生小疖和汗疹。多吃肥甘厚味,能够使人生大疽,发病就像拿着空器皿盛东西一样容易。劳动之后,汗出当风,寒气阻遏于皮肤,会成为粉刺,郁积不解,可成为疮疖。

上一节论述的是感受了外邪,损伤阳气的情况,属于外因。本节讨论的是起居不节,损伤阳气所致的各种疾病,属于内因。可见,无论内因还是外因都能损伤阳气。阳气损伤轻的会出现疮疖、粉刺等小病,重的可能出现“煎厥”“薄厥”“偏枯”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造成伤害阳气的原因可能有活动过度、暴怒、汗出见风、见湿,以及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等。可见,对于阳气的养护应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注意。

阳气不能开阖之病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陷脉为瘘 ,留连肉腠 。俞 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魄汗 未尽,形弱而气烁 ,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注释】

①大偻(lóu):曲背。②陷脉:邪气深入脉中。瘘(lòu):凡日久成浓溃漏,都叫作瘘。③留连:留滞。肉腠:肌肉纹理。④俞(shù):通“腧”,经络的孔穴。⑤魄汗:自汗。魄,本意是与人体同时存在的生理本能,如目视耳听。熟语有“体魄”一词。这里的“魄”可理解为“体”,魄汗,即体汗、自汗。⑥气烁:气消。

【细读】

人体的阳气,养神则精微,养筋则柔软。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无论是在内的精神还是在外的筋骨都需要阳气作为其发挥生理功能的能量源泉。如果腠理开阖失调,寒邪乘机侵入,就会发生背部屈曲的大偻病。开阖(hé),繁体字作“開闔”。这两个字都从“門”,都与“門”有关。开,是开门;阖,是闭门。门只有能够正常开阖,人才能自由出入,进行正常的生活。古人把人体比喻为房屋,把阳气比喻为住在房屋中的主人。主人能从房屋的门自由出入,才能正常生活。那么人体的“門”是什么呢?除了可见的九窍外,古人认为人体还有看不见的“門”,就是腠理、汗孔。汗孔因为隐微不可目见,也叫“玄府”。腠理是皮肤肌腠的纹理。人体除了通过口鼻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外,还通过腠理汗孔吸入自然界的精气和排除人体代谢的浊气。这些工作都由“阳气”来主持。如果腠理汗孔的开阖功能失常,阳气不能正常主持工作,寒气就会趁机侵入发生大偻。

如果寒气入于经脉,营气不能顺着经脉走,阻滞在肌肉之中,会发生痈肿。邪气留滞在肌肉纹理,日久深入血脉,可以形成瘘疮。外邪从背部腧穴侵及脏腑,会出现善畏和惊骇之症。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在人体的背部都有对应的腧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所谓腧穴就是气血聚集最多的地方。“穴”就是洞穴,是天然的孔洞。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发明房屋,冬天就住在洞穴中。《易传·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意思是说上古时期的人类冬天住洞穴,夏天住在野外,后世的圣人发明了房屋。房屋的基本结构是上有栋梁,下有屋宇,以躲避风雨的侵袭。这是从《大壮》卦获得的启示。

“穴”原来是人的藏身之所,后来中医就用“穴”字表示气血的聚集之处。如果不能保护好背部,外邪就容易从背部的腧穴侵入人体,并侵及相应的脏腑。如第三胸椎棘突两边各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如果风寒之邪从这里侵入,就会引起肺部疾病。所以,要保护好后背,特别是在夏天避免受风寒侵袭。夏天自然界的阳气和人体的阳气都处于活跃状态,人体顺应这种状态就会出汗,如果出不透,会导致形体衰弱,阳气消耗,腧穴闭塞,而发生风疟。

阳气拒邪,苛毒无害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阳气拒,虽有大风苛毒 ,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注释】

①苛毒:厉害的毒邪。

【细读】

风是引发各种疾病的始因,但是只要精神安静、意志安定,腠理就能闭密,阳气就能卫外,即使有大风苛毒,也不能造成伤害。这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来养生的结果。

