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四气,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之气。调神,调理精神情志。人作为天地之气化生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时时离不开自然,与自然之气相通。同时,人作为万物之灵,精神是其生命活动的主宰。因此,在天地四时之气的变化中调摄好精神情志是养生的关键。本篇对此问题做了专门的论述,所以名为《四气调神大论》。本篇首先论述了依据四时之气的变化而调摄形神的具体方法;其次论述了异常的气候变化对生命活动的消极影响,指明违逆四时养生原则所造成的伤害;最后提出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的命题,指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和“治未病”的积极思想。

春三月养生

春三月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 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

【注释】

①春三月:指农历的正、二、三月。按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②发陈:生发于陈旧,即推陈出新,在上一年陈旧的大地上萌生新草木。③万物:古人常指草木。物,本意为杂色牛,在古代文献中,引申后多指有生命之物。泛指一切存在之物是近代以来的事。④被发:披散开头发。被,通“披”。缓形:松解衣带,使身体舒缓。⑤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象征顺应春阳生发之气的神志活动,“杀”“夺”“罚”,指与春阳生发之气相悖的神志活动。⑥寒变:夏月所患寒性疾病之总名。

【细读】

春季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适应这种环境,应当夜卧早起,在庭院里散步。披开束发,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着生发之气而舒畅。神志活动要顺应春生之气,而不要违逆它。这就是与春生之气相适应,是养生的方法,违背了这个方法,会伤肝,到了夏天就要发生寒变。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差,供给夏天成长的条件也就差了。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天人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中医学中就表现为天人相应。在中国哲学看来,人是由天地之气所生,人的生存也必须因顺天地之道。人类的道德、社会生活以及一切学术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中医学就是建立在天人相应这一理念基础上的。如果说《上古天真论》是从养生的主体——人的角度确立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那么本篇就是从“天人相应”的角度来展开养生之道所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天人相应有多重内涵,从养生的角度来看,从天地之气化生而来的人的生命是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的,因此养生的根本大法就是因顺自然,而违逆自然之道则是养生的大忌,是病夭之由。天地自然之道的基本规律表现为循春夏秋冬四时之序终而复始的循环,所以养生就从一年之首的春三月开始。

原文首先描述了春三月自然界的状态和特点,然后论述在这三个月中人的生活应该遵循的方法及要求。这种先论自然界再论人的写法绝不是为了文学上的优美,正是天人相应思想的内在要求,蕴含着深刻的内容。春三月是继承冬三月而来,经过冬三月的沉寂和积蓄,自然界新的循环开始了。天地之气开始生发万物。在古人看来,天地之于万物就好比父母之于子女。《灵枢·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是说人类的生成是天德下降,地气上交的结果。其实在古人看来,万物何尝不是如此?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古人的思维中生成必须依赖于阴阳天地双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古人思考问题总是从阴阳,从二者的关系中进行的,不像西方思维从单一的原子出发,这是中国古代思维的根本特点。所以说“天地俱生”,天和地同时发生,才有万物因着天德地气而欣欣向荣。春三月总的特点是万物开始萌生,生长是其根本趋势。养生必须顺应这一根本趋势。睡眠的要求是“夜卧早起”,睡得晚些,早点起床。养生活动从起床后开始,这是每天生活的首要活动。一年四季皆是如此。在庭院中散步,披散开头发,舒缓形体。这是为了适应春天气机生发的特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意志生发。《内经》的养生之道,不仅对形体有所要求,而且在精神意志上也有同样的要求。因为人是形神统一体。无论在心态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要做到使万物生成而不能杀戮,给予而不能劫夺,赏赐而不能惩罚。这是与春天生发之气相应,是“养生(生发)”所要求的。在古代春天可以给树木培土浇水,这符合使万物生成之道;但不许砍伐树木,因为这样违逆了春生的自然规律。宋代理学大师程颐给小皇帝做师傅,某年春天的一天,小皇帝在御花园中游玩,无意中折了根树枝玩耍,遭到了程颐的严厉批评。程颐批评小皇帝的根据就是春天是生长的季节,折断树枝违逆了万物的生长之性,因此是绝不允许的。大家想想,小皇帝与程颐虽然是师生关系,但更是君臣关系,程颐之所以敢于严厉批评小皇帝,一定是在他看来是非常严重的事,是原则性的问题。通过程颐对这样一件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古人顺从春生之气近乎宗教信仰的执着。在古代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罪行的死刑犯都不能在春天执行死刑,因为这是违逆天道的行为,一定是秋后问斩。所以,这里强调的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具体养生方法都必须顺应春生之气。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养生活动有的是特定时间的有意行为,如“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有的则是任何时间都保有的无意行为,如“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主要是一种心态。其他季节的养生也是如此。

