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善待百姓则天下之民至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 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 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 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释】

①河内:即魏国黄河北岸地区,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②河东:魏国黄河以东的地区。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一带。③加少:更加减少。④填然:形容战鼓之声。⑤直:只是,不过是。⑥数(shuò)罟(gǔ)不入洿(wū)池:网眼细密的渔网不进入池塘捕鱼。⑦庠序:古代的学校。夏朝称校,商朝称序,周朝称庠。

【细读】

本文在《孟子》中属上乘之作。孟子在这里一是主张推行王道而反对战争,主张从根本上关心百姓疾苦,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使“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从而达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程度;二是加强教育,使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温饱后才可以进行文明道德建设,这与孔子先使民富再进行教化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梁惠王实际上是在向孟子表白自己的勤政爱民,当某一地区发生灾害的时候,就把受灾的灾民往没有受灾的地方迁移,再把那里的粮食运往灾区,紧忙活。表面看他确实很勤政,但他的百姓没有增多,而别国的百姓也没有减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战争做比喻来说明道理。“王好战,请以战喻”暗讽了梁惠王爱好战争,然后他又提出“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梁惠王立即回答:“不可,是亦走也。”这就进入了孟子设计好的圈套。这便是孟子最爱用的“引君入彀”的辩论手段,同时暗示梁惠王在治国上与他国国君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没有质的区别。然后正面提出自己的行政设计,阐释可以“王天下”的观点。最后再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两句揭示了魏国贫富悬殊、社会危机严重的情况,严厉批评了魏国的政治。而最后用“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扣紧主题,在运用精彩的比喻批评梁惠王推卸责任的情况下,还提出不要把责任推诿到年成上,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天下百姓就都会到你这里来了。道理阐释清楚而有说服力,掷地有声。确实是好口才。另外,当时孟子已经注意到了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问题,提出一切生产都要按照规律进行,不能涸泽而渔,不能用网眼细密的渔网打鱼,这样小鱼便可以存活下来,继续长大,而按照季节砍伐树木,让树木有充分的生长时间,这些思想都是很可贵的。 iwA2XKkSFlEJgDR7PdbkXt8pV8GG0MkF4rXq7qoLtc/wE8Jg0gkL4yAtq+/CUYE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