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能以道事君则去

孟子致为臣 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 曰:“我欲中国 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 ,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子盍为我言之!”

时子因陈子 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 焉。’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 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注释】

①致为臣:交出大臣的职务,即辞职的意思。②时子:齐国大臣。③中国:指国都之中。④万钟:指万钟粮食,每钟为六石四斗。⑤矜式:敬重效法的榜样。⑥陈子:即孟子的弟子陈臻。⑦龙断:即垄断。本义是在市场里登上高台的断裂处,观察全市场而要全部获取最高利润。⑧罔:网罗,全部搜集的意思。

【细读】

孟子见齐宣王不能推行仁政,不是真正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便辞去职务,但他内心是充满矛盾的。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便是这一观点的实践者。但如果从齐宣王的角度来看,对孟子还算是比较重视和礼貌的。他亲自到孟子的住处看望,并表达了留恋之意,也不是虚伪。其后又提出要给孟子建学宫提供学费的设想。当齐宣王派大臣时子通过孟子的学生陈臻提出这一设想时,孟子的答复发人深省。其中关于“龙断”的说法无意中解释了“垄断”一词的出处,并说明了开始征收商业税的原因,对于古代经济以及商业研究都有参考价值。孟子的意思是说如果自己建立学宫,那么就有垄断齐国政治的嫌疑。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孟子如果接受这一意见也无不可,这样就可以间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齐宣王还算是一位不错的君主。 elac0wRqwctQUxvqhvCHOHo+n992uo/iAL3wwx3CTZBwMkRYuGaNuW8pn1OwnGT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