《内经》接着论述了违逆春生之道的结果: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为什么是这样?从五行学说来看,春天属于木气当令,人体的肝属于木。所以春天养生不当就会损伤肝。在人体,肝属于木,心属于火。按照五行学说,木能生火。在人体心的功能有赖于肝的充养,由于春天养生不当,肝气被伤,机能不足,所以到夏天心火当令之时,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心火不足,就会出现寒冷的病变,这样能够提供给成长季节的东西就少了。由此可见,养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无论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都是此前行为的结果,原因并不在当下,而是在过去。这就是中医学的整体思维的伟大之处。

夏三月养长

夏三月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 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

【注释】

①夏三月:指农历的四、五、六月。按节气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②蕃(fán)秀:草木繁茂,华美秀丽。秀,华美。③华英:这里指人的容貌面色。华,古文“花”字,花是后来产生的俗字。英,草开的花。④痎(jiē)疟:疟疾的总称。

【细读】

夏季三个月,是草木繁茂秀美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通,各种草木开花结果。适应这种环境,应该夜卧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心中没有郁怒,使容色秀美。并使腠理宣通,如有为所爱之物吸引一样,使阳气疏泄于外。这就是与夏长之气相应,是养长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患疟疾。这是因为夏天长养的基础差,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

夏三月是接着春三月而来的。春天的生气累积到夏天,万物进一步成长壮大所以称为“蕃秀”。蕃,是繁茂;秀,是华美。夏至一阴生,阴气开始微微上升,阳气开始微微下降,所以说“天地气交”,天地之气相融相交。上文说过,古人认为万物的生成必须是阴阳二气和合。阳气施化,阴气结成,二者相合,所以万物开花结果。这是自然界的变化,顺应这一变化,应该和春天一样“夜卧早起”,不要躲避日光。日为阳,夏三月是阳气盛大之时,人体的气机与自然界的气机应该同步变化。如果夏天不敢见日光,总是躲在阴凉之处,人体之气就不能与天地之气同步变化,这不合乎夏天的养长之道。本文要告诉我们的是,夏天虽然天气炎热,但不能总是藏在阴凉处,完全躲避日光,应该是适当地日晒,以保持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当然,也不能过度地暴晒。现代有了空调,很多人夏天都喜欢躲在空调房中。虽然感觉比较舒服,但并不符合养生之道。这样就切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的气机不能与自然界的气机变化保持同步。夏天的时候还是应该多出些汗,才能有效排除体内的毒素,脏腑机能处于活跃的状态。相反,夏天躲在空调房中,完全不出汗,脏腑就不能处于其应有的状态,于养生不利。有的人在夏天甚至把空调开得很低,晚上还要盖被子,这样不仅浪费电能,而且于健康没有好处。建议大家尽可能不用空调,除非炎热难耐。人毕竟是自然之子,现代的科技固然给人带来舒适便利,但也容易使人远离自然。我们一方面享受科技的好处,同时也应该看到科技带来的问题,加以避免。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运用我们的理性,不能完全顺从自己感性的欲求。

除了在行为上“无厌于日”,在精神上还要“使志无怒”,即不能让精神受到压抑。何谓“怒”?一般理解,怒是发怒,生气。那么发怒、生气是什么状态呢?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含苞怒放”。苞是花蕾未开之前的包裹状态,花开了,这包裹状就打开了,所以,“怒”就是形容花要开未开之前的冲击状态。另外,人在暴怒时会出现血管暴胀的现象。这是被压抑出现的反应。我们知道,发怒是人的愿望被客观现实所阻,不能实现的心理反应。夏天正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互交融的季节,阴阳之气的交融不能受到压抑和阻滞。所以夏天人的精神意志应该处于自由开放,不能压抑,才符合养生之道。这样才能“使花英成秀”。“花英成秀”本意是由花结成果实。英,也是花,是草的花。这里是比喻。是说人体之气,脏腑的机能也像自然界的花结成果一样发生应有的变化,其主要的表现是“使气得泄”。夏天是成长的季节,万物成长壮大,人体之气也应该向外伸张疏泄,就像有特别喜爱的人或者物在外面召唤自己,不得不出去一样。这就是夏天人体之气应该有的反应,是养长的方法。