中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始。举凡寒湿燥暑风火各种致病邪气莫不皆因风邪而侵入人体,所以说风为百病之始或风为百病之长。但是正如我们上面所强调的,人与各种致病邪气是共存的,邪气能否发病在于正气的强弱。人体的阳气如同卫士护卫在体表,人只要清静,无过劳烦扰,则腠理闭而阳气固,虽有大风苛毒,弗能害之也。所谓清静,即因四时之气序。“因时之序”在本篇出现了两次,是《内经》养生和治疗的根本原则。因四时之气序即《四气调神大论》应春气以养生,应夏气以养长,应秋气以养收,应冬气以养藏。违逆就会生病,从之则苛疾不起,顺应自然,这就把握了四时清静之道。

“因时之序”,因顺自然之道是我国古代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这一思想观点为中医学所接受并加以运用发展。《说文》曰:“因,就也。”段玉裁注曰:“‘就,高也。’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址。故因从囗大,就其区域而扩充之也。”“因”字的创造源于古人在自然基础上,为了自身的目的对外物加以改造的实践活动。外物自身的特点是人类改造活动的条件和根据,所以“因”原本的意思是依靠、凭借,作“原因”讲是引申义。因论思想的产生与我国古代先民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先人实践智慧的结晶。据《吕氏春秋·贵因》记载:“禹通三江、五湖,决伊阙,沟回陆,注之东海,因水之力也。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商,因民之欲也。”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无论成就什么事业,除了主观的努力之外,还必须借助外力,依据事物的本性才能获得成功。

先秦诸子百家基本上都对“因”的重要作用有所了解。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殷礼、周礼是根据之前的夏礼、殷礼损益而成的。孔子在谈到“惠而不费”时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当政者惠民而不需要耗费国家的资财的方法是因顺人民所欲求的利益而使之获利。儒家的孟子和荀子同样对“因”也非常重视。孟子说:“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荀子说“因众以成天下之大事”,“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业”,“故因其惧也而改其过,因其忧也而辨其故,因其喜也而入其道,因其怒也而除其怨,曲得所谓焉”。兵家作为战争实践的实际参与者,对“因”在战争胜利中的重要意义更有着深刻的领悟。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在先秦诸子重“因”的思想文化背景下,黄老道家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对因论思想做了系统的论述。稷下道家提出了“静因之道”的认识论思想。《管子·心术》曰:“天曰虚,地曰静,乃不忒。洁其宫,开其门,去私毋言,神明若存。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强不能遍立,智不能尽谋。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稷下道家认为,自然的本性是天虚地静,这样天地运行的秩序才不会出现差错,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只有效法天地的虚静,而不用强力和私智,才能获得合乎“物形”的“当名”(正确反映事物本性的概念)这一正确的认识。在获得“当名”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认识方法就是“静因之道”。“君子不怵乎好,不迫乎恶,恬愉无为,去智与故。其应也,非所设也;其动也,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到了《吕氏春秋》将《管子》的因论思想从认识论发展为方法论,从而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吕氏春秋》作《贵因》专论,从“三代”讲起,禹、舜、汤、武都是因为深谙“因”论之道而成就事功的。所以说:“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推而广之,《吕氏春秋》认为:“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月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釐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所以说“因则功,专则拙。因者无敌”。可见,《吕氏春秋》已经把“因”理解为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了。

《内经》虽然没有关于因论的具体理论阐述,但因论思想的基本内容却渗透在字里行间,因论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成为《内经》作者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观念,并根据医学的特点做了进一步的发挥。对于因论的重要意义,《内经》作者与先秦诸子一样是有着深刻的理解的。《灵枢·逆顺肥瘦》说:“临深决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决冲,而经可通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少用甚至可以不用人力就能够达到人类的目的。

《内经》作者将因论思想运用于医学领域,发展为“因顺自然”的养生之道和“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中医学认为维护健康的最好方法是未病先防的养生之道,而不是既病之后的用药治疗。因为这时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坏的现实性,即使能够治愈也已经对人的健康造成了伤害。任何现实性无论是好是坏,总是从可能性发展而来的。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阻止坏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发展。这就是中医学崇尚养生之道的根据,这是中医学的高明之处,是我们祖先高超智慧的生动体现。中医是以养生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类虽然是到目前为止自然界进化的最高阶段,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是以自然界为其根基的。在《内经》看来,天地四时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人类必须在深刻认识自然的基础上,以自然为基础,顺从而不是违逆自然,取其利避其害,才能达到健康长寿、长生久视的目的。因此,“因顺自然”就成为中医学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原则。

