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爱民者民敬

季康子 问:“使民敬、忠以劝 ,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季孙肥,鲁哀公时为正卿,鲁国当时的权臣。②忠以劝:以,连词。劝,鼓励、勉励。

【细读】

季康子请教孔子:“要使百姓恭敬顺从,尽心竭力而又相互鼓励劝勉,应当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你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百姓,百姓对于你的命令也会恭敬对待并听从;你对待百姓尊老爱幼,百姓就会尽心竭力地为你效忠;你提拔奖励劳动效率高的人而教育培养那些能力差的人,百姓自然就会相互鼓励和劝勉了。”

这是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回来之后与季康子的对话。季康子是鲁国权臣,在当时的鲁国最有权势,他向孔子请教如何统治百姓,使百姓顺从。孔子的回答很智慧,实际上是要求季康子先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只有慷慨施与才能得到回报是本条的核心。你对于别人有所要求,前提是你要先施与,这样才能有回报。你尊重百姓,百姓自然也会尊重你;你对百姓仁慈关爱,百姓自然也会尽心竭力为你工作。

最后一句则更有价值。“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实际上提到了职业培训问题。“教不能”就是培训指导那些劳动技能差的百姓,人们自然就努力勤勉了。这种思想在春秋时代就出现了,难道不是很进步吗?孔子给出的回答核心依然是推行仁政,用道德感化的力量取得百姓的信任,这种思想实质上深深植根于血缘家庭伦理关系上的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并将其推广到了社会政治方面。 PLZzre74ut5ss9bvykrYZkZN9KRJVbFL5uvWUCsSt4J6Bd48ZWw+rYnmthJ3EAD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