秋三月养收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注释】

①秋三月:指农历的七、八、九月。按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②容平:草木到秋天已达成熟阶段。容,为草木之形容、形态。平,成,成熟。③飧(sūn)泄:完谷不化的泄泻。飧,本意为夕食、晚餐,引申后有水浇饭之意,可能古代晚餐有吃水浇饭的习俗。飧泄是水浇饭的引申。

【细读】

秋季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明。适应这种环境,应当早卧早起,和鸡同时活动。保持意志安定,从而舒缓秋天劲急之气对身体的影响。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这就是与秋收之气相应,是养收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就要生飧泄病。这是因为秋天收敛的基础差,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也就差了。

由夏三月而来的是秋三月,其物象特征是容平。这是阴阳作用的结果。夏天阳气盛大,所以万物成长,呈“蕃秀”之象。而到了秋天,由于从夏至开始一阴生,阴阳和合,万物尤其是植物开始秀而结实,已经平定,不再像夏天那样成长、扩张了,所以称“容平”。这时天气的特点是风气劲急,地气清明,物色清肃。我们从经验中都知道,秋天的蔬菜有清凉之感,不像夏天的蔬菜有一种混浊之象。这是因为秋天金气当令,金气的特点是清凉肃杀;而夏天是火气当令,火气的特点是炎热混浊。顺应这一特点,秋天的养生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避初寒,早起以从新爽。秋天养生在情志上要“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秋天是从夏天的阳气主令转变为阴气主令,顺应这一变化,意志也从夏天的自由奔放的“所爱在外”,变成“无外其志”的安宁收敛。这样才能舒缓秋天的肃杀之气,所谓“秋刑”。以前我们说过,古代是秋后问斩,称“秋刑”。引申指秋天的肃杀凋零的气象。秋天人体是肺气主令,肺气的特点是清肃下行。如果这时还是意志外弛,就与肺气的清肃相反,肺气不得清肃。顺应秋天养生的关键是意志不能再像夏天那样“若所爱在外”了。这就是顺应秋天气候应有的反应,是“养收”的方法。违逆了“养收”的方法就会伤肺。肺属于金,旺于秋,秋失所养,故伤肺。在五行,金生水,肾属水,肺伤则不能滋养肾水,所以到了肾气当令的冬季则肾虚飧泄,这样供给冬藏的就少了。

冬三月养藏

冬三月 ,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 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注释】

①冬三月:指农历的十、十一、十二月。按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②闭藏:密闭潜藏,指大地凋零,万物生机潜伏。③气:指“阳气”。亟(qì):频繁、多次。夺:被耗伤。④痿厥:四肢枯痿,软弱无力。

【细读】

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使河水结冰,大地冻裂。这时不能扰动阳气。适应这种环境,应该早睡晚起,一定等到太阳出来时再起床。使意志如伏似藏,好像心里很充实,好像已经得到满足。还要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要让皮肤开张出汗,而频繁耗伤阳气。这就是与冬藏之气相应,是养藏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就要得痿厥病。这是因为冬天闭藏的基础差,供给春季生养的能力也就差了。

冬三月天地和万物的特点是闭塞收藏。由于阳气潜藏,而见河水结冰,大地开裂。这是自然界的基本状态,顺应这一规律,冬三月养生的要义是不能扰动潜藏的阳气。古人认为人的活动必须顺应阴阳的变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所以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关于“卧起”,春夏秋三季是早起,冬季晚起。其实,无论早起晚起都是以日出为标准,就是说春夏秋三季早起也不能早于日出,冬季晚起也不能晚于日出。由于春夏秋三季白天较长,即使早起一般也不会早于日出;而冬季日短,所以特别强调晚起要到日出之后。冬三月养生在意志上的要求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顺应冬藏的特点意志也要闭藏于内,而不能外弛。由于意志作为主观的精神状态不好用语言描述,所以作者用了几个比喻来说明。“若伏若匿”,就像潜伏藏匿;“若有私意”,私,与公相对,也有隐秘之意;“若已有得”,已有所得,就不再外求。在形体方面的要求是“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以养气,不使阳气被劫夺。所以冬季养生以闭藏阳气,不使之耗夺为关键。这是顺应冬气的反应,是“养藏”的方法。违逆则伤肾,肾属水,旺于冬,冬失所养,故伤肾,肾伤则肝木不得滋养,肝主筋,至春令而筋病为痿。阳气应该潜藏,冬季不能潜藏,则阳虚为厥。违逆了冬藏的准则,供给春生的就少了。

