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选贤任能则民服

哀公 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 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①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定公之子。在位二十七年。②错:放置、安置、废置,引申为废弃、罢黜。

【细读】

鲁哀公问孔子:“应该怎样做百姓才能心服口服呢?”孔子回答说:“提拔那些正直廉洁的人当官,废黜那些不正派的人,百姓就信服;提拔那些邪佞贪婪的小人当官,罢免那些正直清廉的人,百姓就不信服。”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后回答国君时说的话。孔子主张贤人政治,官吏的提拔任命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对一个小企业来讲,用人是否得当也是其成败盛衰的关键。孔子可谓抓到了治理的关键。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只要秩序混乱,群众怨声载道,就肯定是管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管理出现问题的根源则是用人不当。孔子不仅指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办法,是一种大智慧。这一观点对于古今中外一切管理部门都适用,具有普遍真理性。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英明睿智,所用之人多是贤臣,早期的姚崇、宋璟是和房玄龄、杜如晦齐名的贤相,中期的张九龄、裴耀卿也是名臣贤相。但由于他后来厌政贪图享乐而重用李林甫,才使李唐王朝的政治由开明转向黑暗,其后的杨国忠更是奸佞轻佻,最终酿成安史之乱,这一事件成为唐朝历史乃至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便是用人成败的典型事例。 Bxaxvdaohv0jiC9LZjHz0A62JsQG74t/X3ksoglu9xHi6VNBAF1akePcquSDIRu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