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尊贤重才不计小节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 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 。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

孟仲子 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 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 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 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 ;君命召,不俟驾 。’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 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 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以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 德齐 ,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注释】

①如:宜,应该。②东郭氏:齐国大夫。③孟仲子:孟子堂弟。④采薪:疾病代称,可能是当时交际用语。⑤要(yāo):遮拦。⑥景丑氏:齐国大夫。⑦父召,无诺:《礼记·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诺。”唯是应答之词,表示尊敬。诺,答应声,应诺。⑧君命召,不俟驾:《论语·乡党》说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行矣”。⑨慊(qiàn):意思相当于“欠”,少的意思。⑩达尊:公认为被尊敬的。达:通达,普遍之义。 丑:当时齐国方言,相当、同等。

【细读】

孟子要求见齐宣王,齐宣王派人来说,他应该前来见孟子,可是有点风寒就不能来了。明天早朝,问孟子能否上朝堂相见。孟子回答:“很不幸,我也病了,不能上朝。”第二天,孟子果然没上朝,却到东郭大夫家去吊丧。他的弟子公孙丑觉得不合适,就劝阻他。孟子没有接受,依旧出门吊丧去了。这时,齐王派医生来给孟子看病,情况很尴尬,孟子的堂弟只能撒谎说孟子进朝去了,估计这时候应该到了。于是马上派人到半道阻拦孟子请他不要回来,孟子无奈只好住在另一个大夫景丑家。于是便有了关于孟子这种做法对不对的对话。

其实,孟子和景丑之间的对话是关于君王和士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孟子很明显是希望齐王礼贤下士亲自来造访,而不是由他唯唯诺诺地去朝见齐王。齐王派医生来给孟子看病可能也有观察真假的意图。孟子急于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得到君王的真正重用,而不仅仅是礼貌地招待一下。因此很重视君王对自己尊敬的程度。如果君王真有心重用贤士,就一定会迫不及待地前来求教,而不是对贤士呼来唤去。但如何对待这种事情也有礼的要求,景丑便是用礼的规定来质疑孟子的。首先景丑认为孟子对齐王有些不敬,孟子则回答最大的敬是向君王陈述尧舜之道,只有我一心向齐王陈述尧舜之道,所以我比你们齐国大夫更敬齐王。于是景丑便再指出态度问题,并用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行矣”的做法来批评孟子,是很有力度的。这就使孟子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天下可以尊敬的有三个方面,在乡里是年齿,在朝廷是爵位品级,在天下是道德,哪里有占有一个而轻慢占有两个的呢?意思是我年长,我有道德,而齐王只是爵位比我高而已。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就一定有不接受被呼来唤去的贤士。如果谋划事情,就去访问贤士。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值得在这样的君主手下有所作为。最后再用商汤对伊尹、齐桓公对管仲的态度,来反衬齐宣王的态度,是无形的批评。

应该说,战国时期是中国士人精神最高扬的时期,因为各诸侯国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又处于天下纷争时期,得人才者才能快速发展。故士人在天下最广阔的舞台上可以尽情表演,基本上没有什么危险。因为一旦成为天下著名的士人,诸侯都不愿意伤害,一旦有害贤之名,君主和国家都要承担一定风险。士人一般都有比较广泛的人际关系,因此士人是属于全天下的,而不是某一诸侯国的。在这种情境下,孟子才会有如此作为。以德抗位是中国古代士人保持自我人格的一种思想武器。孟子的这种精神对于后世的知识分子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rXAvlAc7cvkyBPPzw/J0kBI5Qcnb1P1nixWfuoyMvMYaqykmvdwRKiCB4CycNO2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