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 ① 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 ② 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①梃(tǐng):木棒。②恶(wù):何、怎么。
梁惠王诚恳地向孟子请教施政的指导意见,孟子则非常尖锐地指出其国家政治最大的问题是百姓生活太困苦,而且随时有非正常死亡的危险。这可以折射出魏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孟子在开头依然用他最擅长的“引君入彀”手法,用精妙的比喻提出疑问:用棒子杀人和用刀子杀人有什么区别吗?回答肯定是没有,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然后孟子顺着这个话题展开,如果国家政府不能调控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而任凭贵族阶层随意敲诈剥削百姓,造成厨房里有精美的肥肉、马圈里有膘肥体壮的宝马、老百姓有饥饿的脸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就是率领野兽在吃人。这揭露了当时社会触目惊心的现状。再进一步,野兽互食人们尚且厌恶,而作为人民的父母官执政,不能避免率领野兽吃人的现象,这又怎能算是人民的父母呢?
这里的“率兽而食人”是非常尖锐苛刻的语言,甚至意指这些不顾百姓死活而敲诈盘剥的权贵们就是野兽,如果这些人都是野兽,那么率领野兽的人又是什么呢?最后孟子引用孔子的话:“‘第一个制作土偶殉葬的人,一定会断子绝孙吧。’因为木偶、土偶像人就用它来殉葬,为什么还要使这些百姓饥饿而死呢?”言外之意,这样饿死的百姓连殉葬的木偶、土偶都不如啊!那些木偶、土偶尚且跟着主人在坟墓中安安静静地待着,而这些饿死的人连尸体都不得安生,会被野兽吃掉。开始做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人都会断子绝孙,你们的下场又会如何呢?可以说,这样的推论是合乎逻辑的。清代哲学家焦循说:“推孟子之意,盖谓木偶但象人耳,用之,孔子尚叹其无后,况真是人而使之饥而死,其为无后,更当何如?”从最后这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出孟子对根本不顾百姓死活的当政者的痛恨之情,也可以体会出孟子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百姓深深的同情,正是这种同情之心使孟子的文章充满力量。不爱护百姓便无法得到百姓的拥护,得不到百姓拥护的政权是不能持久的,因此当政者关心爱护百姓是第一要义,古今中外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