疾病作为一种对于人来说的坏的现实性必除之而后快,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如何除之?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根本思维模式不是西医式的对抗性的而是调节性的。鲧堙洪水的惨败,禹疏九河的成功告诉我们的祖先解决问题绝不能仅仅依据表面现象进行对抗性的处理,必须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寻求根本的解决之道。由此而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因势利导的思想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于包括中医学在内的各个领域。所谓“因势利导”就是根据事物的客观形势,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这里首要的问题是对事物客观形势的了解,客观形势包括事物自身的特点、规律及其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等内容,是在人的主观之外的东西,不会自动地呈现在人的面前,必须运用人的认识能力对事物进行全面客观的研究,才能把握。这是一个艰苦而又不得不做的工作,只有对客观形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才可能有对事物的“利导”,否则将一事无成。就中医学来说,对病因的研究成为医家的首要任务。只有对病因的正确认识才能施以正确的治疗。我们之所以把造成疾病的各种条件称为“病因”,从语源学上说就是由表示处理方法的“因”(依据、根据)逆推而来的。只有了解了客观的“因”(事物之因),才能有主观的“因”(依据客观之因而行动)。由此,中医学对病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建立了相当复杂的病因学理论。正如《疏五过论》所说:“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因论思想是《内经》的哲学方法论层次的基本学术思想之一,贯穿于《内经》学术思想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较之其他医学的独具特色的思想之一。正如《吕氏春秋》所谓“因者无敌”,《内经》也把是否懂得“因”的道理看成决定医疗成败的关键。《疟论》以治疟为例,引用古经的话说:“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这是说,在病邪正盛时进行治疗必然失败;趁着病邪衰减时施治,必有好的结果。以疟疾为例,疟疾未发时阴阳未并,趁此时机调治,“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所以医工不能在疾病发作时治疗,因为此时处于气逆的状态。因论思想也受到了后世医家的高度重视,凡有成就的大医家没有不谙熟这一思想的。如张介宾在其所列“新方八阵”和“古方八阵”皆有“因阵”。因论思想是中华民族善于认识自然,巧妙地利用自然的伟大智慧之一。如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仅仅在自然的基础上略加改变就造成了泽惠万代而又不破坏自然的伟大工程,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我们作为岐黄传人更应该高度重视、深入理解、熟练运用《内经》的因论思想,为人类的养生保健造福!

阳气昼主外,夜主内

故病久则传化 ,上下不并 ,良医弗为。故阳畜 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 乃败亡。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 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 ,形乃困薄。

【注释】

①传:传导,病邪传入其他经络或脏腑。化:变化,变生其他病症。②上下不并:上下之气不相交通。③畜:同“蓄”,蓄积。阳气蓄积之后就乖隔不通,所以说“阳气当隔”。④粗:粗工,技术低下的医生。⑤气门:汗孔。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于皮毛。故皮肤的汗孔称为气门。⑥三时:指平旦、日中、日西。

【细读】

患病的时间长了,就会传导变化,发生其他症候;如果病人上下之气不能交通,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人的阳气过分蓄积,也会致死,因为阳气蓄积,隔塞不通,应该用泻法。如果不赶紧治疗,粗工就会败亡人体正气而致病人死亡。人身的阳气,白天都运行于人体外部,日出时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中午阳气最旺盛,到日落时阳气衰退,汗孔也就关闭了。这时,就应当休息,阳气收藏于内而拒邪气于外,不要扰动筋骨,不要冒犯雾露,如果违反了平旦、日中、日暮阳气的活动规律,形体就会为邪气所困,而日趋衰弱。

