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嗜杀人方能一统天下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 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 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 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 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注释】

①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②卒(cù):同“猝”。③七八月:指周历,相当于夏历五六月。④浡(bó)然:兴起的样子。⑤人牧:牧人者,指诸侯国的国君或大臣,泛指统治者。⑥由:通“犹”。

【细读】

梁惠王死后,他的儿子梁襄王即位为君,这是孟子去面君后出来说的话,可以体会出孟子对他是很失望的。第一眼看上去就不像“人君”,即国家领导人,而接近他又没有一点畏惧感,即没有威严。而且也没有任何铺垫或者客套,直接就问“天下怎样才能安定下来?”孟子只能回答:“安定于统一。”因为只有统一才能没有战争。接着又问:“谁能够统一天下?”孟子立即回答:“只有不爱好杀人、推行仁政的人才能统一天下。”接着用比喻讲述了这个道理:天下大旱,小苗都要干枯死了。这个时候如果天空开始布满阴云,然后爽快地下雨,小苗就都非常旺盛地生长起来,谁都阻拦不了。如今天下的统治者,都是好杀人的,人们都伸长脖子盼望有仁爱之君出现。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君主,老百姓就会归向这里,就好像水流往下流淌一样,那种势头谁能够阻挡得住?

孟子这些话的核心依然是“仁者无敌”。仁政爱民,取得人民的支持是所有统治者成功的根本。清代政治家康有为说:“孟子此言,可谓深切,足为万世法矣。”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设计者,当然深知民心的重要性,故对于孟子这段话有深切的体悟。 kJX64LQ3WR7cKUy+MhGUqYK5zrumKPqxZs0SFD2wU9VYpaqirQZDWLe0MdS8oI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