以上我们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之道分别做了阐释。下面把四季养生串连起来,做一分析。本文把一年分为四季春夏秋冬各三月来论述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以及顺应这一规律的养生之道。一年四季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其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气,特别是阳气的周期变化使然。正如下文所云:“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根本也。”由于阳气的生长收藏的变化而有了自然界中万物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其中,以植物的变化最为明显。当然,动物和人类同样也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在《内经》看来,尤其是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的人类更应该自觉地遵循,而不能违反。这是养生的关键。《内经》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概括为“发陈”“蕃秀”“容平”和“闭藏”,这是非常正确的。这是阳气一年四季周期变化所致物象的根本特征。这是人类养生的基础和前提。《内经》在论四季养生时首先描述自然界的特点,这并非文学化的笔法,而是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体现,只有懂得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才能谈得上养生。四季养生包含的内容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但《内经》特别强调的是“卧起”与“志”方面的要求。春夏是“夜卧早起”,秋是“早卧早起”,冬是“早卧晚起”。虽然卧起有早晚,但都是顺应自然的要求。春夏为阳,此时阳气处于生长的状态,顺应这一状态卧起要“夜卧早起”;秋冬为阴,阳气开始收敛闭藏,顺应这一状态卧起要“早卧早起”及“早卧晚起”。人类生活必须顺应阴阳之道,而最重要的阴阳变化就是自然界的昼夜的交替和人类的卧起交替。所以卧起必须顺应阴阳之道。对“卧”即睡眠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个问题待到有关章节再阐释。

“志”是四季养生的要点,所以篇名为《四气调神大论》。人作为形神统一体,形是精神的基础,神是形体的主宰,神对于人的生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神存是活人,而神去则是“形骸独居”的尸体。当然,这尸体很快也就腐朽了。所以《内经》强调“神”对养生和治疗的重要意义。本文关于四季养“志”的论述,颇令人费解。不要说今人就是古人也不是很容易明白,所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颇费了些笔墨,用了很多比喻。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由于古人行文简洁,在讨论四季养生时每个章节的文字都不是很多,相对而言,论“志”的文字是相当多了。何以如此?这个问题不易理解、不易说清楚。因为“志”就是人的精神状态,作为精神状态的志是主观性的东西,是不能客观化的,即是说不能耳闻目见,但又是真实存在的。这是每个精神正常的成熟的人都能理解的。我们知道,我国的文字是象形字,起源于图画。是对外部世界有形可见的事物的描摹。但是,当我们用这套文字描述主观世界时却遇到了困难。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能确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真实性,但这真实性又是不能客观化的,不能外化成耳闻目见的。所以只能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我们的精神世界。比如我们常说的“心里暖烘烘的”“内心凄凉”等实际上都是比喻。我们是用外在的温暖来比喻内心的高兴状态,用外界的凄凉比喻内心的不悦。实际上我们的内心并没有物理上的温暖和凄凉,不能用温度计来度量。实际上我们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描述完全是用描述外部世界的语言来比喻的。养“志”自然是要符合阳气的生长收藏的规律,“志”在春夏秋冬也要处于生、长、收、藏的状态,所以才有以上一系列的比喻。

在此,我要阐明的是本篇的“志”主要指的是“情志”,即所谓的情感。本篇认为随着一年四气的生长所藏,人的情感也应该生长收藏。所以春天是“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夏天是“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这里的“使志无怒”,显然是指情感。秋天是“使志安宁”“无外其志”。冬天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如果把“志”解释为现在的“意志”的“志”则不太好理解,在知、情、意中只有“情”有显露于外的明显的变化,而自制力强的人又能喜怒不形于色。

