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官员之孝在于守法

孟懿子 问孝。子曰:“无违 。”

樊迟 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大家族之一,即孟孙氏。②无违:《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认为当时“违”专指违背礼制。③樊迟:孔子弟子,姓樊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

【细读】

孟懿子请教孔子怎样才算孝。孔子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对他说:“孟孙氏询问怎样算尽孝道,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您这话是什么意思啊?”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照礼制的要求来赡养;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制要求来办理丧事和进行祭祀。”

孟懿子是鲁国显赫的大贵族,孟懿子的父亲是孔子的忘年交,是他最早发现孔子的勤奋与高尚的品德,要求两个儿子都向孔子学习。可能正是孟懿子的邀请,使孔子在二十岁左右曾获得一次公费到首都洛阳访学的机会,正是这次访学使孔子见到了老子,二人还留有对话,成为一件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孔子能够在鲁国站住脚并获得发展机会,都与孟孙氏的关照有关。

应当注意的是,关于仁、孝等问题,孔子在回答不同的提问者时答案也不同,并不做理论思辨方面的回答,而总是回答应该如何去做。本话题针对的也许是孟懿子在生活中僭越礼制的行为,也许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争相扩大自己势力,而削弱鲁国国君权力的行为。总之,孔子的回答是有针对性的。从本条也可以引申出来一个道理,官员的孝道不仅仅是赡养父母,还在于做好官,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qvVDPG0myswPR+PNmeGYdegoPv/QRtvQMzQEOaxr5/1y+gstrqLLG3ZK5aUfy2K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