本节论述了由于不懂得治未病的道理,致使疾病传变,出现了阴阳之气隔离,阳气蓄积而可能致死的危候。提示人们治未病的重要性。保养阳气就是治未病。所以要了解阳气的运行规律。人体的阳气与天地的阳气遵循同一规律:日出阳气初生,日中阳气盛大,日西阳气虚弱。生活与养生就要遵循这一规律来进行。

阴气藏精,阳气卫外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 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 ,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 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注释】

①藏精而起亟(qì):张景岳:“亟即气也。”体内贮藏的阴精是气的来源。②薄疾:急迫而快速。“薄”,迫,冲击。③陈:陈列得宜,不使偏胜。

【细读】

岐伯说:阴是把精气蓄藏于体内,而不断充养阳气;阳是保卫人体外部而坚固腠理的。如果阴不胜阳,那么经脉往来流动就会急迫快速,而发为狂病。如果阳不胜阴,那么五脏之气就会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调整阴阳,使之各安其位,才能筋脉舒和,骨髓坚固,气血畅通。这样内外阴阳之气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真气运行正常。

本节论述了阴阳二气协调配合是健康的根本。前面我们说过,本篇是《内经》讨论阳气重要性的代表篇章。但实际上阴阳二气是不能割裂开来理解的,阳气的作用要依赖于阴气的供给才能充分发挥。在中国哲学和中医学思想史上有重阳的学派甚至可以说中国文化整体上是重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阴是可有可无的。阴阳是不能分离的,阴是阳的基础,阳是阴的表现。因为阴阳双方地位作用的不同,给人造成阳似乎更重要的印象。虽然阴阳有着地位和作用的差异,但如果过分强调阳而忽视阴则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自然的本性。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古人认为事物的生存和发展依赖阴阳的协调配合,在事物的发展中阴阳起着不同的作用,相反相成。在语言表述上说“阴阳”,而不说“阳阴”正是表明阳的作用依赖于阴提供基础。最能说明阴阳之间这种协调配合关系的例子在传统文化中莫过于夫妻关系了。传统倡导的夫妻伦理关系是夫唱妇随,只有夫妻关系和谐才能家和万事兴。现在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是有一个坚定支持他的女人。一个男人如果家庭关系不和、事事掣肘,又怎能在外面创立辉煌的事业?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内经》对阴阳关系的经典表述。体内储藏的阴精化生为阳气,阳气来源于阴精;阳气护卫于人体的肌肤体表,发挥固护身体的作用。这就是阴阳协调配合对于生命和健康的作用。如果背离了阴阳的协调配合,出现阴阳的偏盛,就会造成疾病。所以养生的关键就是调理阴阳,使“筋”与“脉”、“骨”与“髓”、“气”与“血”、“耳”与“目”(这些都是阴阳的具体体现),能够“和同”“坚固”“皆从”“聪明”,这样就做到了内外调和,邪不能害,气立如故而身体康健了。

风客、饱食、大饮、强力为病

风客淫气 ,精乃亡 ,邪伤肝 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 ,肠澼 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 乃坏。

【注释】

①风客淫气:客:邪气从外面侵入,如客从外来。淫:渐渐侵害元气。本意为久雨。久雨不停,会浸润物体,使之霉烂变质。故称风客淫气。②亡:损耗。③伤肝:《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于肝。”因为自然界的风和人体的肝在五行都属于“木”,同类相求,所以说伤肝。④横解:横逆弛缓。解,通“懈”。⑤肠澼(pì):下利脓血,即痢疾。⑥高骨:腰间脊骨。

【细读】

风邪侵入人体,渐渐损害元气,精血就要消亡,这是由于邪气伤害了肝脏。这时,如果再过饱,会使胃的筋脉横逆弛缓,而形成下痢脓血的痢疾,进而引发痔疮。如果饮酒过度,肺气就会上逆。如果勉强入房,就要损伤肾气,使脊椎骨损坏。