中国养生学在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但是依照四时的变化规律养生是一切养生方法的根本要求,是养生的纲领。所有的养生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都不能违背这一根本规律。这是中医学天人相应理念的必然要求。所以无论怎么强调“四气调神”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王冰把《四气调神大论》置于第二篇,是深有见地的。也是我们有志于养生的人应该谨记的。后世的养生著作一般都涉及四时养生问题。如宋代刘词的《混俗颐生录》、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高濂的《尊生八笺》等。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养生是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代称或简称。准确地说应该是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因为春为一年之首,所以可以用养生涵盖养长、养收、养藏。

天藏光明之德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 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 ,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 ,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 。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注释】

①天明:古人认为天为阳,是最光明的。但天必须把它的光明之德隐藏起来。这样,白天太阳才能发出光明,夜晚月亮才能发出光明;否则,天独自光明则日月之光明就不能显现了。张景岳云:“惟天藏德,不为自用,故日往月来,寒往暑来,以成阴阳造化之道。设使天不藏德,自专其明,是则大明见则小明灭,日月之光隐矣,昼夜寒暑之令废,而阴阳失其和矣,此所以大明之德不可不藏也。所喻之意,盖谓人之本元不固,发越于外而空窍疏,则邪得乘虚而害之矣。”②空窍:“空”与“孔”通。即孔窍。③不精:“精”与“晴”通。即不晴。④不施:不得生长。⑤菀(yùn)槁不荣:生气蕴积不通而枯槁失荣。菀,通“蕴”,郁积。⑥奇病:即重病。

【细读】

本节论述的主题是天必须把它的光明清净之德引出来。天气是清净光明的,天气潜藏着清净光明的生生之德,永远无尽,所以万物能长久生存而不会消亡。如果天德不藏,显露它的光明,日月就没有了光辉,如同外邪乘虚侵入孔窍,酿成灾害一样。流畅的阳气,就会闭塞不通,沉浊的地气,反而遮蔽光明。云雾弥漫不晴,那么,地气不得上应天气,甘露也就不能下降了。甘露不降,万物的生命不得成长,这样名果珍木多亡。草木就枯槁,而不会茂盛了。邪气潜藏而不得散发,风雨失节,白露不降,草木枯槁不荣。邪风暴雨时时侵扰,春、夏、秋、冬不能保持相互间的平衡,与正常的规律相违背。这样的话,万物在生长的中途便都夭折了。只有圣人能够顺应自然变化,注意养生,所以身体没有重病。如果万物都不失保养之道,那么它的生命之气是不会衰竭的。

根据阴阳理论,天为最大的阳,地为最大的阴。天的阳是一切事物阳气的来源,地的阴是一切事物阴气的来源。天上的日月五星在古人看来是天的阳气凝聚而成。天气的本性是清净的,正因为天气的清净无为,才有日月五星的光明。所以天德是潜藏的。所谓天德也就是天道。德者得也,得之于道也。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道是总说,德是分说。就某一物来说称“德”。因为天地为万物之父母,所以天德也就是天道。从其发生的作用角度来说称其“德”。《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有某种德性就会有某种德行。如某人有助人为乐的美德就会有助人为乐的行为。就人来说,只有其美德永远地藏于内心,行为才能合乎美德。如果美德丢失了,美行也就不存在了。只有天德潜藏,自然界才能正常运行。天德潜藏的思想今人恐怕难以理解,这里做一申说。老子认为道对于万物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是谓玄德”。又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孔子也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都是说对于事物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并非越俎代庖式的直接干预,而是隐秘地在暗中发生间接的作用。这就是无为。对于无为的作用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而遭到惩罚。如森林草原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可是由于无知,人们大量地毁坏森林草原以种植粮食,结果受到自然的惩罚。从宇宙学的角度看,大爆炸形成宇宙后,宇宙运动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如正因为有太阳系的稳定才有地球生命的产生。这就是“藏德”。如果不能藏德,则是太阳系剧烈的变动,太阳爆炸,一片光明,随之一切都不存在了。这是恒星毁灭时“超新星”爆发的景象。

