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谓季氏 ,“八佾 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也称季孙氏,鲁国三大家族之一,势力最大。②八佾(yì):古代歌舞,以八人为一行,称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共六十四人。

【细读】

孔子说季氏:“他在自己的庭院中就观赏八佾的歌舞,这样僭越的事情他都能忍心做,还有什么样的事情不忍心做呢?”本条可以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季氏就是大夫,按照天子、诸侯、大夫的等级,在享受礼乐规定上处于第三等级。当时规定,只有周天子才有资格观赏由六十四个人组成的大型歌舞表演,鲁国国君都没资格看,何况是季氏?但季氏就是在自家大院里公开观赏,鲁国国君对此却无可奈何。可见当时政治制度被破坏的程度。二是孔子对于这种情况愤慨、忧虑却没有办法,因为不在其位,而且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是整个天下的问题。当时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也都分崩离析,执政能力大有问题,根本控制不了本国的政治局面。强大的晋国不久便被三大家族瓜分,成为韩、赵、魏三国。孔子忧心忡忡的正是这种情况,对季氏大张旗鼓公开僭越礼制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在今天看来,观赏由几个人组成的舞蹈似乎用不着分等级,没那么严重,但在当时,这种行为意味着对国君不尊,也反映了当时国内政治局面已经失控。这对于推崇礼乐的孔子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也由此诞生了千古名句:“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IxQtMSYJn7yrm6GhJdiGgakQpS+Q5LjJEeocSJxGDcIpZFXyZYdhL27FaNj6k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