本节接上节论述阴阳失和所致筋骨气血之病。中医学认为不同的致病因素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发生。因为不同的病因与人体的组织和脏腑具有特殊关系。风邪属木,所以风邪最容易侵袭的脏腑是与其具有相同五行属性的肝。肝的疏泄功能之一就是辅助胃中饮食物的消化。这时如果再饮食过度,超过胃的承受量,造成胃中脉络横逆迟缓,损伤胃腑,会形成痢疾和痔疮。如果再过度饮用酒浆,因为酒性阳热,入胃后就会向上输于肺中,造成肺气上逆。而酒后乱性,容易勉强行房。房事会损耗精气,加之酒性阳热也会耗伤精气,二者结合,就会损坏脊椎骨。因为骨骼是由骨髓充养,而骨髓则由肾中的精气滋养。

可见,以上各种疾病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彼此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由一种疾病可以向另一种疾病发展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养生实践中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罹患某种疾病时应该防范与之相关的疾病,从各个方面加以预防,并积极治疗现在的疾病,早日恢复健康。

这样一种联系与发展的思想对于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工作中不能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应该把问题放在一个整体的变化的过程中来思考,这样就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比如央视《今日说法》节目曾报道过一位杰出法医的事迹。

其一,一人早上与饭店老板发生殴斗,中午时撞倒在自家厕所而死。律师认为死者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是自己撞破肝脏而死,而死者家属认为是饭店老板殴打致死。当时死者尸体已经火化。如何判断,以一般的思维方法是非常困难的。法医从对卷宗的仔细研究中发现,死者的中性白细胞异常增高。人体炎症会导致中性白细胞增多以抗炎,但这需要5—6小时的时间。证明死者肝破裂不会是中午死的时候而应该是早上的事,由此判定饭店老板殴打造成了死者的肝破裂。

其二,一村民与邻居殴斗,造成七根肋骨骨折,但在此之前她自己曾经摔伤造成了肋骨受伤,很多医学专家会诊认为是上次受伤的结果,与此次殴斗无关。该村民自认为冤屈,欲开刀检验。法医决定两个月后再为其做CT检查。因为骨骼受伤后的修复有结痂和去痂的过程。当时的片子看不出差别。但过了两个月后,先前受伤的骨痂开始变小,而有两根肋骨的骨痂却变大。说明不是同一次受伤的结果,由此肯定了邻居在殴斗中伤及了该村民的肋骨。这两个例子都是运用整体和联系思维取得的成果。

阴阳和,精神治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注释】

①不和:指阴阳偏胜。“和”,平衡协调。②圣度:最好的养生方法或治疗方法。

【细读】

大凡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持守于内。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和谐,就像一年当中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因此,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要亏耗而衰竭;阴气和平,阳气固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分离而不相交,那精气也就随之而耗竭了。

本节继续论述阴阳之间的密切联系。阳为阴的护卫,阴为阳的宅舍。只有阳气密闭于外,没有消耗,则邪气不能伤害,而阴气固守于内。这是养生中培养阴阳的要点,也就是本篇论述的生气通天的道理。阴阳二者关系的关键就是和谐,二者不和,就像春无秋、冬无夏一样偏至为病,所以圣人取法天道的养生法度在于调和阴阳而已。如果孤阳独亢,不能固密,则阴气耗竭。正如《痹论》所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躁即阳强不能密。人生所依赖的只有精与神。精由阴气所生,神由阳气所化,所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有阳无阴则精绝,有阴无阳则气绝,精气离绝,非病即死,可见阴阳不可偏废。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因于露风 ,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冬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注释】

①露风:“露”,露水。这里引申其意,作动词,有触冒之意。②洞泄:急泻。洞之性是空虚。腹泻如无物阻隔,故称洞泄。

【细读】

如果触冒风邪,就会发生寒热。所以,春天被风邪所伤,邪气留滞不去,到了夏天就会生洞泄病。夏天被暑邪所伤,潜伏于内,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天被湿邪所伤,到了冬天,就会气逆而痰咳,进而发展为痿厥病。冬天被寒邪所伤害,到了春天,必然发生温热病。风寒暑湿这些四时邪气,会交替伤害五脏。