古人认为君主是上天的儿子,因此君主的行为应该效法天道的无为。古人主张君无为,臣有为。君主的职责主要是选择适当的人来辅助自己,而不是事必躬亲去处理具体的政务,那是做不完也做不好的。君主好比人的大脑,现代国家领导人也称首脑,就是这个意思。各个部门的首长好比眼耳鼻舌口五官。大脑是支配五官的,让五官发挥视听嗅味咀的功能,而不能取而代之。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处理好自己与下属的权力关系,不去干涉下属的权力,共同把工作做好。

历史上的君主有为过度的典型之一就是隋炀帝。隋炀帝雄心勃勃,想创造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所以其年号为“大业”。这个想法本来不错,但隋炀帝过于自信,认为举国上下谁都没有他聪明。结果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导致民怨沸腾,丢了性命和江山,实在值得后人深思,引以为鉴。

天德潜藏的道理推之于养生就是人的真气不能泄露,应清净无为,取法自然之道,以保其天真。如果背离大道,本元不固,发越于外则孔窍疏张,邪气乘虚而入,则病矣。

按照中国传统哲学的观点,天地之气是相互交通的,正是由于天地之气的正常交通,才保证了万物的生生化化。《周易》通过很多卦象表达了这一思想。《泰》卦乾下坤上,表示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之气升降循环而万物平稳生长,故称泰。泰,安也,定也。《泰·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相反,天地之气不能升降交通,则万物闭塞不通,则是病态。《否》卦卦象与《泰》卦正相反,乾上坤下,表示天地之气不能交通。《否·象》曰:“天地不交,否。”所以天地之气能否交通决定两种不同的状态。《坤·文言》:“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这是说天地之气能够交通则万物能够发生变化,草木繁茂,欣欣向荣;反之,天地之气不能交通,则万物闭塞,贤人也要隐居了。所以天地之气,必须交流畅通。《谦·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系辞下》总结说:“天地 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就是天地之气不能交通出现的反常情况。天气不能下降,必致孤阳浮越于上,而闭塞阴气,地气隔绝,而冒蔽光明。而致云雾弥漫不晴,甘露不能下降。“交通不表”就是天地之气不能正常交流,由此而造成下文所说的一切非常严重的异常变化。这是失道的必然结果。从天地的失常表现,圣人领悟到必须顺从天道。一方面保藏好真精神气,另一方面保持一身之气的上下交通。即取法于乾坤坎离之道。坤为阴,主受纳潜藏,顺承于天;乾为阳,主健运不息。这是先天之阴阳。即“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离为火,在脏为心;坎为水,在脏为肾。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地天交泰。这就是“交通表”。这是后天的阴阳。唯有懂得这些道理,并实践之,才能“生气不竭”,健康长寿。

反顺为逆,变生疾病

逆春气,则少阳 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 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 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 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 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 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注释】

①少阳:指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②太阳:指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③内洞:内虚。洞,空、虚。④太阴:指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⑤少阴:指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⑥独沉:肾气衰惫。沉,消沉,引申为衰惫。⑦四时阴阳: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变化和一年阴阳变化规律。⑧坏其真:“真”有“身”义。即坏其身。⑨内格:古病名,即关格。临床表现为水谷不入(关闭),二便不通(阻格)。

【细读】

本节论述了违逆四时之气就会造成疾病。春天属少阳,春天之气与足少阳之气相应。如果违背了春天之气,那么足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夏天属太阳,夏天之气与手太阳之气相应。如果违背了夏天之气,那么手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会使心气内虚。秋天属少阴与手太阴之气相应。如果违背了秋天之气,那么手太阴之气就不能收敛,会使肺热叶焦而胀满。这里要说明的是肺与秋天少阴之气相应,但肺经的命名是手太阴。冬天属于太阴与足少阴之气相应。如果违背了冬天之气,那么足少阴之气不能潜藏,会使肾气衰弱。这里要说明的是肾与冬天太阴之气相应,但肾经的命名是足少阴。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顺应这个规律,在春夏保养心肝,在秋冬保养肺肾,以适应养生的根本原则。假如违背了这一根本原则,便会摧残本元,损坏身体。所以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由来,死生的本源。违背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会得重病。这样才可以说掌握了养生规律。不过这个养生规律,只有圣人能够奉行,愚昧的人却会违背。如果顺从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生存,违背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死亡;顺从这个规律就会安定,违背了,就要发生祸乱。如果不顺从阴阳四时的变化而违逆,就会生病,病名叫关格。

