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敢于问责国君

孟子之平陆 ,谓其大夫 曰:“子之持戟之士 ,一日而三失伍 ,则去之 否乎?”

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 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注释】

①平陆:齐国边境邑名。故城在今山东汶上北。②大夫:地方长官也可以称大夫。③持戟之士:指战士。戟:一种兵器。④失伍:落伍,掉队或者擅自离岗。⑤去之:开除。⑥距心:即平陆长官名字。

【细读】

孟子进入齐国边境平陆邑时,看到百姓流离失所,便运用比喻手法委婉批评地方官不作为,不能赈济受灾百姓,致使百姓羸弱者死亡而年轻力壮者背井离乡。地方官开始时还推脱责任,但最后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孟子在见到齐王时便讲述了这件事并称赞平陆长官孔距心知道自己失职的过错,实际上也是委婉批评齐王不能关怀百姓救助困穷。齐王立即承认“此则寡人之罪也”。本章体现了孟子敢于问责的精神,先是问责地方官员,然后问责齐国国君。百姓生活状况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好坏的标尺。儒家思想的精华便是关怀民生、关注现实,不是空中楼阁式的空洞理论。 g4cCyFKxqtIfE4TWp1bvQw+A5oW8xrk9qqh/Ctr3T9kBnxogGLxPjwhFXEYzyC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