本节论述感受四时邪气或当时为病,或潜伏体内,至其所胜之时,与时令之气相合为病。因为四时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如春时感受风邪,可以即时发寒热之疾,也可能流连至夏天,春属木,伤于风,木邪胜,流连至长夏脾土当令之时,克制脾土,而为洞泄。其他夏秋冬感邪,道理同此。中医学伏邪为病的理论提示我们:疾病的病因不一定都在当下,往往是长期累积的结果,寻找病因不能仅仅局限于目前。体现了中医学重视整体,从全局着眼的伟大思想。所以养生防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追求才能达到。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 ,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 ,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濡 ,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 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注释】

①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指饮食的五味。②五宫:五脏。五脏,古文作“五藏”。“藏”本为藏物之处。古人认为,五脏是储藏精气之所,故命名为“藏”。后又造“臟”以与普通藏物之处相区别。简化作“脏”。宫,上古泛指房屋。房屋为人之居所,所以,“宫”与“藏”意义相同,故五脏也称为“五宫”。③津:渡口,这里引申为“聚集”。④短肌:皮肤干枯萎缩,不润泽。⑤气抑:气郁滞不舒。⑥濡:濡滞。⑦厚:反训为“薄”。⑧沮(jǔ):败坏,衰败,⑨央:通“殃”,受伤。

【细读】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的营养,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因为过食五味而受伤害。所以过食酸味,会使肝气集聚,脾气就会衰弱。过食咸味,会使骨气受伤,肌肉枯槁,心气也就郁滞了。过食甜味,会使心气喘闷,肾气就衰弱了。过食苦味,会使脾气濡滞,胃气也就薄弱了。过食辛味,会使筋脉渐渐衰败,精神也就颓废了。所以谨慎地调和五味,使得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这样,就会气精骨强了。谨慎地按照养生之道的法则去做,就可以享受自然的寿命。

民以食为天。人不吃饭会饿死,这是小孩子也知道的真理。《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里的地之气指的就是食物。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方面,饮食是养生之具;另一方面,饮食不当也会伤生害性。《内经》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与人生有关的一切方面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在我看来,莫过于情志和饮食了。《内经》对饮食于养生的两重性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认识,成为后来饮食养生的理论渊薮。

其一,饮食物必须清洁干净。《灵枢·五色》说:“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意思是如果面色光润如脂的是暴食或吃了不洁的食物。《论语》记载孔子也是非常讲究饮食卫生的。《乡党》:“食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大意是腐败变质不干净的东西是不吃的。不洁腐败的食物不吃,道理清楚,比较容易做到。当然,意外食物中毒的事还是时有发生,应该注意。

其二,饮食要适量,不能暴饮暴食。《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从常识来看,暴饮暴食会造成胃肠道的负担,损伤肠胃是必然的。但从古人的角度看问题还不那么简单。前面我们说过,古代的生命观认为生命的来源以及生命活动的维持依赖于精气。后天的精气主要来源于天的清气和地的五谷之气。五谷之精气含藏于形质之中,五谷入胃,精气和形质分离,精气以补充生命活动的精气消耗,而形质则化为糟粕排出。形质属于浊气,浊气过多不能及时排除,存留于体内,阻碍精气正常的升降出入,影响生化机能,而损害健康。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饮食过量,营养物质一方面转化为脂肪存储于身体中,增加体重,导致肥胖;另一方面在血管、组织间隙中有大量脂肪、糖等物质积存,造成如血管的狭窄、阻塞不通等情况。凡此都会影响健康。所以必须节制饮食,保持适度的体重。使体内血管、组织通道畅通无阻,完成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或者说精气能够自由运行,这样身体才能处于最佳健康状态。从传统文化的观点看,必须保持“通”和“清”。