本节指出一年四季都有主时的脏腑经络,如果违逆了四时之气,就会损害相应的脏腑经络而引发病变。所以得出结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这是《内经》,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观点。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在天地之间生存,造就了欣欣向荣的生命世界,根本原因就是阴阳四时的周期性变化使然。所以人类生存和养生必须遵循阴阳四时之道,“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就是本文四时养生所启示的内容。是否顺从阴阳关系到生死治乱,不可小觑。

圣人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细读】

所以圣人不治已发生的病,而倡导未病先防;不治理已形成的动乱,而注重在未乱之前的疏导。假如疾病形成以后再去治疗,动乱形成以后再去治理,这就好像口渴才去挖井,发生战斗才去铸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治未病是中医学独特的理念。治未病字面的意思是治疗没有发生或者不存在的疾病,当然这样理解是不对的,一般理解为未病先防或者预防疾病。从哲学的角度说,任何事物都是处于由不存在到存在再到不存在,由可能到现实再到消失的转化过程之中。现存的现实对于人来说,无非是有益的或者是有害的两种。由于现实都是从可能发展而来的,人就可以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促进有益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阻止有害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换。疾病作为对任何人而言都是有害的可能性,最好阻止其发生。问题是如何避免疾病的可能性发生?我们知道有些可能性虽然对人是有害的,却难以避免发生,比如一些意外事故。这些有害的现实之所以难以避免根本问题是我们对造成伤害的原因或者原因出现的具体时间、空间无法把握。那么“治未病”具有可能性吗?这决定于不同医学体系的医学观。就西方医学来说,“治未病”除了少部分疾病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少部分疾病主要是病因明确的传染病,由于疫苗的发明而使治未病成为可能。而大部分疾病的治疗依赖于临床上病人出现的症状和检测到的体征。因此,在这些症状和体征未出现之前,治未病是不可能的。所以,西医在理论上没有治未病之说。在中医学的视域内,治未病是可能的。中医认为和人生有关的一切既是人生存的前提,也可能成为致病的根源,而这些致病的根源通过一定的方法是可以避免成为致病因素的。人生于天地之间,天地之气可以致病;人有情志、情感,七情六欲可以致病;人有饮食男女之欲,饮食男女可以致病。所以《灵枢·本神》总结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所以,养生是治未病的第一要义。中医学最重视的是养生学,其次才是治疗学。医学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内经》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不仅中医学以养生学为最高境界,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重视养生的文化,无论是儒家的“君子坦荡荡”还是道家的“致虚守静”,以至佛教的“明心见性”,都能使人保持内心的清静安宁、和乐轻灵,都是最好的精神养生学。治未病的第二层内涵是对既病之后而言的。又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早期治疗。指疾病刚刚出现先兆时就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素问·刺热篇》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第二,对于某些慢性病或周期发作的疾病在其间歇期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如大家熟悉的冬病夏治。《灵枢·逆顺》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袭者也,与其形之盛者也,与其病之与脉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毁伤,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第三,既病防变。《金匮要略》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仲景提示医家在治疗中应该根据脏腑之间五行生克关系来推知既病的脏腑可能影响到的脏腑而采取防范措施,阻止疾病的传变。

治未病就是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不仅适用于治病也适用于治国。经文就把治病与治国类比:“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治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治国。无论治病的“病已成而后药之”,还是治国的“乱已成而后治之”,都如同“渴而穿井,斗而铸兵”,实在是太晚了。

《易传·系辞》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国家发生了危机是因为自认为自己的地位很安定;国家灭亡了是因为自认为能永保国家的存在;发生了动乱是因为自认为能够永远天下太平。所以君子在安定的时候不忘记会有危机,存在的时候不忘记会灭亡,太平的时候不忘记会发生动乱。时时加以防范,才能自身安全而国家永保。作为社会的管理者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发生问题才去处理的灭火方式,而应该是在平时就注意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消除隐患,才能保证社会正常运转,安定和谐。 sJDN3heeE5S8CkSbpB5otnOX90t5Gm/CMXsZO7YByd/KP+DUWIeEuKLG2RO58q0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