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依附任何一个大国

滕文公问曰:“滕 ,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注释】

①滕:小诸侯国,故址在今山东滕州。

【细读】

滕文公是很崇拜和信服孟子的人,他在这里提出的问题确实很难回答:滕国夹在大国齐国和楚国之间,是投靠齐国呢?还是投靠楚国?确实,在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大国之间的小国很难生存,必须要得到大国的保护才可以。孟子是知道这种情况的,但投靠哪国都不是上策,因为大国政治是多变的。所以孟子提出一个无奈的办法,就是加深修好护城河,加固修好城墙,与百姓一起共同保护国家,宁死也不离开。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仔细分析,孟子的这一观点颇有点类似二十世纪提出的不结盟主张,即不依靠任何国家,也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同盟。把本国的事情办好,那么就不会失去自己的国家。其实这其中蕴含着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就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存在首先取决于本国百姓的认可和信任。因此,孟子的这个主张不仅不迂腐,而且很有道理,对于当今世界各国的外交策略依然有借鉴的意义。 wmgBMW4Cr5awI7D1za1APOzE+jLx3GI6yyOrLYyu1POv44egiBJL63L3ASjkBo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