“通”即人体的经脉畅通,气血运行无阻。前面我们说过,“通”是健康的前提,必须保持人与天地自然联系的畅通,以及自身上下内外联系的畅通。世界上存在的事物从外形看都是实体,但这实体又绝不是绝对的“实体”,就是说实体不像古希腊原子论所认为的是绝对的充实,而是有间隙的。实体实际上是虚实相间的,特别是生命体。生命体的空虚部分正是生命活动能够进行的必要前提,没有空虚部分就没有生命活动。《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指出“升降出入”是“生长壮老已”生命活动的基础,而升降出入是需要以虚空为通道的。老子对实与虚、有和无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般人只看到“有”和实存的意义,而老子告诉我们,“有”和实存要发生作用必须依赖于无和虚。为了健康必须保持身体一定的空虚状态。疾病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由虚而实的结果。如中医学认为症瘕积聚就是痰凝血滞形成的。衰老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由虚而实的过程。青少年身体的状态是下实上虚。人体应天地,上为阳,下为阴。清阳之气聚于上,耳聪目明,嗅觉灵敏,头脑灵活,一派清灵之象。这就是上虚。浊阴凝于下,站立安稳,步伐矫健,所谓“站如松,坐如钟”。这就是下实。这些是身体健康之象。反之,到老年这一切都逆转了,成了上实下虚。耳不聪,目不明,涕泣俱出,耳屎耳垢,头脑迟钝,一派沉浊之象。这是“上实”;而同时两足无力,站立不稳,这是“下虚”。此时与清阳在天,浊阴在地,下实上虚的自然之象已经相反了,标志着生命将不可逆地走向终结。总的来说,生命以阳气为本,而阳气是清虚无形的,保持身体符合生命需要的虚实相间状态是生命存在和健康的前提。由“虚”而有阳气的畅通无阻。可见,“虚”对于生命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与“通”相伴的是“清”,即一身为清阳之气所充满。“清”以“通”为前提,只有“通”才能“清”。要达到“清”与“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适量的饮食。

保持适量的饮食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我们已经知晓,但能够长期坚持适量饮食又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因为人有口腹之欲的自然欲望。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认识,加强修养,以理智战胜欲望,不做欲望的奴隶。人生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只有战胜自我,生命才能得到升华。对此,古人对后人都有很好的教训。《管子·内业》:“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摄,骨枯而血沍。充摄之间,此谓和成,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饥饱之失度,乃为之图。饱则疾动,饥则广思,老则长虑。饱不疾动,气不通于四末;饥不广思,饱而不废;老不长虑,困乃速竭。”俗语说“饭吃八分饱,医生不用找”,“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都是强调无论大人孩子都应该节制饮食。为什么这样?因为人的自然欲望是贪婪美味的,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往往容易过食,所以才说“八分饱”“三分饥”,不过是自己的感觉,其实已经是足量了。特别是在食物充足的今天,我们看到很多肥胖的人大都是不能节制饮食造成的。长期过度肥胖会损害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肥胖定义为疾病。希望朋友们从养生学的高度,为了自己的健康注意节制饮食。

其三,五味均衡,清淡为主。五味均衡是中医学所特别强调的。根据五行学说,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进入肝、心、脾、肺、肾五脏,如果偏嗜五味中的某味会造成其所入的脏腑机能亢盛,导致五行生克制化的平衡失调而发病。本节所论述的就是五味偏嗜所致的病变。所以主张“谨和五味”,“谨和五味”则“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为什么很多宗教和中医学都主张饮食以清淡为主呢?当然我们可以根据现代科学给出一定的解释。从传统观点看,无论食物还是药物都是禀受了天地之气味而生成的。气即寒热温凉四气,来源于天;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来源于地。食物禀受的气味相对平和,药物禀受的气味相对浓厚。所以有药食同源之说。所谓同源是说皆禀受天地之气味而生成。食物气味平和以养生,药物气味厚重以纠偏治病。当然,所谓的气味厚重与平和还是相对而言的。在食物中,某些事物的气味还是比较厚重的,所以长期偏嗜,会造成脏腑机能失调而影响健康。所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老子说:“五味令人口爽。”这里的“爽”不是爽快,而是败坏的意思,是说过食五味会败坏口味。《吕氏春秋·尽数》:“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吕氏春秋·重己》:“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可见,古人皆以肥甘厚味不宜于养生。

其四,按时饮食。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我们都熟悉的一日三餐,定时饮食。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现在却有很多人做不到。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二是按四季时令饮食。这是古人非常注意的问题,今人往往不太在意。特别是反季节的蔬菜水果最好少食用。 jbr4yIRykTAz7ji4IEksCaWEy2XQ9zKd+8RiGoMNcCLZX3MT60CKWtUo3EjlFZa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